篇一:通用技术代表作品设计方案
通用技术代表作品高一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智能家居系统
概述:
智能家居系统是一种通过综合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家居设备之间互联互通,通过智能控制来提高家居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及安全性的系统。
系统设计:
1.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个家居设备连接到一个中心控制器,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2.智能家居APP:设计一款用户友好的手机应用程序,通过手机可以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实现远程操控。
3.传感器技术:利用各种传感器监测家居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线等,以便及时调整家居设备。
4.语音识别技术: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语音控制家居设备的功能,提高家居的人机交互体验。
5.人脸识别技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识别家庭成员,根据不同的人脸识别结果调整家居设备的配置,提供个性化的家居体验。
6.安全监控技术:使用网络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家庭安全监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APP随时查看家中情况。
7.节能技术: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家居设备的能耗情况,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功能设计:
1.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如开关灯、调节温度等。
2.定时控制家居设备,如定时开关灯、定时启动电器等。
3.通过语音控制家居设备。
4.根据当地天气预报,自动调节家居设备的温度、湿度等参数。
5.安全监控,实时查看家中情况,如窗户是否关闭、门是否锁好等。
6.节能提示,提醒用户节约能源的方法及建议。
以上是通用技术代表作品高一的一个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基于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智能家居系统。
篇二:通用技术代表作品设计方案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
第一篇:设计理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科技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通用技术设计作为一门科学技术综合学科,能够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舒适,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通用技术设计作品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将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放在设计的核心位置,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式,创造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产品的可持续性,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选用等方式,降低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结合,通过不断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来实现产品的创新与更新。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要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尽可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使用体验。在设计中还应注重美学和人性化的融合,让产品不仅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舒适的体验。
总之,通用技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技能支持,同时也需要设计师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第二篇:设计流程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信息:在设计开始之前,需要对设计的对象进行详细的了解和研究,包括其功能、特点、用户需求等等。通过
广泛的调查和研究,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需求分析:在收集了充分的信息之后,需要对所需求的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梳理,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在这一步骤中,需要仔细分析用户需求和使用环境,确定产品的功能、特点和规格等等。
3.创意阶段:在确定了产品的目标和需求之后,设计师需要进入创意阶段,通过大量的头脑风暴和灵感碰撞,来创造出各种新的创意和构思。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可以对产品的细节设计和整体风格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4.设计实现:在通过创意阶段的探索和筛选之后,设计师需要开始着手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设计方案,包括产品的功能、外形、材料、芯片电路等等,需要充分考虑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5.样板制作: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出产品的样板或原型,对其进行实际的测试和调试,以保证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这也是设计师对自己设计方案的最终检验和验证。
6.发布上市:在完成了所有的测试和调试工作之后,设计师需要将产品正式推向市场,向用户提供高质量和稳定性能的产品。在发布之后,设计师还需要不断跟进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对产品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第三篇:应用案例
通用技术设计应用案例有很多,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手环、行车记录仪、医疗器械等等。以下以智能手环为例进行介绍。
智能手环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通用技术产品,其主要功能包括监测用户的运动量、心率、睡眠质量等等。设计师在进行
智能手环设计时,需要结合用户的需求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动态,同时注重产品的美学和舒适性。
在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充分研究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深入了解智能手环的产品特点和功能要求,通过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和风格,以找到最适合用户需求和电子技术发展的产品方案。在实现阶段,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电子技术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同时注重用户的舒适体验和美学感受,通过逐步完善和优化产品,以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市场反应。
最终,在生产和推广阶段,设计师需要注重产品的精细制作和质量可控性,同时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通过精细的市场营销和用户服务,打造品牌,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篇三:通用技术代表作品设计方案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两篇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设计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篇一
拉罐台灯
制作材料:
易拉罐空罐2个、小开关1个、2.5V电珠1只、电线、百得胶或502胶水、焊锡、电池。
制作方法:
1、把两个易拉罐分别剪下底座其中一个四周须留出10毫米的边。
2、将一个不留边料的底座在中心处开一个直径5毫米的圆孔,再在离圆孔10毫米处
开一个4×7(毫米)的开关安装孔,接着在底座的周边剪出四个等距离的销舌。再将另一个有置之度外工座的周边剪成三点波型灯脚,然后将底座凸起部队发按照另一个底座上销舌的相廉洁奉公闰置,用锉刀锉出四个销孔。
3、将易拉罐剪开、展平。剪取15×100(毫米)一块弯折成灯座接缝处用百得胶胶牢,灯座的上下方分别钻出直径8毫米和5毫米的圆孔。
4、剪取易拉罐铝片55×20(毫米)一块,弯卷成直径为5毫米的空心圆柱。
5、取易拉罐铝片,再取铝片剪成灯罩固定架2片,弯折后用百得胶胶在灯座的内侧。
6、将空心圆柱下部插入部分反面剪四刀,然后向外析90度并涂上胶水胶牢。
圆柱的上部绕上一圈透明胶水纸,套上灯座,四周涂上胶水加固。灯座上方的圆孔里旋入焊上电线的小电珠,电线穿过空心圆柱至上底座穿出。在上底座的方孔里用百得胶将小开关胶牢,再将7号电池捆绑好安置在下底座内,然后用电线将整个电路连接好,最后将上底座销舌插入下底座的销孔里,弯折销舌,使上下底座联结。这样,一盏台灯就做成了。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设计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篇二
K二*D组
作品:桥模
组长:**
组员:**、**、**
一.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
今年8月台风莫拉克伤台,让整个南台湾泡在水里,造成50年最重最惨烈的水灾,我们目睹了高屏溪暴涨的湍急溪水将双园大桥冲断,滚滚溪水声势惊人;
还有去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让灾区变成了废墟,让许多灾民流离失所,我组组员为这场面所震惊,在这危急关头许多桥梁被毁,导致交通运输不畅而使救灾延迟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损失,经研究决定寻找方法克服这一困难,针对桥的稳固性进行设计改进。
二.方案的构思及方法
对于我组所确定的项目——桥模,我组针对提高桥梁的稳固性进行了讨论,共提出了三种建议方案:
1.增加桥墩的数量(由蜈蚣的百足、舞龙阵中得到的灵感),分担桥重,使桥面各处受力不超过限度,导致桥面断裂。
2.扩大桥墩的体积,实质是扩大桥墩的支撑面积,以提高稳度
3.将桥墩改造成类似三角形状,上窄下宽(来源于数学中三角形具有稳固性的想法)
但通过分析,1.中增加桥墩的数量会促使材料消耗量增大。
2.中扩大桥墩体积势必会使桥墩阻挡流水的面积增大,造成桥墩对流水的阻力增大,即桥墩受到流水的冲力增大,容易冲垮大桥。
3.中桥墩与桥面的接触面积小,桥面受到压强大,有断裂的可能。
接着,由生活中的一种便携式小凳支撑架为X型的得到启发,由联想法,将小凳的凳面当做桥面,X型支撑架作为桥墩。
就此,我组又结合前面三种建议方案提出以下想法:
1.利用斜拉桥的原理,解决桥面受力问题,并且可以节约材料。
2.减小流水对桥墩作用力面积。
3.将桥面的支撑点下移,放在“三角形”的两腰。
综上,并经过些许修改,我们确定了此次桥模设计及制作的方案。
设计要求:
1.考虑实际,针对实际中稳固性的增加;
2.现实中的实用性。
3.节约材料
4.美观
三.设计图样的绘制
略
四.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所需工具:木锯,铅笔,钢尺,锤子,锉刀。
所需材料:木条,钉子若干,钓鱼用的塑料线大约5m
制作步骤:
1.画出设计图,并绘制三视图;
2.根据设计图,确定各部分选材及其所需加工工具;
3.在木条上画出需要加工的部位;
4.利用工具进行加工,并用锉刀磨平加工部位,使衔接部位更紧密
5.按设计图用钉子进行拼接或加固;
6.审查,完成
材料成本估算;木条若干2元、钉子若干0.2元、钓鱼用的塑料线0.1元。
总计:2.3元
五.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
本产品针对桥梁稳固性所设计,用以体现设计者针对现实情况对桥梁的设计创新。并且本产品具有观赏及收藏价值。
产品构成
桥面、桥墩、钢索(钓鱼用塑料线制作)
技术指标
桥长
m
桥宽
m
桥高
m
使用方法
用以观察,检验设计思路。观赏,收藏。
注意事项
①.谨防被外露的钉帽刮伤;
②.线部分请小心触碰
③.请置于阴凉环境,不宜暴晒雨淋,本产品不防潮.
六.作品评价
该桥模针对桥梁的稳固性,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利用类比、联想等创新方法,善于从生活中的事物寻找灵感,综合各项方案优点,摒弃缺点。该设计外形美观,并能较好的表达设计方案的思路,且设计思路清晰,材料环保,用料节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但,由于对桥梁及其模型制作的知识还有所欠缺,和材料有限,设计效果的体现不够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