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3篇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XX医院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小结为进一步提高院内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目标,将垃圾有序分类,XX医院建立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其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XX医院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小结为进一步提高院内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目标,将垃圾有序分类,XX医院建立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类收集系统,对院内垃圾实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利用。现将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对院内职工开展垃圾分类培训。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增强院内职工、就诊病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提高大家对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院办公室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培训会围绕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等相关重要文件、院内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院内垃圾的基本分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2.在院内各处配备垃圾分类设施。分别投放了有害垃圾桶、餐厨垃圾桶、可回收物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严格遵循“六统一”(即统一密闭、统一颜色、统一编号、统一服装、统一标识、统一收运时间),提升收运档次,避免了二次污染。3.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根据不同场所,制定不同的传宣计划,制作了垃圾分类宣传展架、指导手册等,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为加强院内垃圾分类宣传工作,通过院内电子屏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内容。在院内组织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设立垃圾分类积分荣誉榜等多种形式,激发职工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4.继续爱心衣物捐赠活动。将旧衣物回收后,召集社区和社会爱心志愿者将能穿的衣物进行捐赠,既达到了垃圾减量,又能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宣传范围不够广,仅仅局限于院内职工及家属,病人参与度不高。2.对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够。部分资源化处理设备配套滞后,未形成产业闭环,未能出台对资源化利用企业相关帮扶政策。三、今后工作重心1.认清形势任务,明确目标要求。垃圾分类是垃圾治理的一场革命,采取有效宣传措施引导全院职工及及家属甚至延伸至病人,做到人人参与、落实垃圾分类工作责任,不断落实垃圾分类管理工作。2.多措并举推进,明确分类方式。知之深入方能行动自觉,为助力全院职工及家属明确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通过互联网等多重方式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促使全体职工人人参与、规范分类、准确投放,做到以身作则,带头分类垃圾。3.结合实际需求,明确规范配置。为便于工作人员及群众识别分类、准确投放各类垃圾,医院除了将根据垃圾分类的基本要求和实际需要配置分类垃圾容器,还将对每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进行标识。同时,将各类垃圾收集容器统一收集到暂存处,最终归集的分类垃圾由环卫站负责定时收集、运输。
篇二: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医疗卫生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提高卫生行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卫办发C202*)113号)和区政府办《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的通知》(涪陵府办发c202*)99号)等精神,结合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到202*年底前,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委所属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
(二)到202*年底前,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委所属医疗卫生单位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对产生的生活垃圾实现准确分类投放、暂存,并与各类垃圾回收单位按分类进行有效衔接,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
二、处置要求
(一)明确分类类别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严格医疗废物的源头分类管理、规范收集暂存,严禁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医疗卫生机构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属性分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类。
1.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镇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2.易腐垃圾。主要包括食堂、办公楼等区域产生的餐厨垃圾、瓜果垃圾、花卉垃圾等。
3.可回收物。主要包括未经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输液瓶(袋),塑料类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箱,纸张、纸质外包装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经过擦拭或熏蒸方式消毒处理后废弃的病床、轮椅、输液架等。
4.其他垃圾。
(二)明确分类投放要求
1.有害垃圾投放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安全、便利、快捷的原则,集中或定点设立容器对不同品种的有害垃
圾收集、暂存,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有害垃圾标志。
2.易腐垃圾投放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易腐垃圾主要产生区域设置专门容器单独投放易腐垃圾,原则上应当采用密闭容器存放。
3.可回收物投放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可回收物的种类和产生量,设置专门容器和临时存储空问,定点投放和暂存,必
-2-要时可设专人分拣打包,做到标识明显。
(三)明确分类处置要求
1.有害垃圾处置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与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签订合同,根据有害垃圾的品种和产生数量合理确定或约定收运频率。
2.易腐垃圾处置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可与易腐垃圾专业处置单位签订合同,每日产生的易腐垃圾由易腐垃圾专业处置单位上门收集并处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生物转化有机肥等技术就地处置易腐垃圾。
3.可回收物处置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统一处置本单位产生的可回收物,与再生资源回收单位做好交接、登记和统计工作,实现可回收物的可追溯。再生资源回收单位向再生资源利用单位提供输液瓶(袋)类可回收物时,应当说明
来源并做好交接登记,确保可追溯。再生资源利用单位利用这类可回收物时不得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不应危害人体健康。
(四)明确使用后输液瓶(袋)的分类管理要求
1.对于未被患者血液、体液和排泄物等污染的输液瓶(袋),应当在其与输液管连接处去除输液管后单独集中回收、存放。去除后的输液管、针头等应当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严禁混入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及其他生活垃圾中。
2.残留少量经稀释的普通药液的输液瓶(袋),可以按照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处理。医疗机构应当科学、规范、节约
用药,提高药物使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药品消耗和环境承载压力。
3.存在下列情形的输液瓶(袋),即使未被患者血液、体液和排泄物等污染,也不得纳入可回收生活垃圾管理。
(1)在传染病区使用,或者用于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以及采取隔离措施的其他患者的输液瓶(袋),应当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2)输液涉及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如肿瘤化疗药物等)的输液瓶(袋),应当按照药物性医疗废物处理。
(3)输液涉及使用麻醉类药品、精神类药品、易制毒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输液瓶(袋),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三、工作措施
(一)严格管理,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范围内的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必须严格按“四分类”要求投放生活垃圾,严禁将有害垃圾、易腐垃圾投放到其他类垃圾收集设施设备中。
(二)严格规范,分类收存。实施强制分类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设置外观统一、标识明显、功能齐全的分类容器,并将其集中到满足运输条件和环境控制要求的地点密闭存放,再由具有相应资质单位分类运输。对有害垃圾要根据不同品种和实际产生量,科学设置专门场所(容器)和醒目标志,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专人管理,由具有相应资质企业收运并对易腐垃圾要设
-4-置专门密闭容器单独投放、收存,建立记录易腐垃圾种类、产量、去向等内容的台账制度,做到"日产日清,,。
(三)严格标准,分类处置。有害垃圾应由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利用处置,可由区统一收集运输至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综合利用和处置,也可统一运
输至符合要求的贮存库,再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上门收运并综合利用和处置。易腐垃圾由专业单位处置,其中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和果蔬垃圾由区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园林垃圾由固体废物衍生燃料处理厂或堆肥场处理。可回收垃圾由专业再生资源企业回收利用处理。其他生活垃圾由达标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各医疗卫生机构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推进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各尽其职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分类管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区卫生计生委负责本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监督督查内容,定期通报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机构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认真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内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暂存的主体责任,完善本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办法,明确内部管理岗位和职责,建立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志愿者队伍,督促、引导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篇三: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医院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方案3篇响应进一步推进健康九江建设的相关精神,提高医疗行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资源回收利用。WTT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医院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方案1一、组织保障为贯彻落实好上级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医院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立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并下设小组办公室,同时,建立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督导队和志愿者队,明确分工、职责。二、工作目标在全院建立垃圾分类投放点,并推行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对产生的生活垃圾实现准确分类投放、暂存,并与垃圾回收单位按分类进行有效衔接,做到分类运送、分类处置,实现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三、生活垃圾分类要求(一)实施范围医院所有区域。(二)管理模式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要是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运行模式,从每个科室到每个楼层、到每幢楼、再到整
个大院,层层落实监督管理职责。各科室为各自垃圾分类责任部门,物业公司为大院内公共区域责任单位(有二次分类等责任)。
(三)设施配置及分类流程1、在医院门诊楼前、门诊楼一层过道、二层大厅分别布置1足有害垃圾桶(红色)、可回收垃圾桶(红色)、厨余垃圾桶(灰色)、其他类垃圾桶(蓝色)。在医院住院楼一至三层过道分别布置1组有害垃圾桶(红色)、可回收垃圾桶(红色)、厨余垃圾桶(灰色)、其他类垃圾桶(蓝色)。每个布置点均用红色标带圈示,并悬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示牌”。
2、每个区域小垃圾篓用不同颜色袋子套装区分。3、分类流程:(1)科室内产生垃圾要分类投放到生活垃圾桶和医疗垃圾桶内,满后生活垃圾由保洁员统一投放到各楼层卫生间分类垃圾桶内,再由保洁员每日定时收集投放到集中投放点,医疗垃圾由专门人员运送到医疗垃圾暂存点。(2)科室内产生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投放到每层集中投放点,由保洁员定时统一收集到集中投放点。(3)各区域产生的建筑垃圾、园林垃圾由后勤安排施工方或承包方到指定区域临时堆放,日产日清。四、检查考核1、每月由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导队成员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检查,并在院务会或生活垃圾分类督导会议上进行通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2、对落实垃圾分类不到位的责任科室,由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整改通知书。对屡次未落实垃圾分类的责任科室上报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约谈。
五、工作要求(一)要加强协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关键小事,各科室要积极主动,与监管人员、物业人员合作,形成多方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推进我院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二)要宣传引导。各科室要提升环保意识,紧扣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安排,切实加强科室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确保每一位职工都能熟练掌握分类知识。(三)本方案自xxxx年xx月x日起施行,由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相关问题的解释。医院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方案2根据****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的实施意见》和《****市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落实好我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结合我院实情,制定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如下:一、组织保障为贯彻落实好上级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医院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立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
成员,并下设小组办公室,同时,建立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督导队和志愿者队,明确分工、职责。
二、工作目标在全院建立垃圾分类投放点,并推行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对产生的生活垃圾实现准确分类投放、暂存,并与垃圾回收单位按分类进行有效衔接,做到分类运送、分类处置,实现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三、生活垃圾分类要求(一)实施范围医院所有区域。(二)管理模式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要是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运行模式,从每个科室到每个楼层、到每幢楼、再到整个大院,层层落实监督管理职责。各科室为各自垃圾分类责任部门,物业公司为大院内公共区域责任单位(有二次分类等责任)。(三)设施配置及分类流程1、在医院门诊楼前、门诊楼一层过道、二层大厅分别布置1足有害垃圾桶(红色)、可回收垃圾桶(红色)、厨余垃圾桶(灰色)、其他类垃圾桶(蓝色)。在医院住院楼一至三层过道分别布置1组有害垃圾桶(红色)、可回收垃圾桶(红色)、厨余垃圾桶(灰色)、其他类垃圾桶(蓝色)。每个布置点均用红色标带圈示,并悬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示牌”。2、每个区域小垃圾篓用不同颜色袋子套装区分。3、分类流程:
(1)科室内产生垃圾要分类投放到生活垃圾桶和医疗垃圾桶内,满后生活垃圾由保洁员统一投放到各楼层卫生间分类垃圾桶内,再由保洁员每日定时收集投放到集中投放点,医疗垃圾由专门人员运送到医疗垃圾暂存点。
(2)科室内产生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投放到每层集中投放点,由保洁员定时统一收集到集中投放点。
(3)各区域产生的建筑垃圾、园林垃圾由后勤安排施工方或承包方到指定区域临时堆放,日产日清。
四、检查考核1、每月由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导队成员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检查,并在院务会或生活垃圾分类督导会议上进行通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2、对落实垃圾分类不到位的责任科室,由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整改通知书。对屡次未落实垃圾分类的责任科室上报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约谈。五、工作要求(一)要加强协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关键小事,各科室要积极主动,与监管人员、物业人员合作,形成多方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推进我院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二)要宣传引导。各科室要提升环保意识,紧扣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安排,切实加强科室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确保每一位职工都能熟练掌握分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