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拍蝇经典案例(7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打虎拍蝇经典案例(7篇)

时间:2025-10-07 13:40: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打虎拍蝇经典案例

  

  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二集《打虎拍蝇》观后感

  近日,我观看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其中第二集《打虎拍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集主要讲述了十八大以来被查处的中管干部“以案看人、以案示警”的反腐倡廉故事。一个个曾经身居高位、手握权柄的腐败官员,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逐渐迷失自我,最终沦为阶下囚。他们的落马,不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他们自己陷入了痛苦和悔恨之中。

  在这部专题片中,我看到了一个个鲜明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让我感到震撼。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某省前任省委书记的落马事件。他曾经是一个备受人民爱戴的领导人,但在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下,他逐渐失去了自我,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的落马,不仅让他的家人陷入了痛苦和悔恨之中,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这些腐败官员的落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更是因为他们丧失了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应有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他们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个人的私利置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坚决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同时,这部专题片也让我看到了反腐斗争的成果和意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反腐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越来越多的腐败官员被查处,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件被揭露,这不仅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和力度,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和信心。这些落马的高官中,有的曾经是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的曾经是人民的公仆,他们的落马不仅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我们应该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决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积极举报身边的腐败现象和问题,为反腐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的是,反腐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和支持。只有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廉洁自律、公正执法,才能够真正实现反腐斗争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廉洁、开放、和谐的社会而奋斗!

  总之,《零容忍》第二集《打虎拍蝇》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专题片,它让我看到了反腐斗争的成果和意义,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如何去做。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反腐斗争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篇二:打虎拍蝇经典案例

  

  打虎,拍蝇什么多管齐下

  打虎拍蝇,一种古老的战争战略,被多次提及,用来比喻某一情况下的大规模计划。其实,打虎拍蝇的本质其实就是指使用两种不同的计划同时实施,以达到一种目标,即解决老虎和苍蝇两个问题。

  “打虎拍蝇”最初出现在中国古代的一部著作,张仪《新法通解》。他指出,分别解决苍蝇和老虎,可能各有其方法,但是他指出,一旦两个问题得以同时解决,其方法将大大减少。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耗费和精力损耗。

  因此,当出现一些复杂的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打虎拍蝇的战略,开展全面的解决问题的努力。比如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要有效管控疫情;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使社会和经济保持平衡发展。只有“打虎拍蝇”,才能达到胜仗的标准。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打虎拍蝇的战略,分解复杂的任务,用多种方法同时完成,这样往往能达到效果更好的效果。

  总之,打虎拍蝇是一种古老的战略,同时采取大规模的行动,同时解决一个问题的两个部分,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达到更好的效果。尽管打虎拍蝇的计划有时候会被低估,但是毫无疑问它还是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战略,有助于完成大规模的工作任务。

篇三:打虎拍蝇经典案例

  

  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二集《打虎拍蝇》观后感

  【引言】

  近期,我观看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二集《打虎拍蝇》,这部影片深刻揭示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和取得的显著成果,让我深感震撼。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希望通过本文分享我的观后感,并探讨打虎拍蝇现象背后的原因与对策。

  【打虎拍蝇的含义和背景】

  “打虎拍蝇”一词来源于民间,意指反腐败斗争中既要打击高层腐败分子,也要关注基层腐败现象。老虎指的是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而蝇子则是指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损害群众利益的基层腐败现象。在《零容忍》第二集中,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基层腐败案例的剖析,反映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全面性。

  【观后感的主要内容】

  观看这部专题片,我深感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影片中展示的一些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侵害群众利益,令人痛心。同时,我也为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干部,无一漏网之鱼,体现了党中央严肃查处腐败问题的决心。

  【打虎拍蝇现象的反思与启示】

  面对打虎拍蝇现象,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从根本上杜绝腐败,还需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党性修养,使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此外,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是防范腐

  败的重要手段。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敢于举报腐败现象,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尾】

  总之,《零容忍》第二集《打虎拍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反腐败斗争必将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篇四:打虎拍蝇经典案例

  

  打虎拍蝇

  多管齐下

  “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5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262245件,处置问题线索338412件,立案133203件,党纪政务处分128421人,其中厅局级干部375人,移送检察机关4036人。立案数、党纪政务处分人数、处分厅局级干部人数、移送检察机关人数分别比前五年增长93.9%、100.4%、44.1%和47.3%。省纪委监委严肃查处别必雄、潘启胜、秦军等违纪违法“一把手”,杨德高、文耀清等金融“蛀虫”,李红云、蒋远华等国企“巨蠹”,杨邦国、郭唐寅、汪治怀等黑恶势力“保护伞”,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7.68亿元。

篇五:打虎拍蝇经典案例

  

  《打虎拍蝇多管齐下》

  打虎拍蝇多管齐下的意思是:一个人既要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又要敢于和那些不良行为作斗争,而且还要团结大家一起去消灭老虎、苍蝇。

  【拼音】:dahupahengdanqiaohe【解释】:比喻同时进行几件事情或处理几项工作。也指全面彻底地解决问题。

  【出处】《宋史·赵开传》::“开为相,凡十年,以廉慎称,与寇准同心辅政,虽朋党小人亦不能动摇。时议欲相度宗,谓‘二寇’必居其一,欲去其一,则目前无以待之。寇准力持之,遂相度宗。”

  【举例造句】:对于反革命分子,应该坚决打击,严厉制裁;对于贪污盗窃分子,更要加重惩罚,打击,并把他们绳之以法。★邓小平《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

  【拼音代码】:dhtt【近义词】:打蛇打七寸、釜底抽薪、斩草除根

  【反义词】:隔靴搔痒、敷衍了事、隔岸观火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篇六:打虎拍蝇经典案例

  

  打虎拍蝇教师观后感

  今天晚上,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继续播出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五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今晚播出的是第二集《打虎拍蝇》。

  在这一集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贵州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王富玉的案件。

  王富玉在1995年至2021年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企业经营、规划审批、职务调整等事项上谋取利益,直接或通过他人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4.34亿元。2019至2020年离职后还利用影响力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1735万元。

  王富玉:“我不知道要钱干什么,我吃喝不愁啊。你要钱干什么,埋你啊!我现在知道我疯狂的贪欲登峰造极,但我不知道要钱为了什么。”

  最具讽刺意味和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王富玉的一套豪华别墅客厅的墙面上,所挂满墙的文字,都在标榜王富玉心系佰姓、淡泊名利。

  中间挂的是康熙年间一位知县的名言:“得一

  官不荣,失-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两侧挂的是-名老板送给王富玉的一副对联:“做人好心洁如

  玉,为民精神富若仙”,煞费苦心地将“富玉”二

  字藏在对联中,对王富玉奉承吹捧。墙上文字和豪华别墅的反差,恰是王富玉“两面人”做派的生动写照。中间挂的这段名言,出自中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一河南省内乡

  县衙中的一幅对联。

  上联:“吃百姓之饭,貊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

  官不荣,失一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这幅对联由清代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并作为警示自己和后世为官之人的名言,王富玉也把这幅对联作为名言,悬挂于客厅正中,虽将原联中的上、下联颠倒,但意思未变。

  真正颠倒的,是王富玉的言与行,是玉富玉形成强烈反差和对照的两面。人前标榜清廉,人后极尽贪婪;人前为白,人后为黑: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其实,不仅是王富玉,几乎所有的贪官,都是如此,都是典型的两面人。台上大讲特讲干净清廉,台下伸出手大贪特贪;人前装作仁义道德,人后大行男盗女娼。

  然而,假的终究是假的,伪装终会被撕破,面具终将被踩碎。两面人一旦露出真面目,钮态将更可恶,更为世人所不齿。

篇七:打虎拍蝇经典案例

  

  我国已开辟反腐第二战场

  主场打虎拍蝇和客场猎狐两线出击

  我国已开辟反腐第二战场:主场打虎拍蝇和客场猎狐两线出击

  尚义/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2021-01-0914:55来自

  打虎记

  2021年12月,在强大的法律威慑和政策感召下,潜逃美国13年的河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党委书记黄玉荣主动回国投案自首。9月,潜逃美国14年的杨进军和邝婉芳先后被遣返回国,这是美国第一次向中国强制遣返重要腐败犯罪嫌疑人。日益密切的中美追逃追赃合作无疑给外逃人员当头棒喝,也再次警示海外不等于法外,异域难逃天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境内打“虎”拍“蝇”力度空前,境外缉捕外逃“狐狸”捷报频传,国内外战场遥相呼应,布下了一张覆盖全球的“天网”。截至12月5日,“天网”行动缉捕外逃人员863人,其中包括百名红通人员中的18人。一批潜逃时间长、涉案金额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外逃人员陆续归案,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国际社会普遍叫好。

  潜逃国外,想象中似乎是灯红酒绿、逍遥法外,现实中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天网”行动实施以来,外逃人员东躲西藏,身心俱疲,惶惶不可终日,家人生活不得安宁,颜面尽失。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原股长李华波潜逃新加坡,他每天神经紧绷,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其胆战心惊、坐立不安。辽宁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潜逃美国后,有钱不敢用,有病不敢医,有亲人不敢见,割舍亲情的剧痛和孤独恐惧的折磨时刻绞动着神经。黄玉荣潜逃美国,丈夫石发亮、妹妹黄玉芳也因违法犯罪入狱,尚未成年的儿子孤身一人。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原副总经理戴学民出逃英国后,妻离子散,失去了亲人和朋友,失去了快乐,度日如年。俗话说,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犯错必将付出代价,违法行为必将受到严惩,这是社会正义所在。自己犯下的罪责必须自己承担,逃到哪里都没有出路,反而会失去更多,换来更大的痛苦。

  世界上难寻“避罪天堂”,外逃也难逃“天网”。贪污贿赂后再携款外逃,挑战的是法律底线,损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不答应,党纪国法更是不容。2021年以来,我国开辟反腐第二战场,“主场打虎拍蝇”和“客场猎狐”两线出击,力度空前,成果丰硕。“北京反腐败宣言”“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二十国集团禁止腐败分子入境机制”等一系列硬措施集中出台,中外司法执法合作明显换挡提速,形成了一整套合作机制。目前,我国已同其他国家基本建立反腐败国际合作网络,国际司法执法的深度合作、金融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情报的共享共用超出了外逃贪官们“幼稚”的想象。今年以来,“天网”行动先后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追回100多名外逃人员,就是最好的例证。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外逃永远没有出路,主动投案才是唯一正途。根据我国法律,自首者可以依法从轻、减轻处理,服刑后还有减刑机会。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案件中,主犯之一余振东选择主动投案,如今已服刑期满,获得了新生的机会;同案犯许超凡、许国俊心存侥幸、负隅顽抗,分别被判在美服刑25年和22年,服刑完毕后还将被移交中国继续接受法律制裁。主动投案还是顽抗到底,孰轻孰重、孰利孰弊,相信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黄玉荣投案后表示,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表示对国家法律充满信心,一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调查,交代清楚自己的问题。

  正义之剑永远高悬。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一追到底。这是中央的决心,也是人民群众的期待,任何在逃或企图外逃人员不要心存幻想和侥幸。与其海外漂泊,不如主动自首,争取宽大处理,以实际行动改造自己,争取早日家庭团聚,给家人带来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