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研究参考网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则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血液参数。本文探讨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相结合的优势,以及细胞形态学在白细胞分类鉴别、贫血类型鉴别和血小板异常检测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结合这两种技术,可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总结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和效果,强调了它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整体而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的联合应用为血常规检验带来了更加全面和精准的细胞学信息,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验、白细胞分类、贫血类型、血小板异常、效果
1.引言
1.1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液是人体内循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液体之一,其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通过对血液中这些细胞的数量、形态和结
构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观察和分析血液中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白细胞分类鉴别,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疾病;细胞形态学可以在贫血类型鉴别中发挥作用,帮助医生鉴别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并指导治疗选择;在血小板异常检测中,细胞形态学也可以提供重要信息,帮助医生对患者的血小板功能进行评估。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通过结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地分析血液中的细胞形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指导。在日常的医学实践中,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备受认可,对于提高患者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作用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现代化的生化分析仪器,其作用在于全自动化地对血液样本中的各项血细胞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通过光学原理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同时测定血细胞数量、形态、大小、染色性质以及其他相关指标,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血液检测结果。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能够大大提高血液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相比传统的人工镜检法,全自动血
细胞分析仪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本的检测工作,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减少了人为误差的可能性。在人工镜检中,由于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容易出现误判或漏检的情况,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则可以消除这些干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医生提供了全面准确的血液分析数据,是现代临床血液检验中不可或缺的仪器之一。
2.正文
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相结合的优势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相结合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快速、自动地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和主观性。通过科学的算法和技术,血细胞分析仪可以更精准地分析细胞形态和数量,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2.2细胞形态学在白细胞分类鉴别中的作用
白细胞分类鉴别是血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分析内容,通过观察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进行鉴别。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帮助下,通过血涂片的制备和染色,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白细胞的形态特征,有助于对白细胞进行更准确的分类和鉴别。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等几种类型,它们在形态上有着各自独特的特征。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可以发现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浆中含有中性的粒状细胞器,核分叶明显;淋巴细胞具有较大的圆形核和少量的胞质;单核细胞的细胞核呈弯曲或马蹄形;嗜酸细胞的胞质中含有大量颗粒状酸性细胞器;嗜碱细胞的胞质中含有嗜碱性颗粒。
通过对白细胞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别,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炎症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的应用在白细胞分类鉴别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了白细胞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细胞形态学在贫血类型鉴别中的作用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的一种疾病,其分类主要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在血常规检验中,结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出不同类型的贫血。
在贫血类型鉴别中,首先要观察红细胞的形态。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通常呈现出微小、低色度和低中心色度的特点,可以在血涂片中清晰地观察到。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红细胞则表现为巨大、具有嗜碱性的特点,形态异常明显。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大小不规则,形态各异。溶血性贫血则会出现溶血性贫血细胞和各种溶血现象。
通过细胞形态学的观察,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在血常规检验中,细胞形态学在贫血类型鉴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2.4细胞形态学在血小板异常检测中的作用
细胞形态学在血小板异常检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血液中小板数量和形态的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小板的异常数量或形态可以提示患者存在某种疾病或病理情况。通过对血涂片中小板的形态特征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在血小板异常检测中,细胞形态学可以帮助识别小板的聚集、碎片、畸形等异常情况。当患者存在血栓栓塞或溶血等病理情况时,血涂片中小板的聚集情况可能会明显增加;而在血小板减少症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中,小板的形态可能会出现碎片、畸形等异常现象。
血小板异常的检测对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结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的细胞形态学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及病理状态,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在血常规检验中,细胞形态学在血小板异常检测中的应用效果不可忽视,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准度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
2.5血常规检验中细胞形态学的其他应用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其他应用包括在溶血性贫血中的应用。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红细胞在循环系统中过早破裂,导致贫血。通过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观察到红细胞的形态是否异常,比如出现了有核红细胞或者碎片细胞,这有助于鉴别溶血性贫血。在疑似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中,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也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在血常规检验中发现了大量红细胞碎片或巨核细胞,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出血性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细胞形态学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在患者接受治疗后,通过观察血涂片中各种细胞的形态变化,可以评估治疗的疗效。综合来说,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其他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结论
3.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和效果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在血常规检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效果值得肯定。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快速检测和血涂片的详细观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这种联合检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在血常规检验中,细胞形态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快速检测血液的各项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而血涂片则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如细胞大小、形状、染色性质等。通
过综合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的结果,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各种疾病,如贫血、感染、恶性肿瘤等。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诊断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的疾病。这种联合检验方法也提高了检测效率,缩短了诊断时间,对于提高血液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篇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研究参考网
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1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样本,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显微镜检验的方法完成血常规检验,观察患者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阳性率、观察两种检验方法分类结果的比较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镜检阳性率的观察发现,WBC、RBC与PIT三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99.98%、98.19%、99.20%,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阳性率对比优势显著。通过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与涂片镜检分类结果的比较情况的观察发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检验NE、LY、EO、BA方面,临床价值较高,在MO检验方面,临床价值相对较差。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检验细胞形态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将其与血涂片显微镜检验联合,可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度,降低误诊与漏诊率,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验;临床意义
Objective:Toexploreandanalyz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automaticbloodcellanalyzercombinedwithbloodsmearcellmorphologyinbloodroutinetest.Methods:thesubjectsofthisstudyare71casesofbloodtest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5toJanuary2016asasample,usingthemethodofautomaticbloodcellanalyzerandmicroscopicexaminationofthecompletebloodtest,observeandcomparetheobservedclassificationresultsoftwotestmethodsinpatientswithmicroscopicexaminationandautomaticbloodcellanalysis,thepositiverateofthetestinstrument.Results:thepositiveratesofWBC,RBCandPITwerethree,99.98%,98.19%,99.20%,respectively.Bycomparingtheresultsofautomaticbloodcellanalyzerwiththeresultsofmicroscopicexamination,itisfoundthattheautomatichematologyanalyzerhashighclinicalvalueintestingNE,LY,EOandBA,anditsclinicalvalueisrelativelypoorinMOtest.Conclusion:theautomatichematologyanalyzerhassomedefectsintestingcellmorphology.Combinedwithmicroscopicexaminationofbloodsmear,itcaneffectivelyimprovetheaccuracyofdetection,reducetherateofmisdiagnosisandmisseddiagnosis,andisofpositivesignificanc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diseases.Fullautomaticbloodcellanalyzer;bloodsmear;cellmorphology;bloodroutinetest;clinicalsignificance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检验患者血液成分、诊断疾病的主要参考标准。常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液常规,无法全面了解血细胞形态,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将其与显微镜检验联合,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两者联合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1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样本,临床资料如下:性别:男性34例,女性37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58.76±10.89)岁。
1.2检验方法
准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另准备显微镜、真空抗凝管等器械:1)采用真空采血法,抽取患者静脉血共2mL;2)将血液注入抗凝管,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液成分;3)推制血片2张。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阳性率,包括WBC、RBC与PIT共3项指标。
观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与涂片镜检分类结果的比较情况。包括NE、LY、EO、BA、MO共5项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如P<0.05,则认为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分类结果比较情况,判断各检验方法临床应用可行性,入值越高,代表可行性越强。
2结果
2.1WBC、RBC与PIT阳性率
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两种检验方法WBC、RBC、PIT陽性率。
通过对患者镜检阳性率的观察发现,WBC、RBC与PIT三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99.98%、98.19%、99.20%。可以看出,三项指标镜检阳性率均较高。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WBC、RBC与PIT阳性率分别为75.20%、63.33%、30.71%。与镜检阳性率对比,其阳性率相对较低。
2.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与涂片镜检分类结果的比较情况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与涂片镜检分类结果的比较情况。
通过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与涂片镜检分类结果的比较情况的观察发现:前者NE、LY、EO、BA、MO五项指标的γ值分别为0.933、0.930、0.896、0.874、0.557。涂片镜检NE、LY、EO、BA、MO五项指标的7值分别为0.901、0.862、0.713、0.700、0.894。
对比发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检验NE、LY、EO、BA方面,临床价值较高,在MO检验方面,临床价值相对较差。
3讨论
3.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显微镜检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临床用于血液常规检验的主要器械,在综合应用光学与电学原理的情况下,仪器可实现对血液组成成分的快速检验,在细胞与血红蛋白测定方面,具有检验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的优势。但由于器械本身在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机体血细胞情况具有复杂性,因此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用于血常规检验,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检验结果发生的情况。如血细胞形态正常,采用该仪器检验,临床价值较高,但如细胞发生了病理变化,其用于临床检验的可行性则会受到一定影响。
显微镜检查可有效弥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漏洞,将两者联合作为血常规检测的方法,可使发生病理变化的细胞被及时发现,在降低误诊以及漏诊几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2本文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镜检情况下,WBC、RBC与PIT三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99.98%、98.19%、99.20%。三项指标镜检阳性率均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高。通过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与涂片镜检分类结果的比较情况的观察发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检验NE、LY、EO、BA方面,临床价值较高,在MO检验
方面,临床价值相对较差。
3.3镜检注意事项
为使显微镜检验能够有效弥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缺陷,进一步提高检验准确率,在镜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注意粒细胞变化情况:当机体受细菌感染时,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大小及形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通常表现为胞质颗粒增大等,镜检中需对上述现象加以关注。2)注意白细胞变化情况:当机体受细菌感染时,血常规检验通常表现为白细胞增高,但白细胞增高并非仅仅由感染所引起,镜检需判断其是否存在假性增高的问题,以降低疾病误诊率。3)注意血小板变化情况:镜检中需关注血小板是否存在聚集问题,判断血小板是否增高,判断增高状况由何种原因引起。
综上所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检验细胞形态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将其与血涂片显微镜检验联合,可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度,降低误诊与漏诊率,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昭霞,李灵,陈杰,等.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河北医学,2012,18(10):1504-1506.
[2]李岚岚.浅谈不同的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7-8.
[3]崔凤霞,孙丹.浅谈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32(7):85-86.
[4]陈斌.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临床检测结果分析[J].延边医学,2015,26(14):205-206.
[5]刘玉琪.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4(7):87-88.
篇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研究参考网
2020年12月第6卷第36期智慧健康No.36Issue,Vol.6,December,2020SmartHealthcare15D0l:10.19335/j.cnki.2096-1219.2020.36.00.智蕙翌疗.數字里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陆红艳,刘艳瑛,魏玉萍(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甘肃民勤733399)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符合我科室血常规复检规则的检验标本75例进行观察,针对75例血液标本全部实施手工复片,瑞氏染色、显微镜下阅片,继而实施相应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操作,分析检测方式对于血常规检验标本的检测价值。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与相应的蠱细胞形态学复片检验结果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〇.〇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较高,能有效弥补单纯检测导致的不足之处,提高血常规检验的质量,为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验;应用价值本文引用格式:陆红艳,刘艳瑛,魏玉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D].智
慧健康,2020,6(36):15-16.ApplicationValueofAutomaticBloodCellAnalyzerandBloodSmearCellMorphologyinBloodRoutineTestLU
Hong-yan,
LIU
Yan-ying,
WEI
Yu-ping
*(DepartmentofLaboratoryMedicine,MinqinCountyPeople"sHospital,Minqin,Gansu,733399)morphologyABSTRACT:routinere-examinationinbloodObjectiveroutineTotest.analyzeMethodsapplicationWechosevalue75casesofautomaticofbloodsamplesbloodcellinanalyzeraccordanceandwithbloodrulessmearofcellWright"sstaining,theywerewatchedundermicroscope.Carriedoutcorrespondingmorphologicalexaminationofbloodinourhospitalforobservation.All75casesofbloodsampleswereduplicatedbyhand,bloodaftercells,significantandanalyzeddetectionvalueofdetectionmethodsonbloodroutineexaminationsamples.ResultsresultsdifferencebetweenresultsofautomaticbloodcellanalyzerandcorrespondingbloodcellmorphologyTherewastestandbloodsmearcellmorphologycanachievehighclinicalvalueinroutinebloodtest,makeupforshortcomingscaused(P<0.05),which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Combineddetectionofautomaticbloodcellanalyzerbysimpledetectioneffectively,improvequalityofbloodroutinetest,andprovidepowerfulreference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patients.valueKEYWORDS:Automatichematologyanalyzer;Cellmorphologyofbloodsmear;Bloodroutinetest;Application〇引言本次观察均在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进步,现阶段血常规检验过上进行,本次观察均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程中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己经成为常态。全自动血1.2方法细胞分析仪具有精确度高、检测速度较快及操作便利等针对75例血液标本全部实施手工复片,瑞氏染色、优势[1],但由于血细胞分析仪不具有识别细胞形态的能显微镜下阅片,继而实施相应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操作,力,在形态学检查过程中只能用于筛选,针对存在可疑具体检测方式如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及血涂片现象的标本只能实施显微镜的复检确认,若不给予复检细胞形态学检验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析仪采用XN-10CB3)将会导致误诊、漏诊等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检测结果的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仪实施检查,检测试剂为与准确性[2]。本次研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测仪器相配套的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生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产的原装试剂;血涂片细胞形态及血常规标本收集管为1资料和方法含EDTAK2抗凝管,光子显微镜的型号为OLYMPUSCX21。
l.i
一般资料在实施检查前先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血涂片细胞形选择我院符合我科室血常规复检规则的检验标本75态显微镜仪器的参数调整至相应的标准,针对标准品、质例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19年5月,控品等进行测定,在仪器标准化之后针对标本进行检测,针对75例血液标本全部实施手工复片,瑞氏染色、显微所有检测按照相应的说明书及流程实施。采集患者2mL镜下阅片,继而实施相应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操作,75空腹状态下的肘静脉血,充分混合之后给予相应的检测,例血标本中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0:35例,年龄分布在16将血液标本在瑞氏染剂中染色后,通过显微镜针对细胞的至8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3.17±2.56)岁。数量、形态及分类进行观察,实施显微镜的复检应在48h
智慧健康16SmartHealthcare2020年12月第6卷第36期No.36Issue,Vol.6,December,2020内完成,减少由于标本变异出现的检测结果受影响的现象临床中只能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用于相应筛选试验。出现。由经验丰富的技师按显微镜检测操作流程的标准实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显示,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施检测,针对血液中是否存在巨大的血小板计数(PLT)、检测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联合组血液标本的阴性凝血激活酶时间(prr)聚集现象、是否存在有核红细胞率明显高于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常规组血液标(RBC),及血液寄生虫等现象进行观察。本,说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1.3观察指标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对于提高临床诊断价值及诊断准确对比观察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与血涂片细性具有较为积极的促进意义,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胞形态学检验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诊断阴性行诊断,为治疗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血常规检验质率之间的差异。量及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74]。1.4统计学处理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实施全自动血细胞采用SPSS20.0软件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及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较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为显著,值得在日后的临床检验中推广使用。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的阴性率为计参考文献数资料,采用/检验;若户<0.05代表全自动血细胞分[1]
罗亨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析仪检验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检验中的应J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1):112-113.析仪检验之间对比的阴性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VivescorronsJL,BriggsC,SimonlopezR,etal.Effect2结果ofEDTA—anticoagulatedwholebloodstorageoncellmorphologyexamination.Aneedforstandardization[J].常规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及联合组血涂片细International"JournalofLaboratoryHematology,2014,胞形态学检验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阴性率存36(02):222-226.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3]
孔山,忽胜和,范红平,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J].医疗装表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阴性率(/?,%)备,2017,30(20):33_?4.[4]SosninDY,OnyanovaI.S,KubarevOG,etal.Evaluarion组别例数阴性例数阴性率ofEfficacyofWhiteBloodCellIdentificationinPeripheral常规组755978.67BloodbyAutomatedScanningofStainedBloodSmear联合组756992.00ImageswithVariableMagnificationQ].Biomedical--5.3267Engineering,2018,52(01):31—36.P[5]
刘五香.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
--0.021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联合全自动血细胞%
,2017,26(07):1293-1294,分析仪检验的阴性率相比较(P<0.05)。[6]
肖叙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3讨论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5):37-38.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于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及血[7]
王双荷,曾丽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
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J|.实用医技杂小板等分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全自动血细胞分志,2013,20(04):420-421.析仪工作性质及工作原理存在一定局限性[3_4],加上血细[8f高艾琴.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胞形态的复杂性极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规检验中的疗效评价U].世界临床医学,2017,11(01):237-238.现象,极易导致漏诊现象及误诊现象的出现[5<。因此,[9]徐江月.两台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试验分析U].智慧健康,2019,5(22):7-8.(上接第14页)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1.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志,2017,25(8):625-628.参考文献[4]
韦丽梅.四项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U】.吉林医学,2019,40(2):361-362.[1]周雪红,任丽峰.四项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5]
任颖1.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探讨⑴.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1):139.⑴.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3)532-534.丨2】薛永举,杨丽,朱玉,等.血清白蛋白、胆城酯酶及凝血酶原[6]
刘萍,左青锋.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
活动度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报,2019,44(3):306-308,313.版),2019,8(3):27-28.[3]朱健,许冬佳,翟浩亮.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
篇四: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研究参考网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观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将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住院部、门诊部共同收治的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方法进行初筛,针对检出异常的血液样本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法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下,共80例患者报警提示阴性,报警提示阴性率为80.00%(80/100),报警提示阳性率为20.00%(20/100)。20例患者通过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法进行复检,复检阳性率為70.00%(14/20),复检阴性率为30.00%(6/20)。两组检出阳性情况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初筛基础之上,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对血常规检验有重要干预价值,可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值得临床联合推广应用。
标签:血常规检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应用
在血常规检验过程当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非常常见的检验手段之一,具有检验数据精确度高,操作简便可行,检测反应速度快等多个方面的优势[1],备受临床检验人员的青睐。但,单纯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无法对细胞形态进行准确的识别[2-4],因此在形态学检查方面只能够将其作为初步筛查的手段。针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出有异常的样本,还需要通过显微镜复检的方式提高检验准确性,减少漏检、误诊等问题的发生率。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检验手段联合应用是血常规检验中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为观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方法与价值,本次研究中将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住院部、门诊部共同收治的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方式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数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将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住院部、门诊部共同收治的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00例患者中,48例来自于住院部,52例患者来自于门诊部,60例患者为男性,40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0~80周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3.1±2.8)岁。
1.2方法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方法为:在检验开始前由检验人员负责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仪器型号为SYSMEX800i,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调整至最佳工作状态,并对标准品,质控品进行测定,仪器标准化状态下对检验样本进行分析,使用与仪器相配套的检测试剂,严格按照说明书展开检验工作。
根据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初步筛选复检标本并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复检标准为:(1)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9/L或高于15.0*109/L,红细胞计数低于2.0*1012/L或高于6.0*1012/L,血小板计数低于60.0*109/L或高于300.0*109/L;(2)检验过程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出现报警提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异常同时伴随直方图异常;(3)血红蛋白检出低于60.0g/L或高于150.0g/L;(4)平均红细胞容积低于70.0fl或高于100.0fl。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为:真空采血法采集患者肘部静脉血液样本2.0ml,充分混合均匀后,在60.0min内完成检验工作,检验标本在瑞氏染色剂中进行染色,充分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胞形态、细胞数量、以及细胞分类进行观察。按照显微镜下计数标准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进行计数,按照的质量控制规定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所有检测、复检均在5.0h内完成,避免因标本变异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1.3观察指标
对100例患者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阳性、阴性情况进行观察,阳性标本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方法阳性检出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相关数据资料录入SPSS15.0版本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通过X2检验,统计学处理期间可信区间取值95%,检验水准取值0.05,在检验P<0.05情况下认为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患者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下,共80例患者报警提示阴性,报警提示阴性率为80.00%(80/100),报警提示阳性率为20.00%(20/100)。20例患者通过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法进行复检,复检阳性率为70.00%(14/20),复检阴性率为30.00%(6/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阳性情况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阳性情况对比如下表所示(表1),两组检出阳性情况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阳性情况对比表
3讨论
在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常规进行检验时,有关白细胞等分类是通过细胞检测中所产生光电信号所实现的,这种分类方式仅适用于的形态正常的细胞,而对于出现病理变化的细胞而言,必须通过进一步行显微镜检查的方式加以诊断。由于临床检验人员较少,工作量大,要想规范使用镜检发出报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关研究中提出一种快捷且准确的检验方法,即通过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方式,将完全正常的标本筛去,然后在通过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式对细胞形态异常标本进行规范性镜检。
在镜检过程当中必须特别注意对粒细胞变化的观察,在细菌感染症状的影响下,粒细胞有明显的毒性变化趋势,部分粒细胞伴随出现变形、空泡等问题,以达到提高镜检下检出准确率的目的。本次研究中,在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初筛的过程中,共检出20例异常标本,20例异常标本进一步应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法检查,其中14例为真阳性,符合率为70.00%,说明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可靠性较高,联合应用下可有效减少漏检、误检发生率,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质量。
综上分析认为: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初筛基础之上,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对血常规检验有重要干预价值,可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值得临床联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丽华.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5):1122-1123.
[2]常新剑,任俊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时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2013,(13):263-263.
[3]王永志.研究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215-215.
[4]郭玉荣,朱丽林.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后手工血涂片复检的应用及体会[J].甘肃医药,2014,(5):390-392.
篇五: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研究参考网
健康管理2020年7月?第7期·临床研究··67·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的应用袁 杨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四川甘孜 626000摘 要: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分析两项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200例,首先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定义为研究组,再采用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分析方式进行血常规检验,定义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检查结果阳性率。结果…研究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结果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嗜碱性粒细胞、异常细胞检测结果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分析两项技术,均可以用于血常规检验,但在某项指标方面检查结果会存在一定差异,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提高可行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将两项技术联合应用。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分析 血常规在临床医学领域当中血常规检验是很多疾病诊断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患者实施血常规检验,可以对血液当中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血细胞形态变化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提供可靠依据[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两种方式。前者的操作方法较为简单,检验速度较快,准确率较高,受到广泛认可,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对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对患者身体具体状况做出相应的判断,降低漏诊和误诊事件的发生[2]。本文研究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分析两项技术的临床价值。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间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200例,其中包括男性129例,女性71例;年龄19-76岁,平均41.8±6.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16天,平均5.7±0.8天。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1.2…方法所有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定义为研究组,选用目前我院现有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清晨晨起状态下,抽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剂量在2mL左右,将采集得到的血液标本放置在有EDTA-2K抗凝剂的采样管当中,重复进行8次左右并来回进行颠倒,使血液样本之间能够充分的混合均匀,将处理完毕之后的样本放入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当中进行具体的检验,设备的操作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规程进行。再采用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分析方式进行血常规检验,定义为对照组,将经过充分混匀处理之后的血液样本滴在载玻片上,通过推片形成血涂片,待干之后采用我院现有的瑞氏染色液进行染色处理,然后将经过染色处理后的血涂片放置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对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情况进行准确真实的记录。1.3…观察指标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异常细胞检测结果阳性率。1.4…数据处理方法以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进行X2和t检验,以[n(%)]和(x±s)表示。2结果研究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结果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嗜碱性粒细胞、异常细胞检测结果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1 两组检验结果情况比较(%)项目对照组研究组P值单核细胞98.0100.0>0.05淋巴细胞100.0100.0>0.05中性粒细胞100.0100.0>0.05嗜酸性粒细胞95.099.0>0.05嗜碱性粒细胞45.086.0<0.05原始细胞1.00.0<0.05异型淋巴细胞12.06.0<0.05未成熟粒细胞4.08.0<0.05有核红细胞0.02.0<0.053讨论在临床对大多数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均需要对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准确的分析并判断患者的实际病情,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血常规检验方法,其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应用,操作方法十分简便,整个检验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相对较短,病情诊断的准确率水平相对较高[3]。而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则需要首先制作血涂片,实施细胞染色处理,并在光学显微镜进行分析,所涉及到的步骤相对较多一些,可以血液细胞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分析血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准确的辨别细胞类型,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检查相比较而言,虽然其诊断的准确率水平更高,但是操作方法相对较为复杂,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因此临床上通常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还不能够以一种方法完全替代另一种方法[4、5]。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并分析所得结果,可以充分说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分析两项技术,均可以用于血常规检验,但在某项指标方面检查结果会存在一定差异,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提高可行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将两项技术联合应用。参考文献[1]曹月中,胡祖德.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11):147.[2]董秀荫.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6):37-38.[3]李小云.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2):151-152.[4]李庆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4):28.[5]邱文东.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4):51-52.
篇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研究参考网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发布时间:2022-11-21T01:35:24.360Z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6期
作者:
袁珊[导读]探究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袁珊
西安630医院(检验科)71008摘要:目的:探究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检验科近一年(2021.06-2022.06)来院进行血液检验的病患,进行检验方式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另一组为B组,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将两组检验结果与病例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A组的血小板、淋巴细胞、幼稚细胞异常检出率高于B组(P<0.05),其他观察指标结果无较大差异(P>0.05)。两组与病理检验结果相对比,B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检验准确度(97.47%)高于A组(88.61%),其他观察指标结果无较大差异。结论:通过对两组的检验结果报告可知,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各有优势,对于血常规检验,使用两种联合检验准确度更高,更具备临床疾病诊断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血常规检验
临床上,血液细胞检查对正确诊断疾病十分重要,对患者进行血液细胞检查,以帮助其病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临床上也较为推广使用。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至关重要,有效利用血液细胞检查明确病患血液状况[1]。以下则是我院所展开的关于不同检测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
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与同意下,我院展开了这一研究工作。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检验科近一年(2021.06-2022.06)来院进行血液检验的病患210例,选入标准:病患认知正常,无精神类疾病,可进行自主交流,其次所选取的病患均是在取得同意后开展的相关实验。男女各105例,年龄区间18-74岁,均龄(46.63±2.26)岁。
1.2方法
对所有病患均进行两种方法检测:①采血:提醒被采血者采血前八小时空腹,采血时选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液。对采血患者的肘部静脉皮肤区域,进行充分到位的消毒两次以上,用一次性采血针准确刺入病患静脉血管,将真空抗凝管与采血针末端连接,收集血液约2ml,贴好标签按照规定存放于专用冰箱保存并及时送检,若一直未能送检,需进行二次采血[2]。②检验:对检验仪器严格遵照管理规范进行管理,确保正常运转,对于血液检验样本需要进行严格检查,对于不规范的样本应退回重新采集样本。抗凝剂使用EDTA-K2,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取一滴血液放置于载玻片晾干后用染色液染色,然后将磷酸盐缓冲液滴于血红细胞膜之上,保持10至15分钟。将载玻片冲洗晾干后于双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分类、数量和形态[3]。记录观察检验结果,检验结果与患者信息严密核对,避免出现错漏事件。1.3统计学方法SPSS19.0软件处理,x2值检验,P<0.05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观察记录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2.1两组检测结果对比。
通过对两组血液样本的观察记录具体计算分析的研究结果来看,A组的血小板、淋巴细胞、幼稚细胞异常检出率高于B组,其他观察指标结果无较大差异。具体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两组检测结果对比(n,%)
2.2两组对疾病检验诊断准度对比
经调查记录显示,根据对病理检验的结果对比,A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检验准确度高于B组,其他观察指标结果无较大差异。具体情况如表2-2所示:
表2-2两组对疾病检验诊断准度对比(n,%)
3.结论
科学有效的血液常规检验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误差,为医师诊断病患的疾病提供有利证据,以便及早发现疾病,针对性临床治疗有效具有积极意义[4]。及早检查、诊断和治疗对于缓解病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非常重要,通过血常规检验的方式能够及早明确血液状况,及早进行诊断、治疗,往往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指标异常能够及时引起当事人对身体状况的重视,及时调整生活与饮食习惯,走向更健康的生活。单一检验方式有时由于各类主客观因素可能会引起结果误差,两种检验方法联合检验结果更加准确[5]。由本报告可见,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A组的血小板、淋巴细胞、幼稚细胞异常检出率高于B组(P<0.05),其他观察指标结果无较大差异(P>0.05)。两组与病理检验结果相对比,B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检验准确度(97.47%)高于A组(88.61%),其他观察指标结果无较大差异。
由此,通过对两组的检验结果报告可知,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各有优势,对于血常规检验,使用两种联合检验准确度更高,这也与国内外其他专家对此类研究的结果相吻合,具有应用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王丹.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08):55-57.DOI:10.15971/j.cnki.cmdi.2022.08.023.[2]朱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8):108-110+114.DOI:10.15912/j.cnki.gocm.2022.08.009.[3]王晓慧.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6):105-107.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1.36.038.[4]王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2):203-205.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1.32.074.[5]薛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0):126-127.
篇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研究参考网
健康域检验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联合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优势临床上认为,人体各种疾病都可能导致血细胞形态和数量的改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检测血液对疾病诊断及后续治疗均具有积极意义[1]。近年来,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血常规检查工作中逐渐加入许多新技术,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效果显著。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液检查措施,该措施已在临床中投入血液的常规检测中,在血常规检测中可获得良好的应用价值[2]。相关学者表示,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干扰,有一定的局限性[3]。于是,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上的应用优势逐渐显现,且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检测时间短、精度高以及操作简单等优势,使得常规血液检测更加方便快捷。血常规检查是多种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是临床常用的三大检测项目之一,可以科学地指导患者94RRJK后续的治疗工作,实施价值高。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相对快速,易于操作,是血液检测的重要设备,可以显著提高检测效果。血液涂片细胞的形态检查是血液形态检查的主要方法,可以详细观察血细胞的形态,是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上进行染色。红细胞呈扁圆状,在血液常规检测中,是血液中细胞数量最多的,主要作用是输送气体。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如果红细胞数量下降,可提示患者存在贫血状况。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是白细胞检测的主要指标,白细胞水平的变化对机体的免疫能力以及防御能力可以准确反映。血小板是身体凝结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一种小的细胞质块。相关检测结果显示,血小板水平显著下降与出血风险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因此,临床可以通过细胞数量的变化对疾病状况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患者术前评估的有效检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测,方便指导后续治疗。在血液检测中,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较多,常见的包括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镜检,应用范围也相对较广,且在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光学和电的原理,对血液成分分析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包括血细胞的复杂性、机械本身、操作标准等。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是应用于分光光度法、电原理电阻法、光学原理激光散射法、射频电导法,稳定性较强,能有效地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细胞组成,漏诊率较低。然而,部分细胞存在某些缺陷,由于细胞形态复杂,该措施仅对正常形态细胞的检测具有较高适应性。对于有缺陷的细胞,仍有一些漏检和假检测的病例,因此有必要应用血液涂片加强检测,提升疾病诊断价值。血液涂片法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涂片检测方法。在显微镜下,通过血液涂片可以计算细胞数量,直接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最后,可以确定细胞的异常变化,对疾病诊断及后续治疗等提供科学指导。但在制作血液涂片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血液涂片的合格率,应有严格的血液涂片规范,对染色质量的要求较高,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除此之外,检查人员还应注意血样细胞的分化和形态的观察,特别注意显微镜的质量,进而降低疾病漏诊及误诊状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近年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实施过程中,逐渐引入普通血液血涂片。上述检测措施相互补充,进而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将上述两种检查措施联合应用后,检出率显著提升,可以实现相辅相成的效果,从而快速、准确地获得试验结果,对疾病诊断、治疗、预后等均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检测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检验结果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相关学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内容:输送不及时、抗凝不完整、血样不合格,说明血样在采集、储存和输送过程中,若不重视质量管理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除样品保存和质量管理因素外,不合理的血液涂片标本、仪器操作不规范等也是影响最终检验结果的因素之一。对于部分血液疾病患者,血液样本中的部分原始细胞经溶血素、异型淋巴细胞、幼稚细胞处理之后,染色质松动程度与单核细胞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仪器诊断难度,降低诊断准确性,导致分类误差,影响检验结果。综上所述,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液常规检测中均发挥了显著优势。将上述措施联合应用后检测质量显著提升,在疾病治疗中的指导价值高。(俞晓霞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舟山分院检验科)[1]余梅香,杨爱红,彭林英.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联合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22,35(24):157-159.[2]王丹.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8):55-57.[3]张燕.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8):70-72.95RRJK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