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一年级下语文*教案3篇
位置: 首页 >教案设计 > 文章内容

2023年度一年级下语文*教案3篇

时间:2023-01-01 17: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2个生字,会写“色、看、玩、再、外、爸、笑”等7个生字,认识“厂”偏旁。  2、通过学习,使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一年级下语文*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一年级下语文*教案3篇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2个生字,会写“色、看、玩、再、外、爸、笑”等7个生字,认识“厂”偏旁。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勇敢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2个生字,会写“色、看、玩、再、外、爸、笑”等7个生字,认识“厂”偏旁。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勇敢的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

  信封、任务卡、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大家都看过《爸爸去哪儿》吧?今天老师带来了《老师去哪儿》,大家想不想知道究竟是什么?

  2、老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老师去哪儿》信封。

  3、要想知道老师去哪儿可没那么容易,大家需要拆开信封,取出其中的任务卡,闯关成功才可以知道下一步是什么,直到完成所有的任务。

  4、指出一名学生拆开信封,读取任务一:由拆开信封者任意抽取五名学生讲述自己眼中的夜色。

  5、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说自己眼中的夜色以及对于黑夜自己是喜欢还是害怕,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经历,引起情感共鸣。

  6、每个人眼中的夜色都不一样,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他眼中的夜色,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吧

  7、教师板书课题《夜色》,学生书空跟写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正确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自己试着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学生按自己的方式边读课文边识字,教师巡视,同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指导)

  2、学生充分朗读,同时同桌对学。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直至其都会。

  3、引导全班学生齐读课文,读完之后小组读,之后个别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检测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学生抽取任务卡二:猜一猜。学生认读课件上的生字词,如若正确,水果掉落。利用游戏检测生字认读情况,学生快乐闯关,轻松识字。

  (1)指名个别学生读,重点抽读读音有困难的学生。

  (2)小火车读。

  (3)全班齐读。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标画出会写字,多读几遍,认读生字。

  2、小组内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生字卡片,互相合作,识记生字。

  3、教师导学:教师拿出生字卡片,让学生观察“色、看、晚、再、外、爸、笑”七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找学生说说这些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并说说识记方法。

  (1)色:上下结构。上面是“W”,下面是“巴”。可以想象识字:尾巴的“巴”头顶戴个小帽子。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2)看:半包围结构。用眼睛看,下面是“目”。同时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组词:看见、看书等。

  (3)晚:左右结构,日字旁。右边是免,切勿加点变成兔。

  (4)再:独体字。注意笔顺:,其中第四笔是竖。组词:再见、再次等。

  (5)外:左右结构,夕字旁,切勿写成“处”。组词:外面、外国、外公。

  4、教师整体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学生书空跟写。

  5、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抽取任务卡三:生字展示。小组内评选出生字书写优秀的学生,利用投影仪进行班级展示,学生评价。

  四、观察图画,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夜景图片。

  2、教师引问:同学们,这些图片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你们看到了什么?

  3、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4、教师小结:对,这些都是美丽的夜景图片,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夜色》一文中的生字宝宝,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主人公和美丽的夜色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跟写并齐读课题。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时同桌对学,互相帮助解决朗读中遇到的问题。3

  3、学生齐读,齐读之后个别读。

  4、教师引学:读过课文后,你发现文中小主人公心情有什么变化?

  5、指名回答问题,教师评价并板书学生的看法:害怕—勇敢

  六、再读课文,体会文意

  1、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开始时这个小朋友怎样怕黑,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我”的心为什么乱跳?这时候“我”会想些什么?

  2、读完之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3、教师检查大家的学习成果,小组派代表展示。

  预设:

  (1)开始时这个小朋友胆子很小很小。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对,你说从“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而且虽然妈妈给他讲了很多勇敢的故事,但他还是“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2)后来爸爸带他去散步,他发现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引导学生朗读,并说说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黑夜和白天一样美丽)

  4、小主人公在夜晚不仅看到了花草,还看到了皎洁的月光和酣睡中可爱的小鸟,文章结尾的省略号又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学生体会后展开想象,“我”在夜晚还可能看到什么?仿照书上的句子写一写。

  5、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教师和其他学生评议。

  6、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引导学生想一想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预设:原来夜晚和白天一样美丽,以后我要努力做一个勇敢的孩子,用心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七、教师小结,情感升华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慢慢变得勇敢的小朋友,也和他一起领略了美丽的夜色,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做个勇敢的孩子,去欣赏夜晚带给我们的美丽景色。

  八、布置作业,巩固体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夜景

  2、画一画自己眼中的夜色,参加下周班级“夜色美景”评选活动。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增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在*时的生活中怎样爱护*,又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使*更美丽。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难点:

  联系自己,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更美丽。

  教具准备:

  1.*的图片

  2.硬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预习课文,鼓励他们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教师本着大语文的教育观点,把课内、外阅读融为一体,注意学生在知识广度上的积累。)

  二、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指导学生观察:硬币背面印着什么?

  2、出示*插图。(认识*的样子)

  3、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

  (课标强调,要尽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的互动性。)

  4、板书课题《*》

  三、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把读不准、不认识的字消灭掉。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a.齐认读生字卡片。

  b.开火车读,试着读出后组词、练习说话。

  (由于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性学习)

  3、默读课文后,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这些方面回答:

  a.拾到钱要交给老师。

  b.钱币脏了要擦洗干净。

  c.要帮助别人,小弟弟不小心摔倒了要主动把他扶起来。

  d.当我主动把小弟弟扶起来时,我看见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映照的`更美丽。

  e.*和太阳在一起,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祖国辽阔的大地。……

  4、展示读,共同评价。

  5、老师读,学生提建议,做评价。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在读得连贯、顺畅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

  四、细读课文,促进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师:你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把它们写在问题卡上。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问题

  a.*图案里有什么?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

  b.我们做什么可以使*更美丽?

  c.为什么*和太阳在一起,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祖国辽阔的大地?

  d.为什么当我把小弟弟扶起来,我看见警察叔叔会露出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映照的更美丽?

  e.为什么要把钱币擦洗干净?

  ……

  3、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共同解决困难。教师可以点拨、引导。设计学生质疑这个环节,可以了解学生理解了哪些知识,哪些地方是需要重点讲解的。

  五、训练口语能力。

  联系自己,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更美丽。

  六、提出希望,进行思想教育。

  七、拓展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可添加在课文中的任何地方。

  (拓展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在生活中做哪些事可以为国争光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板书设计:

  洗硬币

  *扶弟弟爱祖国

  照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