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送教上门特殊学生教育教案(生活适应生活语数)
博学笃行
自强不息
残疾生送教上门教案
一、教案背景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残疾生作为特殊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然而,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限制,大部分残疾生无法像普通学生一样前往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为了满足残疾生接受教育的需要,残疾生送教上门教案应运而生。
二、教案目标
1.提供残疾生专门的教学服务,确保他们可以接受到适应自己能力和需求的教育;
2.培养残疾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培养残疾生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4.培养家长对残疾生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三、教案内容
1.教学内容:
博学笃行
自强不息
(1)基础教育内容:根据残疾生的年龄、程度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内容。
(2)生活教育内容:针对残疾生的特殊需求,开展日常生活技能的培训,如自理能力训练、社交技巧培养等。
2.教学方法:
(1)个性化教学:根据残疾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个别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例如,对于视力障碍的残疾生,可以使用盲文或者借助电子辅助工具进行教学。
(2)多元化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如实物展示、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等。
3.教学形式:
(1)上门教学:为解决残疾生前往学校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上门教学的形式为残疾生提供教育服务。这种形式可以提高残疾生的学习便利度,减少他们与常人的差异感。
博学笃行
自强不息
(2)网络教学:在确保残疾生有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辅助设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这种形式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让残疾生接受到更广泛的教育资源。
四、教学组织
1.教师角色:
(1)了解残疾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残疾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3)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残疾生的学习情况。
2.家长角色:
(1)理解并支持残疾生的教育工作,积极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评估;
(2)关注残疾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残疾生的问题和需求。
3.学校支持:
博学笃行
自强不息
(1)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和辅助工具,满足残疾生的学习需求;
(2)组织专门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建立残疾生教育研究和资源共享平台,为教学提供支持和借鉴。
五、教学评估
1.形成性评估:通过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观察、记录、讨论等方式,对残疾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的、综合性的评估。
2.总结性评估:定期进行综合评估,对残疾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六、教案实施效果
通过残疾生送教上门教案的实施,可以为残疾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同时,可以加强家校合作,为残疾生创造一个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和生活质量。
七、教案推广
博学笃行
自强不息
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残疾生送教上门教案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对残疾生教育的认识和关注度。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为残疾生的教育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篇二:送教上门特殊学生教育教案(生活适应生活语数)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特殊教育学校教材》第四册,第十二章《生活中的数学》。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钱币、学会简单购物、理解物品的价格。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钱币的基本知识,能识别不同面额的钱币。
2.培养学生进行简单购物的能力,学会计算总价和找零。
3.培养学生理解物品价格的概念,能进行价格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钱币的识别、计算总价和找零。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购物、理解物品的价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实物钱币、购物场景图片、价格标签。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图片中的场景是什么吗?他们在做什么?”
2.新课内容讲解(15分钟)
(1)认识钱币:展示不同面额的钱币,让学生触摸、观察,并讲解钱币的名称、图案、面值等。
(2)学会简单购物:结合购物场景图片,讲解如何计算总价和找零。
(3)理解物品的价格: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价格,让学生理解价格的概念。
3.例题讲解(10分钟)
出示例题:“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一瓶饮料2元,一包饼干3元5角,他给了收银员5元,请计算他应该找回多少钱。”
4.随堂练习(10分钟)
(2)小华去书店买书,一本故事书10元,他给了收银员20元,请计算他应该找回多少钱。
对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
1.钱币的认识
名称、图案、面值
2.简单购物
总价计算、找零
3.物品价格
价格比较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2)应用题:小芳去文具店买笔,一支铅笔1元,她买了3支,请计算她需要支付多少钱。
2.答案:
(1)1元、5元、10元。
(2)小芳需要支付3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钱币的认识和简单购物计算掌握较好,但在价格比较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下节课加强练习。
2.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家庭购物小票,了解实际购物中的价格计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钱币的识别、计算总价和找零。
2.实践情景引入:确保购物场景图片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
3.例题讲解:例题应具备代表性,能够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总价和找零的方法。
4.随堂练习:练习题目应针对教学难点,巩固学生对钱币的认识和购物计算。
5.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学生在价格比较方面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
利用实物钱币,让学生触摸、观察,增强直观感受。
设计有趣的钱币识别游戏,如“找找看”“谁的钱币多”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反复练习的方法,巩固学生对不同面额钱币的认识。
以图片或实物形式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计算总价和找零。
运用简单的数学运算方法,如逐个相加、减,避免复杂的运算。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掌握。
二、实践情景引入
1.确保购物场景图片贴近学生生活,如超市、文具店等,便于学生理解。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如人物、物品、价格标签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例题讲解
简单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够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总价和找零的方法。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数学术语。
结合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问题。
分步骤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四、随堂练习
1.练习题目应针对教学难点,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和解答。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设计价格比较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在课后与家长一起购物,观察不同商品的价格,并进行比较。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商品的价格,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价格比较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方法。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使用简单、清晰、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听懂并跟随教学节奏。
2.语调亲切、温和,避免过于生硬或高亢,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时间分配
1.确保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新课内容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鼓励学生思考和参与。
2.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展示。
四、情景导入
1.利用贴近生活的购物场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情景导入中的关键信息,为新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1.是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确保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2.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方面
1.是否采用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实物展示、情景导入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随堂练习、课后拓展等?
三、课堂互动方面
1.是否注重课堂提问的技巧,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
2.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展示机会,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
四、教学效果方面
1.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是否存在普遍性的问题?
2.教学过程中,是否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篇三:送教上门特殊学生教育教案(生活适应生活语数)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9月3日
教学内容
识字:“人”;儿歌:小镜子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人”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人”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出示卡片“人”,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小镜子,圆又圆,看宝宝,露笑脸,闭上眼,做个梦,变月亮,挂上天。
学生认真倾听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9月12日
教学内容
识字:“水”;儿歌:小镜子
送教学生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学生能力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水”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水”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学生认真倾听
出示卡片“水”,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小镜子,圆又圆,看宝宝,露笑脸,闭上眼,做个梦,变月亮,挂上天。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9月19日
教学内容
识字:“手”;儿歌:小铃铛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手”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手”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叮铃铃,叮铃铃,一会远,一会近,小宝宝,耳朵灵,听铃声,找到铃。
学生认真倾听
出示卡片“手”,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教学内容
识字:“火”;儿歌:小铃铛
送教学生
授课日期
2019年9月16日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火”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火”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出示卡片“火”,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叮铃铃,叮铃铃,一会远,一会近,小宝宝,耳朵灵,听铃声,找到铃。
学生认真倾听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10月10日
教学内容
识字:“马”;儿歌:七个果果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马”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马”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儿、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学生认真倾听
出示卡片“马”,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篮子手中提.七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10月19日
教学内容
识字:“羊”;儿歌:七个果果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羊”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羊”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儿、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学生认真倾听
出示卡片“羊”,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篮子手中提.七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10月26日
教学内容
识字:“大”;儿歌:小手绢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大”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大”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小手绢,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又擦鼻涕又擦汗,干干净净真好看.学生认真倾听
出示卡片“大”,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11月7日
教学内容
识字:“小”;儿歌:小手绢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小”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小”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小手绢,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又擦鼻涕又擦汗,干干净净真好看.学生认真倾听
出示卡片“小”,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11月14日
教学内容
识字:“高”;儿歌:小青蛙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高”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高”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高”,反复教读
教
学
过
程
小青蛙呀
小青蛙呀/在池塘里游玩
东边跳跳
西边跳跳/多么快乐逍遥
咕哇呱呱
咕哇呱呱/咕哇
咕哇
咕哇
咕哇呱呱
咕哇呱呱/咕哇
咕哇
咕哇
学生认真倾听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11月21日
教学内容
识字:“狗”儿歌:小青蛙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狗”,知道字的形体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狗”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狗”,反复教读
教
学
过
程
小青蛙呀
小青蛙呀/在池塘里游玩
东边跳跳
西边跳跳/多么快乐逍遥
咕哇呱呱
咕哇呱呱/咕哇
咕哇
咕哇
咕哇呱呱
咕哇呱呱/咕哇
咕哇
咕哇
学生认真倾听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11月28日
教学内容
识字:“人”;儿歌:蚂蚁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人”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人”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人”,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
学
过
程
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条缝,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
学生认真倾听
教学反思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小蚂蚁,搬虫虫,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12月7日
教学内容
识字:“卢”;儿歌:蚂蚁搬虫虫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卢”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卢”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教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卢”,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
学
过
程
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条缝,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
学生认真倾听
教学反思
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小蚂蚁,搬虫虫,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19年12月14日
教学内容
识字:“红”;儿歌:花猫照镜子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红”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红”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红”,反复教读
教
学
过
程
小花猫,喵喵叫,不洗脸,把镜照,左边照,右边照,埋怨镜子脏,气得胡子翘。
学生认真倾听
教学反思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20年1月2日
教学内容
识字:“玉”;儿歌:花猫照镜子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玉”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玉”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玉”,反复教读
教
学
过
程
小花猫,喵喵叫,不洗脸,把镜照,左边照,右边照,埋怨镜子脏,气得胡子翘。
学生认真倾听
教学反思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20年1月9日
教学内容
识字:“瓜”;儿歌:看画报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瓜”
目标、能力2、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瓜”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瓜”,反复教读
教
学
过
程
小娃娃,看画报,睁大眼,仔细瞧,布娃娃,哈哈笑,伸伸手,要你抱。
学生认真倾听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语
授课日期
2020年1月13日
教学内容
复习:“人、水、手、火、马”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复习“人、水、手、火、马”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复习“人、水、手、火、马”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出示识字卡片“人、水、手、火、马”
教师读出,学生指认
教
学
过
程
小娃娃,看画报,睁大眼,仔细瞧,布娃娃,哈哈笑,伸伸手,要你抱。
学生认真倾听
反复多遍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20年1月14日
教学内容
复习:“羊、大、小、高、狗”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复习:“羊、大、小、高、狗”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复习:“羊、大、小、高、狗”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儿歌卡片
出示识字卡片“羊、大、小、高、狗”
教师读出,学生指认
反复多遍
教
学
过
程
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条缝,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
学生认真倾听
教学反思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小蚂蚁,搬虫虫,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语文
授课日期
2020年1月16日
教学内容
复习:“人、卢、红、玉、瓜”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复习:“人、卢、红、玉、瓜”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复习:“人、卢、红、玉、瓜”
教学准备
出示识字卡片“人、卢、红、玉、瓜”
教师读出,学生指认
反复多遍
教
学
过
程
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条缝,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
学生认真倾听
教学反思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反复读给学生听
小蚂蚁,搬虫虫,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9月7日
教学内容
认识:1画太阳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1,正确数出1目标、能力2、画太阳,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1,正确数出1教学准备
彩棒、太阳图画
一、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1”,利用实物反复教读
教
学
过
程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是“1”的东西
二、画太阳
教师出示太阳图片,画简笔画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9月14日第1-3节
教学内容
认识:2画月亮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2,正确数出2目标、能力2、画月亮,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2,正确数出2教学准备
彩棒、月亮图画
一、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2”,利用实物反复教读
教
学
过
程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是“2”的东西
二、画月亮
教师出示月亮图片,画简笔画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9月21日
教学内容
认识:3画太阳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3,正确数出3目标、能力2、画太阳,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3,正确数出3教学准备
太阳图画、彩棒
一、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二、画太阳
教师出示太阳图片,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出示卡片“3”,利用实物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是“3”的东西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9月28日
教学内容
认识:4画月亮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4,正确数出4目标、能力2、画月亮,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4,正确数出4教学准备
彩棒、月亮图画
一、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4”,利用实物反复教读
教
学
过
程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是“4”的东西
二、画月亮
教师出示月亮图片,画简笔画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10月5日
教学内容
认识:5画星星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5,正确数出5目标、能力2、画星星,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5,正确数出5教学准备
彩棒、五角星
一、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5”,利用实物反复教读
教
学
过
程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是“5”的东西
二、画星星
教师出示五角星,画简笔画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10月12日
教学内容
认识:6画小草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6,正确数出6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2、画小草,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6,正确数出6教学准备
小草、彩棒
一、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二、画小草
教师出示小草,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出示卡片“6”,利用实物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是“6”的东西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教学内容
认识:7画花朵
授课日期
2019年10月19日1、2节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7,正确数出7目标、能力2、画花朵,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7,正确数出7教学准备
花朵、彩棒
一、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7”,利用实物反复教读
教
学
过
程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是“7”的东西
二、画花朵
教师出示花朵,画简笔画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11月2日
教学内容
认识:8画树木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8,正确数出8目标、能力2、画树木,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8,正确数出8教学准备
树枝、彩棒
一、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二、画树木
教师出示树枝,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出示卡片“8”,利用实物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是“8”的东西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11月9日1、2节
教学内容
认识:9画房子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9,正确数出9目标、能力2、画房子,增强对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9,正确数出9教学准备
彩棒、小房子模型
一、师生见面,打招呼
教
学
过
程
二、画房子
教师出示房子模型,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出示卡片“9”,利用实物反复教读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是“9”的东西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11月16日
教学内容
认识:10画太阳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10,正确数出10目标、能力2、画太阳,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10,正确数出10教学准备
太阳、彩棒
一、师生见面,打招呼
出示卡片“10”,利用实物反复教读
教
学
过
程
教师出示太阳图片,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出示卡片,学生指认是“10”的东西
二、画太阳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11月23日
教学内容
认识:1+1=2画月亮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1+1=2目标、能力2、画月亮,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1+1=2教学准备
月亮图画、彩棒
师生问好
教师拿出1根彩棒,学生认识1教
学
过
程
二、画月亮
教师出示月亮图片,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教师再拿出1根彩棒,学生认识1+1=2学生反复操作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11月30日
教学内容
认识:1+2=3画苹果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1+2=3目标、能力2、画苹果,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3教学准备
苹果、彩棒
师生问好
教师拿出1根彩棒,学生认识1教
学
过
程
二、画苹果
教师出示苹果,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教师再拿出2根彩棒,学生认识1+2=3学生反复操作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12月7日
教学内容
认识:2+2=4画桃子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2+2=4目标、能力2、画桃子,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2+2=4教学准备
桃子、彩棒
师生问好
教师拿出2根彩棒,学生认识2,教
学
过
程
二、画桃子
教师出示桃子,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教师再拿出2根彩棒,学生认识2+2=4学生反复操作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12月14日
教学内容
认识:1+3=4画太阳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1+3=4目标、能力2、画太阳,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1+3=4教学准备
太阳图画、彩棒
一、师生问好
教师拿出3根彩棒,学生认识3,教
学
过
程
二、画太阳
教师出示太阳画片,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教师再拿出1根彩棒,学生认识3+1=4学生反复操作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12月21日
教学内容
认识:1+4=5画星星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1+4=5目标、能力目标、情感2、画星星,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1+4=5教学准备
五角星、彩棒
一、师生问好
教师拿出4根彩棒,学生认识4,教
学
过
程
二、画星星
教师出示星星,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教师再拿出1根彩棒,学生认识1+4=5学生反复操作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19年12月28日
教学内容
认识:2+3=5画小草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认识:2+3=5目标、能力2、画小草,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认识:2+3=5教学准备
小草、彩棒
一、师生问好
教师拿出2根彩棒,学生认识2,教
学
过
程
教师再拿出3根彩棒,学生认识3+3=5学生反复操作
二、画小草
教师出示小草,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教学反思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20年1月4日
教学内容
复习
画花朵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1、复习1、2、3、4、5,巩固数的概念。
目标、能力2、画花朵,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复习1、2、3、4、5,巩固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花朵、彩棒
一、师生问好
教师拿出1根彩棒,学生认识1,摆出1教师拿出2根彩棒,学生认识2,摆出2教
学
过
程
教师拿出5根彩棒,学生认识5,摆出5二、画花朵
教师出示花朵,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教学反思
教师拿出3根彩棒,学生认识3,摆出3教师拿出4根彩棒,学生认识4,摆出4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
生活数学、艺术休闲
授课日期
2020年1月11日
教学内容
复习
画树木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学生不会说话、身体不能活动,只能听和看
分析
教学目标(含知识2、复习6、7、8、9、10,巩固数的概念。
目标、能力3、画树木,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复习6、7、8、9、10,巩固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树枝、彩棒
一、师生问好
教师拿出6根彩棒,学生认识6,摆出6教师拿出7根彩棒,学生认识7,摆出教
学
过
程
教师拿出10根彩棒,学生认识10,摆出10二、画黄瓜
教师出示树木,画简笔画
学生学画简笔画
教师给简笔画涂颜色,学生涂颜色
学生反复练习
教学反思
教师拿出8根彩棒,学生认识8,摆出8教师拿出9根彩棒,学生认识9,摆出9
篇四:送教上门特殊学生教育教案(生活适应生活语数)
送教上门学生教案(生活适应和实用语数共17篇)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生活适应
授课日期:2019年9月3日第3节
学生能力分析:
该学生在大人的经常引导下,对身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有些已有初步的感知,但分辨能力较差。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常见家具,能够知道常见家具的名称。
2.提高孩子的分辨能力。
3.培养学生爱惜物品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
分辨同类家具中不同的物品,说出名称。
教学内容:认识物品(一)
教学准备:实际家具、家具实物图
教学过程:
1.见面打招呼,引导谈话、激起兴趣。
2.认识不同的桌子:八仙桌、茶几、圆桌、学生的课桌。
1)结合家中现有家具指认教学。
2)利用实物图,认识课桌。
3.认识不同的凳子:沙发、椅子、方凳、学生的课桌凳。
1)结合家中现有家具指认教学。
2)利用实物图,认识课桌凳。
4.认识立橱、洗衣机、冰箱等现代电器家具。
5.重新指认、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反复、多次教学,要有耐心。
送教上门教案
课程领域:生活适应
授课日期:2019年9月12日第3节
学生能力分析:
该学生在大人的经常引导下,对家中、身边常见的物品有些已有初步的感知,但分辨能力较差,认知能力差,精力维持时间短。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常见餐具,能够知道吃饭用但部分餐具的名称。
2.提高孩子的分辨能力。
3.培养学生爱惜物品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
分辨家中不同的餐具,说出名称。
教学内容:认识物品(二)
教学准备:实际餐具、餐具实物图
教学过程:
1.见面打招呼,引导谈话、激起兴趣。
2.认识不同的碗:大碗、小碗、瓷碗、铁碗、塑料碗。1)结合家中现有餐具指认教学。
2)利用实物图,认识各种汤盆。
3.认识不同的筷子、盘子等。
1)结合家中现有餐具指认教学。
2)利用实物图,认识各种不同姓张的盘子。
4.认识茶具。
5.重新指认、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反复、多次教认,要有爱心。
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认识家中和身边的常见物品。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教授学生如何认识不同的地理类型和各种不同形状的房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引导学生走出院子,面向西面指认西山,认识不同的山。同时,我们也将利用实物图,帮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形状的房屋,并结合楼房图,让学生了解楼房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培养他们欣赏自然、爱护自然的良好品质。在教学中,我们要有耐心和爱心,让学生慢慢领悟和理解,不要急于求成。
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能够在生活中结合实际情况,加深孩子们对自然现象和物品的认识。
篇五:送教上门特殊学生教育教案(生活适应生活语数)
送教上门学生教案(生活适应和实用语数共17篇)
该学生在大人的经常引导下,对家中、身边常见的物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分辨能力和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认识各种常见的文具,能够知道文具的名称。
2.提高孩子的分辨能力和记忆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文具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
分辨同类文具中不同的物品,说出名称。
教学准备
实际文具、文具实物图
教学过程
一、见面打招呼,引导谈话、激起兴趣。
二、认识不同的笔:钢笔、圆珠笔、铅笔、毛笔。
1.结合家中现有文具指认教学。
2.利用实物图,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笔。
三、认识不同的纸张:白纸、彩纸、印刷纸、手工纸。
1.结合家中现有文具指认教学。
2.利用实物图,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张。
四、认识其他文具:剪刀、胶水、印章等。
三、重新指认、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文具的认知还不够全面,需要通过多次教学和实物展示来加深他们的印象。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使用和爱护文具的惯。
该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常见的汉字,但还需要提高他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教认常见汉字,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字。
2、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常见汉字,能正确书写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
黑板、粉笔、汉字卡片。
教学过程:
1、见面打招呼。
2、引导谈话,激起兴趣。
3、教认常见汉字。
1)通过汉字卡片教认生活中常见的字,如人、水、火、山等。
2)教学笔画,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并理解其含义。
4、练写字。
1)在黑板上写出汉字,让学生模仿书写。
2)让学生自己写出汉字,并加以纠正。
5、总结归纳。
重新指认学过的汉字,并让学生复述汉字的笔画和含义。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能力较弱,需要多次重复让他们记忆。同时,我也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汉字的含义,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1、引导谈话、激起兴趣。
2、研究山、水、土。
1)利用实物或识字卡片指认教学山、水、土,读认。
2)学生自己读,反复教认。
3、学写山、水、土。
1)老师范写一遍,然后学生试写。
2)老师拿着生手写。
4、学生练,教师看着及时指点。
三、重新指认、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识字教学,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反复教认,加强练,培养良好的字惯。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展示收拾餐具的图画,讲解步骤。
3)让学生模仿,亲自动手收拾餐具、擦桌子。
4、练巩固,检查纠正。
1)让学生自己收拾餐具、擦桌子。
2)教师巡视,及时指导、纠正。
三、重新总结、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正确地收拾餐具、擦桌子,掌握了实用的生活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卫生惯,是一节富有意义的生活适应课。
教学内容:收拾餐具及擦桌子(二)
送教学生:学生一日三餐,天天目睹家长饭后收拾餐具、擦桌子。对这些活动已有初步的感知,但可能没有亲自动手。
教学目标:
1.学会收拾完餐具后擦桌子的方法和过程。
2.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擦桌子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饭后残局、擦桌子的图画。
教学过程:
1.见面打招呼。
2.引导谈话、激起兴趣。
3.发现场面,激发引导。
1)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饭后残局,问:收拾餐具后在干什么?
2)让孩子想一想,说一说,得出:把桌子擦干净。
4.指导擦桌子方法和步骤。
1)提问:如何正确地擦桌子?
2)老师边收拾、边指导,并让学生一起做。
5.完成后讲解方法和步骤。
拿垃圾桶准备-先把大的残余物放入垃圾桶-拿抹布-从一个方向开始擦入垃圾桶。
6.重新指认、教学总结。
通过教学,发现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反复、多次教认,教学反思要有耐心。
教学内容:视觉辨别能力训练(一)
送教学生: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对区别事物、辨别能力很差。分析对这方面的训练从零开始。
教学目标:
1.学会从5-7种水果中找出桔子的方法和过程。
2.提高孩子的视觉辨别能力和培养从小分辨事物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从5-7种水果中找出桔子的方法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六种不同的水果(其中有桔子)。
教学过程:
1.见面打招呼。
2.引导谈话、激起兴趣。
3.发现场面,激发引导。
1)出示不同种类的水果,让孩子看一看,说一说有哪些水果。
2)让孩子想一想,把句子找出来。
4.指导方法和步骤。
1)提问:有哪些方法?
2)老师边讲边做,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找出桔子。
5.完成后讲解方法和步骤。
6.重新指认、教学总结。
通过教学,发现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反复、多次教认,教学反思要有耐心。
课程领域:生活适应
授课日期:年月日
第X节
教学内容:视觉辨别能力训练
送教学生:学生能力在交流中发现对区别事物、辨别能力很差。分析对这方面的训练从零开始。
教学目标:
1.学会从5-7种颜色的球中找出红球的方法过程,提高孩子的视觉辨别能力能力,培养学生从小分辨事物的良好惯。
2.学会从5-7种餐具中找出小粥碗的方法过程,提高孩子的视觉辨别能力能力,培养学生从小分辨事物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反复多次教认。
教学过程:
一、见面打招呼。
二、教学过程
1.引导谈话,激发兴趣。
2.发现场面,激发引导。
1)出示不同颜色的球/种类的餐具,让孩子看一看,说一说有哪些颜色/用途?
2)让孩子想一想,怎样把红球/小粥碗找出来?
3.指导方法和步骤。
1)提出疑问:用什么方法呢?
2)老师边讲边做,找出红球/小粥碗。
4.总结方法和步骤。
三、重新指认、教学总结。
通过教学,我们发现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反复多次教认,教学反思要有耐心。
分析这些技能需要从小培养。教学目标
含知识22、认识穿脱衣、刷牙的方法和步骤。
目标、能力23、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目标、情感2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教学重难
点
掌握穿脱衣、刷牙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穿脱衣、刷牙的图片或实物。
一、见面打招呼。
二、教学过程
1、引导谈话、激起兴趣。
教
学
过
程
2、发现场面,激发引导。
1)出示穿脱衣、刷牙的图片或实物,让孩子看一看,说一说。
2)让孩子想一想,怎样穿脱衣、刷牙?
3、指导方法、步骤。
1)提疑问:穿脱衣、刷牙有哪些步骤?
2)老师边讲边做,演示正确的方法和步骤。
4、完后说一说怎样穿脱衣、刷牙?
1)穿脱衣:松紧带、拉链、扣子、领子等。
2)刷牙:挤牙膏、刷牙、漱口、清洗牙刷。
三、重新指认、教学总结。
通过教学,发现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激起他的兴趣,反复、多次教认,教学反思要有耐心。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穿脱不同类型的上衣,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培养良好的自己做事的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穿脱不同类型上衣的方法。
教学准备:开身带扣上衣、带拉锁上衣、不开身上衣。
教学过程:
1.开始课堂前,先与学生打招呼,引导谈话,引出研究目标,激起学生的兴趣。
2.研究穿开身带扣上衣。
1)教师先做示范,然后讲解正确的方法。
2)让学生试穿并说一下穿脱的过程。
3.研究穿带拉锁上衣。
1)教师再次做示范,然后讲解正确的方法。
2)让学生试穿并说一下穿脱的过程。
4.研究穿不开身上衣。
1)教师再次做示范,然后讲解正确的方法。
2)让学生试穿并说一下穿脱的过程。
5.重新指认,总结教学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学会了正确穿脱不同类型的上衣,并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培养了良好的自己做事的惯。
篇六:送教上门特殊学生教育教案(生活适应生活语数)
学习数数1—5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出并理解数字1到5。
2、技能目标:学生能按照顺序数数,从1开始到5结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数兴趣,提升对数字的基本认知。
二、教学重点:
1、读数能力:熟练掌握数字1-5的发音和含义。
2、顺序数数:学习并掌握数字的顺序排列。
三、教学难点:
1、概念理解:对数字与实际物品或动作的对应关系的理解。
2、记忆与应用:将数字与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进行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游戏导入,例如展示实物(如手指、糖果等),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对应的数字。
2、新知讲解10分钟):
a、分解数字的发音规则,逐个教授1-5的读法。
b、强调数字的顺序,通过手指游戏或卡片练习帮助学生记住顺序。
3、实践操作20分钟):
a、组织学生进行一对一数数,巩固顺序数数。
b、提供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应用数字。
4、反馈与巩固10分钟):
a、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b、鼓励学生和家长沟通,解决数数过程中的疑惑。
5、总结与延伸5分钟):
a、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鼓励学生继续练习。
b、提出下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引导学生期待。
五、课后作业:
家长协助孩子复习课堂内容,尝试在生活中找到1-5的应用实例。
六、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以及作业完成质量,评估教学效果。
执教人: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