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都成语11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3年度都成语11篇

时间:2023-07-01 09:45:08 来源:网友投稿

都的成语第1篇【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都成语11篇,供大家参考。

都成语11篇

都的成语 第1篇

【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冬日黑裘】裘:皮袄。冬天穿黑皮袄。比喻仅能御寒,不尚奢华。

【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之温】冬天城太阳的温暖。封建时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冬日之阳】冬天里太阳的光和热。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着了一样。形容冬天山林寂静的景象。

【冬扇夏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月无复衣】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冬箑夏炉】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负暄之献】暄:温暖。原指冬天晒太阳取暖当成一种好方法献给国君。后用来谦称自己的贡献很微小。也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

【葛屦履霜】冬天穿着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呵笔寻诗】呵笔:冬天笔凉或冻结,用口吹暖气使之解冻;
寻诗:寻觅诗句。用口吹

暖气,使笔解冻,然后挥笔作诗。形容冬日苦吟。

【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
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暑来寒往】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暑往寒来】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汤风冒雪】汤:顶、当。顶着风,冒着雪。形容冬天旅途的艰辛。

【天凝地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温清定省】冬天使被子温暖,夏日让室内清凉,晚间给父母安睡,早晨起来问候安好。形容对父母尽心侍奉。

【夏虫朝菌】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
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自同寒蝉】寒蝉:冬天的蝉。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比喻缄默不语。

描写冬天雪的成语

1.雪压冬云:即冬云压雪,指雪稠云低的样子。

2.白霜铺地:形容雪花铺满了地面。

3.雪舞轻扬:形容雪花飞舞。

4.冰封雪飘:冰铺满地,雪花飞舞。

5.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征兆。

6.雪花飘飘:雪花飘在空中。

7.大雪纷飞: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8.雪化冰消:冰雪融化。

9.洁白无暇:形容雪花洁白没有杂质。

10.冰天雪地:冰雪覆盖满天都是。

11.白雪飘扬:白色的雪花扬洒在空中。

12.白雪阳春:指高雅的艺术。

13.雪虐风饕: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14.鹅毛大雪:形容雪花很大,像鹅毛一样。

15.粉装玉砌:冰雪覆盖万物,像是玉雕的。

16.玉琢银装:形容雪覆盖大地。

17.大雪茫茫:雪很大,且多。

18.冰凝雪积:形容冰雪堆积。

19.银粉玉屑:形容雪花。

20.风雪之夜:风雪交加的夜晚。

21.冰消雪融:冰雪开始融化。

22.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

23.雪碗冰瓯:形容碗、盆器皿洁白干净。也比喻诗文清雅。

24.雪花透亮:形容雪花白透。

25.瑞雪纷飞:吉祥的雪花飞洒漫天。

26.白雪晶莹:白雪晶莹剔透。

27.冰天雪窖: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处是冰和雪。形容极为寒冷的景象。

28.风雪交加:风和雪同时袭来。

29.玉鳞飞舞:形容雪花纷飞。

30.梅雪争春:形容雪和梅花。

31.银蝶飞舞:形容雪花飞舞。

32.茸茸雪片:必须雪花软绵。

33.银花珠树:形容书上堆满了雪花。

34.银光耀眼:形容雪花光洁,反射出来的光芒很耀眼。

35.银霜满地:雪花铺了一地。

36.迎风冒雪: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常形容旅途艰辛。

37.雪晴美景:雪地上的`晴天,很美。

38.玉树银花:形容雪覆盖在树枝上。

39.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40.雪飘如絮:飞散的雪花像柳絮一样。

41.雪花飞舞:雪花落下,像跳舞一样飞扬。

42.雪意涔涔:雪花不止的下。

43.傲霜斗雪: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44.萤窗雪案:形容刻苦读书。

45.雪窖冰天: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46.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

47.银装素裹:形容雪花覆盖着万物。

48.原驰蜡象: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49.晶莹如玉:形容雪白而亮像玉一样。

50.雪雾弥漫:带雪的大雾漫开。

51.瑞雪飞舞:吉祥的雪花飞洒漫天。

52.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53.冰冻三尺:形容雪多,且厚。

54.银霜遍地:形容雪铺了一地。

55.银装世界:形容雪花堆积了整个世界。

56.玉树琼枝:雪挂满了枝头。

57.风雪交加:有风又有雪。

58.弥天大雪:形容雪大。

59.冰天雪窑: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60.万里雪飘:万里雪花飘。

61.堆银彻玉:形容雪堆。

62.大雪盈尺:形容雪堆积的很厚。

63.漫天飞雪:雪飞扬了满天都是。

64.大雪封山:大雪封住了山。

65.轻舞飞扬:形容雪花轻轻飞扬。

66.雪窖冰天: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67.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68.山舞银蛇: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

69.玉树琼枝:白雪覆盖的树。

70.晶莹剔透:形容雪花晶莹可爱。

71.白雪飘扬:形容雪花飞扬。

都的成语 第2篇

龙蛇飞动 虎头蛇尾 杯弓蛇影 弓影杯蛇 一蛇两头 杯影蛇弓 膝语蛇行 笔走龙蛇

岁在龙蛇 蛇口蜂针 一龙一蛇 虚与委蛇 蛇影杯弓 长蛇封豕 画蛇添足 行行蛇蚓

壁间蛇影 画蛇著足 养虺成蛇 握蛇骑虎 春蛇秋蚓 龙鬼蛇神 打草惊蛇 春蚓秋蛇

拨草寻蛇 蛇蝎心肠 长虺成蛇 蛇欲吞象 为蛇添足 草蛇灰线 封豕长蛇 斗折蛇行

打草蛇惊 佛口蛇心 封豨修蛇 鲸吞蛇噬 蛇头鼠眼 龙蛇飞舞 杯蛇鬼车 龙蛇混杂

飞鸟惊蛇 毒蛇猛兽

都的成语 第3篇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成语众多,因此导致了在漫长的成语演化过程中,人们对一些成语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
再加上千年误读,以讹传讹,结果弄得这些词汇远远地背离了原始意义,甚至出现了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到了今天,有的经过变异的成语竟然难倒了无数的中国人。这里摘录的就是许多媒体纷纷披露的难倒无数中国人的八大成语。

一、七月流火:

原意是指“天气转凉”;
后人竟望文生义,硬说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

这个成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
“流”,指移动,落下;
“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豳风》里这两句话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

二、娑婆世界:

佛教名词,常被生吞活剥地改装成“婆娑世界”。

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三、空穴来风:

原指有根有据的事儿,结果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

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
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
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

四、床笫之私:

床笫,是个迷人双眼的“马甲”,很容易误作“床第”。虽然两者模样酷似,可惜,后者根本不是中国话。

床,好解释;
笫,读作“字”,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但换上“床第”这套“马甲”,就什么“讲儿“也没有了。

五、明日黄花:

原指“过时之物”。或许有人觉得,“明日”怎么算是过时呢?“昨日”才过时哩!于是,便想当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黄花”。

这个成语的出处,源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六、美轮美奂:

本来只形容建筑之美,如今,被滥用到所有事物上。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晋文子赵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晋国大夫张老去祝贺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轮,是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这个成语指高大的意思,专门形容房建筑屋高大华丽。然而,在现在连唱歌跳舞、喝酒吃饭都“美轮美奂”了,上哪儿说理去?

七、振聋发聩:

原意是声音很大,令人警醒;
竟被误作听力下降,像个呆头呆脑的聋子。

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清代文人袁子才笔下的《随园诗话补遗》。其卷一中有句话:“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八、始作俑者:

本意指做坏事,引领歪风邪气的“第一人”,现在,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或者“首开先河的人物”。

这个成语出处在《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是理所当然的“贬义词”。

都的成语 第4篇

1、不学自知,不问自晓。

2、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3、奋发有为,时不我待。

4、谈泊明志,宁静致远。

5、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学海无涯,心存高远。

8、一息若存,希望不灭。

9、拼搏奋斗,励志笃行。

10、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11、勤学苦练,永争上游。

12、把握机遇,心想事成。

13、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1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5、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1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9、学而不舍,金石可镂。

2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1、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22、矢志向学,敢于胜利。

23、追求目标,坚持不懈。

24、厚积薄发,志在必得。

2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26、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27、破釜沉舟,战则必胜。

28、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都的成语 第5篇

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4、宁可清贫,不作浊富。

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6、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8、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9、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10、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13、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14、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15、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16、一人立志,万夫莫夺。

1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8、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9、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20、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21、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2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3、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4、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25、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26、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7、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28、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29、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30、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1、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32、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33、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34、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35、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3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7、千金用兵,百金求间。

38、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39、一言为重,百金为轻。

40、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41、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42、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43、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44、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8、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49、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5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51、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5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53、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54、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55、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56、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57、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58、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59、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60、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61、韩信用兵,多多益办。

62、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6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64、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65、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6、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67、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68、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69、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70、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71、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72、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73、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7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7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76、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77、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8、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79、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80、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都的成语 第6篇

画蛇添足

杯弓蛇影

虚与委蛇

牛鬼蛇神

笔走龙蛇

虎头蛇尾

打草惊蛇

斗折蛇行

蛇头鼠眼

草蛇灰线

惊蛇入草

蛇蝎心肠

龙蛇混杂

佛口蛇心

龙头蛇尾

封豕长蛇

灵蛇之珠

春蚓秋蛇

三蛇七鼠

岁在龙蛇

飞鸟惊蛇

龙蛇飞舞

一龙一蛇

杯中蛇影

拨草寻蛇

毒蛇猛兽

骇龙走蛇

贪蛇忘尾

蛇食鲸吞

膝语蛇行

为蛇画足

龙屈蛇伸

一蛇两头

龙鬼蛇神

长虺成蛇

打草蛇惊

壁间蛇影

都的成语 第7篇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君子力学,昼夜不息。

3、高屋建瓴,势如破竹。

4、厚积薄发,志在必得。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 、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8、锁定目标,追求完美!

9、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2、贫富有别,永垂不朽!

1 3、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 5、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16、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18、学海无涯,心存高远。

19、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20、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1、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22、矢志向学,敢于胜利。

23、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24、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都的成语 第8篇

1、杯蛇鬼车,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

2、鲸吞蛇噬,龙鬼蛇神,龙屈蛇伸,龙蛇飞舞。

3、蛇蝎为心,蛇欲吞象,蛇口蜂针,三蛇七鼠。

4、握蛇骑虎,膝语蛇行,枭蛇鬼怪,长虺成蛇。

5、笔走龙蛇,拨草寻蛇,春蚓秋蛇,打草惊蛇。

6、豕分蛇断,岁在龙蛇,为蛇画足,为蛇添足。

7、壁间蛇影,毒蛇猛兽,龙头蛇尾,杯弓蛇影。

8、佛心蛇口,弓影杯蛇,骇龙走蛇,行行蛇蚓。

9、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10、养虺成蛇,草蛇灰线,画蛇著足,蛇影杯弓。

11、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惊蛇入草,灵蛇之珠。

12、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13、龙蛇混杂,龙蛇飞动,牛鬼蛇神,蛇心佛口。

14、斗折蛇行,飞鸟惊蛇,佛口蛇心,封豕长蛇。

15、长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蛇惊,为蛇若何。

16、巴蛇吞象,一蛇吞象,一字长蛇阵,打蛇打七寸。

17、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18、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9、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20、人心不足蛇吞象,强龙不压地头蛇,恶龙不斗地头蛇,为虺弗摧,

都的成语 第9篇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都的成语 第10篇

1、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4、虚与委蛇:虚:假;
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5、蛇雀之报: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

6、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7、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8、蛇鼠横行:比喻恶人得势胡作非为。

9、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10、蛇行鳞潜: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都的成语 第11篇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3、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7、十年树人,百年树木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1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1、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12、耳闻是虚,眼见为实

1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4、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1、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6、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27、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9、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30、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3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2、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4、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35、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36、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37、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3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1、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2、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43、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44、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45、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4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5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5、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5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7、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58、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5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60、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61、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62、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63、一丝不线,单木不林

64、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5、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66、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67、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6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69、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70、十目所视,十指所指

7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7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3、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7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75、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7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77、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78、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79、三分象人,七分象鬼

80、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81、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82、山河易改,本性难易

8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5、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86、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87、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88、匹夫无罪,怀碧其罪

89、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90、山河易改,本性难易

9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93、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94、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95、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96、匹夫无罪,怀碧其罪

97、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98、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99、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00、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101、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102、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103、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10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5、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06、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107、见可而进,知难而推

108、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109、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10、从善而登,从恶如崩

111、月润而风,础润而雨

112、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13、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114、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115、为渊驱鱼,为从驱雀

116、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117、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118、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19、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120、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12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22、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123、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12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2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26、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127、生与忧患,死于安乐

128、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129、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13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31、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132、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13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134、机不可失,时不在来

13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36、成者为王,败者为虏

13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38、城门失火,殃及鱼池

139、树犹如此,人和以堪

140、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14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42、皇天不亲,惟德是辅

143、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14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45、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146、香铒之下,必有死鱼

147、狮子捕兔,亦用全力

148、顺人者昌,逆人者亡

149、顺之者成,逆之者败

150、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151、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152、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153、顺德者吉,逆德者凶

154、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155、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5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57、悔而谆谆,听我藐藐

158、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159、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60、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16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62、差若毫氂,缪之千里

163、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164、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165、神而明之,存孚其人

166、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167、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168、禄无常家,福无定门

169、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70、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71、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172、躲得和尚,躲不得庙

173、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17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175、静如处女,动如脱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