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党史精编精讲60篇范文
【例题精讲】2021年江苏省事业单位统考(管理类)真题第三题~2021年江苏省事业单位统考(管理类)真题第三题
第三题第?步:题型辨别:材料作?题
请结合你对“给定材料6”中“知所从来,?明所去”这句话的理解围绕“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在服务民?中奉献青春”这?主题,?拟标题,写?篇?章。
(1)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感情真挚,语?流畅;
(2)结合“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3)篇幅1000字左右。答题思路
第?步:审题
通过勾画题?的关键信息,找出?章的主题和写作?度(即?章写作的主要话题及切?点),以及材料范围、写作要求等。
请结合你对“给定材料6”(优先且重点阅读材料6,同时兼顾其他材料)中“知所从来,?明所去”这句话的理解,围绕“从百年党史中级取营养,在服务民?中奉献青春”这?主题(①?章需要理解的句?是“知所从来,?明所去”,也就是要明确我们的根基以及未来?标。②?章主题是“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在服务民?中奉献青春要注意扣这?主题来写?草,不能题。③结合句?和主题,分析出“知所从来”的根基即“党史”,“?明所去”的?标即“服务民?”。针对这?主题可以思考的写作?度有:第?是什么,结合材料挖掘出“党史”“服务民?”的内涵;第?,为什么,即为什么要学习党史以及学习党史、服务民?对我党的意义、重要性、原因等;第三,怎么办,即如何在学习党史、服务民?中奉献青春,具体写作重点需依据材料?定),?拟标题,写?篇?章。要求:(1)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感情真挚,语?流畅;(2)结合“给定材料”,但不拘于“给定材料”;(3)篇幅1000字左右。
第?步:优先阅读重点材料,寻找?章的主题和?度(核?观点)
(?)阅读题?指定材料
材料6:
段1:知所从来,?明所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含着??不息的思想?量、?化基因和精神动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部践?党的初?使命的历史就是?部党和?民群众的?乳交融史、为民奋?史、为民服务史。(1)“知所从来,?明所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含着……思想?量、?化基因和精神动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部践?党的初?使命的历史”指的是党员?部应该明确??的“根基”和“?标”,其中“根基”就是“党史,这句话是整个?章的基调。(2)阅读“就是?部党和?民群众的?乳交融史、为民奋?史、为民服务史”可知,此处引申出根据党史服务民?的三个?向“与?民群众?在?起”“为民奋?”“为民服务”。
段2:近百年前,中国有这样?群年轻?,把他们的?命终点定格在了南京?花台。他们来?全国20多个省市,多数出?于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其中不乏留洋的博?,本可以过着安逸的?活,但他们却选择了充满艰险的?命之路。这些?花英烈,牺性时平均年龄不?30岁。
段3:他们为什么这样选择?“浪迹江湖忆旧游,故??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是曾任中央委员、牺性时年仅36岁的恽代英的“绝命诗”。“灯蛾扑?似?成,是是??评不清。我说灯蛾死可贵,粉?碎?向光明。”?花英烈李得钊?直?坚毅的字句,抒发出追
求真理和光明的炽热情怀。他们当初的选择,会与今天的年轻?产?怎样的“共情”?
段4:“?花英烈的故事是?信仰解读党史的?动教材,?好?活这些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年轻?代不断开拓前进的强?精神?量,是我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南京“??滴”志服务队的队员?李如是说。
段2~4是案例型材料,可合并阅读。(1)“?花英烈的故事是?信仰解读党史的?动教材”对?花英烈的事例进?了总结,明确?花台烈?为党史的?部分。(2)“?好?活这些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年轻?代不断开拓前进的强?精神?量”再次强调主题“青年从党史中汲取营养
在服务民?中奉献?量",由此可引申出观点:从学党史中汲取红?营养。可作为?章论据。
段5:“??滴”是N?学2006年成?的???花台志愿讲解队。如今,?花台烈?纪念馆已与9所?校建?长期合作关系,志愿讲解队发展壮?到包括?校师?、烈?亲属、共建单位代表等400余?,累计服务时长2万多?时。“孙津川?部”“吕惠??部”“罗登贤?部”等?批以?花英烈冠名的“英雄?部”不断涌现。哪?要攻坚,?部就建在哪?;越是艰难险重,越有“英雄”挺??出。“?滴”虽?,聚?能成渠;“信仰”如炬,接?待后?。
通过阅读“?花英烈的故事”“??滴”志愿服务队的例?”可知,此处将?花英烈与现代青年服务?作联系起来,?以论证?章主题“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在服务民?中奉献青春”,可作为?章论据。
段6:江?就是?民,?民就是江?。聂荣臻元帅曾感慨:“在抗?战争中,尽管我们处在敌?的封锁包围之中,甚?我们的司令部距敌?不过??华?,尽管有许多战?纷飞的场?,但是我们却有?种安全感。在群众的海洋?,安全得很啊!”?译东同志曾把从西柏坡动?前往北平称为“进京赶考”,告诫全党要“考出好成绩”。迈步新征程,只有不忘初?,牢记使命,永远奋?,我们党才能永葆青春。
(?)浏览其他材料,进?步丰富?章的论点
第?题涉及材料1,通过第?题题?可知这则材料的主题是“政务号”“谐?梗”现象”,分析了“谐?梗”的现象,其本?可以作为“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论据写进?章,因此可将观点②补充为:牢记使命,为民服务,关注百姓民?。
第?题涉及材料2~5,通过第?题题?和材料可知这?则材料围绕“基层社会服务的创新举措”展开,虽然?法从答案要点中直接提炼出论证主题的有效观点,不过”?性化”“智慧化”“精细化”“互动性”等特点本?可以?来论证“永远奋?,做出满意答卷”这?论点,因此可将观点③补充为:永远奋?,创新举措,交出?民满意的答卷。
第三步:根据第?步的审题、第?步的阅读,确??章框架
标题:青年?应从党史中汲取服务民?的?量。
开头:
点题:由题于句?可以得出?章主题“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在服务民?中献青春”。
解题:通过名?引出主题,可以结合中国共产党历史概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及社会现实进?论述,井引出?章核?观点。
分论点:1.由①得出:青年?要不忘初?,从党史中汲取信仰的?量。(根据材料6,可以考虑从“青年?部不忘中国共产党的初?”“在党史中领悟?民群众的重要性“青年?如何?初?”等??来论证这?论点。)2.由②得出:青年?要牢记使命,从党史中感悟?民的?量。(根据材料1,可以考虑从“青年?部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在党史中领悟民?事业的重要性”“政务号谐?梗现象”等??来论证这?论点。)3.由③得出:青年?要永远奋?,从党史中获取创新的?量。(根据材料2~5,可以考虑从“在党史中学习奋?的重要性”爱?车站“能?表“果?飘预板系统阅读存折的案例”“基层社会服务中的创新举措的特点”“青年?部如何奋?和创新等??来论证这?论点。)参考范?
青年从党史中汲取营养
在服务民?中奉献?量
古?云“读史使?明智,读诗使?聪慧。”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全党上下掀起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党史学习教育。注重学习党史,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从南湖边上?叶扁?起航,经历了?命年代枪与?的?争较量,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建设,经历了改?年代风风??的九州闯荡,到今天领导中国?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作为青年的我们也应该积极践?我党精神、不忘初?,牢记使命,永远奋?,在学习党史中汲取营养
在服务民?中奉献?量。(凤头:提出中?论点——青年?要从党史中汲取营养,在服务民?中奉献?量)
青年?要不忘初?,从党史中汲取信仰的?量。为?民谋幸福是我党初?,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民?连?,同呼吸、共命运。青年?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量、初?与恒?是?分重要的。夏明翰在慷慨赴死前是这样回答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红军在两万五千?长征中是这样回答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千?只等闲。”……?命先烈?鲜?写下的?命壮歌,饱含着信仰的?量。因此,青年?部更应该保持初?。深刻认识到群众的重要性。只有?常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让我们汲取?穷的?量,从?持续改民?。(分论点?)
青年?要牢记使命,从党史中感悟?民的?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党的使命,通过学习党史发展,可知践?党的使命需要从服务百姓??,助推社会发展。近?,政务号“谐?梗”现象层出不穷,这是政府在为民服务领域的有益探索。在?命年代,“??加步枪”代表的是?民的?量;在改?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源?群众的智慧;在今天的党史教育活动中,“??滴”志愿讲解队是不容忽视的??主?……党的根基在?民,党的?脉在?民,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仅是政府关注百姓民?的体现,也是为民服务的表现,更是着眼于办事效率、服务态度,让群众感受到政府温度、践?共产党使命的具体实践。(分论点?)
青年?要永远奋?,从党史中获取创新的?量。“岁?不居,时节如流”。学习党史后发现,从新中国成?到如今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时间见证了奋?者永不停歇的脚步。从“爱?车站”到“智能?表”,从“果?絮预报系统”到“阅读存折”,中国共产党?直在为民服务的领域持续奋?,不断创新。最是奋?动??,在民?领域,青年?部要续奋?,以青年的创新思维优化基层社会服务举措,在?性化、智慧化、精细化、互动性等??下苦功。新征程上再出发,只有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才能续写为民奋?、为民服务的光辉历史,?步?个脚印把前?古?的伟?事业推向?潮。(分论点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青年?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要在民?事业上做好服务,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学习党史中汲取服务民?的?量,以奉献浇灌理想之花,?奋?书写青春华章,这是我们党不断奋?、?向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个百年?党风华正茂的秘诀所在。
篇二:党史精编精讲60篇范文
专题三
回顾党史
曲折前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考点串讲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
(1)五四运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党的创建时期
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2)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土地革命时期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红军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
(3)七七事变后不久(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重大战役:百团大战
(1)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解放战争时期
了主动权
(2)重大战役: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建国后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领域
发展与成就
(1)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2)第一个五年计划: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经济
武汉长江大桥、川藏公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相继建成
(3)三大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4)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国有企业改革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民主政治
义类型的宪法)(3)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
(1)1953年底,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形成万隆精神
外交
(3)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中美关系正常化:“乒乓外交”(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1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底)、中美建交(1979年)1(5)中日建交:田中角荣访华(1972年9月)(6)上海举办APEC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1年)(1)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2)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3)1970年,“东方科技
红1号”发射成功
(4)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5)1986年,“863计划”开始
教育文化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2)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战略
党的历次重要会议
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1)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1)中国无产阶推翻资产阶级政级的先锋队——权,建立无产阶中国共产党诞生上海、级专政,实现共了
中共
1921年
嘉兴
产主义
(2)中国共产党一大
7月
南湖
(2)确定党的中的诞生是中国历游船
心任务是领导工史上开天辟地的人运动
大事,自从有了(3)选举了党的中国共产党,中中央领导机构中国革命的面貌就央局,选举陈独焕然一新了
秀为中央局书记
(1)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挽救了党、挽救遵义
1935年
贵州
(2)肯定毛泽东了红军、挽救了会议
1月
遵义
的正确主张
革命,成为中国(3)确立以毛泽共产党和中国革东为核心的党中命历史上生死攸央的正确领导
关的转折点
(1)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2)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为争取抗战的胜中共
1945年
七大
4月
延安
(3)毛泽东作利和实现中国的《论联合政府》光明前途准备了的报告,指出要条件
努力争取实现光明前途
(4)通过新的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一
(1)确立了解放是建国以来党的届三
1978年
思想、实事求是历史上具有深远中全
12月
北京的思想路线
意义的转折;完2会
(2)停止使用成了党的思想路“以阶级斗争为线、政治路线和纲”的口号,作组织路线的拨乱出把党和国家的反正,是改革开工作重心转移到放的开端;从经济建设上来,此,中国历史进实行改革开放的入社会主义现代伟大决策
化建设的新时期
(3)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我国加快了建设中共
国特色的社会主步伐,改革开放十四
1992年
义理论,确立了和社会主义现代大
10月
北京
它在全党的领导化建设进入一个地位
新的发展阶段
(3)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
(2)通过的党章十五
1997年
规定:中国共产对建设有中国特大
9月
北京
党以马克思列宁色的社会主义具主义、毛泽东思有重要意义
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快推进社会主中共
坚持走中国特色义现代化建设,十八
2012年
社会主义政治发开创中国特色社大
11月
北京
展道路和推进政会主义事业新局治体制改革;提面
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进一步解放思以“改革”为主想、解放和发展题,主要议程社会生产力、解十八
是,中共中央政放和增强社会活届三
2013年
治局向中央委员力,坚决破除各中全
11月
北京
会报告工作,研方面体制机制弊会
究全面深化改革端,努力开拓中重大问题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国共产党的创新
领域
成果
内容
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农村包围城市,期,在前期效仿苏联模式(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暴动)失败后,经过不断探索找到了
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结合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张
理论
毛泽东思想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邓小平理论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
择、建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首次全面阐“三个代表”
述,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重要思想
义发展道路理论的又一次创新,是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新发展
2003年,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
面发展是其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政策
1950~195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土地改革
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
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3~1956年,进行农业实行合作三大改造
化,手工业实行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首创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设改革开放
立经济特区,形成经济特区——沿
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重点拓展
1.概述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
(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后,出现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后认识到工人阶级单枪匹马不能完成革命任务,必须走联合的道路。
(2)1924年,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取得基本胜利。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大革命失败,由此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坚持武装斗争。
(3)1927年,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转而向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最终中共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4)抗日战争期间,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5)解放战争期间,进一步完善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道路,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2.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及纠正。
(1)1923年初,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第一次重大挫折。纠正:倡导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
(2)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开展武装斗争。
纠正: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
(3)1927年,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前期进攻大城市失败。
纠正: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开始。
(4)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纠正: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5)1958年,党中央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场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纠正:1960年,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6)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纠正: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