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汇编7篇(全文完整)
位置: 首页 >教案设计 > 文章内容

2023年度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汇编7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08 10:40:14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形成空间概念掌握世界各大洲地形和气候的主要特点;世界海底地形的类型、特点和分布掌握世界人口及人种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自主探究、回顾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汇编7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汇编7篇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形成空间概念

掌握世界各大洲地形和气候的主要特点;世界海底地形的类型、特点和分布

掌握世界人口及人种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回顾知识

学生完成复习资料P154基础知识

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一)七大洲地形特色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亚洲 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非洲 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欧洲 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⑵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⑴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⑵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⑴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⑵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XX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亚洲 ①气候复杂多样(南北所跨纬度和东西所跨经度,各大洲中最广,因此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各地差异很大)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的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促成了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范围的广大;另一方面,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非洲 ①干燥(a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的南部和北部;b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内陆的港湾,减少了海洋的影响;c东北部紧邻亚洲大陆干燥区,从那吹来的东北信风性质干燥)②暖热(a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b干燥地区广,空气透明度高;c相当大地区处于背风位置,加强了高温的程度)③气候南北对应 欧洲 ①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大洲 ②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a纬度位置决定36°N-71°N;b大陆轮廓,以南欧为底边略呈三角形,缩小了寒冷北冰洋影响的范围)③海洋性显著(a西风带;b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c山脉东西走向;d北大西洋暖流+三角形的大陆轮廓,使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西北欧沿海地区成为同纬度冬季最温和的地区) 北美洲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大陆形状北宽南窄,其中50°N-70°N最宽,所以温带气候占优势,热带气候缩减)②气候类型多样(北美大陆南北延伸很广,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热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 南美洲 ①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由于多雨面积广,干旱沙漠区面积相应狭小,它在南美大陆所占的比率在具有沙漠的各洲之中是最小的)②热带气候为主(大陆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5°S附近最宽广,使得热带气候占优势。同时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52°S已近尾闾,使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大局限,且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寒带气候)③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大陆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气候类型截然相反) 大洋洲 ①干旱区面积大(山地偏居大陆东岸,阻碍太平洋暖湿气流西进,广大内陆地区因此干燥)②降水分布呈半环状(地形单调,无气候障碍,使中西部气候类型渐变)③普遍暖热(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窄,增加了副高控制的面积且南北各地受热状况差异小) 南极洲 烈风、暴雪和酷寒的极地气候 (三)世界人口及人种的分布

(四)、世界地理空间概念

识记一些重要的点的经纬度

秦皇岛(120°E 40°N) 鄂尔多斯高原(110°E 40°N) 酒泉(1000E 40°N)

罗布泊(900E 40°N) 杭州(120°E 30°N) 武汉(115°E 30°N)重庆(105°E 30°N) 拉萨(90°E 30°N) 海口(110°E 20°N) 哈尔滨(125°E 45°N) 广州(113°E 23°26′N) 台湾海峡(1200E 23026`N )

摩尔曼斯克(30°E 70°N) 圣彼得堡(30°E 60N) 开罗(30°E 30°N)

土尔其海峡(30°E 40°N) 几内亚湾(0° 0°) 刚果盆地(20°E 0°)

马六甲海峡(105°E 0°) 亚马孙河口(50°W 0°) 夏威夷(160°E 23°26′N)东京(140°E 36°N) 开普敦(20°E 35°S) 悉尼(150°E 35°S) 纽约(75°W 40°N) 新奥尔良(90°W 30°N) 旧金山(120°W 36°N) 布宜诺斯艾利斯(60°W 35°S)长城站(60°W 60°S) 英吉利海峡(0° 50N) 恒河三角洲(90°E 23°26`N) 咸海(60°E 40°N) 直布罗陀海峡(50W 350N)

识记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0°经线:大不列颠岛(英国)、英吉利海峡、西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30°E:东欧平原、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尼罗河三角洲、东非大裂谷55°E:霍尔木兹海峡附近

60°E:乌拉尔山脉、咸海、阿拉伯海

80°E:伊犁谷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

90°E: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东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00°E:河西走廊、祁连山、青海湖、巴颜喀拉山、横断山区、云贵高原、中南半岛、苏门答腊岛

105°E:贺兰山、兰州、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湄公河三角洲、新加坡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 第2篇

提纲挈领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水平分布规律及主要气候类型。

世界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分布、世界面积大国及领土。

第一节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占29%。

分布特点: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在任何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某些大陆还南北对称,某些大陆的东部边缘被一连串的岛屿群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

二、世界陆地

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

一般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叫做大陆,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半岛。

世界最大的陆地是亚欧大陆。

世界最小的陆地是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世界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七大洲及其分界线

(1)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及亚洲和大洋洲岛屿部分。七大洲中,欧洲、南极洲没有热带,非洲、南美洲没有寒带,亚洲、北美洲跨寒、温、热三带。

(2)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各大洲分界线:

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欧非两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三、世界的海洋

洋、海、海峡概念

广大的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个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排列)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它的面积比较小,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大致隔开。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仅以海峡相连。海峡是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往往成为重要的海上航道。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 第3篇

陆地和海洋

教学目的

1、了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即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2、读图了解各大洲的分界线。

3、进行知识的迁移---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

4、了解陆地的五种地形及海底地形。

重点和难点

各大洲的分界线;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

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教学用具准备

学生用书、高考图册、资料书等。

教学方法

引导读图法、讲授法、讲练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等。

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完成导学案008基础知识梳理部分(15分钟)

老师归纳总结:

(一)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二)七大洲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

(三)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第二部分: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导学案008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 大陆与大洲

一、学生通过导学案009,掌握

常见的五种地形

温馨提示:从海拔、地势起伏、相对高度等方面来掌握

六大陆的经纬网和轮廓特征(查地图册)

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完成导学案部分),对照地图册

二、课堂练习—导学案 课堂研究、随堂练习

三、作业布置(见导学案009)

第三课时 世界各大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一、学生分组展示,然后点评

七大洲地形特色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对气候的影响 亚

洲 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 第4篇

课题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州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分布

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能力目标 各大洲的分界线;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德育目标 世界的整体性 教学重点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教学难点 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教学过程 导入: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

新授:一、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 名言警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河北丰润新军屯中学高三年级教案

教学过程 ⑵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三、七大洲地形特色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对气候的影响

亚洲

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非洲

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赤道穿过大陆中部的位置和起伏和缓的地形,使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

欧洲

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 中部为平原,山脉分布于南部和北部,使西风影响的范围广大,温带海洋性气候东西分布较广。

北美洲

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冷暖空气畅通无阻,气温变化幅度大,气候的大陆性强;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西岸气候狭长分布;水汽主要来自东部大西洋,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南美洲

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⑵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入,气候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深入,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处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 第5篇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授课班级:二、四 授课教师:刘映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判读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能在找出七大洲,说出与周边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

能够说出各大洲的分界线并在地图上找出相应位置;

过程与方法

展示图片和阅读地图册,提高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定义,区分不同海陆的定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读图与识图,提高学生热于探索的精神;?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世界各大洲基本状况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全球海陆分布特点、陆地的相关概念;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概况、分界线;?

各大洲大致的经纬度范围及通过的主要经线。

教学难点

构建学生的心理地图,准确描述七大洲相对位置;?

说出一些大洲大致的经纬度范围及通过的主要经线。

【导入新课】?

ppt展示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照片,引导学生对思考对地球的基本认识。?

提问:准确的说,地球是“地球”还是“水球”

相关知识拓展:人类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对地球的描述:“天空非常的幽暗,而地球是蓝色的,看起来一切都非常清澈。”并加以解释:蓝色是海洋的颜色,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四环导学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课前完成《自主手册》P141相关内容;

同学展示其自主学习成果;

【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完成下列活动,各组派代表展示。

结合地图,描述七大洲地形特征。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亚洲 ⑴地形 ,起伏很大, 面积广;

⑵地势中部 ,四周 ,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⑶大陆东缘有 带,靠近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非洲 ⑴地形以 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 裂谷带;

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欧洲 ⑴ 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⑵地势 ,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 ,中部 ;

⑶冰川地貌广布 北美洲 ⑴地势东西 ,中部 ;

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 ,东部是 、 ,中部是 ;

⑶冰川地貌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 山脉;⑵东部为 、 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⑴地势 。地表起伏和缓;

⑵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 ,中部为 ,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⑴世界上平均海拔 一洲(2350m);

⑵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XX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在世界地图中标出各大洲重要的半岛、岛屿、海峡、运河和海域。

亚、欧洲: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半岛、朝鲜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南半岛、日德兰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日本海、北海、波罗的海;

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朝鲜海峡、白令海峡;大不列颠岛、冰岛、斯里兰卡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台湾岛、海南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北美洲:墨西哥湾、加勒比海、纽芬兰岛、格陵兰岛、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尤卡坦半岛、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火地岛;

大洋洲: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

南极洲:南极半岛、德雷克海峡;

【巩固提升】: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成果。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 第6篇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6) (7) (8) (9) (10)

第2课时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大洲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

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 26°E--169°W 10°S--80°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 非洲 17°W--51°E 35°S--37°N 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 10°W--66°E 36°N--71°N 处于中、高纬度 北美洲 170°W--20°W 7°N--72°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 南美洲 82°W--35°W 54°S--12°N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大洋洲 110°E--130°W 47°S--30°N 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和南北半球,同时有二个日期 南极洲 360° 62°S以南 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练习:一笔画“世界”(注意比例和位置)

第3课时

⑵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边缘海濒临大陆,以半岛或岛屿同大洋分开,如我国的黄海和东海。

内海伸入大陆内部,仅以狭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我国渤海。

(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世界主要海峡: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 第7篇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

读“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世界七大洲的名称。

A,B,C,D,?

E,F,G。?

(2)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世界四大洋的名称。

H,I,J,K。?

(3)将大洲界线所在地理事物名称填注在相应横线上。

①A与B之间的界线:山脉、河、山脉、

海峡。?

②B与C之间的界线:海峡、海。?

③A与E之间的界线:海峡,沟通了洋和洋。?

④A与C之间的界线:运河、海、海峡。?

⑤F与G之间的界线:海峡。该处有(洋流)通过,从南极上空看该洋流流向是(顺、逆时针)。?

⑥E与F之间的界线:运河。?

⑦A与D之间的界线:海。?

⑧B与E之间的界线:海峡。?

(4)将大洋间水域及通道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K与H之间的人工通道是,自然通道是。K与I之间的人工通道是,西连海和海峡,南接

海。?

(5)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称。两洲均在半球,以运河为分界线。按照语言的使用情况,人们常把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叫做。?

(6)七大洲中,最小的是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洲和

洲。?

(7)南回归线经过的大洲有洲、洲和洲。?

(8)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洋。?

(9)赤道经过洲的中部、洲的南部和洲的北部。?

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①代表板块,②代表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板块和板块相撞形成的。?

(2)图中A处与B处相比,地壳稳定的是处,因为;图中C与D相比,海底岩石年龄较轻的是,因为。?

(3)阿拉伯半岛属于板块,中南半岛属于板块,印度半岛属于板块。?

(4)我国台湾岛及日本群岛属于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西亚的

半岛、南亚的半岛以及大陆;马来群岛属于板块,但位于、、三大板块的交会处,多等地壳活动。?

(5)下列山脉是由哪些板块相撞形成的?

阿尔卑斯山脉:板块与板块;?

落基山脉:板块与板块;?

安第斯山脉:板块与板块。?

(6)下列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的解释,正确的是(多选) ()

大西洋、北冰洋由板块张裂作用形成

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北太平洋西部的弧形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7)世界上著名的两大地震带是与。我国东临地震带,西南临地震带,所以我国是地震灾害

(轻微、频繁)的国家。?

一、单项选择题

(20XX年课标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XX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题。

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美国 日本 澳大利亚 法国

(20XX年浙江文综)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题。

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20XX年安徽文综)右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题。

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北美东岸与西欧

东亚与南亚

北美东岸与西岸

西欧与南亚

(20XX年重庆一模)20XX年6月26日至8月1日,20XX年环太平洋多国海上联合演习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展开,中国首次应邀参加。下图是参加环太平洋军演国家分布图。据此回答4~5题。

刚到达军演目的地——夏威夷群岛,部分士兵因温差过大,出现“水土不服”(指人们由于改变了地理环境暂时未能适应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如食欲不振、心慌胸闷等),这些士兵主要来自的国家是()

泰国 中国 马来西亚 智利

俄罗斯军舰队从摩尔曼斯克港经北冰洋沿岸到达太平洋来监视这次军演,俄舰选择最短的航线,必须经过的海上通道及其附近的洋流分别是

()

苏伊士运河——加那利寒流

好望角——厄加勒斯暖流

白令海峡——千岛寒流

巴拿马运河——赤道逆流

(20XX年安徽高考)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6~7题。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

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含沙量小、冰期短 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水量丰富、落差小 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20XX年高考新课标Ⅱ)如图所示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8~9题。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地处赤道附近 远离大陆

构造运动强烈 地形复杂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气温日较差大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20XX年高考新课标Ⅱ)如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0~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