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班数学学习教案3篇【优秀范文】
位置: 首页 >教案设计 > 文章内容

2023年度中班数学学习教案3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4-01 09:2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中班数学学习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感知理解数的守恒。  2、训练幼儿注意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演示板一套,小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中班数学学习教案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中班数学学习教案3篇【优秀范文】

中班数学学习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感知理解数的守恒。

  2、训练幼儿注意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

  2、音乐《茉莉花》。

  【活动重点】学习数的守恒。

  【活动难点】理解数的守恒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入教室,有序取洞洞板、学具入座。

  二、情景导入

  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草地上开满了鲜花,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蝴蝶也穿着漂亮的衣服在花园里飞来飞去。我们邀请它们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吧!快欢迎8只小燕子,8只蝴蝶。(请幼儿取出8只小鸡,8只小燕子,插在洞洞板的第一行和第二行)。

  三、学习8的守恒

  1、师:今天蝴蝶和小燕子来到了公园为小动物们表演“花样飞行”,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蝴蝶和小燕子各有多少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幼:它们的数量相等,都是8只。

  2、师:首先请蝴蝶来表演,教师指导幼儿说:“飞呀飞,飞呀飞,我们是漂亮的飞行员。”边请幼儿将每只蝴蝶依次拉长距离斜着摆放。

  3、请幼儿观察棋子提问:“蝴蝶和小燕子的数量一样多吗?

  (1)请幼儿说出一样多或不一样多的理由。

  (2)引导幼儿思考蝴蝶的位置和形式变化,数量还一样多吗?

  (3)请幼儿将蝴蝶重新摆回第二行,用对应比较法验证,得出结论:即蝴蝶的数量,不会因摆放形式和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4、或进一步理解数的守恒

  (1)师:刚才蝴蝶表演完了,蝴蝶非常友好的为小燕子让开了位置,飞到了第10列。师幼边说:“飞呀飞,飞呀飞,我们是飞行的小行家,边说边将8只小燕子拉长距离摆成两纵队。

  (2)请幼儿观察小燕子和蝴蝶的数量还一样多吗?为什么?

  (3)小燕子队形发生变化但数量没有改变。

  (4)请幼儿将小燕子摆放到第9列,用对应比较法验证数量是一样的。

  四、自由探索:

  师:蝴蝶和小燕子都飞累了,回家休息了,请幼儿依次将蝴蝶和小燕子的图案朝下,变成8颗红颜色和8颗黄颜色的棋子来摆一摆。

  (1)请幼儿说出自己想将8颗红颜色和8颗黄颜色的棋子摆成什么图形物品。(三角形、长方形、方形、树、房子等等)

  (2)幼儿自由探索两种棋子的摆放形状的不一样但数量还一样多吗?为什么?

  小结:无论形状怎样变化,棋子的数量还是一样多。

  五、游戏《马兰花》

  请幼儿分组,每组人数为8人,随音乐一起边玩游戏边说儿歌,音乐结束后,每组的队形都不一样,人数没有变化,进一步验证了8的守恒。

  六、请幼儿送棋子回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时搭积木时玩一玩数的守恒。

中班数学学习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分解与合成,知道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4,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数字卡、小猫、小兔图片各一个。隧道、数字宝宝(1—3)

  3、图片:4个棒棒糖、奶、鸡蛋、西瓜、草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走线并入座,PPT出示小猫,“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4的分解。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狗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看!

  2、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PPT出示食物图片)

  幼:4只棒棒糖。

  幼:4个鸡蛋

  幼:4杯奶。

  师:那怎样把这些数量是4的东西分成两份呢?谁知道请举手。

  3、我们先来分奶。

  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

  总结:我们把这4杯奶,1杯奶分给了小兔,3杯奶分给了小狗。(边说边出示PPT)并让幼儿一起学念。重点认识分合号。

  4、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分棒棒糖,分的时候不能和前面小朋友分的方法一样。(用PPT验证展示)

  “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

  幼:我把这4个棒棒糖,2个棒棒糖分给了小兔,2个棒棒糖分给了小狗。

  师: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4可以分成2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最后还有4个鸡蛋,谁会用和前面俩个小朋友不一样的方法分?

  “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

  幼:我把这4个鸡蛋,3个鸡蛋分给了小兔,1个鸡蛋分给了小狗。

  师: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4可以分成3和1,幼儿一起学念。

  (用PPT验证展示)

  三、教师小结

  师: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三种分法。(出示PPT)

  四、游戏环节—学习4的合成。

  师:小动物们吃得可开心啊,吃饱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们愿意吗?森林很远,我们4人一组开火车去吧!”(听音乐玩开火车的游戏)

  咦,看地上有什么呀(草莓),有几个?(2个)其地方还有没有?有几个?(2个),那总共有几个呀?(4个)

  听音乐再往前走

  咦,看地上又有什么了(西瓜)有几个(3个),其他地方还有没有(1个),那总共有几个(4个)

  听音乐继续走

  “呀,看,这是什么啊?(隧道),这个隧道只允许数字宝宝是4的小朋友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先变成数字宝宝),老师这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数字宝宝,(发数字宝宝)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是数字4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变成4呢?(幼儿讲述1和3合成……)“真聪明,那快点找到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4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一起过魔洞吧!”(教师检查)

  幼儿分组找到朋友过魔洞后,做一个胜利的表情或动作!

  师:“刚才你们都很聪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来是4的好朋友一起过魔洞,真棒!”

  五、教师小结:

  3和1和起来是4,2和2和起来是4,1和3和起来是4。

  听音乐继续走(走出教室)

  六、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练习4的组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夺取智慧星”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中班数学学习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加减法,继续三幅图之间的关系。

  2、将三幅图连起来,表达其中的含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敢于克服胆怯的心理,大胆回答问题。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有关4的减法图三幅。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游戏"看谁说得快"。

  教师提出要与幼儿玩游戏,随后讲一讲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它后面的一个数字。教师,全体幼儿尝试回答,当全体幼儿玩的比较熟练后,可以与小组的幼儿玩。

  教师说出游戏的另一个规则:教师说一个数字,幼儿说出它前面的一个数字。了解食品包装标志的简单常识,初步学会识别某些食品包装标志。教师,全体幼儿尝试回答。

  (2)学习4的加减法。

  教师依次出示三幅图,请幼儿说出其中的含义,注意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词(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表达图的含义,可以多请几个幼儿说一说。接着,教师请幼儿为图列出算式,个别幼儿列,集体进行认读两遍。

  2、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减算式。

  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幼儿用"又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等词汇,讲一讲三幅图的含义,再正确区分加法题和减法题,最后,为三幅图列出算式。

  (2)看图形找特征。

  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特征,分别在表格的相应上打。

  3、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图片的内容,读一读算式,并带领全班幼儿一起读一遍算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用词是否正确。对用词准确、计算正确的幼儿给予全班表扬。

  幼儿园数学活动-学习4的减法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知道算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并用语言进行讲述。

  3、养成幼儿良好的作业习惯。

  活动准备:

  背景图,小鸟4只,小鸭4只,松鼠4只,粉笔,作业本,铅笔。

  活动过程:

  一、拍手游戏,复习4的组成及加法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来玩拍手游戏:嗨,嗨,小朋友,我问你1和3合起来是几?嗨,嗨曾老师,告诉你1和3合起来是4,嗨,嗨,小朋友1+3等于几?嗨,嗨,小朋友4可以分成1和几?嗨,嗨,曾老师,告诉你,4可以分成1和3。依次复习4的组成及加法。

  二、学习4的减法。

  1、今天天气真好,曾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很多小动物都会来这里玩哦!我们看看大树上有谁?(出示4只小鸟)大树上有4只小鸟在唱歌,有1只小鸟飞到天上去了,大树上还有几只小鸟?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个别幼儿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小鸟比原来的小鸟更多了,还是更少了?(更少了)更少了我们可以用减法来算。谁会把这道算式说出来?请一位幼儿说,老师书写到黑板上:4-1=3。4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呢?"="呢?

  2、请师幼一起用完整的话讲出这道减法算式的含义。

  3、请个别幼儿读算式,再集体读一遍。

  4、小朋友看看松树小有谁来了?松树下有4只松鼠在检松果,有2只松鼠看见树上也有好多松果,就到树上摘果子,树下还有几只松鼠?你是怎么知道?(请个别幼儿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松鼠比原来的松鼠更多了,还是更少了?(更少了)更少了我们可以用减法来算。谁会把这道算式说出来?请一位幼儿说,老师书写到黑板上:4-2=2。4表示什么意思?2表示什么意思?2表示什么意思?"+"呢?"="呢?

  5、请师幼一起用完整的话讲出这道减法算式的含义。

  6、请个别幼儿读算式,再集体读一遍。

  7、看看又有谁来了?草地上有4只鸭子,有3只鸭子到池塘里游泳了,草地上还有几只鸭子?你是怎么知道?(请个别幼儿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鸭子比原来的的鸭子更多了,还是更少了?(更少了)更少了我们可以用减法来算。谁会把这道算式说出来?请一位幼儿说,老师书写到黑板上:4-3=1。4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呢?"="呢?

  8、请师幼一起用完整的话讲出这道减法算式的含义。

  9、请个别幼儿读算式,再集体读一遍。

  三、幼儿作业。

  教师口报减法应用题,幼儿把算式写到本子里,要求幼儿认真倾听。

  1、小明手里有4颗糖,分了一颗给妈妈,小明手里还有几颗糖?教师巡回指导。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请把算式写到本子上。

  2、树上有4个桃子,小猴摘了2个,树上还有几个桃子?

  3、操场上有4个小朋友在跳绳,有3个小朋友去钓鱼了,操场上还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收拾学具盒,小组长把本子收起来。

  活动反思:

  教师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在本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把数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