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宽与窄教案3篇
位置: 首页 >教案设计 > 文章内容

中班数学宽与窄教案3篇

时间:2023-02-19 16:0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中班数学宽与窄教案1  一、活动目标:  感知物体的宽与窄,尝试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宽与窄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数学宽与窄教案3篇

中班数学宽与窄教案1

  一、活动目标:

  感知物体的宽与窄,尝试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二、活动准备:

  1、小马、小羊的头饰,玩具若干

  2、情景主题画《三只小猪》

  3、幼儿用书、宽窄不同物体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教师给小朋友讲述三只小猪的内容,让幼儿仔细观察情境图,自由讨论。

  2、老师将宽窄不同的物品摆放出来,让幼儿找出哪个宽哪个窄。

  3、再次感知宽与窄

  (1)老师发给每个幼儿手中两个物品,一个宽,一个窄,当老师说把宽的放在头上,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老师说把窄的放在脚下,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2)在地上画三条宽窄不同的“小河”,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马,妈妈带着孩子要去森林里吃青草,路上遇到了三条小河,看看那条河是最窄的,那条河是最宽的。

  4、幼儿探索操作

  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说一说。

  四、活动结束

  1、回家了让幼儿练习走宽窄不同的路,深化对宽窄的认识。

  2、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引导幼儿比较宽窄的物体。

  教学反思:

  继续引导幼儿关注教室里面、幼儿园里面、家里面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请幼儿用绳子或者其他东西量一量家里面自己的小床和爸爸妈妈的大床,餐桌、书桌和茶几。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学习用跨步、脚印、竹竿、绳子等在户外进行自然测量,比较路的宽窄、墙的宽窄等。

中班数学宽与窄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宽窄,在比较中区分宽窄,会运用感官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宽窄。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知道物体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形。

  活动准备

  1、各种宽窄不同的纸板若干

  2、活动室置放宽窄不同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小客人“皮皮”导入

  1.出示各种纸板,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纸板的不同。

  2.介绍活动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二、游戏:帮助小客人

  1、启发幼儿用不同方法比较宽窄。

  2、引导幼儿按意愿分组比较各自的纸板,交流比较结果。

  幼儿会用正确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三、游戏:小小修路工

  幼儿同宽窄不同的纸板拼搭各种路,并比较宽窄。

  四、游戏:超级变变变(课件)

  1、幼儿按指令出示自己手中宽、窄不同的纸板。

  2、幼儿按要求出示后,再相互比较宽窄。

  (了解宽窄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幼儿知道物体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五、游戏:找找看

  寻找教室中宽窄不同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