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Whatsintheclassroom?Aboard,twolights,manydesksandchair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What"s in the classroom? A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3.能听懂并能按照指令做事情。
教学重点:
学习What’s in the classroom?及相关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教学难点:
1. window一词注意w的发音,不要与v的发音混淆,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纠正。
2.在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时,注意单词复数的读音。
教具准备:
1.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1 Let’s learn/A]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教师自制的单词卡
4.一张画有教室的大图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册Recycle 1单元中得“Chant and find”部分,学生跟着录音一起说。
2.教师出示与chant内容相符的图片,问:“What’s in the picture?”让学生进行回答。Picture一词由这里引出。
3.复习pencil, ruler, bag, book, pencil-case, sharpener, eraser, crayon,pen等单词。
4.引导学生用以上单词做问答练习,如:What’s in the bag? What’s in the pencil-case ?
5.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可再追问:How many pencils/pens…?使学生能用复数进行回答。如:What’s in the pencil-case? A ruler, two pencils…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把一张画有教室的大图贴到黑板上,说:This is a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2.学生听懂后,教师可先试着让学生回答,能说出英文的学生给与表扬(desk, chair, picture都已学过),也可让学生用中文回答。
3.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有关classroom的内容,教读classroom
4.让学生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2遍。[Unit 1 Let’s learn/A]
5.让学生看着课件的画面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 (在看了两遍课件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听力和记忆能力)学生不见得都能回答出来,能说出部分即可。教师可针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程度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完整的回答出来。如有困难,可再看一遍本部分的教学课件。
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
当学生只回答出board, light, desk and chairs时,教师进一步再问:How many?引导学生说出:A board或One board. Two lights.教师可以直接把many一词告诉学生。
6.教师分别指着黑板,灯,桌子和椅子让学生说出单词。
7.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进行认读。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如观察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和最后一个字母等。(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
8.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 learn部分的`内容。(使用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9.教师在学生学习了对话的基础上,扩充词汇量: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What are they?
10.让学生观看教学课件,学习其它单词。可从已学的单词过渡到新单词。
11.教师指着教室中的相关事物问学生:What’s this?让学生回答。
12.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进行认读。(并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
13.看黑板上所贴的单词卡,读出单词。
14.让学生做pair work:根据教室中的实际情况,自编对话
15.学生展示练习情况,教师注意学生对名词复数的运用,及时给与指导。纠正学生错误时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说得很好的学生应及时表扬。
16.教师和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导入Let’s do的学习。I can do many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Open the door, turn on the light, clean the window, put up the picture, clean the board and sweep the floor.教师尽量把说话的速度放慢一些,边说边做出相应的动作,以便使学生理解。
17.教师先说词组,然后再让能力较强的学生代替教师发布指令,让其他学生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建议多让一些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趣味训练(Practice)
游戏1:
做“Listen an find”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被指定为一个本课所学单词,然后教师读单词。如:教师读door,那么各组被指定为这个单词的学生就必须马上跑到教室门的位置。然后由各组的其他同学判断对错。对了加分,教师接着读下一个单词,游戏继续。最后,比一比哪个组得分最多,哪个组就获胜。
游戏2:
做“找朋友”的游戏。(此时黑板上已贴有一张大的教室图片和单词卡)让学生把单词卡贴到图中相应的地方。贴好后,让其他学生判断对错。如果对了,就大声朗读出来;如果错了,请他人改错后再读出来。
如果可以的话,这个游戏还可把单词卡直接贴到教室中相应的地方。以便使学生更好的记忆单词。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Listen, draw and say
1.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图画纸。
2.教师说一段话,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在纸上作画。
所听内容:This is my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picture, two boards, two doors, three windows, six lights , many desks and chairs.
3.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画的内容,核对答案。
4.两人一组,看图做问答。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2
My schoolbag看到“我的书包”你想到第二单元的知识有哪些?
单词:
书籍类: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
书包物品类:schoolbag candy notebook toy key lost so much cute
Let’s spell:
i-e [a?] like喜欢kite风筝five五nine九rice米饭fine好nice好ice冰
i [i] big大的six六pig猪
句型:
1.询问物品:------What’s in your schoolbag?
------An English book , a maths book , three storybooks and ...
2.询问颜色:--What colour is it / (are they) ? --It’s /( They’re ) black and white.(注意单复数)
3.I have a new schoolbag . I have an English book and a Chinese book .
短语:
1.地点类in your schoolbag在你的书包里in your hand在你的手里in your desk在你的课桌里
on your English book在你的英语书上under your schoolbag在你的书包下面near your pencil box在你的铅笔盒旁边
Put your Chinese book on your desk.把语文书放在你的课桌上
Put your pencil box on your English book.把文具盒放在你的英语书上
Put your maths book under your schoolbag把数学书放在你的书包下
Put your eraser near your pencil box把橡皮放在你的文具盒旁边
其他类: have a new schoolbag有一个新书包black and white黑白相间的
语法点:what colour引导的是特殊疑问句,问的是颜色,回答中肯定有例如purple, red等表示颜色的词。
答语、答句
1、------What’s in your schoolbag? ------An English book and a Chinese book.
2、-------What colour is it?-------It’s blue and white.
3、------Here it is! ------Thank you so much!
4、Excuse me. I lost my schoolbag.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What"s in the classroom? A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3.能听懂并能按照指令做事情。
教学重点:
学习What’s in the classroom?及相关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教学难点:
1. window一词注意w的发音,不要与v的发音混淆,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纠正。
2.在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时,注意单词复数的读音。
教具准备:
1.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1 Let’s learn/A]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教师自制的单词卡
4.一张画有教室的大图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册Recycle 1单元中得“Chant and find”部分,学生跟着录音一起说。
2.教师出示与chant内容相符的图片,问:“What’s in the picture?”让学生进行回答。Picture一词由这里引出。
3.复习pencil, ruler, bag, book, pencil-case, sharpener, eraser, crayon,pen等单词。
4.引导学生用以上单词做问答练习,如:What’s in the bag? What’s in the pencil-case ?
5.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可再追问:How many pencils/pens…?使学生能用复数进行回答。如:What’s in the pencil-case? A ruler, two pencils…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把一张画有教室的大图贴到黑板上,说:This is a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2.学生听懂后,教师可先试着让学生回答,能说出英文的学生给与表扬(desk, chair, picture都已学过),也可让学生用中文回答。
3.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有关classroom的内容,教读classroom
4.让学生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2遍。[Unit 1 Let’s learn/A]
5.让学生看着课件的画面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 (在看了两遍课件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听力和记忆能力)学生不见得都能回答出来,能说出部分即可。教师可针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程度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完整的回答出来。如有困难,可再看一遍本部分的教学课件。
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
当学生只回答出board, light, desk and chairs时,教师进一步再问:How many?引导学生说出:A board或One board. Two lights.教师可以直接把many一词告诉学生。
6.教师分别指着黑板,灯,桌子和椅子让学生说出单词。
7.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进行认读。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如观察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和最后一个字母等。(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
8.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 learn部分的内容。(使用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9.教师在学生学习了对话的基础上,扩充词汇量: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What are they?
10.让学生观看教学课件,学习其它单词。可从已学的单词过渡到新单词。
11.教师指着教室中的相关事物问学生:What’s this?让学生回答。
12.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进行认读。(并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
13.看黑板上所贴的单词卡,读出单词。
14.让学生做pair work:根据教室中的实际情况,自编对话
15.学生展示练习情况,教师注意学生对名词复数的运用,及时给与指导。纠正学生错误时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说得很好的学生应及时表扬。
16.教师和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导入Let’s do的学习。I can do many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Open the door, turn on the light, clean the window, put up the picture, clean the board and sweep the floor.教师尽量把说话的速度放慢一些,边说边做出相应的动作,以便使学生理解。
17.教师先说词组,然后再让能力较强的学生代替教师发布指令,让其他学生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建议多让一些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趣味训练(Practice)
游戏1:
做“Listen an find”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被指定为一个本课所学单词,然后教师读单词。如:教师读door,那么各组被指定为这个单词的学生就必须马上跑到教室门的位置。然后由各组的其他同学判断对错。对了加分,教师接着读下一个单词,游戏继续。最后,比一比哪个组得分最多,哪个组就获胜。
游戏2:
做“找朋友”的游戏。(此时黑板上已贴有一张大的教室图片和单词卡)让学生把单词卡贴到图中相应的地方。贴好后,让其他学生判断对错。如果对了,就大声朗读出来;如果错了,请他人改错后再读出来。
如果可以的话,这个游戏还可把单词卡直接贴到教室中相应的地方。以便使学生更好的记忆单词。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Listen, draw and say
1.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图画纸。
2.教师说一段话,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在纸上作画。
所听内容:This is my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picture, two boards, two doors, three windows, six lights , many desks and chairs.
3.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画的内容,核对答案。
4.两人一组,看图做问答。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篇扩展阅读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篇(扩展1)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3篇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
第1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颂春为专题,选编了《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练习,一篇习作。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赞美春天、亲近自然,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专题安排的。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读、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教学目的:
1.知识: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段落。
2.能力: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要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3.思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春天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
1.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
2.在古诗的学习上,解字词、明诗意、诵诗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我们主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受春景。
4.让学生自读自悟中了解春天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
1.通过不断的阅读,熟记并达到背诵。
2.在古诗学习上,注意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3.重点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理清课文段落,掌握课文大意。
五、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写会字词,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阅读时边阅读边想象画面。
2.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文中不理解的语句。
3.通过小组读、师生对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表演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
4.通过阅读主题学习丛书,扩展视野,掌握大量好词佳句,增加知识量。
建议本单元教学用14课时。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2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讨论:如何写好作文?
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
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分组讨论。交流.小结。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
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
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
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
1、要持之以恒。
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4、日记的书写及格式
讨论交流。
四、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五、作业
1、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写日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投影出示。
1、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指名说。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
2、讲解怎样爱护图书
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怎样爱护图书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3、如何修补图书呢?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
四、作业:
给新课本包上封皮。
做书签。
把图书角图书分类整理好。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线)
及时修补
1、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性,体会少先队员们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决心,帮助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从小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配套《走,我们去植树》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
2、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去植树》)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前鼻音与叛区别)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2-6)讲植树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欢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练习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分析结构,自主记字。
2、重点指导。
注意左边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地方——“到处”
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5、细读3-6小节,思考:植树有什么好处?
6、讨论、交流并板书:
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7、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结合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幸福健康。”
B、“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好处?指导读好第四小节。
C、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一句,说说什么是“绿色的希望”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的景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节。
D、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齐读第7段。
四、背诵指导
1.看动画,学生边看边小声跟读。
2.指导背诵。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这么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板书设计:
1. 走,我们去植树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2、第一朵杏花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1) 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 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 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画出不懂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指读。
(2)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 指名朗读课文 ,简介竺可桢。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
2、 出示分段提示,练习分段。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三段?
(2)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3、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组词记字。
2、重点指导: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设计:
2、第一朵杏花——春天
第一段(1-5)
第二段(6-15)
第三段(16)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相机板书:竺可桢
2.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 指导朗读。
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红字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 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 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看杏花(学习第6---15自然段)
1.过渡: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提出朗读要求:自由轻声读,想想这写话分别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根据添上的提示语,读出他们的语气: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分角色读: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记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过渡:是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是一名生物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你知道那些有关竺可桢的研究故事?
拓展资料:《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4、5两题
板书设计
2、第一朵杏花
一丝不苟
竺可桢
精确 观察
3、 燕子
一、教材分析:
《燕子》一文,作者用优美简练的文字,鲜艳明快的色彩,为我们描绘出春天初到时的燕子。教材的图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全图呈绿色基调,有远山、湖水、稻田,桃花盛开,柔柳轻扬,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它们有的正在湖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还有的停在远处电线上歇息,它们给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二、教学要求:
1、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3、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4、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三、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正确理解长句子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光的明丽和祖国语言的丰美。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一、 揭示课题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是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溜走等到要写时不知从哪儿写起。就说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2、读题:
(板书“燕子”)
(1)、指导“燕”的结构:象形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A、小黑板出示字词: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
(2)、练读:
(3)、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四、布置作业
1、习字册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2、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一、复习前课
1、请学生说说回忆第一段写了什么?(外形)
2、作者是怎么写的呢?(请学生带感情背诵)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模样,那么着可爱的精灵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呢?(春天)
(2)、自由读这一段,想想它描绘了春天里的哪些事物?用横线划出来。它们是什么样的?圈出描写的词语。(微风——吹拂;细雨——洒落;柔柳……)
(3)、重点品味描绘春天的句子
A、出示小黑板。
指名口头填空第一句。(吹拂、洒落)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舒服、惬意……)你怎么读出这个感觉?(示范读,教师评价)
指名口头填空第二句。(展开)你怎么读出柳叶的嫩呢?(示范读,教师评价)
指名口头填空第三句。(赶集似的,烂漫无比)你怎么理解“赶集似的”?说明花草很多,很热闹……)你准备怎么读?(教师评价)
B、在这样美的春天里,还有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生趣是什么意思?(生机和趣味)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感觉?(高兴、兴奋……)
C、完整地练读——分小组比赛读——齐读
(4)、指导背诵
A、理思路:春天到了,微风和细雨怎样?柔柳怎样?青草怎样、绿芽、鲜花怎样?小燕子又怎样?
B、同桌互背。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理解内容:
A、自渎:思考这一段写了燕子的哪个方面?(飞行的形态)找出描绘的词语。(斜着、掠过、横掠……)
B、掠过写出了什么?(飞的速度快)(板书:快)横掠写出了什么?(飞得轻)(板书:轻)
(2)、指导朗读
A、小燕子飞得又轻又快,我们应该怎么读?(轻快)
B、指名读,评价——齐读。
(3)指导背诵
A、燕子图片演示。(指名表演)
B、练背——齐背(教师同时演示)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燕子轻快地飞呀飞,累了,就——停在电线上休息。(板书:休息)
(2)、默读。找出比喻句,说明把什么比做什么?(板书:电线——五线谱;燕子——音符)
(3)、比较:教师故意读错“痕””为“根”,请学生说说哪个好。
(4)、指导朗读:飞倦了怎样读?春天的歌怎样读?
(5)、指导背诵:
三、总结课文
学习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春天里活泼可爱的燕子。在外形上,它有着——(指名说),它在春天里到来,轻快地飞到我们身边,连休息的姿态都那么美。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一起读它。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围绕春天景物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羽毛 乌黑光亮
外形 翅膀 俊俏轻快
尾巴 剪刀似的
3、燕子 春天赶来
飞行 快,轻
休息 电线——五线谱
燕子——音符
4、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有两首诗,一首是《江南春》, 一首是《春日偶成》。
《江南春》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1、背诵《江南春》。
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3)师生小结: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将古诗变为)
3、办手抄报:“诗歌里的春天”。(选做)
板书设计:
江南春(杜牧)
莺啼 绿映红 (写景)
村郭 酒旗风
南朝 寺 (抒情)
楼台 烟雨中
(忧国忧民)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 余心乐
傍花随柳
习作一
一、教材分析:
要求学生写建议,春节来了,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看谁的理由充分。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介绍的地方,还可以配上插图或附上以前去浏览时的照片。
二、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
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
3、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习作的要求。
2、要有充分的理由。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例文《我的建议》。
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
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
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为什么?
3、小结。
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
二、宣布本次习作内容:《我的建议》。
春天来了,大家想去春游吗?你认为到哪里去最好?请仿照例文写个建议。
(三)拓展思路,习作指导。
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
板书:我的建议
交代地点 简洁
2、要以理服人。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板书:
主要景点 具体 结尾 点题
(四)学生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一、简介本次习作基本情况。
大部分同学能选取一个地方,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并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还能结合课内外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练习中。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写得较笼统,并不是十分吸引人。
二、典型习作集体点评。
习作例文:我 的 建 议
春姑娘又轻轻的来到了人间。在青翠的山间,留下了她的足迹。我建议同学们到诗情画意的山上去走一走,上次在山上看日出的情景,至今都留在我的脑海里。
走上干净的阶梯,好像走进了地球另一边的世界,那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蜿蜒起伏的山路,就像一条随时准备腾空的卧龙,景色秀丽宜人。如果你到了山的顶峰,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焕然一新,松柏向我们点头,鸟儿向我们歌唱,连路边*时不起眼的小草,也欢呼雀跃起来,衬托在小草上的鲜花,也那么透明晶莹,真不知道春姑娘施了什么神奇的咒语,把所有一切*常的事都变的不同寻常。一座座青山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这好像一幅画。
我希望老师和同学采用我的建议,在山上玩一玩,看一看。
评价:
1、用词不当,应将“轻轻的”改成“悄悄地”
2、“,”应改成“。”
3、这句话过渡很自然。
4、“,”应改成“。”
5、想象力丰富,比喻恰当。但“腾空”应用“腾飞”更好。
6、“焕然一新”、“欢呼雀跃”、“透明晶莹”这几个词使增色不少
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 简洁
我的建议 主要景点 具体
结尾 点题
练习一
一、教材分析:
《练习一》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学会“拟人”这种表达方式;读读背背,安排学生积累描写景色的成语;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要求推荐或作自我推荐;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散”、“处”。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2、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
5、学写毛笔字。
三、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 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概括这段内容是爸爸和小芳的对话。
(2) 出示《秋天》这首诗里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想想诗句主要写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说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兴趣。
(3) 诗句为什么不直接写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写成苹果娃娃、葡萄娃娃呢?齐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请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全班交流。
2、教学第二部分
(1) 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这样可以使生动形象,让人特别喜欢读。其实,这样的表达方法我们也会,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们会说成小溪在唱歌;荷花在风中摆动,我们会说成荷花在跳舞。书上也有几个句子,请读读。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
(3)四人一组交流。
(4)全班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
(2)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更生动些?指名交流。
(3)学生试写。
(4)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2、写好钢笔字。
读读背背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高耸着,直指天空。
蔚为壮观:蔚,荟萃、聚集。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4、同学们都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景色?
5、学生练习朗读的背诵。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植、程、租“这三个字。
(3) 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植、程、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右半边中”横“画比较多,并且最后一笔都是横。
(4) 教师范写“植”。提醒学生注意:“横”画在右边别顶住“竖”画,还要写得稳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
口语交际
1、审题
(1) 启发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决定要成立新一届的班委会,同学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确定组*员?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新的一届班委会将由哪些委员组成呢?
(2) 你觉得哪些同学最适合担任呢?发表推荐与自我推荐,指导学生了解推荐与自我推荐的要求。
(3)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3
第一单元指要
单元主题:美丽的自然景观
单元内容: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单元教学时数:13课时
《观潮》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课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教学时,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观潮》,齐读课题,这篇文章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谁了解它,能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向大家说说吗?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
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宏伟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导入的设计,利用录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谈观后感,接着问: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来描写这种景象的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
(1)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
(2)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
涨(zhǎng)起颤(chàn)动
3、指名接读课文。正音,评价
4、说说读懂了什么?理解天下奇观。打开字典查一查。并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篇(扩展2)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菁选5篇)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运用过去时态的句子。在句型中操练达到熟悉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并运用过去时态的句子,用它来表达过去的事。
学生分析:
小学生学习一般靠直觉和体验,不善于把握语言规律,对老师依赖性强,而且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对语言的记忆以机械记忆占大多数,加之学生生源复杂,在英语方面的基础差别很大,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合的方法,让学生乐于并易于接受。
教法学法:
讲读、直观演示、交际、愉快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Warming—up)
1、师生互致问候。
2、师生同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欢快的歌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任务活动做铺垫。
二、复习导入(Presentation)
1、通过教学课件来复习所学动词及过去式,并用他们来造句子。
2、接龙问答。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三、新知呈现
通过猜教师昨天买了什么来引出新课。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1:You went to the park.
S:You went to the market. S:??
T: es,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lease guess, hat did the teacher buy?
S: You bought??。 That is right .you are clever. you want to know whatdid our friends do yesterday? et`s listen.
四、新语言知识学习。(Study)
1、新词的学习
(1)结合光盘听录音。
(2)结合问题来理解课文Did you break your toy?//Did you see a scary thing?
(3)学习新词scary break fall
(4)教师结合动作领读。
(5)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句子构成方法。一般过去时疑问句:Did +主语+V???
Yes,主语+V。 No,主语+didn’t.
2、对话的学习及运用
(1)连词组句you、 Did 、fall see 、a 、you 、did 、scary、 thing I 、yes 、did No 、 did 、I not
(2)BINGO游戏。
五、任务活动。(Follow-on Activity)
1、运用所学的过去式的句子提问及回答,调查同学们的活动。
S1: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2:I went to the zoo. What did you do ?
S1:I played football with my father.
2、学生反馈
3、学生互评:哪组同学说的好?为什么?
引出对话中的礼貌用语
Excuse me,Thank you,Bye-bye,You are welcome,进行礼貌用语的教育。
六、扩展活动
运用see, buy, go, listen创编对话。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
教材分析:
在本课中,李明和英语老师谈论了有关天气的情况,由此引出了本课的snowy, windy, sunny, cloudy, rainy等描述天气状况的形容词及How’s the weather today?这个询问天气情况的句式。教学内容形象、直观、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学生分析:
在前一课中,学生已对snow,wind,sun,cloud,rain天气名词进行了学习,从而为本课形容词的学习打好了基础,减小了难度。由于教学内容形象直观,贴近生活,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
(1)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下列词汇:cloudy, sunny, windy,warm, cool, how, weather。
(2)能听懂、会说、理解并运用句型:How’s the weather today ? It’s XXXXXX.
(3)能理解字母组合ir, ur, er, or在单词中的发音及规则。
2.语言技能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新词,描绘不同的天气情况。
(2)运用新句型和同伴交流和描述天气情况。
3.情感态度
感知大自然美丽的四季和千变万化的天气,了解相关知识,保护自然环境。
4.学习策略
(1)了解名词结尾加y构成形容词的构词方法。
(2)在小组学习中,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
(3)运用本课所学的语音规律,尝试拼读新单词。
5.文化意识
了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天气变化。
教学重点:
1.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下列词汇:cloudy, sunny, windy,warm, cool, how, weather
2.能听懂、会说、理解并运用句型:How’s the weather today ? It’s XXXXXX.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本课描述天气情况的单词及句型谈论生活中的天气情况。
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交际运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和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通过小小预报员引出“天气”话题教学伊始,点击网站上的小小预报员栏目,然后提出问题:“Do you want to be a reporter? Can you talk about the weather in English? ”给学生设置任务“用英语谈论天气”,进而引出本课的`语言主题“天气”。
2.学习新知
(1)复习snow,wind,rain,cloud,sun
首先利用网站中“单词袋袋裤”中的“温故”栏目出示天气图片,学生看图片猜单词,从而复习snow, wind ,sun ,cloud ,rain这几个单词,同时板书单词。
【设计意图:学生复习snow,wind,rain,cloud,sun几个名词,引出cloudy,rainy,snowy,sunny,windy的学习,并为对比名词和形容词做准备。】
整合点:运用网站展示图片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天气的单词。
(2)学习新知snowy,windy,rainy,cloudy,sunny
T: Please look out of the window. The sun comes out. The weather is sunny. It’s warm.板书sunny,和sun对比。
学生小组讨论在snow,wind,rain,cloud的后面做怎样的变化形成本课所要学习的形容词。此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同时板书单词,之后通过网站中“单词袋袋裤”的“知新”栏目查找这些单词的汉意,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单词的朗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比较,初步了解本课中的天气词汇与上一课学习的名词的联系。】
(3)通过网站自学第一部分
点击网站的“看图识天气”栏目播放课文第一部分的flash课件,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一对一的跟读模仿。
【设计意图:通过一对一的跟读模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整合点:通过网站播放学习内容,将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模仿和实践。
(4)填一填
通过“填一填”栏目,复习本课形容天气的词汇,学生输入答案,回答正确与否会有相应的提示音。
【设计意图:通过操练,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天气词汇。】
(5)学习句型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XXXXXXX.
学生先整体感知,自主学习网站上的视频对话,进行一点一说的学习,跟读对话。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教师提问:“How’s the weather today?” “How’s the weather in ?(月份)?”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充分练习此句型。
【设计意图:学生学会使用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XXXXXX.句式问答天气。】
整合点:学生通过网站的视频资源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3.巩固操练
(1)点击“智力大冲浪”栏目,出现相应的日期和天气情况,生生操练句型“What day is it?” “How’s the weather today?”
(2)然后点击网站中的“天气转转转”栏目,转出相应的城市天气,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讨论此城市的天气状况。
【设计意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巩固运用本课描述天气的词汇和句型,做到学以致用,语言输出。】
整合点:利用网站,学生自己亲自操作电脑,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使英语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增加趣味性。
(3)找规律,学习字母组合ir, ur, er, or在单词中的发音
将这些不同字母组合的单词打乱顺序,学生将这些单词分类,然后指导学生读一读,找到规律后,尝试读新的单词。
【设计意图:通过找规律、总结,学生掌握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
整合点:学生在电脑上通过拖动完成单词分类,实现了人机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4.自我展示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个描述天气的形容词,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天气情况远不止这些,学生通过网站拓展栏目查找foggy等更多描述天气的词汇,然后通过*天气网,观察图片,选择某一城市结合之前学过的句型What day is it? What do you wear?及本课新句型创编对话。
5.结束课堂
Homework:选一个季节,和同学或父母谈论这个季节的天气情况。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3
课题:
Unit 1 Our school
教学重点:
需要学生能准确理解图和对话的内容,并重点掌握上述四个单词以及两个重点句子:“This is my com*r、 That is your com*r、”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学生看图自己填出四线格中的单词,和这几个单词以及一组句子在四线格中的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声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相应的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学生跟录音演唱C部分的歌曲《Our School》。
2、请一组学生表演A部分Let’s talk的对话,复习所学的新句型。
3、引导学生复习第三册学生用书第一单元A部分的Let’s learn,巩固学习六个单词并请学生用该部分的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来介绍自己的教室。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播放Let’s chant B部分的歌谣,引导学生将学校场馆library, art room, canteen, gym和动词read, draw, eat, play对应起来认读。
2、教师对歌谣中的内容进行提问:“Where do you read? Where do you draw?”等等,学生作答后,教师继续提问:Where do you play com*r?学生会比较容易地答出:in the com*r room、这时教师可出示图片说:This is a com*r room、
3、师生之间对图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交际性问答后,教师展示在四线格中书写单词和句子并讲解书写规范:
句子打头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句子末尾要加标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英语中的句号为实心点,汉语中的句号是空心小圈;
句子当中的单词间距为一个字母宽。
学生第一次接触句子书写,教师需要悉心指导仔细检查,及时指出学生书写当中的错误。
4、角色表演。学生载上头饰表演Let’s talk的内容,巩固本课时的新句型。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听音判断。学生合上书本,教师取下图片。教师根据图的内容说一些句子,如:There are three com*rs in the room、请学生根据记忆中图的内容判断正误。
2、Good to know
先让学生思考:Can we drink in the com*r room? Can we eat in the com*r room?由此引出Don’t drink in the com*r room、和其他学校常规的英语表达。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做本单元Read and write A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书写com*r, board, fan, light,并将本课时对话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课后反思:
本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还不够深入;教师指导性语言过多,有时打断学生的发言。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在英语语言方面的水*,全面锻炼自己多方面的应变能力,做到授课时不慌不乱,沉着稳重。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4
教学内容: Unit 6 Meet fail
教学目标:
1. 能够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如:This is uncle.
2. 能够简单描述家庭成员,如:He’s a baseball plaer. He ls strng.
3. 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如:Act lie a …….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4. 会唱歌曲“Father and Mther”。
教学重点:听说认读四会单词:fail parents uncle aunt bab brther
教学难点:理解parents uncle aunt bab brther等词的含义
教具准备:
1、本课生词的单词卡片
2、配套的教学挂图
3、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4、学生的家庭成员照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up/Revisin)
1、播放第二册学生用书Unit 2《Father and ther》的歌曲,让孩子边唱边表演。
2、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孩子抢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fail tree,请孩子把father ther等贴在fail tree相应的位置上,大声读一读。
3、教师出示挂图(自己的家庭照片),用This is …. She/He is. …进行介绍和描述。
4、孩子把自己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尝试用This is …. She/He is. …进行介绍和描述。
(二) 呈现新课 (Presentatin)
1、教师出示说:“D u n What are u ging t be?(教师指着图片提示学生:Are u ging t be a driver?) 引导学生说出:I’ ging t be a…
4.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扩展一些职业词汇:public servant , businessan / business5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artA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话题是购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比较感兴趣也易于接受,是继第3单元学习衣物的知识升华。本节课主要围绕“How much is it?”来询问衣物的价格为主线展开话题,通过听、说、认读等各种方式,使学生能用It’s clourful/ petty/chep/expensive来描述衣物。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可由于英语处于非主非副的地位,英语科还是得不到象语、数一样重视,有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不愿吃苦,作业也不认真完成,导致英语单词记不住,读句子主更不如人意,有部份学生对1-99的数字反应迟钝,直接影响到本节课对衣服的价格讨论,针对这一问题,我特意设计了“快看快读”的游戏复习数字,为下文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够听、说、认读单词clourful/ petty/chep/expensive。
b、能够运用“How much is it”来询问衣服的价格,并能用It’s ….描述衣服的颜色和价格。
2、能力目标:
a 、能够简单描述衣服的颜色和款式,评论价格、。如:It’s colourful./pretty/cheap/expensive…
b、能够询问价格并做简略评价。如:How much is it? It’s … .
c、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交流。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养成节约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表示描述衣服的单词It’s colourful./pretty/cheap/expensive,
与及运用句子“How much is it”来询问衣服价格并作出正确的回答。
教学难点:掌握expensive的正确发音。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篇(扩展3)
——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菁选3篇)
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1
课题:Unit 1 Our school
教学重点:六个生词的正确发音以及序数first, second的用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Let’s play和Story time的教学铺垫新句型:Is this the …?/ Is that the …?
教具准备:
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声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教师准备相关的词卡。
教师准备一幅大楼的框架图。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师生齐唱本单元的Let’t chant B部分的歌谣。
学生起立边跳边唱歌曲《Our school》。
教师说一个句子,如:I can see many flowers in it. Where is it? 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单词,然后做出正确的回答。
请学生模仿教师说句子,其他学生判断说单词,说一说校园里还有些什么设施和课室等。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教师播放A部分Let’s do的声音,学生表演 “听听做做”活动。
教师提问:Where do we water the flowers? 学生回答:In the garden. 教师再问:Where do we read story-books? 学生回答:In the library. 然后教师继续提问:Where do we have com*r classes? 引导学生说出:In the com*r room。
教师出示本单元的图片,说,This is the com*r room. 教授其余五个生词。
听录音,跟读、模仿。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教师将一幅教学楼的框架图贴在黑板上,让两名学生站在讲台前。教师说:The washroom is on the second floor. 让学生在讲台上选出washroom的词卡,并将它贴在正确的"地方。速度快的学生为胜者。或者教师提问:Where’s the library? 学生快速报答:It’s on the first/ second floor. 一共有六张类似图片。
教师把贴在黑板上的六张图卡分别翻过来并打乱顺序,用手盖住单词,然后向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music room? 或者指着某张图卡问学生:Is this the washroom? 让学生回答,借此铺垫新句型:Is this/ that the …?
播放Story time 的课件或录像,学生观看后回答一些理解性的问题。教师尤其需要向学生强调“Is this/ that the …?”的不同用法:this通常指距离较近处的事物;that指距离较远处的事物。
学生先跟录音朗读课文,再分角色朗读。
(四)巩固与扩展
做本单元B部分Let’s learn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可以在课后将Story time 中的故事表演出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阐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学会了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学校。
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2
课题:Unit 1 Our school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学校设施的五个单词,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教学难点:单词library中辅音连缀的发音。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声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一幅本单元的校园分布图。
3.教师准备本课时的五张单词卡。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学过的歌谣(第三册第五页的 “Work And Play”),让学生跟随声音说唱。
2. 播放第三册第一单元课件Let’s learn A ,回顾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自然过度到学习学校各课室的名称。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 教师指着教室问学生:This is our new classroom. Do you like our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教师接着问: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Do you like our school? 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the school? Look! This is a map of our school.
2.播放本课的声音Let’s learn A, 教读生词。教师可引入句型“It’s on the first floor.,为下一课时进一步学习序数词做铺垫。通过教师领读和听音跟读,让学生掌握本课时五个生词的正确读音。在练习library的发音时,可复习已学过的含辅音连缀的单词,如ice-cream, brother, friend, hungry。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1.小组比赛。教师出示一张词卡,如garden,组内学生依次说出与该词有关的其它单词,如:flowers,red,colour,trees等,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单词,也为继续学习Let’s do打下基础。
2.看Let’s do的图片(没有文字),让学生仔细看动作,然后跟着声音做动作。播放声音,教师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动作。然后分组进行练习,采用组与组竞赛的方式,可以是做动作猜句子并说出单词,也可以是听声音,做动作。让其他的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包括动作是否准确、到位、优雅等。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做本单元A Let’s learn 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和同桌一起玩“画画、想想”的游戏。一名学生在纸上画一本书或一个碗,另一名学生说出library, canteen 等相关生词。
3.试一试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发Let’s do 中的指令。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立足新教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学生从最熟悉的自己的学校着手,很自然地过渡到专用室library、canteen等的.名称及其方位的学习。语言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当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简到繁。学生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
课题:Unit 1 Our school
教学重点:六个生词的正确发音以及序数first, second的用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Let’s play和Story time的教学铺垫新句型:Is this the …?/ Is that the …?
教具准备:
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声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教师准备相关的词卡。
教师准备一幅大楼的框架图。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师生齐唱本单元的Let’t chant B部分的歌谣。
学生起立边跳边唱歌曲《Our school》。
教师说一个句子,如:I can see many flowers in it. Where is it? 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单词,然后做出正确的回答。
请学生模仿教师说句子,其他学生判断说单词,说一说校园里还有些什么设施和课室等。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教师播放A部分Let’s do的声音,学生表演 “听听做做”活动。
教师提问:Where do we water the flowers? 学生回答:In the garden. 教师再问:Where do we read story-books? 学生回答:In the library. 然后教师继续提问:Where do we have computer classes? 引导学生说出:In the computer room。
教师出示本单元的图片,说,This is the computer room. 教授其余五个生词。
听录音,跟读、模仿。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教师将一幅教学楼的框架图贴在黑板上,让两名学生站在讲台前。教师说:The washroom is on the second floor. 让学生在讲台上选出washroom的词卡,并将它贴在正确的地方。速度快的学生为胜者。或者教师提问:Where’s the library? 学生快速报答:It’s on the first/ second floor. 一共有六张类似图片。
教师把贴在黑板上的六张图卡分别翻过来并打乱顺序,用手盖住单词,然后向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music room? 或者指着某张图卡问学生:Is this the washroom? 让学生回答,借此铺垫新句型:Is this/ that the …?
播放Story time 的课件或录像,学生观看后回答一些理解性的问题。教师尤其需要向学生强调“Is this/ that the …?”的不同用法:this通常指距离较近处的事物;that指距离较远处的事物。
学生先跟录音朗读课文,再分角色朗读。
(四)巩固与扩展
做本单元B部分Let’s learn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可以在课后将Story time 中的故事表演出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阐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学会了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学校。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篇(扩展4)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3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
2.填空。
25×6+75×6=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
(1)①102×4
②102×45
③……=(100+2)×45 =102×(40+5)
=100×45+2×45 =102×40+102×5
=4500+90 =4080+510
=4590 =4590
(2)①32×27+32×73
②32×27+32×73
③……=32×(27+73) =864+2336
=32×100=3200 =3200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题。
(2)填空。
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练习五第4题:学生根据题中所呈现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然后思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练习五第8题:学生根据情景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先独立思考解决,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全班交流,板演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
3.发展练习
练习五思考题,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先在小组中商量解决,最后全班反馈,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4.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2,3,6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第二课时:认识容量和升(2)
美妙的“杯琴”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p.20、21
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学过程:
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
一、请学生介绍“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二、学生分组实验: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
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 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三、介绍“你知道吗?”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3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篇(扩展5)
——四年级英语第一课教案3篇
四年级英语第一课教案1
教学内容:
Look and read Play a game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Using possessive adjectives to show possession Using nouns phrases to identify people,animals,events,objects and activities Asking simple questions to obtain yes/no answers
2.能力目标:Communicate with teachers or other learners
3.情态目标:爱护绿化
重点难点:
Its stalk is long. Has it got …?
Teaching aids:pictures,recorder
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
1,Sing a song
2,Daily talk
Revision Review:stalk,leaves,flowers,roots,
二、Presentation
1.Show a picture of a plant with flowers. Ask:What is it?Is it a tree?To elicit:a plant/ Ask:What colour are the flowers?What colour are the leaves?To elicit:They?re… Ask:Are they long or short?To elicit:They?re long(short).
2.Draw another plants. Say:Look at this plant.Its flowers are red. Look at that plant .Its flowers are purple.
3.Listen to the tape.
4.Say sth.about the plant .
Show a picture of a tree. Introduce:a trunk,branches.
Make sentences:Its trunk is big. It branches are long.
Listeen to the tape.
Say sth about the tree.
Play the cassette:
Play a game/ Listen and repeat.
Play this game.
三、Consolidation
1.Photocopiable pages 44—45.
2.Workbook page 29.
3.Grammar practice book 4a page 35.
板书设计:
Unit 2 Look at,,,Its stalk is…
Its trunk is…
leaves are …branches… roots flowers
四年级英语第一课教案2
Unit 2My School bag第一课时备时9、21授时9、25教学目标:
1.听懂会说How many ... do you have? I have...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四年级英语教案Unit 2 My School bag第一课时。
2.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词汇: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notebook, math book,story-book, school bag以及句子How many...do you have? Ihave...
教学重点:
1.句型:How many… do you have? Ihave…2.词汇:Chinese book, Englishbook, math book, notebook, story-book, schoolbag
教学难点:
1.发音:have, math book,story-book, schoolbag
2.区别书写形式:notebook,story-book与Chinese book, Englishbook, math book
教具准备:
1单词卡片
2.书包一个,本课所涉及的各类书本如干本,文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Singasong.(“Ten little candles”)
2.Let’s do.(三年级Unit 1 )
3.Freetalk.What can you see in ourclassroom?How manypencils do youhave?What colour is it ?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手拿一个书包,提问:How many schoolbags do you have?学生回答:I have…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schoolbag并让学生指一指自己的schoolbag。(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
2.教师提问:Ihavesixbooksinmy schoolbag.How many … do youhave? I have…学生回答:Youhave…
1)通过卡片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 学习math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th咬舌尖。指导学生区别带有book这几个单词的不同书写形式。
2)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
3)通过小歌谣的方式,对Chinese进行操练,教案《四年级英语教案Unit 2 My School bag第一课时》。I’m a Chinese,you’re a Chinese ,We areChinese.We love China.
4)词语拓展。I’m anEnglish teacher.Miss Xin is your________teacher. Miss Zhou isyour________teacher.5)活动(如Show me your notebook.Putyour math book in your schoolbag,进行单词的滚动练习。
3.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问答练习。如:A: Howmany books do you have?B: Ihave ____.An English book, a Chinese book, a manth book and anotebook…找几组学生汇报成果,共同交流。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游戏1 Listen and do学生要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由教师或某一个学生发布命令,其他学生听懂之后要完成这一动作。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游戏2 看谁拿得快教师用英文说:Show me your Englishbook. Show me your Chinese book…学生听到之后,要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和举起相应的物品,看谁拿得快。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启发学生把本课所学句型和单词综合运用,并回答出问题:Howmany Chinese books do you have?
2.欣赏歌曲《How many pencils do youhave?》
课后反思:
在本堂课中,虽然字词操练较到位,但是句型的操练铺垫不够,示范不清晰,造成学生学习任务难以较好地达成。另外,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上,难度掌握不好,有点拔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达到很好的巩固效果和反馈作用。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以学生为本,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年级英语第一课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artA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话题是购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比较感兴趣也易于接受,是继第3单元学习衣物的知识升华。本节课主要围绕“How much is it?”来询问衣物的价格为主线展开话题,通过听、说、认读等各种方式,使学生能用It’s clourful/ petty/chep/expensive来描述衣物。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可由于英语处于非主非副的`地位,英语科还是得不到象语、数一样重视,有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不愿吃苦,作业也不认真完成,导致英语单词记不住,读句子主更不如人意,有部份学生对1-99的数字反应迟钝,直接影响到本节课对衣服的价格讨论,针对这一问题,我特意设计了“快看快读”的游戏复习数字,为下文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够听、说、认读单词clourful/ petty/chep/expensive。
b、能够运用“How much is it”来询问衣服的价格,并能用It’s ….描述衣服的颜色和价格。
2、能力目标:
a 、能够简单描述衣服的颜色和款式,评论价格、。如:It’s colourful./pretty/cheap/expensive…
b、能够询问价格并做简略评价。如:How much is it? It’s … .
c、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交流。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养成节约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表示描述衣服的单词It’s colourful./pretty/cheap/expensive,
与及运用句子“How much is it”来询问衣服价格并作出正确的回答。
教学难点:掌握expensive的正确发音。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篇(扩展6)
——小学四年级s版下册第一单元作文3篇
小学四年级s版下册第一单元作文1
在我们校园的东侧有一条狭长的石子路。它沿着校园的红墙,从教学楼的门前延伸到办公楼的门口。
这条石子路长不过一百米,宽只有一米多,一律用淡青色的小石子拼凑而成。七棱八角的小石子彼此相互挤压,被填缝的水泥牢牢地粘在一起。石磙压过,路面*整而结实。路边用红色砖头砌成了锯齿形的道牙,像给石子路镶上了一道精美的花边。石子路东侧的小红墙前,种了一排挺拔的小白杨。每当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叶子,撒在小路上,路上的石子也染上了金色,熠熠闪亮。
这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石子路,它没有柏油马路那样宽阔,更没有青砖甬道那样光滑。它在校园里也许引不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它仍一年一年地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早晨,我的老师迎着朝霞,从这条石子路走来,给我们上课;傍晚,我的老师踏着夕阳,从这条石子路走去,到办公室给我们批改作业……我爱校园的石子路,爱它的奉献精神,更爱那在石子路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往返无数次的人——我的老师!
小学四年级s版下册第一单元作文2
春风拂面,杨柳如烟,春姑娘迈着轻盈、欢快的脚步满面笑容地来到了人间,来到了我们的校园。这时,枯黄的小草打起了精神,披上了绿袍子,伴着春风跳起了舞蹈。小花园里,冰封已久的溪水又“叮叮咚咚”地唱着歌儿奔向远方校园里一片盎然生机。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脾气暴躁的夏大哥悄然而来。法桐树又长出了许许多多的绿色树叶,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色大绒伞,为我们遮挡烈日。荷花池里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在水面上亭亭玉立,与一些不知名的小花争奇斗艳,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天高云淡,秋风瑟瑟,树叶宝宝们依依不舍地从大树妈妈的怀抱中飘落下来,像给大地铺上了黄色的地毯。原来那些娇艳的花儿们也无精打采了,一个个垂头丧气。而那些五颜六色的菊花却不畏寒冷,舒展开她俏丽的花瓣,装点着我们的校园。
秋去冬来,北风凛冽,鹅毛大雪从天而降,给我们的校园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这时,所有的树木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而教学楼前那四季常青的松柏却生机勃勃,像钢铁战士一样耸立在风雪之中,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在这美不胜收的校园里,我快乐自由地成长,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小学四年级s版下册第一单元作文3
自从我上学以来,学校就变成了我的第二个家,在这里有我熟悉的同学,有我敬爱的老师,我们就像一家人,在这里有欢声,有笑语,有痛苦,有烦恼,有我的一切,一切`````````,它们和我是无法分开的,但最深刻的还是上三年级的那天。
那一天,是轮到我扫厕所的日子,和我一起扫厕所的还有几个同学,我们认真的扫着,虽然有些臭,但是没办法,谁让轮到我了呢,越扫越无精打采,我把扫把挥来挥去,一不小心把泥水弄到了李娜同学的裤子上,我害怕极了,心想:怎么办?这可是李娜最喜欢的一条裤子啊,而且还是白色的。我害怕的一直往后退,李娜开始也是一楞,后来她笑了笑,对我说:“害怕什么,没关系,我们是朋友吗。”我笑了,心里感觉好多了,我拉住李娜的说:“谢谢你对我的宽容。”
真的,爱在班级,爱在同学之间。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篇(扩展7)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最新」3篇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最新」1
美丽的象山仙境
今年的十月一日,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去了宁波象山。我一到那里就被象山的景色给迷住了!
满眼望去,看到的是无边无际的大海。
我们到那里已经十一点多了,所以我们先去吃中饭。
午饭自然少不了美味的海鲜。大人们还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海鲜,我早已按捺不住想去一探究竟的心,一顿囫囵吞枣,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海滩上。
哇!在阳光的照耀下,细细的沙子柔柔的、暖暖的,踩在脚下真舒服!放眼望去,海滩上有很多色彩斑斓、形状不一的贝壳。我捡起这个瞧瞧,捡起那个看看。然后,把一大袋贝壳兜在裙子里。
正在这时,一片海浪轻轻摸摸我的小脚丫,好痒!轻轻抬头,蓝蓝的天、白白的海浪!真美!
象山的鱼绚丽多彩,有的鱼长得像一把长长的剑;有的鱼尾巴竟比身体还要大;有的鱼长得扁扁的,似乎是被谁重重拍了一下,拍扁了;还有的鱼身上长满了刺,鼓起起来像皮球一样圆,真是太有趣了!
晚上,大家正在商量明天去干嘛。当大家都毫无头绪时,我提议去找店长,“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妈妈说。
我把店长给“请“来了,店长说:“我们这里山高,可以去看日出。”“对!好主意!”大家一致认同。
第二天,凌晨三点的闹钟刚刚叫响,我们就立即起床。凌晨四点左右,我们已经爬到了山顶。一切准备就绪,十分钟过去了,一个红红的大太阳慢慢地爬上了海*面,然后跃出海面!日出真美啊!
宁波象山真是人间仙境啊!如果我能永远住在象山,那就太好了!每天早上都能在阳光的照耀下起床,在海浪拍打的声音中入睡。
第三天,我带着遗憾的心情和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如果以后我有时间,一定还要再来!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最新」2
今年的十月一日,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去了宁波象山。我一到那里就被象山的景色给迷住了!
满眼望去,看到的是无边无际的大海。
我们到那里已经十一点多了,所以我们先去吃中饭。
午饭自然少不了美味的海鲜。大人们还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海鲜,我早已按捺不住想去一探究竟的心,一顿囫囵吞枣,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海滩上。
哇!在阳光的照耀下,细细的沙子柔柔的、暖暖的,踩在脚下真舒服!放眼望去,海滩上有很多色彩斑斓、形状不一的贝壳。我捡起这个瞧瞧,捡起那个看看。然后,把一大袋贝壳兜在裙子里。
正在这时,一片海浪轻轻摸摸我的小脚丫,好痒!轻轻抬头,蓝蓝的天、白白的海浪!真美!
象山的鱼绚丽多彩,有的鱼长得像一把长长的剑;有的鱼尾巴竟比身体还要大;有的鱼长得扁扁的,似乎是被谁重重拍了一下,拍扁了;还有的"鱼身上长满了刺,鼓起起来像皮球一样圆,真是太有趣了!
晚上,大家正在商量明天去干嘛。当大家都毫无头绪时,我提议去找店长,“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妈妈说。
我把店长给“请“来了,店长说:“我们这里山高,可以去看日出。”“对!好主意!”大家一致认同。
第二天,凌晨三点的闹钟刚刚叫响,我们就立即起床。凌晨四点左右,我们已经爬到了山顶。一切准备就绪,十分钟过去了,一个红红的大太阳慢慢地爬上了海*面,然后跃出海面!日出真美啊!
宁波象山真是人间仙境啊!如果我能永远住在象山,那就太好了!每天早上都能在阳光的照耀下起床,在海浪拍打的声音中入睡。
第三天,我带着遗憾的心情和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如果以后我有时间,一定还要再来!
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3篇(扩展8)
——海边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海边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1
周末,一家人去海边游玩。
当我们坐车到达海边时,夕阳正好落在海*面上,远远望去像一个巨大的火球,将大海染成了绚丽的金黄色。远处海面上,一艘艘归航下锚的渔船随着海浪的起伏轻轻摇晃,海水轻轻地拍打着船舷。
沙滩上,游玩的人们开心地在沙滩上奔跑着,到处是欢快的笑声。我看了兴奋不已,急忙脱下鞋子,冲向沙滩。细软的沙子挤进了我的脚趾缝里,痒痒的,真舒服!
爸爸看我玩得入迷,就说:“儿子,我们下海游泳吧,让你尝尝大海的味道。”
我二话没说,急忙换上泳衣,不顾身后爸爸紧张的叮嘱,三步并做两步,就冲向了大海。正当我想施展“三脚猫”的游泳技术时,一个大浪突然打来,猝不及防,我的嘴里充满了苦涩的海水。我不服气地再次迎向海浪,可是仍被无情地冲回到沙滩上,好不狼狈。
我纳闷地问爸爸:“为什么在大海里游泳和在泳池里游泳,有那么大的差别?”
爸爸说:“这就是大海。时而温顺,时而凶猛。一不小心,就能让你灌满苦涩的海水。想在大海里自如的游泳,就要有过硬的本领,冷静的头脑,更要有坚强的意志!在大海里游泳,更多地是对自我的挑战。”
我听了之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
时间过得飞快,天色渐晚,我们也要回家了。看着夜幕下宁静的"大海,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在大海里自如的游泳,成为一名勇敢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