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工作心得体会1 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如果我们另找一条途径,走进学生的生活,和他们零距离接触,也许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学生的家长我基本都通过电话,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工作心得体会,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工作心得体会1
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如果我们另找一条途径,走进学生的生活,和他们零距离接触,也许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学生的家长我基本都通过电话,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12月21日利用休息时间,我和同事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其中的感触颇深。我深切地感受到家访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距离,只有家长们少了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寒冷的风呼呼地刮着,老师的家访却给学生和家长带去了温暖。尤其是山区的孩子,他们离家较远,*时中午在校吃饭,所以能够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很少。虽然我很多次试图与这些孩子交流,但是效果依然不佳。每次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心中总是感觉很无奈。我们首先走访了其中的一位——张__。这个孩子*时顽皮好动,上课精力很特别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考试试卷从来没及格过,而且*时颇爱管"闲事"。到达学生张__家时,他的家长颇感意外。或许是因为孩子的调皮,或许是因为许多次老师电话"邀请",都没能把张__的家长请到学校,张__的妈妈很是不好意思。我和张__妈妈稍稍交流了一下孩子的在校表现。张__妈妈满脸歉意地说:"老师,我对孩子管理太松了,您前几次打电话,我因为上班抽不开身,所以没能去学校……"
"工作再忙,也不能不管孩子呀!毕竟孩子才上二年级,没有家长的管理,孩子怎么能约束住自己呢?……"我开始耐心地做家长的工作。
"对,对,对,老师,是我们做的不对!……"张__妈妈点头答应着。
停了一会儿,我又说:"您工作忙,为什么不让孩子的爸爸去学校和老师交流呢?"
张__的妈妈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我感觉其中必有隐情。果然,她抬起头时,眼圈已经发红了。
"老师,您没听说过前两年硫酸厂发生的那件事吗?孩子他爸与人打架,我们家赔付给人家很多钱,欠下了许多债。我一个月就2000多块钱,还要供张__姐弟俩上学,所以对孩子的管理放松了……"张__妈妈哽咽着说。
听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自以为很关心孩子,自以为很会讲道理,却从来不知道去找找孩子落后的根源在哪里。我开始与他们心贴心的交流,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补习计划……孩子笑了,家长笑了,我也笑了。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同时让我们更深的认识到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不同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多数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管教子女严厉的家长,会教子女做人的道理,孩子的品性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对自己的子女过于溺爱的家庭,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和家长促膝谈心,有的给予肯定和表扬,有的共同商讨,有的用好的教育事例给家长作分析,委婉地指出其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在这段时间的家访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家访对教师和学生家长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家长能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老师能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源着手,对症下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达到家校结合,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小班工作心得体会2
我们*时都说幼儿园的工作琐碎,小班的工作就尤其琐碎,“小班家长事儿多”似乎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做好家长工作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职责,只有家园配合一致,才能真正实现因人施教,才能对每个幼儿实现良好的教育。
一、运用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1、 和家长进行情感和教育方面的沟通。见到家长,我们总让他们看到我的笑脸,每天不管心中有无烦心事向家长点个头,打声招呼,道声“再见”并不难。我们都是不爱告状的老师,我们觉得孩子在我班上,犯了错,首先应该由我们来教育引导,不要太多地把责任推向家长,除非确实需要家长共同来配合教育的。即使这样,在与家长交谈时,我们也特别注意讲话的方法和语气,我们会笑着婉转地跟家长说事情,尽量不让家长产生因为孩子犯了错而使老师反感或另眼相待的错觉,让家长感到尴尬。
2 开展各种家园合作活动。
我们针对幼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现的进步及时与家长“通气”。如:唐杨是个女小朋友,*时就跟个男孩差不多,老是上串下跳的不会休息一下,但是通过老师和家长共同通气后对幼儿的教育,让我们都发现她变小淑女了,唐杨妈妈也觉得她开始斯文起来了。如培养小班幼儿的讲礼貌习惯,就要家园共同合作,要求在家庭中*以身作则,使幼儿自然形成讲礼貌的好习惯。现在她们都知道早上跟老师说早后,也要跟家长说再见才能到玩具区选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了。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有价值的教学活动
我们结合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孩子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孩子的生活经验上,因此我们经常与家长相互合作,帮助孩子接来相应的生活经验。比如在主题教学五彩的春天时就请家长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观察春天有些什么跟别的季节不同的,让孩子们在观察中学到知识,回来后我们一起说说,讲讲,又让幼儿的说得到锻炼了,家长们都觉得孩子们爱说了。
三、丰富幼儿各种有趣的活动。
本学期,我们班级的家长积极配合班级各种,在主题活动中收集资料,将家中的废旧物品(袜子)清洗干净,充实了角色游戏的材料。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请家长们跟孩子们一起跳舞,家长们也积极主动来园观看艺术汇演,并得到一致好评。
四、 密切家园之间的联系,建立*等、合作、和谐的关系
我们经常通过早上和放学时间和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及在幼儿园家园联系和网站中对家长进行育儿知识教学,和家长交流家园之间孩子们的不同事,趣事,糗事等等,拉近了家长和老师的关系,我班孩子们体质弱,老师就请家长带毛巾、换的衣物到园来,让家长们都觉得老师好像在带自己孩子那么的仔细。当有孩子未到园老师也会用电话和家长及时沟通,询问幼儿情况,等等。
总之,信任是家园合作基础,也是家园共育的关键,我们所有的工作也是围绕建立“信任的桥梁”而开展。如果家园互相信任,就能相互体谅,就能为孩子更好的`发展提供良好和必要的条件。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他就象一张无字无画的白纸,交在父母老师手中,为父为母为师的责任就是要在这张白纸上添色加彩,使之鲜活,充满生命。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们更加认识到:家园互动是课程架构中的一部分内容,是课程实施的强有力保证。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创设离不开丰富的物质,资源的统整利用离不开有效的家园互动。
小班工作心得体会3
常规管理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
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比较好动,如果没有良好的常规,保教活动就不能很好的实施。小班孩子可塑性大,好习惯易于培养,坏习惯也容易形成,如果坏习惯一旦形成,矫正起来要进行再教育,则事倍功半,十分困难。如果能在小班时期形成良好的常规,那就有利于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在家都是父母、祖辈的心肝宝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由家长包办或代办,根本不需要孩子自己动手,因此他们不了解哪些是需要养成的生活习惯,哪些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就更加没有准确的概念。因此,我们教师就得先把有关生活常规的概念传递给孩子,如吃饭前要洗手、睡觉时要把鞋子放整齐、小椅子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好要放回原处等等。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接受鲜活具体的标记暗示,而厌倦老师的一些枯噪说教。所以我们依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征,我们会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代表自己的小标记,还把一些要求、规则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幼儿易接受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来提示孩子们儿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标记使我们省去了不少苦口婆心,同时又使幼儿遵循常规时更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