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13篇(2023年)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13篇(2023年)

时间:2023-07-20 18:50:11 来源:网友投稿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第1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要求,本学期期末复习计划为:一、复习内容与目标:(一)积累:1.正确认读、听写本册中300个生字。2、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的发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13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13篇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1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要求,本学期期末复习计划为:

一、复习内容与目标:

(一)积累:

1.正确认读、听写本册中300个生字。

2、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的发现。

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

4、课文中优美段落、重点段落的诵读。

5、古诗默写

(二)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
能复述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参见课堂本和试卷中根据意思写词语的题型)。

3、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以第五、六、七单元为例,以过渡句和中心句为重点)。

(三)习作

1.学会把读习作要求,根据要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
程度较好的能在语言上有所提高。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文园地二及相关题目)。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
人物之间的对话。)

4.复习教材中的作文,以课文优美段落和学生佳作为例,进行指导(写事:课余生活、熟悉人的一件事;
写景物:秋天的图画、观察日记、去过的地方;
传统文化、编写童话)。

二、复习重难点: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中的汉字并会写。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

2、加强朗读和背诵,充分积累语言。(四字词语、名言、警句等)

3、注意习作中语句表达通顺,不写错别字。

4、能根据文章内容,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复习措施:

1、采用分单元复习和分块复习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1)分单元复习,主要针对每一篇课文及练习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复习,特别是学生平时作业过程中出现错题,进行重现,进行重点讲评。

(2)分块复习主要是分识字写字、词语、句子、阅读、习作五块。识字写字:主要是进行一些综合的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句子:针对“把”“被”字句,修改病句,句子的转换及缩句。

阅读:作为专项复习的重点来进行。要花时间,整理一些题型,结合一些阅读题,在练习的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写作:对教材中的习作做一次整理,结合本册教材作文的要求做好分析。要加强对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还有审题能力的训练。既要对本学期作文进行总结梳理,还要找相应的题材进行练习。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2篇

一、评审要求:

综合复习,了解学生在拼音、识字、写作、阅读、口语交际、综合练习等方面的情况。,要查缺补缺,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情绪、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二、审查原则:

1.全面复习本卷的语文知识。

2.所有学生复习。

3.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整体知识与个别学习困难的关系。

4.评价内容和形式:口试(40分)与笔试(60分)相结合。

三、复习内容:

(一)拼音部分:

1.正确抄写音、韵母和音节,巩固标准声调规则。

2.能准确读音节,完成“读拼音写单词”。实践

3.能把音节和对应的汉字或图片连接起来。

(2)汉字:

1.能够听写本书并书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画顺序规则。

2.掌握本书的六个部首,能够灵活变换组合字的部首,组合新词。能把两个单字变成一个组合字,知道单字的一些变化。

3.识别同音字、相似字和多音字(7)。

4。掌握难词的书写顺序。

(3)文字:

1.普通汉字可以构成单词。

2.掌握这本书的反义词。

3.填空或连接完成搭配词:(构成名),(动词宾语),(量词名词)

(4)句子部分:

1.掌握汉语世界中出现的简单句。

2.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如“什么”和“如何”)

3.把单词连接成句子。

4.看图写句子。

5.掌握句型:(1)谁,在哪里,什么?(2)在哪里,什么?

(5)阅读部分:

1.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背诵题目下带下划线的课文。

2.自然段数可以统计,段数可以正确标注。

3.完成不少于1万字的课外阅读量。

4.读简单的儿歌,根据短文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复习题:

(一)拼音部分:

1.看拼音,写单词。

2.听写单词。

3.正确连接:(汉字-音节-图片)

(2)汉字:

1.用指定的偏旁部首写单词。

2.把词根相同的词分类。

3.相似的单词和短语。

4.复音构词法。

5.组合字符的拆分。

(3)文字:

1.词语搭配。(形成名)(动词名)(量词)

2.写反义词。

(4)句子部分:

1.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

2.把单词连接成句子。

3.看图写句子。

掌握句型:(1)谁,在哪里,什么?(2)在哪里,什么?

4.补充句子,使它们完整。

(5)阅读部分:

1.数出自然段。

2.根据需要完成填空练习。

口试:

1.阅读测试2。阅读测试3。背诵测验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3篇

一、复习要求:

全面复习,了解学生在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实践等诸方面的情况,查缺补漏,使学生全面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二、复习原则:

1.全面复习本册语文知识。

2.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复习。

3.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整体知识与个体学习难点的关系。

4.评价内容与形式:口试(40分)与笔试(60分)相结合。

三、复习内容:

(一)拼音部分:

1.正确抄写声、韵母、音节,巩固标调规则。

2.能读准音节,能完成“读拼音,写词语。”练习。

3.能把音节和相对应的汉字或图画连起来。

(二)汉字部分:

1.能听写本册会写字,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掌握本册6个偏旁部首,能灵活更换合体字偏旁,组合新字。能将两个独体字变成一个合体字,并知道独体字的一些变化。

3.辨别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7个)。

4。掌握难字的书写笔顺。

(三)词语部分:

1. 常用的汉字能组词。

2.掌握本册中的反义词。

3.填空或连线完成搭配词语:(形名)、(动宾语)、(数量词名词)

(四)句子部分:

1.掌握语文天地中出现的简单句子。

2.在句子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如“什么”、“怎么”)

3.连词成句。

4.看图写句子。

5.掌握句式:
(1)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什么地方,有什么?

(五)阅读部分:

1.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册课文,并背诵课题下画横线的课文。

2.会数自然段,能正确标出段号。

3.完成不低于1万字的课外阅读量。

4.读懂简单的儿歌,能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复习题型:

(一)拼音部分:

1、看拼音,写词语。

2、听写词语。

3、正确连线:(汉字——音节——图画)

(二)汉字部分:

1、写出带有规定偏旁的字。

2、把相同偏旁的字归类。

3、形近字组词。

4、多音字组词。

5、合体字的拆分。

(三)词语部分:

1、词语搭配。(形 名)(动名)(数量词)

2、写出反义词。

(四)句子部分:

1、在句子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2、连词成句。

3、看图写句子。

掌握句式:(1)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什么地方,有什么?

4、补充句子,使之完整。

(五)阅读部分:

1、数出自然段。

2、依据要求完成填空练习。

五、口试部分:

1、认字量测试 2、阅读量测试 3、背诵测试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要求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复习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提高;
在人人过关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注重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在思维上显得更加活跃,有自己的思考,但是他们的思考往往不够全面;
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懂得偷懒了,日常作业出现拖欠现象。对基础知识,学生的主要问题,还是灵活运用的问题,因此在复习阶段,要注重对已有的知识怎么样进行灵活多样的运用训练。阅读,从监测和作业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是阅读的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学生刚接触阅读,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畏惧心理,既不愿意深一层阅读,好多学生认为不会就不做,不愿意在做深入思考,所谓的阅读习惯不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理解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复习阶段,要通过练习,进行一定的积累,提高学生理解的能力。

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错误较多,学生缺少成就感,甚至是畏惧情绪,一提笔就觉得难。有几个后进生前面抓得不够,与自学性强自学能力好的学生相比,有不少差距,令老师担心。

三、复习内容及目标:

目标:夯实基础,巩固强化、查漏补缺、辅优补差,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内容:

【积累】

1、正确认读、听写本册中300个生字。

2、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的发现。

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

4、课文中优美段落、重点段落的诵读。

5、古诗默写

【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
能复述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参见课堂本和试卷中根据意思写词语的题型)。

3、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以第五、六、七单元为例,以过渡句和中心句为重点)。

【习作】

1、学会把读习作要求,根据要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
程度较好的能在语言上有所提高。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文园地二及相关题目)。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

(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
人物之间的对话。)

4、复习教材中的作文,以课文优美段落和学生佳作为例,进行指导(写事:课余生活、熟悉人的一件事;
写景物:秋天的图画、观察日记、去过的地方;
传统文化、编写童话)。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1 通过复习旨在考察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 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二、复习目标

1 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 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409个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3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

3 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情楚,有礼貌。

4 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

5 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会写“留言条”、“请假条”;
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好、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三、复习重点

1 正确书写、默写238个生字。

2 朗读、背诵课文

3 阅读训练

4 习作练习

四、复习措施

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

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复习时间

第20周 复习1——4单元

第21周 复习5——8单元

第22周 综合复习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6篇

三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3、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4、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面向全体、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步。

复习内容:

1、掌握3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能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5、能背诵或默写所学的古诗以及课外自学的古诗。

6、能掌握《读读背背》里的成语、名言警句,以及课外的有关知识。

7、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答题。

8、能听懂程度适合的短文,并按要求答题。

9、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一段话,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0、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做到语句完整通顺、感情真实、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复习形式 :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五、复习进度安排:
第十七周:分单元复习第十八周:归类复习第十九周:综合复习第二十周查漏补缺

六、复习方法、步骤 :

(一)单元复习,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在单元复习阶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复习;

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授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进行细致的分析,把平时所做的试题中有关阅读材料找出来,先让学生看一遍,互相提问,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意思,让学生学会把这些词句运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4、要让学生知道一些课文的结构,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总分总结构等。

(二)归类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
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
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如:shi yan 这组音节,可以写出“实验”和“试验”,关键要读准声调,辨清词语。

2、汉字

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教学都十分重视。本册要“认识常用汉字500个,其中300个左右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文中出现了很多形近字,如:“矛”和“予”、“拢”和“扰”等字仅一撇之差,很容易写错;
还有很多同音字,如:侧、测、厕,桐、铜,淘、陶等,关键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分清它们的用法。另外,还有一些多音字,如:降、调、给、扇等。

3、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本册有很多四字词语,如:引人注目、一本正经、千呼万唤、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等,可对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理解意思,并能用这些词语写句子。

4、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要找出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并模仿这些句子自己写出一些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秋天的雨》等课文中都有优美的比喻句,从文中找出比喻句,让学生总结比喻句的特征,并学会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掌握一些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并掌握这些关联词的作用及用法,能够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句子里,使语言更加严谨。

要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

5、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认识书名号等数书中出现的标点符号。阅读

阅读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方面。课内在单元复习时已讲过,现针对课外阅读进行复习。

阅读分析在课改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分,因此对这部分要重点讲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短文。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问题,这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认真思考的态度;

另外,还要锻炼学生初步的总结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短文的内容,并能说说自己的收获。

习作

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
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册的习作训练展开复习,让学生积累各种作文体裁的精彩段落和语句,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这些语句。

(三)综合复习

本阶段以练习为主,通过以上的复习和反馈,已基本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针对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练习。做一些试题,教师认真评讲,要重视讲评的作用,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展开来讲,让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

黄家铺小学

许 超 20xx年12月12日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7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朝那中小

李强

随着期未考试的来临,我们的教学也即将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为了让我们的复习更有目的性、条理性和重点性;
同时也为了让同学们能够系统地对一学期以来的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让同学们在有节、有序的复习中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使同学们的期未成绩能更准确地体现孩子们日常学习中所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本学期教材内容的充分分析,结合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家长的密切配合以及同学们的刻苦努力,同学们对于我们本册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应该还是比较好的。在复习阶段除了要做好有条理、有重点、有系统地复习外,还要特别注重对于学困生进行一些可行性强的复习辅导工作。

二、复习内容

(积累)

1、正确认读、听写本册中300个生字。

2、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的发现。

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

4、古诗默写

(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初步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阅读内容,想象文本所描绘的情境,知道阅读内容的大意。

(习作)

1、学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
在对话片断描写中提示语运用要贴切„„)

4、能编写有意义的童话故事。

三、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生字词、古诗、读读背背、读读记记及课文理解,重点段落的分析。

难点:阅读、作文

四、复习措施

1、“趣”中复习,“乐”中复习

组织形式与复习形式多样化,注重激励,提高学生的兴趣。

2、知识归类,形成体系

对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比较科学的、易于复习的体系,在40分钟要质量。

3、注重基础,对于基础知识,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要争取在基础知识上不丢分,不失分。

4、精讲精练,训练题要精选、题型要广,注意学生自主练习与统一讲授相结合。

5、迎试方法训练,在平时加强对学生一些应试方法的训练,如审题、读题、检查等等。

6、因人施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优生要强化训练,中等生要培优,学困生 要进行个别辅导。

五、复习时间安排

第18周:

第一组

多音字

第二组

近反义词

第三组

词义

标点

第19周:

第四组

句型

第五组

阅读

第20周:

第六组

作文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8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班级学情分析

三年级要求会写的字词两比一二年级多的多,但是孩子们是前面学着后面忘着。因此需要特别复习,重点是看、读、讲、写、默。对字词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巩固。

阅读情况。要强化阅读习惯的培养。在答题时,部分学生由于读文章很马虎,再加之读题审题又不仔细,往往出现较多的错误;因此,要反复提醒、训练学生,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开始答题。

习作情况。大部分学生能把文章内容表达写清楚,但是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现象,或者是写作能力弱,不能写具体的现象。

二、培优补差措施

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复习目标

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字词,把字写正确、端正,保持书面整洁。能够背诵一些要求会背的课文和段落,大概理解课文内容和意义。

培养学生大胆说话,学会礼貌用语。

背诵一些名句名段。熟练使用冒号、问号和叹号。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成语、古诗词、格言警句。能把文章内容表达写清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恰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句子通顺,文字优美。

四、复习重点

生字巩固,查漏补缺。(形近字组词、多音字、同音字)掌握所学的词语,认读并听写词语。(四字词语、成语)(贯穿复习期间)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归类,排列词语,搭配词语,正确填写量词,选择词语的正确解释,选词填空,照样子写词语。

句子:

(1).复习学过的句式。(被字句和把字句,修改病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比喻句)(2).单元练习的读读背背的填空,给句子填标点符号、排列句子顺序。

口语交际: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清楚,有礼貌。

阅读习作复习。

(1).注意阅读解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答题的技巧。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3).习作指导。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主要以单元的习作为主)综合复习

五、复习措施

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侧重点地安排复习内容,真正起到查漏补缺。教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点辅导,争取家长配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家校联手展开复习。

组织“四人互助学习小组”,让学生互相帮助,早读共同背诵,中午共同默写。

精心设计一些复习练习卷,通过检测,反馈不足,重点讲解。由于学生基础不一,可以分层复习,既有基础题,又有提高题,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真正起到复习提高的作用。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9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总要求:

加强字词巩固,掌握课文中多音词,学会新词运用,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学习修改句子,整理句子,分析段落,巩固写作,口试。

分单元复习,结合综合训练,安排两周时间。从1月12-1月22日。

第一、二单元:
课时:2

一、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巩固古诗中单字的理解,会用“犹如”“仿佛”“宛如”“像”造比喻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第五课和第七课以及第六课部分内容、练习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二、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巩固古诗中单字的理解:

1、出示古诗句

2、指名说说这几个字的意思。

3、写一写。

4、教师检查评价。

(三)会用“犹如”“仿佛”“宛如”“像”造比喻句。

1、读读书上的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模仿造句。

3、师生共同评议

4、书写。教师检查。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们从小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2)爸爸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

(3)看了《宝莲灯》这部电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4、练习、填空:

(1)诗中的“红领巾”指


“阳光”实际指。

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我们的“幸福生活”体现在。(2)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还要。

爸爸对聪聪说的话包含了很深的意思,用一个成语表示就是。

(3)默写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山行》中一个“

”字表达了作者对

之情。《枫桥夜泊》中一个“ ” 写出了诗人。

(4)在一棵树上,你找不出两片相同的叶子,用一个成语就叫

。在国外住了三十年的爷爷准备定居在故乡,这也叫。

(5)春天的江南,景色很美,我可以用这些成语形容:

、、。

(6)能概括《北大荒的秋天》课文内容的一句话是:_____

___。这篇课文中用了许多打比方的句子,它的好处是

。第4段从、、这几个方面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

(7)西湖被称为

,**被称为

,我还知道

被称为


被称为;

被称为


(8)造句:1。犹如

2。仿佛

5.学生课堂交流

(六)复习作业(见复习卷)

第三、四单元 2课时

一、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3、能正确修改病句。

二、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说说成语意思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

(2)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同学们被**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导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造句练习:

1、出示“嘱咐”’建议’’“如果„„就„„”“果然”

2、指生说说这三个词的大概意思。

3、学生试口头造句,师生共评

4、学生书面造句。教师检查。

(六)回顾课后习题中问答题内容。

1、逐课朗读问题,指名读题。

2、指名回答问题

3、师生共同补充,教师总结。

(七)作业

1.练习、填空:

(1)种子的传播方式:蒲公英靠


豌豆靠


葡萄靠


苍耳靠。

(2)小猴把麦子全都种下了地,收到了好多麦子,说明他。

(3)东海龙王父子、;
哪吒

、。请各用两个成语。

(4)布鲁斯王子唉声叹气是因为

,最后第八次抵抗成功是因为。

(5)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尽屈辱,但他(),时刻不忘(),他每天(),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打败了吴国。

(6)雷奈克发明听诊器是从

得到了启示。从中告诉我们。

(7)造句:嘱咐

建议

如果„„就

„„果然„„

(8)小明想在自己的小书房里挂一幅对联,请你帮他想想看,挂哪一幅比较合适:

(9)小青大学毕业了,他爸爸想让儿子帮他一起养种地,小青认为种地没出息。我想对小青说:

(用上古今贤文的话)

2.练习复习卷

第五、六单元 2课时

一、复习目标:

1、掌握第五、六单元的生字词,巩固多音字。

2、会背诵14、15课课文和读读背背中的内容。

3、能用”倾听””闪耀”“越来越„„””纷纷””激烈”造句

4、灵活运用字词。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5、学习仿写段落。

6、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二、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同桌互批;
提出易错字;
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齐读。

2、多音字:省、落、间、胖、称、兴、行、盛、传、好、干、壳、藏、处

学生分别说说

(二)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齐背课文

(三)造句:

1、出示词语:”倾听””闪耀”“越来越„„””纷纷””激烈”。

2、说说词语意思,读读文中句子,说说文中如何运用词语组织句子的。

3、学生试着口头造句。

4、师生共同评议。

(四)修改病句:

1、同学们学乐器的积极性很大。

2、我们要做到讲卫生的习惯。

3、考试前,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4、我们要爱护时间,不要浪费一分一秒。

(1)指名上黑板修改。(2)共同批改。(3)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仿写段落:

1、出示句子:

2、读14课第五段,说说句子构成。练习仿写,用上打比方的句子。学生先口头说说。

3、读16课第4自然段,说说怎样描写色和味。练习仿写,注意说说果实的样子、颜色和它的味道。

(六)复习课文:

填空:

1、一到夜晚,整个()就成了()。()里 灯光,像()。马路上()的车灯,如同()。

2、铜锣湾是全港()。()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宽阔的()。

3、“东方之珠”指的是(),那里有迷人的(),著名的()和繁华的()。

4、()降临了,()、()、()出现了()小露珠。小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的时候,已经()。

5、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是因为

植物们喜欢小露珠是因为

6、《石榴》第3段写了石榴成熟的过程,作者是从

这些过程来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之情。

7、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从山上石头上的雨痕可以知道


从石头上留下的波浪、贝壳化石可以知道


从石头上的矿物可以知道。

8、《小稻秧脱险记》采用

手法写的,说明了杂草对

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

所起的作用。文中的“毛毛雨”指的是。

第七、八单元

2课时

一、复习目标:

1、掌握第七、八单元的生字词。

2、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23课、练习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3、学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4、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5、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6、进行阅读分析,提高阅读水平。

7.复习“请假条”。

二、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7、易错字,帮助记忆。

8、齐背成语。

(三)指名背诵、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下面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

()小船顺着水流向前漂去。

点出

()看着一只只小船漂远了 , 我们心里在说 :“ 小纸船 , 希望你漂到大海去。”

()星期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小溪边。

()我们拍着手,沿着小溪追着小船。

()我们用五色彩纸折成一只只小船,放在水里。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荷花()

2、(),多开心啊

3、下课了 老师对我说()。

指名交流,师总结。提醒一定不能忘记加上标点。复习引号的几种用法。养成好的习惯,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读一读。

(六)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

沃克医生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一块会说话的()!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

听答,读两遍。

3、回答《掌声》一课课后习题四的内容。读最后一段,反复读几遍,能背诵。

(七)选词填空。

宽阔

辽阔

广阔

1.南沙群岛位于我国()的南海之中。

2.一辆宝蓝色的小汽车奔驰在()的公路上。

3.牛羊在()的草地上嬉戏玩耍。

强烈 热烈 剧烈

1.她的歌声刚停,音乐厅里就响起一阵()的掌声。

2.课间,我们不能玩太()的活动。

3.中午,()的太阳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

(八)复习请假条,让学生讲明写“请假条”的格式及应注意的事项。

(九)填空:

1.“你是一个„„,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这块“钢板”会说话,它会说:

刘伯承手术前,他一定想起了三国时“刮骨疗毒”的。

2.请你用几个成语来夸夸刘伯承:刘伯承

、,他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战争中,他

,百战百胜。

3.同学们第一次给小英掌声表示

,第二次给她掌声表示

,从中你明白了

。小英前后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

4.“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这里“找到真金“是指。

5.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诗中的“九月九日”指的是

节,那时候,人们的风俗是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是

。、这句苏轼的名句一样是思念亲人的。

6.“陋习”的意思是

,课文中的“陋习”指,孙中山破“陋习”是因为

。现在社会上还有陋习,我知道的有、。

7.红脸代表

,如

(谁)黑脸代表,如

(谁)白脸代表

,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这里的“忠骨”指,“白铁无辜铸佞臣”这里的“佞臣”指

等。

8.默写《梅花》,读了诗,知道了梅花的品性,你又想起了哪首诗?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课标为标准,以课本为蓝本,以课堂为阵地,精心复习,充分准备,迎接调考。

二、复习思路:

分板块,分专题复习。

三、复习内容:

(一)基础

1会认、会写生字表中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字形,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灵活应用。

2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无遗漏地全部梳理,要能分辨音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会应用和选择。

3会使用字、辞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或段中词语的意思。

4用钢笔正确、整齐、美观、有速度书写楷书。

5学过的词语,常用的标点,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灵活运用。(组词、造句、填空、选择、判断)

6能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够熟练的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二)阅读

1浏览。带着目的浏览读物,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阅读说明文。①能抓住要点,概括段意 ②认识“两举两比”四种说明方法。

3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单概括自己影响最深的场景,重点人物,细节,能描述事件的梗概。

4阅读诗歌散文作品,能读懂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5阅读课外读物。

①能借助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②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有内涵的句子的含义。

6积累。

①能积累、背诵课本优秀诗文,教材中的古诗、对联、名言警句、成语、谚语及经典篇目中的诗句

②能填写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中的关键词句。

③熟读课本中的精美段落。

④熟悉、积累课本中的好词佳句。

(三)习作

1能写简单的纪实文和想象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表达的需求分段表述。

2能抓住重点内容缩写。能运用删、减、改、概括等方法。

3写读后感。要紧扣原文,抓住要点,联系实际,感情真实,夹叙夹议。

4四十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习作/ 5书写规范、整洁,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四、复习方法:

1分成基础、阅读、作文三个板块复习。

2对基础部分,又分为字(识字、写字、用字)、词两个专题来复习。主要采取在老师指导的前提下,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的方法。

3对阅读部分,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课本中寻找语言优美,层次清晰,暗含考点,难易适度的片断设计训练点。

4对作文部分,在对已写作文归类、梳理、修改过程中强化习作技巧和要求。

五、课时安排

字 2课时

词 2课时

阅读 5课时

作文 5课时

综合练习、评讲 2——4课时

总计 16——18课时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11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1) 三年级要求会写的字词较多,但是孩子们是前面学着后面忘着。因此需要特别复习,重点是看、读、写。对字词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巩固。

(2) 阅读情况。要强化阅读习惯的培养。在答题时,部分学生由于读文章很马虎,再加之读题审题又不仔细,往往出现较多的错误;因此,要反复提醒、训练学生,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开始答题。

(3) 习作情况。大部分学生能把文章内容表达清楚,但是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或者是写作能力弱,不能写具体。

二、培优补差措施

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

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复习目标:

在完成本册书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查漏补缺。以字词为基础以段的阅读训练为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写出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的简短习作。

四、复习内容:

字词;
句子、标点;
课文重点内容;
课内阅读;
习作。

五、复习具体安排:

1.每课的生字、词语听写过关。

2.重点的课文段落和古诗的背诵过关。

3.每个单元后语文园地后的知识点巩固落实。

4.多音字的复习。

5.近义词、反义词,一词多义等词语的运用。

6.句的练习:造句、在句子中正确地运用标点。

7.指导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习作。

8.做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试卷,增加学生对考试的适应度。

9.加强对学生书写规范的指导。

具体时间安排:

6.12——-6.16 复习一至三单元;

6.19——-6.23 复习四至五单元;

6.26——-6.30 复习六、七、八单元;

6.22——期末考试 做模拟考试试卷

七、补充措施:

1.加强家校联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督促其在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2.在班内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相互竞争良好学习氛围。

3.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知识重点讲解。对学生以鼓励为主。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12篇

一、复习考试时间安排

复习时间:20xx年6月8日——6月22日

综合笔试的考试时间:2009 . 6 . 23 (上午)

(100分钟答卷时间)

二、复习指导思想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一个孩子都尽可能地提高。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阶段特点。

3、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整体确立三维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4、重视语言的积累,能力的培养。

5、结合自己的研究点,反思教学,准确把握语文学科任务,提升教学及把握教材能力。

三、复习要点

(一)汉语拼音

目的:帮助识字、学好普通话、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

1、正确拼读音难字,给生字注音。教学时要适当作板书示范,强调学生书写时做到心中有格。

2、复习大小写字母。

3、能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组词,也能根据多音字的语言环境定音。

(二)识字、写字

目的:提高独立识字能力,正确使用学过的字。全册要求底线认字230个,写字200个。

重点: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提高独立识字能力。

2、重点辨析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重视容易写错的字。

3、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词语和句子

在理解基础上的积累和运用

重点:

1、理解。让学生明确掌握理解词语的不同方法,并能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而采用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要综合地运用。

2、积累。词句的积累要学会归类:表示时间的、表示动作的、带有某些字的成语

3、运用。

注意:

语文天地中的词语或语句仅仅是要求掌握的底线。

固定句式和关联词语的灵活运用。

( 和 一样 当 的时候,就不但……而且…… 只有……才……)

(四)阅读

目的:重视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形成初步的阅读能力。

1、能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

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找课文中心句,段落中心句,过渡句。

3、体会如何将事物写具体生动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

5、加强复述课文的训练(重方法指导)

6、继续习得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7、学习并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8、默读的速度

(五)习作。

1、注重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乐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

2、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继续练习用词准确、有内容、有条理地写话,并能较熟练地解决不会写的字的问题,完成由说到写的过渡,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3、学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学习写公约,继续练习在生活或活动中运用启事、留言条、请假条等常见应用文,做到语言得体,格式正确。坚持写日记(每周一篇)。

5、能够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6、学习修改的方法,通过自己大声读、请别人修改、“冷处理”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和发现的其他问题。

四、知识点考查内容和形式

考查项目 考查内容及形式 考察目的 拼音 能准确地拼读,并能写出相应的词语和句子。

考察拼音与汉字的掌握情况 字词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别多音字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写反义词,近义词填空 词语搭配 按要求写词语 加强汉字的识记,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丰富学生的词汇。

句 加上适当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陈述句与“把”“被”字句的互换 把补充句子完整修改病句(成分残缺重复啰嗦用词不当) 用关联词造句 写比喻句 练习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积累句式。

阅读 课内阅读:按原文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课外阅读:说明文文学作品(1)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在具体的语境选择字义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判断中心句,过渡句及其作用(4)展开联想,按要求补白(5)按要求抒发自己的感受。

既考查学生阅读积累,又考查阅读习惯和能力:

五、复习时间安排及相关内容:(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微调)

时间内容课型 6月8日(星期一) 归类复习

(一)拼音部分 1、正确拼读音难字,给生字注音。

2、复习大小写字母。

3、能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组词,也能根据多音字的语言环境定音。

复习、练习课 6月9日(星期二) 归类复习

(二) 重点辨析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重视容易写错的字。

复习、练习课 6月10日(星期三) 100分钟完成综合试卷

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第13篇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从这一学期的学习情况和对学生的了解来看,学生活泼、好动,学生间的差距不是很大。大部分(占全班学生的三分之二)学生学习自觉,不需要督促,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本册知识中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阅读能力、作文能力也较强。

但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也发现很多问题。一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生字词不过关,积累也少,训练量。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练习,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成就感,还存在畏惧心理,学生在阅读量和阅读、写作能力上都比较薄弱,甚至看不懂题意,不知如何下笔的现象。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大训练力度,注意复习的方式、方法。

二、复习内容:

教材中列出的常用的多音字;
课后读读抄抄的词语、8个练习中的成语;
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片段、古今诗文、古今贤文、名言等;
文本内容的梳理;
常用句式的训练;
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学习冒号、引号的用法;
听句、听文;
句群;
分析自然段,找中心句、比喻句,理解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事件初步的谈认识等;
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围绕一个主要意思写清楚。)、请假条和留言条。

三、复习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要求,本学期复习目标为:

1、本册课标要达到的目标:

(1)识字写字。正确书写、默写生字。开始学写钢笔字。

(2)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简单的事,能转述内容,能讲述课文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会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3)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学习默读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会提出疑问。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初步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习作。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围绕一个意思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能够使用,。?!,初步学习冒号、双引号。

2、复习阶段目标:

巩固强化、查漏补缺,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四、复习重点:

1、要求会写的生字,课后读读抄抄中的常用词语。

2、课后要求背诵积累的片断。(练习中的古诗词、儿童诗、古今贤文、名言等)

3、理解词句的能力。(要放在语言环境中。如:修改病句、常用句式变换、常见修辞方法、常见句式、扩缩句等。)

4、遣词造句的能力,连句成段的能力。(常用句式;
前后意思连贯的段落)

5、标点: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

6、段的阅读。(有中心句的片段;
围绕一个意思写的片断)

7、片段的习作或单幅图的写话。

8、听力(选文篇幅要短小,内容要清楚,中心要明确、浅显,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复习难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段落的分析、阅读和习作、常见、常用句式的认识与变换、修改病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

六、复习措施:

1、制定好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确定详细的复习内容,同时研究以往期末试卷,从形式与内容上相一致。

2、狠抓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争取在基础知识上不失分,不丢分。

3、由点到面,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三年级的阅读与作文是中年级的重点难点。阅读与作文的复习不可以面面俱到,要由点到面,从训练中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4、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优生要强化训练,中等生要培优,学困生要个别辅导。特别要关注学困生,重点辅导,不离不弃,真心实意耐心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5、趣中复习,乐中复习。重视组织形式和复习形式的多样化,注重激励与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

6、精讲精练。训练题要精选、题型要广,注意统一讲解和学生自主练习相结合。

7、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审题、读题、检查等习惯。

七、复习方法:

归类复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

八、复习时间:

1月4日——2月2日。

九、复习安排:

1、按单元复习:

1——8单元各一课时

2、分类复习:

生字复习并测试

课文背诵及练习背诵

口语交际复习

作文复习

卷子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