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政策论文2000字5篇
位置: 首页 >疫情防控 > 文章内容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政策论文2000字5篇

时间:2022-11-09 12:05:07 来源:网友投稿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政策论文2000字5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政策论文2000字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之二——对于促消费促内需专题研究  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8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政策论文20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政策论文2000字5篇

篇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政策论文2000字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之二——对于促消费促内需专题研究

  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8%,成为拉动增长的“

  在消费方式上,“足不出户”的宅经济空前活跃,线上消费成为全龄化选择,一季度全省限上网上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3.7%,我市企业网络销售额环比提高42.9%。

  三是从“定量”上看我市,与全国大的趋势基本吻合,同时又有自身独有特点,消费回补面临严峻挑战,这是个体性表现。从

  等特点,全面复苏回暖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是购买能力低迷,非必需品消费大幅收窄,凸显出居民收入减少的内源

  问题。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6元,增长1.8%、近十年最低,住餐行业平均工资降低27%,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平均工资降低52%;

  农村转移劳动力下降16%,直接导致有外出务工能力的农民人均减收600多元。收入预期直接影响消费热度,除防疫用品、米面粮油、快递配送等产品服务持续增长外,其他旅游娱乐、服饰美妆等“开心”消费和购车购房等“大宗”消费“少人问津”。

  二是企业经营困难,服务型行业体验感较差,凸显出商业业态趋同的瓶颈问题。受需求萎缩、临时价格管控、周转资金断裂以及油田职工收入预期下降等多重打击,加之长期停业导致商品过季、食材过期,很多商家陷入“复业即歇业”的窘境。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法人企业复业率均达到95%以上,但员工返岗率不足80%,超90%的住餐业处于亏本运营,新玛特、万达广场、唐人中心等大型商场进客率不足往年50%、退租率达到30%,“五一”假期也未出现爆发式反弹。

  三是理财观念转变,住户存款储蓄明显增加,凸显出消费信心不足的预期问题。前三个月,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3000亿元,月度同比增幅分别为3.5%、4%和6.4%,有明显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住户存款余额更是突破2100亿元,月度增幅分别为3.6%、5%和6%,购房购车等中长期住户贷款持续下降(2月-2.3%、3月-0.7%),说明居民更倾向于“留钱攒钱”应对家庭刚性支出等生活压力,消费意愿、购买需求相对低迷,直接挤占了消费空间。

  四是反弹张力较弱,城乡全面统筹短板突出,凸显出发展不协调的结构问题。从县区发展看,四个县一季度社零额平均降幅超过20%,大同降幅超过40%。从内部细分看,限上企业支撑能力不强一直是制约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2022年全市限上零售额比重仅为19.7%、低于全省市地平均水平,全市396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中,预计全年收入正增长的只有2成,预计下降50%的超过半数,70户“掉规”几成定局。

  

  五是网购外流严重,本地电商培育还不充分,凸显出新兴消费落后的现实问题。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2.2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3.6%,较上年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全市电商交易额累计达到29.4亿元,但20个在本地注册的大型电商平台交易额只有2.3亿元、税收仅11.4万元,表明我市在新兴消费模式中“抢一杯羹”的能力还很欠缺,大量社会购买力外溢、居民钱袋子外流。

  三、发展机遇加快大庆内需市场全面释放、城乡消费全面提升,既面临大环境的有力保障,也具备内部挖潜的坚挺赋能,处于激活消费市场、回补消费减量的机遇期和关键期。一是政策支持密集,普惠利好多。2月以来,国家、省已出台“减、免、返、补、缓”等各类政策5批次近200项,我市也制定中小企业“惠企20条”和个体工商户“复工18条”措施,从供需两端送出政策“大礼包”,对就业复工、市场主体培育、信贷融资都具有强力促进作用。比如,央行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对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快递、民航等行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优惠”等。还比如,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实施意见》,围绕优化市场供给、构建智能消费体系等6方面提出19条政策举措,新一轮“政策护航+金融刺激+市场利好”的三重红利初具雏形。二是外地经验可鉴,学习样板多。各地因地制宜推出多种措施刺激消费,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客户端推送、限时竞抢等途径公开发放电子消费券,凭券到店消费或直接线上消费,引致10-15倍的杠杆效应。3月份以来,南京、杭州、济南等170多个城市已累计发放消费券190多亿元。安徽推出旅游消费券抵扣景区门票活动,通过人口大数据精准定位,精准触达微信目标用户,直接拉动“五一”旅游收入增长20%;浙江依托雄厚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顺应疫情后居民消费模式变化,建立“浙里来逛街”智能化平台,发出“浙里来消费,美好夜生活”倡导,提供全

  

  方位数字服务、打通全天候消费链条;贵州实施促消费攻坚战,大力发展“智能+”“宅经济”“夜间经济”等新

  型消费业态;北京抓住“五一”假日契机,专门制定工作方案,实施全城102家大型商

  家联动促销活动;江苏支持商家迅速调整运营模式,通过抖音短视频、直播带货、小程序商

  城等手段开展新型销售,买家只需线上下单、即可等货上门;内蒙古鼓励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到商贸、餐饮等企业消费,帮助企业渡过难

  关;江西、甘肃等地实施“周末2.5天假”弹性调休,为民众消费提供便利、

  创造条件。三是自身韧性较足,潜力支撑多。大庆经济基础比较坚实,产业结构渐趋

  优化,服务功能相对完备,居民富裕程度较高,消费市场对松原、绥化部分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力,“抗压”和“反弹”能力均比较突出。比如,202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4.33万元,位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4年保持千亿元以上规模、位居全省

  出满减型、补贴型本地消费电子券,在餐饮、购物等领域消费时抵扣相应费用;

  支持相关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向务工人员等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费券,银企合作推出积分兑换、打折抢购等;

  安排促消费活动专项资金,对积极参加活动的大型商场、餐饮酒店等企业,以及主动开展价格折扣优惠活动的企业,每家给予一定额度补贴。

  二是实施培育壮大新兴消费行动。放大全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政策争取优势,全面加快5g基站建设,壮大远程教育、远程办公、智慧医疗、智能零售等新兴消费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排资金向各类云服务消费企业用户发放“云使用券”,支持企业上云用云、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度新消费体验馆,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更多投向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发挥好公共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占比力争达到30%。

  三是实施促进文体旅消费行动。全市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实行门票全免,通过预约分时段进入景区;

  推出“云旅游”“云展播”等系列产品,开放网上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争取省级专项扶持资金,对2022—2022年冬季运营的经营性a级景区、旅行社和经认定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按已接待旅游人次等标准,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实施刺激汽车及房产大宗消费行动。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持续推出沃尔沃乘用车优惠团购、让利销售,对在本市新购置和“以旧换新”并在大庆落籍的普通燃油乘用车,给予加油抵扣券或让利优惠。有序放宽商品房销售、公积金使用政策,放宽房企线上申请公积金贷款准入,降低土地竞买保证金比例、延长土地出让价款缴付期限,进一步降低租售门槛,加快商品房市场回暖。五是实施升级农产品消费行动。联合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平台,开展各类特卖活动,扩大大庆农副产品的销售范围;鼓励扶持大庆优品、卓创销售宝、肇源鲶鱼沟、肇州老街基等成熟企业在

  

  淘宝、京东等知名平台开设本地专区,依托抖音、快手等app进行线上直播,支持县区领导带货,促进区域品牌和地产品精准营销;

  完善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发挥各类农村合作社职能,通过“助农+电商”模式,帮助广大农民打开销售新渠道。

  六是实施扩大宣传促消费行动。广泛利用主流媒体、自媒体开辟免费宣传专栏,及时发布国家、省和市促进消费政策信息,大力报道企业复工复业情况,全力稳定居民消费心态;

  发挥各商会、协会作用,组建促销联盟,适时恢复启动湿地文化节、购物节、美食节等活动,开设节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等常态化消费场所,集聚人流物流、燃爆消费热点;

  抢抓大庆夏季夜经济“黄金期”,围绕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健等主题特色,搭建更多促进消费的载体和活动。

  七是实施政策扶持保障消费行动。细化落实“惠企20条”具体措施,抓住省稳企稳岗基金政策窗口期,筛选归集、应报尽报融资需求“白名单”,争取更多企业纳入基金“企业池”,获得新增担保贷款;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型”和“商业普惠型”保险产品,提升企业和员工抗风险能力,严控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幅度;

  适时取消疫情期间出台的价格临时管控措施,增加企业利润空间;推动工商用电同价政策尽快全面落实,支持超市、商圈等延长营业时间并提供电费补贴。

  堪称完美的作品。

  很受用的一篇范文,谢谢分享!

  面面俱到,详略得当。

  

  

  

篇二: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政策论文2000字

  11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财政建设宏观角度上是要求财政建设从社会经济体系架构改革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教育领域住房保障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消耗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种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而达到中国梦与人民梦的相互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民生基础

  2021形势与政策疫情论文三篇

  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思考,以找出提高建设水平的可行性策略,对于实现民生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下是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1形势与政策疫情论文1

  近期,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越海上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南海争端,以及中日领土之争等,让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国家利益,保证我国周边环境安全稳定。

  一、南海海洋权益之争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越南的海上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近期,中越矛盾进一步加大,中越船只相撞,中越边境事端,目前我国已终止同越南的一切贸易,并对边境加强管理和保护。事实上,中国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对此我国一直倡导综合治理,共同开发,合作共赢。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了一些不正当言论,让中日关系又蒙上了阴影。事实上,中日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我国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二、美国"重返'亚太想继续"世界老大'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近期美国又在发表一些错误言论,致使中美关系僵化,其责任不在中方。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已经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美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失当,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三、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应采取的对策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继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

  (一)"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

  1

  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与此同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二是"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则存在冲突(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长补短',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项',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二)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在我国周边许多热点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由于我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我国的合作。因此,只要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我国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现在,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放眼未来,周边安全稳定是中国和平崛起必须经历的,也是一道必须迈过的一条路。我们深知中国和周边国家山水相连、利益攸关,将进一步构筑稳定友好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打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但面对挑战,我们既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时警惕、处处防范。同时也要增强周边外交中经济手段和安全政策的协调性,善于将经济手段战略化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通过发展军事力量加强对国家利益的支撑作用,并适度运用硬实力的威慑力以争取和创造更好的周边环境,维护我国周边安全稳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稳定的周边环境。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养殖业面临的饲料供不上、物资运不进、产品销不出、用工回不来等问题愈加突出,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生产和运销。针对当前养殖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采取疫情防控期间特别的支持帮扶措施,帮助养殖业纾困,推动养殖业立即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迅速做出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要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并要求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工作。疫情防控初期,由于疫情传播趋势不明朗,人们对疫情的危害程度难以把握,各地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除了要求人员居家隔离外,多数地方采取了停止跨界长途运输等交通阻隔措施。在封堵病毒扩散的同时,也封停了正常的生产和流

  2

  通。交通受阻对养殖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对于养殖户来说,饲料短缺威胁着畜

  禽的生存。产品运不出去,压栏严重,养殖户资金收不回,贷款还不上。从市场角度来看,供应不足影响市场稳定。虽然国家分批投放了冷冻储藏肉,以稳定市场供给,如果疫情防控时间再延长,复工复产不及时的话,供给会受到影响。

  养猪业面临的挑战尤为典型。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及一些地方不当禁养限养等因素影响,2021年4月份以来,我国生猪生产遭受重创,猪肉供需矛盾凸显。经过多方努力,去年11月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止降回升,生猪生产恢复形势持续向好。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2021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养猪业的产能恢复增添了变数。

  《通知》要求除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外,其他地区要加快饲料企业和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处理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关系,应科学防控,依法防控,不可采取与疫情程度不匹配的激进手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生活保障工作。政府应从大局出发,为饲料和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复工创造条件,保障企业对防护物资和水、电、气等的需求,以及采取主动措施安排相关企业用工返程返岗。

  交通运输是养殖业复工复产的"先行官'。《通知》要求将饲料及饲料原料、种畜禽、仔猪禽苗、水产苗种、出栏畜禽、生鲜乳、乳制品、鲜活水产品、冷鲜猪肉等纳入生活必需品应急运输保障范围,切实落实绿色通道政策。除必要的对司机快速体温检测外,确保"三不一优先',便捷快速通行。

  《通知》要求千方百计推进当前养殖业解困。家禽业要突出解决好养殖缺饲料、禽苗运不出和禽肉禽蛋卖难问题。要合力抓好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确保各地新建和改扩建生猪养殖项目尽快开工复工、投产达产。奶业要督促收购生鲜乳的乳品加工企业用好用足产能,敞开收购生鲜乳。水产养殖要解决好对虾、罗非鱼、小龙虾等产品压塘严重问题。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特色养殖产品销路问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确保贫困群众的养殖产品有销路、卖得出。

  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各地要坚决按照中央部署,切实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把复工复产政策落到实处。各地的交通秩序正在恢复,一些省份已经完全恢复。但是,疫情对养殖业的影响还会逐渐显露出来,复工复产后,出栏增加,畜禽产品集中上市,价格会下跌。前期补栏不及时,大量畜禽病死饿死,几个月后又会出现供应不足,市场周期波动明显。因此,保护养殖业要从长计议,把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和水产品加工等骨干企业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享受国家贴息、减免税、水电气费用缓缴、"五险一金'费用缓缴和阶段性减免等政策,帮助养殖业走出困境。

  民生财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财政体系,伴随着我国对民生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民生财政建设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大关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生活保障领域、就业领域等重点领域,民生项目的投资更是呈直线增加态势。无容置疑,民生财政建设已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点项目,在当今社会经济体系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从"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角度出发,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详细思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伴随

  3

  着经济的良好发展,社会事务需求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也引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民利益诉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改善民生建设的难度,民生建设改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要知道,民生财政是"庶政之母',加强民生财政建设能有效缓解社会经济压力,消除社会经济矛盾,确保社会经济得以长久稳定发展。以下就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展开分析。1.1、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财政建设,宏观角度上是要求财政建设从社会经济体系架构改革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教育领域、住房保障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消耗,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种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而达到"中国梦'与"人民梦'的相互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民生基础。

  1.2、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多方面要素支持,宏观角度上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财政分配功能作用与地位,着重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把财政支出向人民群众保障领域转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包括公共卫生医疗设备、教育、社会住房等社会服务问题,进一步缓解社会民生矛盾。1.3、是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具体体现数据表明,2021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普遍增长,且多数地方占到了当地公共财政支出的50%以上。以安徽省为例,据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2021年,安徽省民生支出3161.2亿元,增加553.8亿元,增长21.2%,占全省财政支出近80%。'一系列数据说明了民生支出比重正在不断优化。可见,加强民生财政建设,必须把财政支出重点向人民群众公共需要或公共服务转移,解决公共服务不到位的局面,进一步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2、民生财政建设面临的问题2.1、管理体制问题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拨款的形式也向复杂化、多样化趋势发展,政府投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然而,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决策权都在上级领导手上,下级领导空有管理头衔,却无法实施正确的管理权限。这种不平衡的决策方式,使得地方政府压力加大,导致很多民生政策无法落到实处。除外,由于财政局财政管理的组织建设不完善、财政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职能分配不明确。财政局在进行财政管理工作时,缺乏健全的财政管理监督与控制体系,甚至出现私自挪用单位内部资金、私设账外账,避开财政监督把单位预算外的收入据为私有,进行公款玩乐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财政局的经济利益,民生财政建设受到影响。2.2、财政约束问题从现阶段我国政府的财政决算预算看来,财政管理模式单一,无法精确、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债务、资金等情况。从财政局发布的财政预算信息来看,财政报告不够全面,对资金使用细化不到位,存在多方面不足,极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公开透明度,这种模式下的财政报告也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生建设工作开展的难度。2.3、资金管理问题首先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相关的一些民生领域尚未完全向社会资金开放,再加上社会公益、慈善等民生领域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得社会资金流入民生建设领域的渠道单

  4

  一,民生建设支出仍然需要附属财政投入。其次是民生资金使用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民生建设项目虽然遍布社

  会各大民生领域,然而发达地区却相比于经济欠发达或者偏远地区更为深入。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在这种经济条件较好的大环境背景

  下,出现"越位'的情况就比较多;而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受到经济限制,一些应用政府承担的民生领域得不到相应的建设,多会出现"缺位或不到位'的状况。显而易见,民生建设现阶段还存在明显的资金管理难题,出现地区建设不平衡现象。

  3、完善民生建设的几点可行性策略民生建设工程意义重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针对当前民生建设工程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加以改变,才能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以更好地发挥民生财政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的多重效应。3.1、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通过把财政支出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设施等方面转型,凸显社会公共保障在国民经济总值当中的比重,加大公共设备与产品的供给,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互统一,让民生建设项目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得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3.2、要以财政改革为先导,强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实践证明,行政改革与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会引发行政建设改革同步改革。因此,财政制度改革可以作为先导,现行一步进行改革,引导政府行政改革。例如通过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整合到统一的平台,加强对单位基层和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确保财政管理记录、财政报告信息和其他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在企业岗位设置上,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制定比较合理的,操作性强,有激励性的考核方案,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制约为主体的运作模式,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3.3、继续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政府。民生建设工作不仅联系着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处室,与千家万户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一些欠发达地区及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财政财力不足。民生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建设。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应重点建设,而一些地处偏远,远离中心城区的地区应充分放权,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4、结语民生财政建设工作的进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单是为了优化民生管理,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使民生财政建设发挥最大的功能效应,从而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思考,以找出提高建设水平的可行性策略,对于实现民生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5

  

  

篇三: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政策论文2000字

  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2021

  行有规,杜绝“盲目干”的冲动。疫情防控,各种因素复杂交错、不同情况相互影响,坚决不能乱打乱冲、盲目行事。一方面要做好规划,坚持“一盘棋”思维,从实际出发,科学谋划、强化统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科学分工、各领域相互配合、各环节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

  注意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提升防控效能。另一方面要守牢规矩。越在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依规,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做必实,防止“差不多”的心态。“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疫情防控是真刀真枪的斗争,容不得光说不干“空把式”、有形无实“假把式”。要把“实”字贯穿工作始终,从谋划部署到责任分工,从推动落实到督导检查,必须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把有限的精力全部集中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去,扎实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各个环节;

  对飘在空中、浮在表面,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的干部,不回避、不遮短,及时亮剑、严肃问责。

  

  

篇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政策论文2000字

  2021年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汇报

  2021年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汇报2021年以来,_区发展和改革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根本遵循,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一、2021年工作总结(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疫后恢复牵头成立_区建设项目推进与城市基本运行保障组,助力辖区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共渡难关;起草印发《_区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工作方案》,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和启动建设。抽调党员干部驰援交通卡口和挂点社区一线防控,统筹协调辖区地铁工地和新能汽车充电行业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强化救灾物资保障,牵头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助力平稳疫情期间物价。(二)扎实做好经济发展宏观统筹一是谋划推动“双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推动建立_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决策和工作推进机制。高标准编制出台、统筹实施_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年度工作要点和_区先行示范区建设系列文件,主动对接市发改委(市示范办),积极争取试点示范项目在_区落地。二是稳步推进各项综合经济工作。统筹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研究。密切关注全区经济运行态势,深入研判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科学开展月度、季度经济形势分析^p,努力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定区2021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分解方案,压实各单位主体责任,推动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年度任务。三是协调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起草形成《深圳市_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计划(2021-_年)》,并编制相应2021年工作要点,持续深化推动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积极开展公共资交易改革工作,于_月_日全市首个与深圳交易集团签订交接协议。目前,_区公共资交易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

  (三)攻坚提速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力促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回升。统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高效执行政府投资计划。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班长制和每周调度机制,科学分解年度任务,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21年_-_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_亿元,增速_,计划完成率_,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排名全市

  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方案初稿并完成

  四是持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年计划,加紧推进小运量轨道交通建设示范线项目开工建设,统筹推动各龙头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三)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一是科学编制2021年政府投资计划。按照“保民生、保基础、保重点”原则,对项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坚决剔除不必要和无效投资,推动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深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流程改革,提高项目决策和管理水平;推进文体项目标准提升研究和应用工作,适时开展其它建设标准提升研究。三是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坚持固投任务双重分解,执行按月通报和“末位督办”,全力以赴保持投资强度;充分发挥稳投资工作专班和审批服务专班作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应统尽统。(四)推动改革创新再深入一是推进全区信用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持续加强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用信息归集、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等工作,加大信用建设宣传力度,进一步探索个人信用报告应用场景,积极拓展更多“信易+”系列项目。二是加快编制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规划建设方案,建立健全先导区规划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积极争取市级优质项目资、人才资和政策资等在先导区落地。会同各相关部门提前开展先导区招商引资工作。三是以“双区”建设为契机,统筹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共资交易改革、区域合作、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产教融合试验区、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各项工作,推动改革创新事业实现新突破。(五)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认真总结“十三五”期间能“双控”工作经验,研究完善工业、建筑、交通、服务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措施。支持中美低碳建筑与社区创新实验中心建设国家净零碳项目,探索全过程废弃物资化利用等净零能耗技术路线,研究推进净零能耗项目的推广。继续统筹做好全区新能汽车充电行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篇五: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政策论文2000字

  即站在对大庆历史负责对大庆事业负责对大庆子孙万代负责的战略高度不断强化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城乡共建稳定共抓的思想共识与实践指引顺应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需要进一步厘清角色定位立足权责职能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推进生产高效发展生活普惠发展生态共建发展最大限度实现政治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有关深化地企合作专题研究

  (一)综观大庆油田开发和城市发展历程,地企关系鲜明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演进特征,生动诠释了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手足之情。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一是“政企合一”的开发期(1965年—1983年)。1965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政企合一”的安达特区政府,特区政府既全权领导企业,又全面行使政府及社会职能。1979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安达特区更名为大庆市。1980年4月21日,经黑龙江省委和石油工业部党组批准,撤销大庆党委、成立中共大庆市委员会,4月28日选举产生大庆市人民政府,同时将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更名大庆石油管理局,市政府和石油管理局实行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的政企合一领导体制。

  二是“政企分开”的过渡期(1983—1997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油田开发步伐不断加快,一批化工企业陆续兴建,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地方经济、市场经济初具规模,对政府加强管理和企业集约运营提出新要求。1983年12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复大庆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方案,推进政企分开及经济改革,但仍保持“分工不分家”的“三位一体”领导机制,即大庆市、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石油化工总厂作为有机整体,主要领导成员交叉任职;80%以上的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如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讯保障、职工医疗、公共交通等,仍由企业负责,直到1997年,油田党委书记和局长不再兼任大庆市委书记和市长,政企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设分离。

  三是“合作共建”的发展期(1997年—20__年)。随着“二次创业”的深入开展,经济和城市转型加速推进,地企作为独立个体,由以前的“办好分内的事”逐步转为“办好双方的事”,秉持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城乡共建、稳定共抓“四共”方针,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改善、安全稳定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务实合作。比如,近20年市、区等各层面召开联席会议820余次,议定重大事项20__余项,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管线占压、涉油犯罪等实际问题600余个,倾力保障和服务油田生产建设;地企合资设立头台、新肇、模范屯、龙虎泡等4家油田开发公司,累计收益162亿元、为地方纳税50多亿元;还比如,仅“十一五”期间,油田公司就投入23亿元、对81个老居住区进行维修改造,投入28.2亿元保护和改善油田生态环境,并承担铁西动迁、利民苑动迁、铁路平改立、萨大路动迁、中三路动迁等工程费用近100亿元。再比如,20__年中小学整体成建制移交市政府后,大庆油田每年仍投入不少于5亿元,继续帮助解决教学设备更新、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等问题,促进全市教学环境改善。

  四是“融合发展”的新时期(20__年至今)。20__年以来,外受全国经济“三期叠加”影响,内受原油“量价双降”冲击,大庆经济发展和油田生产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同年9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求中直企业把精力更多投放到生产经营这一主责主业上。从这时起,地企双方的主攻方向和合作重点更加侧重于经济领域,更加聚焦于高质量发展,更加致力于内涵式增长,进入“到位不越位、帮办不代办”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新阶段。目前,油田“三供一业”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已取得重大突破,全市高等教育、医疗卫生和市政设施实现一体化管理;建设百年油田(大庆)上升为省级战略,龙油550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等12个“油头化尾”项目扎实推进、炼化公司36万吨航煤和10万吨液蜡等节点项目建成投产;科技创新协同效应有效释放,国家能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挂牌运行,对地方科技贡献度不断提升。

  (二)经过几十年开发建设,大庆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资型城市特有规律和能型企业发展特点愈加凸显,地企合作面临崭新课题。

  一是形势严峻性与任务紧迫性交织。石油逐年递减是客观规律,这决定了资型城市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开发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长期低迷甚至消亡)”的过程。其中,与原油“量”的减少相比,“价”的变化对经济影响更大。20__年下半年至20__年末,国际油价从历史最高150美元/桶一路狂跌至30美元左右,给地企带来前所未有冲击,大庆经济断崖式下降、gdp由上一年的4070亿元跌至2983亿元,油田公司利润、税费比20__年分别减少542亿元、530亿元,创30年最低水平。近几年,油价回升至60-70美元之间,油化大企业经营效益逐步提升,但受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及市场供需矛盾影响,国际油价再次跌入历史“冰点”,叠加产量继续下调、国外疫情持续蔓延以及石化行业供应链销售链断裂等因素,全市经济下行压力空前加大。自石油会战以来,大庆油田发展形势从来没有这样严峻过;自建市以来,大庆发展任务从来没有这样艰巨过,地企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二是政策利好性与现实制约性同在。党中央、省委高度重视大庆发展,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总书记专门发来“9.26”贺信,省委书记张庆伟亲临庆祝大会并讲话,要求建设“百年油田”、打造“工业强市”,给我们以巨大鼓舞鞭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进入第二个十年的中期,国家制定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12项配套措施,深入实施国有企业办社会分离移交等改革、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中石油集团与我省签订的两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入落实,一批重大项目、重大投资有序实施,给地企融合带来难得契机;大庆连续三年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等工作成效突出”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和政策激励支持,入选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这些都是深化地企合作的有利条件。但在政策落地、要素转化等工作层面还存在不少瓶颈难题,比如,尽管“油头化尾”取得重大突破,但争取俄油俄气落地加工、增加炼量配额、打通原料供应渠道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比如,尽管“三供一业”及企业办社会分离移交基本完成,但移交后每年24亿元以上的运行费用、2.8万职工的切身利益、110亿资产的科学管理,仍需要地企双方积极应对、妥善解决。

  三是举措机制性与欠缺长效性并存。多年来,市、区(县)两级与油化大企业聚焦重要事项、重点工作、重大工程,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沟通渠道,但更多是针对一事一议的临时对接,更多是局限于职能部门的业务协调,更多是就事论事的应急之举,在常态沟通、高层互动、顶层设计及系统谋划方面仍有很多堵点。比如,今年2月地企协调推进办公室设立之前,除“大事要事”之外,常规性地企合作事项主要由市发改委区域经济服务科承担,该科室仅有2名工作人员,无论是从机构规格还是从力量配备上,都难以保障工作开展;还比如,纵观近年地企合作事项,多数是需要对方帮助解决的“老问题”、很少是需要一起关注争取的“新热点”,契合共同利益的提议举措不多,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谋划更少,直接影响双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比如,虽然市、区党委领导班子中均有大企业领导担任常委,但基本限于领导层面,中层干部交叉任职较少,彼此对政策界定、工作流程不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落实成效。20__年地企协调会议定的30个事项仅完成6项、进展不理想。

  总之,进一步深化地企合作,与中央和省委政策要求、时代发展需求、职工群众追求高度契合,是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克难奋进的制胜法宝,更有必要、更为迫切也更加可行。

  (三)实现城市和企业长久繁荣,是全体大庆人的共同课题。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地企双方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拓展合作广度、深度、精度、强度,在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取得更大战果,同心同德打赢“转型振兴新会战”。

  一是进一步明确方向思路,就是着力构建“三个共同体”。即,着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打造责任共同体,秉持“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价值追求,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聂晗,共同肩负起保障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责任、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责任、推动石油资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责任、实现大庆人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的时代责任;坚持共同发展的大方向、结成利益共同体,强化同舟共济、互促互进理念,通过多层次、各领域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进一步筑牢共性本底、厚植共性根基,持续释放规模效应、协同效应、集聚效应,切实把双方要素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互助力。

  立足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形成命运共同体,树牢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思想,在不忘本来中汲取力量,在面向未来中凝聚共识,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动上同频共振、举措上同向发力,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携手把大庆建设得更加美好。

  二是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三步走”。即,聚焦“建设百年油田、打造工业强市,推动油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争取到2025年,大庆油田油气当量达到4500万吨、天然气产量占比超过10%,大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率先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到2035年,大庆油田油气产量继续保持4500万吨、天然气产量占比超过15%,基本构建起现代经济体系,综合实力站稳全国资型城市排头;到2060年油田开发100周年,大庆油田在国家能布局中继续保持重要地位,建成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现代化新大庆。特别是,地下地上和谐发展、生产生活统筹发展、常态长效巩固发展,大庆地企合作的机制、路径、经验复制推广,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作用有效发挥,成为全国资型城市地企关系的样板。

  三是进一步明确基本原则,就是始终坚持“四共”方针。即,站在对大庆历史负责、对大庆事业负责、对大庆子孙万代负责的战略高度,不断强化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城乡共建、稳定共抓的思想共识与实践指引,顺应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需要,进一步厘清角色定位、立足权责职能,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推进生产高效发展、生活普惠发展、生态共建发展,最大限度实现政治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是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就是扎实推进“五方面”工作。即,保障油田产能建设、稳住“基底”,支持油田实施“稳油增气”战略,推进精细高效勘探、加强难采储量动用、拓展油气海外业务,进军页岩油等非常规能领域,同时在涉油关键环节审批、矿权区调整、占压油田管道清理等方面加强扶持,全力保障驻庆油化企业生产发展。

  抓好产业协同升级、涵养“动力”,一手抓“油头化尾”,加快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全力争取原油进口和使用“双权”资质,提升林、宏伟、兴化等专业园区承载,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一手抓天然气综合利用,落实《“气化龙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努力建成东北地区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和贸易枢纽。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打破“瓶颈”,释放石油石化大企业原料、人才、技术、市场、管理和品牌优势,大力引入社会资本,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围绕油化央企采购市场、“化尾”链条开展合作招商,引进加工企业和销售公司;放大企业研发优势和地方孵化优势,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地企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生态环境修复、呵护“家园”,积极争取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金,专项用于水土污染、生态退化、自然资损失、地表植被破坏的修复治理等,完善地企共保联治机制,共同打造绿色发展底色,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实现“共享”,深化央企“三供一业”及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确保职工权益不受损、服务水平有提升;地企持续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扩大配置范围,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普惠便利;完善地企协同治理体系,在维护社会稳定、应急响应处理、综治平台共建共用等方面加强合作,打造一体化、现代化治理格局。

  (四)深化地企合作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从大局着眼、细处发力,通盘考虑、整体谋划各项工作,把科学化的路径做优、把共赢化的方式做活、把协同化的动力做强,建立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以今年2月组建的百年油田(大庆)建设地企协调推进办公室为依托,发挥下设综合组、政务服务组、经济合作组等专项小组职能作用,统筹制订“责任单”“时间表”“路线图”,及时发布政策动态、项目、成果等信息,共同谋划地企合作重要事项,协同推进百年油田(大庆)建设重点任务。

  二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实行地企协调例会制度,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地企协调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地企协调推进全体会,常态化搜集整理地企协调事项,能协调地企相关部门解决的,及时交办部门研究解决;需要地企领导协调解决的,提请地企协调会议审议解决。

  三是建立清单管理机制。抢抓国家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有利契机,挖掘地企利益结合点,逐一列出资清单、意愿清单、项目清单,拓宽合作领域、实现无缝对接;按照初步谋划事项、拟上会储备事项、议定推进事项等分类建立台账,逐项明确责任部门、推进举措和时间节点,有“地企协调推进办”负责全程跟进、动态调整、对账销号。

  四是建立要素共享机制。整合地企各类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等平台,引导社会资本、民营企业等主体以出租、合营、入股等多种经营模式,盘活闲置资资产,嫁接先进优势要素,最大限度整合优化项目共同生成、技术一体运用、成果联合转化土壤。

  五是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定期从驻庆央企、县区挑选一定数量的优秀干部双向挂职交流,促进党政人才、企业经管人才在合理范围内流动,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架起常态化沟通桥梁、搭建经常性联系纽带,增加双方信任感、融入感和责任感,便于互通有无、促进工作开展。

  六是建立调研督办机制。经常性开展走访调研和信息交流,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掌握各部门执行落实进度,采取日常督导、专题督导、联合督查、年度考评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既定合作事项按期保质完成。

  七是建立政策保障机制。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地企合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协同化创新、产业、人才、投资、金融等配套政策和综合改革措施,推动形成1+n的规划落实体系。同时加大对上政策承接争取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撑性作用。比如,合力争取调整央企财税分成,设立可持续准备金,允许大庆对过境俄油俄气拔头提取,将油田废弃地所属权划归地方管理,推动驻庆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在地方注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