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开局之年是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的快步发展之年。部门后勤
2023年新冠疫情全面放开后的院感防控的关键技术要求
1.院感防控风险评估和项目规划
(1)院感防控风险评估
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本单位诊疗和患者的感染风险,应用评估工具,开展的综合分析、评价、预判和干预等活动,从而降低感染发生风险的规范性要求。
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院感防控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院感专职人员应掌握风险评价的方法,根据属地政策要求、感染性疾病的特点、阶段工作目标、机构的资源储备和诊疗功能特点,由院感专业团队进行,并由机构院感领导小组审议。年度工作目标应根据院感防控的风险、危害程度和改进难易度择优确定。
(2)院感防控项目的规划
机构应基于建立院感防控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院感防控项目规划,院感防控工作应有依据、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效果地开展。院感防控项目规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制定项目计划
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发布的院感防控政策、行动计划、专项活动、重点工作,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机构拟实施的感染控制项目或实践工作。
②实施院感防控风险评估
根据项目计划,使用可测量的工具,对本机构的院感防控风险进行评估,确定优先实施感染控制项目或实践内容。确定可量化的过程指标、结局指标,为评估项目实施的效果做好准备。
③项目实施
依据院感防控风险评估的结果,按照4W1H(项目实施的目标、意义、时间进度、实施人员及对象、如何实施)的原则,拟定干预计划并落实。
④效果评价
通过收集、分析项目实施的过程指标、结局指标的数据,对实施院感防控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确定目标是否达成,若未达成/未完全达成应采取哪些行动、获得哪些资源进一步干预和改进。若目标达成,则继续选择新的优先项目进行实施。
⑤持续质量改进
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发布的院感防控政策、行动计划、专项活动、重点工作,结合本机构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和风险评估结果,将具备卫生经济效率的院感防控项目纳入绩效管理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投入,持续监测实施效果并定期反馈,以建立项目实施及改进的长效机制。
2.诊断与监测
篇二: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开局之年是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的快步发展之年。部门后勤
2023年新冠疫情全面放开后的院感防控的关键技术要求1.院感防控风险评估和项目规划(1)院感防控风险评估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本单位诊疗和患者的感染风险,应用评估工具,开展的综合分析、评价、预判和干预等活动,从而降低感染发生风险的规范性要求。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院感防控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院感专职人员应掌握风险评价的方法,根据属地政策要求、感染性疾病的特点、阶段工作目标、机构的资源储备和诊疗功能特点,由院感专业团队进行,并由机构院感领导小组审议。年度工作目标应根据院感防控的风险、危害程度和改进难易度择优确定。(2)院感防控项目的规划机构应基于建立院感防控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院感防控项目规划,院感防控工作应有依据、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效果地开展。院感防控项目规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①制定项目计划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发布的院感防控政策、行动计划、专项活动、重点工作,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机构拟实施的感染控制项目或实践工作。
②实施院感防控风险评估根据项目计划,使用可测量的工具,对本机构的院感防控风险进行评估,确定优先实施感染控制项目或实践内容。确定可量化的过程指标、结局指标,为评估项目实施的效果做好准备。③项目实施依据院感防控风险评估的结果,按照4W1H(项目实施的目标、意义、时间进度、实施人员及对象、如何实施)的原则,拟定干预计划并落实。④效果评价通过收集、分析项目实施的过程指标、结局指标的数据,对实施院感防控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确定目标是否达成,若未达成/未完全达成应采取哪些行动、获得哪些资源进一步干预和改进。若目标达成,则继续选择新的优先项目进行实施。⑤持续质量改进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发布的院感防控政策、行动计划、专项活动、重点工作,结合本机构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和风险评估结果,将具备卫生经济效率的院感防控项目纳入绩效管理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投入,持续监测实施效果并定期反馈,以建立项目实施及改进的长效机制。2.诊断与监测
篇三: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开局之年是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的快步发展之年。部门后勤
务虚会发言材料:
务实笃行谋发展奋楫争先谱新篇
2023年,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和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我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预计(下同)全年完成申报销售466亿元,其中,工业应税销售162亿元。新增“四上”企业5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2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
二是产业项目提速增效。全年累计签约项目1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制造业投资11.65亿元,高技术产业投资9亿元。
三是风险防范有力有效。高质量完成中央、省级环保督察交办件的问题整改,纵深推进“五大”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整治“百日攻坚。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企业发展艰难。受新冠疫情、房地产下滑等多方因素影响,传统产业陷入困境,企业资金回笼困难,利润收窄,街道9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销售下降有36家。二是转型升级氛围不浓。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规上工业企业中研发占比仅3.3%,有一半企业全年没有研发投入,对进军资本市场、实施智改数转更是不感兴趣。三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土地资源日渐稀缺,对大项目、好项目的承载力、吸引力都有所削弱;少数项目因投资主体自身原因迟迟未能开工建设,未能形成新的增长点。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XX高质量发展的严重障碍,需要切实加快解决。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对XX而言,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危”与“机”,负重前行、克难奋进,更好地扛起主城担当,提升发展贡献度。
一、突出内外并举,培育经济发展“增长极”。“内”就是要修炼内功,推动传统产业动能转换。具体实施“四大行动一是企业上市行动。继续推进三星能科、瑞克健身上市工作,目前三星能科已于北交所挂牌,计划今年4月进入创新层,明年3月申报北交所;瑞克健身已完成股权变更,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将净利润3000万元以上企业纳入后备梯队,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滚动发展格局。二是“智改数转”行动。把“智改数转""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规上企业诊断服务。对有基础、有意愿的企业,逐个邀请专家团队上门服务,一企一策制定方案,力争形成一批示范,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三是创新转型行动。开设企业家沙龙,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企业家“洗脑”、“充电”,进一步提升企业家创新主体意识。用好江大、南工程技术转移中心,认真梳理企业技术需求,纵深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全年力争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深入开展人才招引,全年引进省“双创”1个,镇江“金山英才”3个,扬中“江雁计划”5个。四是“亩均”竞赛行动。进一步强化“亩均论英雄”理念,探索按亩均销售、税收、能耗等进行分析排名,对先进的予以褒奖,对后进的进行提醒,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外”就是要外引项目,持续激发产业发展动力。一方面,抢抓疫情放开机遇,加大乡贤拜访力度,持续跟进深圳金城安防设备、佛山高端自动化智能设备等项目,吸引更多“凤还巢围
绕延链、补链、强链,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探索基金招商、股权招商等新模式,力求在总部经济、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高度关注本土企业新上项目、扩能改造,近年来,街道一些企业订单充足,急需扩大生产,多方寻找出路,对此,各村(社区)要加大走访力度,及时掌握信息,有效杜绝成熟企业外流现象。
二、突出软硬兼施,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软件”方面:持续开展暖企大走访,实行经济条口全体同志分工联企制度,每周有一半时间用于走访企业,及时将最新暖企惠企政策送给企业,第一时间掌握企业所需所盼,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行项目化管理,解决一个销号一个,不断提高企业获得感。开设企业大讲堂,定期开展法务、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税收政策、“智改数转”等实务讲座,为企业送上政策“大礼包”。继续推行项目建设行动支部制度,健全完善项目服务专班,对新签约项目,积极服务做好土地报批、方案审查、环评办理、施工放样等工作,推进项目快落地、快建设,确保明年上半年项目开工率达80%以上,全年开工率达100%。“硬件”方面:进一步推进科创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华兴路、钟灵路人行道、绿化、路灯等设施,改造标志标识,加强园区日常管理,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全力做好园区企业分割办证扫尾工作,加速推进康盛、华吉、恒润仪表、泰德环保等企业土地挂牌,并配合做好房屋产权证办理,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突出标本兼治,拧紧风险防范“安全阀”。始终把环保、安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和红线,巩固提升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治成果,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弹、不回潮。加强环保网格化管理,加大对散乱污企业、重点涉气企业、非法排污行为的督查和处罚力度,形成高压震慑。持续推进危化品、燃气、消防、危房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形成闭环长效监管。高度关注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外包作业,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在此基础上,统筹当前
与长远,更加注重生态底色与本质安全,从根本上提升环保安全整治水平。扎实推进污染防治五大专项行动,围绕“碧水、蓝天、净土",着力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企业污水纳管、喷涂企业专项整治、扬尘管控等大事难事。明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0%,园区及省考断面上下游工业企业污水基本实现纳管,喷涂企业按规范整治到位。严守“两高”负面清单,坚决不招引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切实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环境质量。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针对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宣传、警示、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做好有效风险辨识、分级分类管控、隐患排查、问题整改等工作,并加大“机器换人”力度,培育一批安全生产示范企业,持续营造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篇四: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开局之年是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的快步发展之年。部门后勤
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旅游市场数据明显弱于去年。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国内旅游总人次25.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7.16亿,同比下降22.1%。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04万亿元,比上年减少0.87万亿元,同比下降30.0%。其中,城镇居民出游消费1.69万亿元,同比下降28.6%;农村居民出游消费0.36万亿元,同比下降35.8%。
一、2022年旅游数据
1.旅游市场整体数据
据文旅部发布的《2022年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显示,2022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5.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7.16亿,同比下降22.1%。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次19.28亿,同比下降17.7%;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次6.01亿,同比下降33.5%。分季度看,其中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次8.30亿,虽然同比下降19.0%,但是表现最好,平稳开局;二季度国内多地爆发疫情,扰乱旅游市场复苏节奏,旅游人次骤降,国内旅游人次仅有6.25亿,同比下降26.2%;三季度为旅游旺季,受暑期游、中秋小长假的助推,相比二季度有所回暖,国内旅游人次6.39亿,但仍弱于2021年同期,同比下降21.9%;四季度冬季旅游淡季影响明显,国内旅游人数为各季度中最低,国内旅游人次仅4.36亿,同比下降21.7%。
2020-2022年各季度旅游人数情况10.016.372.952020Q12020Q22020Q32020Q4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9.4610.248.478.185.578.36.256.394.362020-2022年各季度旅游人数情况
(图12020-2022各季度旅游人数情况)
从2020-2022各季度国内旅游人数情况来看,这三年来各季度国内旅游人次均有所下降,除2020年“新冠元年”一季度中人们居家封控,不敢外出,旅游人次仅2.95亿之外,其他年份一季度表现都比较好,平稳开局。在2021-2022年间,旅游人次基本上从一季度开始直线递减,仅在二三季度中可能会有较小浮动变化,但全年旅游人次还是逐渐减少的态势。
2.旅游社接待数据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旅行社总数为45162家,在2022年全年里,我国旅行社数量在缓慢增加,旅行社的增多显示了我国居民出行需求的旺盛,疫情的封控更进一步促使了人们出行游玩的欲望。2022年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数据审核完成率为88.6%左右。全国有27个地区数据审核完成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贵州、云南、宁夏、兵团的审核完成率达到100%。
2022年前三个季度里,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天数和接待人次、天数以及旅游单项服务人次都在稳健增长。在2022年第四季度,先是新冠遍地开花,大部分的居民封控在家,不得外出。后受全面放开疫情的影响,我国居民一部分感染在家休息,一部分照顾发烧病人,出行人数大幅度减少。
(表12022年旅行社接待数据)
2022年旅行社接待数据
旅行社审核完组织人组织天接待人次接待天数旅游单项服务时间
总数
成率
次(万)
数(万)
(万)
(万)
(万人次)
20224260484.97%499.04902.61677.951038.1776.01Q120224322589.83%871.731843.12822.761542.934741.14Q220221557.04435989.91%4061.192292.554911.539894.07Q3620224516289.68%994.172196.041018.431910.335103.29Q44550045000445004400043500430004250042000415004100012旅行社总数3旅游单项服务(万人次)4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图22022年各季度旅行社数量和旅游单项服务人次)
第四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江苏、广东、上海、江西、湖北、福建、湖南、北京、重庆。第四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广东、云南、湖南、上海、福建、海南。
3.
星级酒店运营数据
受国内持续散发的疫情及严格的疫情管控政策影响,2022年酒旅行业仍处于被压抑状态。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2年1季度全国酒店平均房价为300元,平均出租率为32.11%;2季度全国酒店平均房价为298元,平均出租率为36.73%;3季度全国酒店平均房价为342元,平均出租率为45.49%;4季度全国酒店平均房价为321元,平均出租率为36.79%。在2022年里,星级饭店的房价在300-340之间波动,平均出租率都不够一半,入住人数不足。在2022年除三季度之外的各个季度平均房价同比和平均出租率同比皆为负数,相比2021年各季度基本没有恢复和变化,呈现继续萎缩态势。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一些像五星级酒店之类的高规格酒店平均房价仍低于同期,但普通饭店房价同比为正数,高于2021年第三季度,且平均出租率也比同期高,2022年第三季度比2021年出行游玩人数增多,新冠疫情也没有那么严重。但从全年来看,受新一轮疫情影响,2022年酒店市场数据明显恶化,弱于去年同期。虽然酒店业在疫情的泥淖中艰难发展,但国内酒店企业面对现实困境,亦在加快调整供应链、创新产品服务、升级营销方式、强化竞争之道等。
(表22022年全国星级饭店经营情况平均指标表)
2022年全国星级饭店经营情况平均指标
时间
平均房价/元
平均出租率%平均房价同比%平均出租率同比%2022Q12022Q22022Q32022Q4300.75297.91342.24321.4632.1136.7345.4936.79五星级
三星级
五星级
三星级
五星级
三星级
五星级
三星级
-2.76-0.23-18.31-3.43-3.640.33-6.62-2.48五星级
三星级
五星级
三星级
五星级
三星级
五星级
三星级
-13.56-8.00-37.25-17.609.822.03-15.86-10.50在2022年第四季度平均房价从高到低的前10名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海南、广东、福建、天津、江苏、浙江、河北和山东。平均出租率前10名的地区分别是湖南、浙江、海南、江苏、福建、重庆、湖北、江西、贵州和山东。由此看来,我国居民出行旅游更喜欢去南方地区,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表32022年全国星级饭店主要指标前10名表)
4.
星级酒店餐饮营收
在2022年我国有7337家星级饭店通过了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审核,其中分别有五星级饭店783家,四星级饭店2285家,三星级饭店3487家,二星
级饭店768家和14家一星级饭店,总计有111.41万间客房和204.67万张床位,给游客提供了充足的休息空间。
(表42022年全国星级饭店规模情况结构表)
疫情期间,酒店的餐饮营业额有明显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与需求在发生改变,对于酒店餐饮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加。消费客群对于食物的品质和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星级酒店餐饮备受欢迎。除此之外,酒店餐饮新零售模式也崭露头角,酒店不再局限于酒店固有空间,积极布局线上,跨入外卖赛道,与新零售交集,发展半成品食材、自热美食、罐头产品等,提供私厨定制和上门服务等服务,深挖市场新需求。2022年度,星级酒店餐饮营收前十的地区分别为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福建、四川、河北和安徽。
(表52022年全国星级饭店经济指标汇总表)
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星级饭店经营收入中餐饮收入占比不太高,仅江苏和山东达到了50%左右,其他地区均在40%左右浮动,其中北京和上海仅占21.75%和30.08%。可见越发达的地区饭店收入越不仅仅依靠餐饮,客房收入更是其中
的重头收入。只有做到令消费者满意的客房和餐饮服务,才会吸引消费者再次消费。
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0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福建四川河北安徽39.7221.7546.6449.3030.0877.0876.5257.8750.6446.0740.1346.8346.3544.9735.5539.47119.65115.17112.62109.28营业收入总额(亿元)餐饮收入占比重(%)
(图42022年星级酒店餐饮收入TOP10)
二、2023年旅游新态势
1.2023年旅游相关政策
自2022年末以来,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旅游出行限制全面解除,旅游业复苏拉开帷幕。开年伊始,全国各地政府及旅游部门纷纷出台政策以加快旅游业的全面恢复振兴。
2023年1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经营内地与港澳入出境团队旅游业务。同时广西、陕西、山东、吉林、山西等省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面向市场发放“文旅消费券”“旅游景区免首道门票”等一系列促进文旅市场复苏的政策,为旅游业复苏发展带来了新变化。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明确支持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及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
3月10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密火车站、民航机场、汽车客运站等客运枢纽至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客运直达线路,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与对外客运方式的衔接,提高旅游出行便
捷性。在近期旅游热潮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提高各个景区的支线交通运输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更有利于树立中国旅游行业的良好形象,为2023年旅游旺季的到来打下坚持基础。
3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发挥在线旅游的枢纽和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促进新技术应用和迭代创新,创造更多新就业形态和新就业岗位,成为旅游产业升级和旅游消费激发的新引擎,提升行业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推动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4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对“不合理低价游”等市场乱象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重点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兜售物品、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行为。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力拼经济”成为各地年度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重振旅游经济亦成为各地稳增长、扩内需、强信心的“必选动作”。“十四五”期间,我国大部分省份均已发布地区文旅行业的发展要点及目标,海南、云南、江西、江苏等20余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文旅消费新热点促进服务业提质扩容和消费回暖升级。
2.2023年节假日出行情况
2023年春节,国内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奠定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稳增,持续回暖”的市场基础。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了出游人次与旅游收入“双增长”的喜人成果。各地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大幅上升,旅游热情加速释放,中长线休闲度假快速回归,旅游市场强劲复苏。
2023年清明节假期(4月5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2.7%;预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5.20亿元,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9.1%。清明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有14952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正常开放12635家,占A级景区总数的84.5%。
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根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五一”假期国内旅游订单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00%,创五年来最高。其中,住宿累计预订量已与2019年4月25日持平,意味着今年“五一”的住宿预订节奏较2019年提前了约两周。与此同时,多地“五一”旅游订单量已超2019年同
期,像成都、长沙、青岛、苏州、福州、珠海等热门旅游地均超过2019年30%以上,大理、威海更是较2019年分别增长190%和300%以上。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近日测算,预计202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约为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5%。
此外,出境团队旅游重新启程,必将为我国旅游市场复苏再鼓一把劲、再加一脚油。据文化和旅游部通知,自2023年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这标志着受疫情影响,从2020年1月24日起暂停3年的出境团队旅游业务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团队游试点自2月6日恢复至今,已有60个国家纳入国人出境游目的地,出境游市场复苏热度持续走高。4月6日,携程的“五一”假日旅游前瞻发现,国内游订单已追平2019年,同比增长超7倍;内地出境游预订同比增长超18倍,境外跟团游报名量较4月初增长157%。
三、旅游业发展前景及建议
我国旅游业的复苏和振兴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重振和复苏”将是2023年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主题,中远程旅游及出境旅游、商务会议旅游需求等逐步回归,家庭度假、养生健康、近郊休闲、户外露营、亲子研学等旅游需求不断增加,各文旅企业应修炼内功,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大和创新品质度假、城市休闲、亲子体验、文化研学、户外自驾、商务考察、运动康养等旅游产品供给,抓住七八月份避暑旅游和研学旅游时间窗口期以及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假日旅游市场机会,争取推动国内旅游市场尽快进入全面恢复新通道。
1.“平替性”旅游目的地走向“主流”
2023年春节,国内旅游目的地一个最热门词汇就是:“平替”。根据去哪儿网数据,2023年春节期间,“平替旅游目的地”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像湛江,揭阳,惠州,泉州,南宁这样的“三亚平替”城市的机票预订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揭阳上升了将近50%,南宁上升了20%。
“平替”一词源于日常生活用品,指的是消费者对某一种产品有好感,但由于售价过高,而在某些产品上有相似的功效,但售价相对较低,于是就换了另一种产品来代替,这就是所谓的平替。如今,这一概念已被更多地应用于旅游景点。
越来越多游客对热门旅游目的地糟糕的体验、昂贵的价格、突发的意外感到厌倦,很多人都会自觉地避开那些旅游项目,而去那些人气较低的地方游玩。如今有不少游客,都喜欢到一些不知名的小城镇,找一家比较好的酒店,住上一段
时间,既能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还可以休闲放松,而不是跟风打卡热门景点,不仅无法休息还拥挤疲惫。
热门旅游目的地“平替”的出现,实质上是旅游市场供给与需求失衡的集中体现。在2023年,一些具有平替功能的旅游目的地,将会得到更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并从假期的临时平替,逐渐变成一个新兴的小热门旅游目的地,从非主流走向主流。相关旅游企业应该抓住此次机遇,以“平替”旅游地为中心,加大对相关旅游产品、旅游体验、旅游活动等方面的宣传力度,促进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惠民措施助推文旅消费回暖
随着人们出行旅游意愿的不断增强,各地相继出台景区门票减免或打折、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惠民利民政策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免费开放A级旅游景区1281家,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9%,其中62家5A级旅游景区实行免票。河南洛阳52家A级旅游景区,贵州遵义会议会址、赤水丹霞旅游区、黄果树景区等377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免门票活动。山东省级财政安排2.1亿元用于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景区门票减免等。河北、内蒙古等地统筹安排,为消费者提供一揽子惠民礼包。
2023年各地方政府将更多借助旅游消费券的杠杆效应,来刺激旅游经济的回暖、复苏和增长。而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企业可以找到自己的切入点,例如,OTA(在线旅行社)可以在承担政府旅游消费券发放渠道的基础上,加大平台对消费者的补贴和优惠力度,在惠及消费者的同时,提升自身GMV(成交金额)和品牌热度。其他旅游企业可以利用旅游消费券加强产品促销等。
3.旅游直播加速释放带货红利
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疫情的影响,“情绪价值”成为了消费者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传统的图片展示方式,现场直播可以更好地将这种情绪价值进行放大,从而产生更高的转化率。而且,消费者更注重“眼见为实”,而直播则能更好地展现出目的地的特色,提炼出服务的亮点。
因此,对于旅游企业而言,旅游直播还会带来更长久的利益。通过情绪价值的链接,将游客与旅游目的地、酒店、景区品牌之间形成信任,进而可以打造高端品牌市场,让消费者真正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而不是陷于同类型企业的价格竞争,通过低价来吸引游客的恶性循环中。
直播带货具有实时回答的特性,能够有效提高旅游产品等复杂商品的销售转化效率。在跨境旅游开放之后,这一优势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随着出售的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旅游直播带货将会飞速发展,相关旅游企业应抓住此次机遇,利用好直播平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此外,旅游直播不仅要关注短线转化率和长线运营,更应该重视中间的运营召回。在旅游商家积累一定粉丝后,有一些商家会在直播销售的空档期设置了“慢直播”,这是一种轻巧又有趣的品牌蓄水方式,能够留住粉丝进行二次消费。暂不具备完善的自播能力的商家朋友不妨与官方直播间合作来做第一步尝试。在这个过程里,商家也在持续给平台输入好内容,直播间还能为商家带来品牌传播和粉丝关注,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