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的观后感1 今天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的日子。 首先是欢迎仪式:一群穿着五彩服的卡通玩偶出现在我的眼前,慢慢地,他们变成了一座“彩虹桥”,十分好看。到选手入场了:147个国家和地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残奥会观后感,菁选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冬残奥会的观后感1
今天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的日子。
首先是欢迎仪式:一群穿着五彩服的卡通玩偶出现在我的"眼前,慢慢地,他们变成了一座“彩虹桥”,十分好看。到选手入场了: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奥会选手,走进欢乐的鸟巢。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架着拐杖,有的靠人扶持,有的双目失明……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灿烂的笑容。
动人的一幕出现在德国代表团入场时。选手们步入场地,笑向观众,并亮出了一面写有四个汉字“北京你好!”的德国*。547名*代表队出场了,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开始表演了,首先是《太阳鸟》:“太阳鸟”飞向一位盲人歌手,盲人歌手唱起了:《天域》。《星星,你好》:舞台的中央,320名聋人姐姐穿着洁白的裙子,翩翩起舞,用手语对着天空说:“星星,你好!”《永不停跳的舞步》:百名聋人舞蹈家,用灵动的双手,“跳”着酷似芭蕾的舞步,轻盈欢快地旋转、跳跃。她们中间有一位身着白色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坐在轮椅上用双手翩翩起舞。她就是“芭蕾女孩”—李月。她跟“芭蕾王子”一起翩翩起舞……
最后,韩红阿姨和刘德华叔叔一起唱起主题歌:《和梦一起飞》。
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即将到来,33岁的侯斌叔叔用自己的手臂,将轮椅和身体一同拉起,一点点向上攀升,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伴随他一直攀升到39米高处的主火炬燃点,他伸手向前,点燃主火炬。顿时,全场沸腾!天空放出美丽的烟花。
明天我们等待着*健儿再创辉煌!
冬残奥会的观后感2
里约残奥会看点一、*重剑团体冠军荣静担任*旗手
里约残奥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8日5:45左右在里约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轮椅击剑运动员、2012年伦敦残奥会女子重剑团体冠军荣静,将担任残奥会开幕式*体育代表团旗手。残奥运动员参加比赛要克服很多困难,他们承受着普通人所不能体会的痛苦,他们值得拥有胜利和享受运动的快乐,也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和喝彩!为运动健儿加油吧!
里约残奥会看点二、*代表团境外参赛规模最大
据了解,本次里约残奥会一共设置了22个大项与528个小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而皮划艇与铁人三项都是这一届残奥会新添的运动项目。*体育代表团本次将参加视力残疾与肢体残疾这两个类别的比赛,其中包括了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游泳等17个大项与328个小项目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在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
目前,残奥会开幕式*旗手已经确定是在伦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轮椅击剑项目冠军的荣静。
里约残奥会看点三、*代表团历史战绩出色
*参与残奥会的历史不长,但取得的成绩却十分的亮眼,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代表团在金牌数与奖牌榜均名列榜首之后,2008年北京残奥会与2012年伦敦残奥会,*代表团金牌数与奖牌数均排在第一位。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全部都是来自民间的业余选手,*均年龄只有26岁。年龄最大的达到了52岁,最小的只有14岁,与往届相比本届残奥会*新人变多了,严重残疾人参赛人数也得到了增加。*均受教育水*也是历届参加残奥会运动员中最高的。
冬残奥会的观后感3
残奥会期间,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在北土城地铁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所 需的全部安全检查,直接换乘奥运支线;持证残疾人乘车入场,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下车,安检员将上车检查。本届残奥会安保。*将从一个个细节突破。
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残、智障、视觉听觉语言残,所需要的社会关爱是有差异的,太原则、太笼统不行。针对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截瘫、脑瘫、脊椎残疾等各种类型的残障观众,采用细致入微的、有区别的安检方法,既方便了残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残疾人的人格。
而对于本次运动会的主角——残疾运动员,他们的参赛不在于能否拿到奖牌,能拿到多少奖牌,而在于积极参与。为了参赛,他们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们有勇气、有资格走进赛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成功。比赛中,他们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对于他们参赛,观众应该多欣赏、多喝彩,把他们的长处看成是超常规发挥。赛场喝彩声、掌声不断,且都是恰到好处,才能激发他们超水*的发挥。
本届残奥会规模很大,将会涌现一大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也必然会出现一批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赛风顽强,敢打敢拼,让人感动不已的运动员。媒体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时,应该准确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以他们的满意为满意。切不能强人所难,只顾自己方便,增加被采访者的负担
无论是残疾选手、残疾观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残疾人,他们所到之地,难免会遇到障碍、碰到麻烦。因此,残奥会会闭幕,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应落幕。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残疾人6.5亿,占总人口的10%;*则有8300多万,每16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应当有更多的社会民众甘当志愿者,主动从细节上向残疾人投去关爱,提供帮助,并且还要把这种关爱视为一种快乐。这样残疾人出现在哪里,和煦温暖的春风就能沐浴到哪里,“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就能延伸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