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最新最美职工颁奖典礼观后感及感悟心得(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美职工颁奖典礼观后感及感悟心得篇一
我家楼下就有这样一位环卫工人,她的两鬓斑白,皮肤黝黑,看上去有点显老,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她的工作缘故吧!但炎热的夏天来临的时候,她三四点钟就得起床。有一次,我半夜醒来,发现她家的灯已经亮了,她忙碌的身影正在卫生间里洗漱着。不一会儿,她拿着扫帚匆匆的出门了。当我上学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她拖着疲惫的身体,拿着扫帚往家赶呢!中午,她又穿着那件长袖的工作服,顶着炎炎烈日出发了。
在寒冷的冬天,不管外面是刮风下雨,还是白雪纷飞,她依然穿着那件单薄的工作服,拿着扫帚和恶劣的天气做斗争,为我们扫出一片美丽的天地。
尊敬的环卫工人,你们不怕脏不怕累,不畏严寒,冒着酷暑,用你们辛情的双手,把我们县城打扫得如此干净、美丽,让我们每天都能呼吸新鲜的空气。在我眼里,你们的工作服是最漂亮的,你们的心灵也是最美的。
最美职工颁奖典礼观后感及感悟心得篇二
五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缤纷的鲜花开满五月;五月也是劳动者专属的季节,辛勤的劳动贯穿五月。劳动是创造人类精神文明和文化精神的基础,劳动提供给我们所需的一切生活来源,虽然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劳动模范,但人人却可以学习、弘扬和实践劳动模范精神。只要用心做事,用心做一件事,用心做好一件事,就会获得认可,实现自身价值!只要努力,只要坚持,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什么是工匠精神?一砖一瓦,一凿一砌,让全身的心血用在工作上,其中的艰辛历历在身而不跟别人说。更有一些人终究一生都没人知道,身后的辛劳数年还没人知道,这些工程十分艰难只因人们的需要而放弃了所有的荣誉,这般的成就,就是工匠所得。不把富贵看成喜事,不把贫穷看成悲事。
2022年“最美职工”熊朝永就是无数基层工作者中的一员。熊朝永是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的一名基层兽医,今年40岁的熊朝永是有着17年的大象护理经验的资深“象爸爸”,作为第一批进驻“野象谷”的大象护理员,他负责照护受伤、生病和被遗弃的亚洲象,帮助它们适应野外、重返自然。熊朝永说“保护野象们的家园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十几年的工作生活中,熊朝永成功救助了小象“羊妞”,成年母象“平平”,成年公象“孤六”,孤儿小象“小强”等多头野生亚洲象。17年他坚守初心,倾情奉献,与森林为友,与野象为伴。未来熊朝永仍将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为亚洲野象和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熊朝永只是无数基层劳模工作者中的一个代表,这些基层工作者的闪光点在于他们能够把工作当成事业,把付出当成追求,在普普通通的岗位发挥出耀眼的光芒,学习劳动模范精神首先要尊师重道,尊重劳模,更应该带着一种深厚的情感去学习,带着真诚的心态去了解,学习他们那种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当代青年职工一直所追求的目标。要学习到真的本事,光用嘴巴讲往往是不行的,更多的是在实践当中去摸索,去成长,也许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潜移默化教会我们如何处理问题,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进而将这一件件小事做到更加完美,极致。
每一个人身边都有杰出的劳动模范,每一个劳模都有他过人之处的地方,而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劳模,都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先进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我们身边每一个岗位平凡,身份普通却有着突出的成绩的劳动者,他们用努力拼搏、不懈创新、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引领我们推动社会的前进,让这个社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最美职工颁奖典礼观后感及感悟心得篇三
当你坐着汽车飞驰在宽阔平整的柏油公路上,一排排整齐的行道树从你眼前掠过,你是否想过这些连接大江南北的通道是怎样建成的呢?一个偶然的机会,爸爸让我有幸结识了一群筑路工人。暑假的一天,我正在家里吹着空调看书,接到爸爸的电话,让我下楼。“爸,我们去哪?”“去工地看看。”我抬头看看外面,太阳像火球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知了高声叫着,草木都耷拉着头,连街上行人稀少,又是热不透气的一天。
车出城后,行驶在乡间公路上,虽说是乡间公路,却感觉不到丝毫颠簸,也看不到大的土块。“这乡村路还真平整。”我说,“是呀,这可都是筑路工的功劳。”“筑路工,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把本就有的路面修整一下,再铺上柏油吗?”我内心不屑一顾。
穿过一片树荫,阳光直直地照了下来,车内虽然开着空调,但依旧能感觉到天气的炎热。远远的,看见路上摆着几台大型机械,我知道离工地不远了。这时,车不断上下颠簸,路况开始变差了,也许是还没有的缘故吧,不到一会,我的胃就开始翻腾起来,非常难受。
汽车开了一会儿,远远就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看到工地上不断扬起的灰尘。终于到工地了,印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钻机伴着轰鸣飞快地转动,搅拌机的长臂伸进沥青池不停地搅拌着,摊铺机将沥青混土摊铺到路面上,压路机来回将道路压平整。工人们黝黑的脸上看不到一丝表情,他们挥汗如雨,来回穿梭。“到底有多热呢?就算很热,怎么也不休息呢?”带着疑问,我打开了车门,一股热浪迎面扑来,随即一股呛人的沥青味直袭鼻腔,让人窒息。我马上关上车门,大口大口地喘起气来。这时,爸爸走下车和工人们交谈起来,我连忙把空调开到最大,爸爸和工人的声音被钻机嗡嗡的声音吞没了,只好大声喊着说话。原来,沥青接触地面混凝土时的温度高达160度,而且天气越热,温度越高,越能确保路面的平整,所以铺设沥青路一般都会选择炎热的夏季。为了尽快通车,工人每天早上5点起来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有时工人们要连续工作数月,一刻也不能休息,有时还通宵达旦赶工期。他们住在拥挤简陋的工棚里,困了就在工棚里眯上一会,饿了就凑合着吃点冷饭。离家时间长了,有时回家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认识了。
听到这些,一股敬意心中油然而生。是呀:劳动者是多么伟大呀!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高山还是峡谷,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就像这群筑路工,他们默默为社会奉献,不怕酷暑严寒,不怕日晒雨淋,他们服务他人也成就了自己。你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来到哪里去,可哪儿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儿。他们的劳动让这个世界更美丽,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我不禁感慨:作为21世纪的我们,更应该热爱劳动,学会用劳动创造去美丽和财富,用我们的双手去成就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