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乱世佳人》观后感1 如果性格可以用颜色来描述,那么《飘》的作者在定下角色的名字时就有了定论。斯佳丽Scarlet猩红色,瑞德Rhett红色。媚兰Melanie黑色,阿希礼Ashley灰色。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乱世佳人》观后感,菁选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电影《乱世佳人》观后感1
如果性格可以用颜色来描述,那么《飘》的作者在定下角色的名字时就有了定论。斯佳丽Scarlet猩红色,瑞德 Rhett 红色。媚兰 Melanie 黑色,阿希礼 Ashley 灰色。两对夫妻的名字是同一色系的。想起瑞德对斯佳丽的话,第一次见面,我就知道你是我一辈子等待的女人,因为我们是同一类人。
欣赏白瑞德一样的男人
这一对互相斗气的爱人,一样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命运绝不认输。自私,坚强,吝啬给与,仿佛每一件事情的付出都要合算对数。如非因为阿希礼在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斯佳丽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救助梅兰,甚至失去了见母亲最后一面的机会,她不会像梅兰那样无怨无悔,不冷静的咒骂和哭泣是她给自己的护身符。而风度翩翩的白瑞德船长,即使看见穿着窗帘改装的衣服的斯佳丽,满眼是藏不住的赞叹,还是因为识破了斯佳丽的欺骗而狠心地拒绝了她。他们对对方的爱,因为太像爱自己,而变的挣扎,无奈。哪怕后来他因为在忘不了阿希里的斯佳丽身上吃尽难堪,仍然不改对她的包容与呵护。只好将爱转注在女儿身上,其实不也是因为邦妮像极了起初令他心动的斯佳丽么?狂妄地可爱,热情而没有心机,却没有后期成熟的斯佳丽的坚忍残酷。是邦妮,令白瑞德船长找回了一个男人受人依赖的尊严。
到底什么是爱
一直在怀疑,阿希礼对斯佳丽究竟是什么样的爱。像一开始他看似安慰地对斯佳丽说:“你多么希望拥有你对生活的热情。但是我不能娶你,梅兰了解我,我们是同一类人,我们会幸福。”阿希里的十二棵橡树,最终毁于战火,而斯佳丽的塔德却因她不择手段的挽救而幸存下来。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把塔拉庄园比作从浩劫中浴火重生的南方,而阿希利的十二橡树庄园则是再也回不来的美好记忆。像阿希里本人,始终是温润如玉的贵族,在劫难中只能靠斯佳丽这样不拘小节的人来保全。有的人很不喜欢阿希里,梅兰夫妇这“温柔而无用”的一对。其实,读过小说的人都看得出来,作者在阿希利身上倾注了更多感情,算是对随风而逝的优雅的老南方的挽歌。 斯佳丽一直崇拜着她高贵善良的母亲,她对母亲的崇敬,和对阿希里执拗的爱,就像对老南方的高雅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时代的悲剧
同样,白船长最敬爱的人始终是梅兰,这个柔弱得没有人气,圣洁得像天使的女人。从她应对警察的冷静机智,和不计前嫌在宴会上保全了斯佳丽的面子,还有对妓贝拉的友好,都看得出来,她是这出剧里最聪明的人,像上帝一样旁观着和悲悯着。她和阿希里是真正相濡以沫的一对,然而他们的相像,不像另外一对那样针锋相对,而是融为一体,在这混乱的时代保全旧时的优雅,又何尝不是一种可贵? 梅兰妮是那个已经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宽容、沉静、纯洁、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对困难,捍卫自己的朋友。就像是一个完美的雕塑,刚柔相济;就像是一幅画,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她喜欢文学,喜欢音乐,她对过去的生活缅怀,在阿希礼的心目中是一根柔和的线条,一个模糊的身影;她可以为了朋友而拿起沉重的剑,她敢于为维护正义而反对文明当中的权威的代表,她可以为了生存而努力劳动,她就是斯佳丽奋斗中的忠实战友。是她联系了这两个文明,用自己的人格与行为来纪念着过去,极大地安慰了那些对过去怀念的人;用自己的勇气与气度,包容着开始新生活的人,给予他们理解与支持。在文明的消逝面前,她选择了继续向前,却又深深地把过去文明的精华烙在心里。 但是,在电影的最后,她却死了,也就意味着那个文明的完全消散了,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种新的文明的统治,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即便她最后不是因为难产而死,她也不会活得很幸福。在电影中安排这样一个角色,只是代表着一种回忆与理想,既是对灿烂过的文明的回忆,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文明的希冀。
勇敢的斯嘉丽
当斯嘉丽对自己说出“tomorrow is anther day”的时候,我知道她终于明白了自己最离不开的东西,是塔拉,是瑞德,是自己的根。在曾经和父亲并肩站立的土地上,那些失去的东西,她一定能等到它们的归来。
电影《乱世佳人》观后感2
今天重温了根据《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思绪万千……我16岁时第一次看过这部小说。总的来说,每次看《乱世佳人》都有不同的收获。年轻时看,讨厌虚荣爱出风头的斯佳丽(又译:郝思嘉),喜欢纯洁善良的玫兰妮,不喜欢油腔滑调的白瑞特,喜欢温文尔雅的阿希礼,喜欢南方如画的景致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不喜欢北方的浮华和放荡。后来看了多次之后,不由得对斯佳丽敬佩起来,一个原本是农场主的千金,娇惯的弱女子,任性而年轻美丽。她第一次结婚是看见自己暗恋的人结婚了,一时的赌气、冲动报复,嫁给了并不爱的男孩,不久就成了年轻的寡妇。第二次结婚是南北战争结束后,在北方老的逼迫下交不起300元钱的地租,为了夺回她的土地和保障一家人的生存,她抢走了妹妹的心上人肯尼迪。肯尼迪虽然是一个做点木材生意的半大老头,却不是斯佳丽的对手,面对她的冷酷和无情,他束手无策。最终为了斯佳丽险遭侮辱一事,去报复穷白人,并在殴斗中被白人击毙,不幸枉死,在他与斯佳丽的婚姻中肯尼迪却从未享受过斯佳丽的一点爱。于是斯佳丽再次成为寡妇,而且继承了肯尼迪的遗产,变成了个有钱的寡妇。时隔多年再次看这部电影感觉完全不同。因为经历了那么多年的人情变顾,我也算长大了。我喜欢《飘》里的男主角白瑞特,他的聪明、果敢、执着,为爱去奋斗、去追求,为了真爱,去追求结过两次婚的斯佳丽。而斯佳丽却为了心中朦胧的"爱,一次次的给白瑞特不该有的伤害。而斯佳丽为了答应她对所爱的男人那一句承诺,去照顾阿西礼的妻子玫兰妮。最终玫兰妮死去,她想嫁的男人成为单身了,可阿西礼告诉斯佳丽他的最爱是死去的妻子。当白瑞特知道斯佳丽心中爱的人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男人阿西礼时,他选择的是离开,给他深爱的女人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也是给他深爱的女人爱别人的机会,希望他爱的人斯佳丽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可是当白瑞特真的离开她时,斯佳丽才恍然大悟,才知道自己等到的是那么不切合实际的结果,才真正感觉到要失去一个一生中最爱她的人,她不顾一切的追了出去……在影片结束时,斯佳丽很感慨的说出那句非常经典的话“明天将会是另外一天”她要找寻明天,把即将失去的爱找回来!
《飘》是我看过的书中最喜爱的。喜欢那里的三个个性鲜明主角,斯佳丽的勇敢坚强,白瑞特的机智果断,玫兰妮的外柔内刚。整部书及影片中,我最为喜欢的人物就是白瑞特。他勇敢、执着,他能那么执着的深爱着斯佳丽十几年不变。他千方百计的保护斯佳丽,宠爱斯佳丽,照料斯佳丽,让她事事称心,而斯佳丽却多次拒绝了他的真情求爱。白瑞特说过,“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而他的爱,是被斯佳丽愚蠢的固执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特别是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再也回不来了。他说过,“他从来没有那个耐心把剪碎的裤子缝好,再告诉自己这就和新的一样,自欺欺人罢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缝,再也不是原来那条了。”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过两个男人,而没有很好的加深了解他们。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白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白瑞特的,她只是不停的追寻着自己梦中王子——阿希礼。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理想化的男人特点认为只有阿西礼具备,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穿在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只是虚幻的爱情,只是爱上了本来就不真实的意想中的情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追求到真正的幸福,而往往是得到了不知道去珍惜,一但失去才知道它的珍贵。其实,身边的幸福是很容易在不经意间被忽略的、也会在没有把握好的时候溜走的。真正的幸福不完全是荣华富贵,而是一生中能找到真正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爱不是建立在金钱和地位、住多豪华的别墅,而是心的认可。真心难买,爱情是可遇难求,不要让真正的爱情擦肩而过啊!
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都是自己创造的,有辛苦的耕耘就会有美好的收获。不要让缘随风《飘》远,要让真情永驻心间。
电影《乱世佳人》观后感3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让人回味无穷。看完一遍之后还想看,更想买原着看一遍。
这部电影的演员的精湛演技真的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特别是女主费雯?丽演的郝思嘉,将郝思嘉个性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美国南北战争前,思嘉只是个任性调皮不懂世事的富家姑娘。她爱上有妻男人阿希礼,她无视兰妮,多次向阿希礼表达自己对他的爱慕之意。但他却悠游寡断不直接告诉思嘉,他爱的是兰妮,并不爱思嘉。但是思嘉,猫一样的女人,拥有着迷人的外貌,没有哪个男人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上。所以也不能说阿希礼完全不爱思嘉。我个人真的不喜欢阿希礼,既然有妻之人,就应果断拒绝别的女人,不要再给人留有希望。再说说他的妻子,玫兰妮。她有文化有智慧有修养,相信丈夫,是这部电影中最善良最仁慈的人,这么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子。当别人在辱骂思嘉时,她都会站在思嘉一边为她辩解。思嘉从讨厌她渐渐被她的善良仁慈所感动,而且不讨厌她,为她的死悲伤痛哭。
思嘉经过战争后,她彻底把过去任性不懂事的自己抛弃掉了。她变得坚强,为了生存她甚至不择手段,抢了自己亲妹妹的未婚夫。她发生贫困是那么的狰狞恐怖,战争是那么的残酷冷漠。她变得贪婪,虚荣,自私,我觉得这都是情有可原的,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但是她的刚强坚韧是无人能比的。她失去父母,温饱都成为问题,她为兰妮接生,养起一头家,用尽一切办法使大家不至于无家可归不至于饿死在街头。她甚至卖了自己,终于她成功经营了木场工厂,成为商业界女强人。她的勇气坚强,白手起家值得我们为之敬仰,向她学习。
说到思嘉的爱情,那真的是太虐了。结婚3次,最后都没有好结果。第一次为了气阿希礼冲动不加思考的一次婚姻,战争使年轻的思嘉成为了寡妇。第二次,她为了保住塔拉庄园,为了不挨饿,为了生存,不惜抢了妹妹的未婚夫,卖了自己,最后她第二个丈夫也死了。第三次婚姻是与白瑞德。这一次婚姻是彼此的真爱。在思嘉认为自己一直喜欢阿希礼的过程中,瑞德一直都帮助思嘉渡过一个个困难,同时他也和思嘉一样,会自私,贪婪。他潇洒倜傥,自信过人,相信付出一定有回报。他对思嘉的用情无不使人感到落泪,包括我在内。但在思嘉一次次伤害下,在疯狂嫉妒思嘉爱着阿希礼下,在他们女儿邦妮死后,在兰妮死后,他对一切都灰心失望之极,最终他选择离开。愚蠢的思嘉在兰妮死后才觉悟,发觉自己真正爱的人是瑞德,可惜一切都太晚了。但坚强刚毅的思嘉怎么会放弃他,她觉得回到自己的庄园想办法让他回心转意。毕竟“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作者以瑞德的离开,思嘉的等待结束这个故事,让读者猜想后面的故事。刚看完这部电影时我真的不喜欢这结局,我希望的是两人能冷静下来,渐渐重新开始。但毕竟思嘉做了这么多过分的事,或许瑞德的离开的让思嘉好好思考自己所作,并知道自己真爱是谁,能够成熟蜕变。我相信他们最终还是会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