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10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文章内容

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10篇】

时间:2023-01-06 11:45:04 来源:网友投稿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1  《难以忽视的真相》是一部纪录片,其中揭露了气候变迁的资料并对此做出预测,同时也在电影中穿插了高尔的个人活动。透过巡回全球的简报发表,戈尔指出全球变暖的科学证据、讨论全球变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10篇】,供大家参考。

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10篇】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1

  《难以忽视的真相》是一部纪录片,其中揭露了气候变迁的资料并对此做出预测,同时也在电影中穿插了高尔的个人活动。透过巡回全球的简报发表,戈尔指出全球变暖的科学证据、讨论全球变暖经济和政治的层面,并阐述他相信人类制造的温室气体若没有减少,在不久后全球气候将发生重大变化。

  电影包含许多段落是为了反驳认为全球变暖不明显或尚未被证实的人。例如,戈尔探讨了南极洲冰床溶解的风险,可能使全球海*面升高近6公尺,沿海地区将会被淹没,也会让约一亿人因此成为难民。格陵兰冰雪融化后的水盐分含量较低,可能会中断湾流而造成北欧地区气温骤降。

  为了解释全球变暖现象,电影引用了对南极洲冰层中心样本在过去六十万年间的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数值的检测。飓风卡特里娜也被用来推论9—14公尺高的海浪对沿岸地区造成的破坏。

  戈尔在纪录片的最后说到,若是尽快采取适当的行动,例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种植更多植物,将能阻止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高尔也告诉观众如何能帮助减缓暖化现象。

  同名的书籍也在电影上映后不久推出,其中包含了更详细的附加内容、科学分析,以及戈尔对于纪录片中探讨之议题的评论。

  第一次看一部这样的纪录片,看完后最深刻的感觉是:震撼!

  管理学里讲的一个例子:把青蛙放进沸水里,它会马上反应跳出来,而放到冷水里慢慢加热,它却会若无其事的呆在里面,知道死亡!没想到这个例子会出现在这里,以此来警醒我们,人类正在这样一个被加热的冷水里,而加热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当冰糕一拿出冰箱就会融化,我们该在么做?把世界都变成一个冰箱嘛?那压缩机又从哪里来?当北极熊因为没有广阔的冰层而溺死水中,我们有怎么来拯救他们?当山上的积雪都融化掉,长江之水又从那里来?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暖,但就在这暖的同时,却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就拿我国为例,越来越暖的冬天和今年冬天南方雪灾;不断增多的飓风袭击;临近省市一边洪涝一边干旱……

  这些近年来不断增多的各类自然灾害难道只归功于自然的无情?我们难道没有做什么让我们应受这让的惩罚吗?当你看到某个工厂的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当你闻到化肥厂里飘出的难闻的气味,当看到露天煤窑无限制的开采,当你看到冒着黑烟的汽车排气筒……看到这一切你会想到什么?空气污染、酸雨……更深一层的是什么呢?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有多少人能看到这些,当人们注意保护了环境,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维持地球这个生态圈的*衡!

  经济增长建立在高耗能的基础上,燃烧石油、煤炭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我们对它们做了什么?——直接排到大气之中。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把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很大一部分保留了起来,温室形成,全球气温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我能记得好多“大片”之中灾害来临之时人们惶恐的表情,和之后的涂炭,但是人们怎么就不能在这一切来临之前就预防呢,国家、*一系列的“应急预案”又能挽回多少人的性命!

  戈尔一遍一遍讲述着这个难以忽视——严峻的真相,又有多少国家行动起来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迟迟不肯支持京都议定书,还不是为了能更肆无忌惮的消耗能源换取经济的增长!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将会在40多年内采完,天然气也只有不过100年的寿命,再这样下去地球上百万年积攒下来的东西就要被我们以200多年的时间用光!

  值得吗?再这样下去后代靠什么来生存!

  深受格尔的精神和毅力所感动,铭记这些话,让改变气候危机从我做起!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2

  《难以忽视的真相》是一部纪录片,其中揭露了气候变迁的资料并对此做出预测,同时也在电影中穿插了高尔的个人活动。透过巡回全球的简报发表,戈尔指出全球变暖的科学证据、讨论全球变暖经济和政治的层面,并阐述他相信人类制造的温室气体若没有减少,在不久后全球气候将发生重大变化。

  电影包含许多段落是为了反驳认为全球变暖不明显或尚未被证实的人。例如,戈尔探讨了南极洲冰床溶解的风险,可能使全球海*面升高近6公尺,沿海地区将会被淹没,也会让约一亿人因此成为难民。格陵兰冰雪融化后的水盐分含量较低,可能会中断湾流而造成北欧地区气温骤降。

  为了解释全球变暖现象,电影引用了对南极洲冰层中心样本在过去六十万年间的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数值的检测。飓风卡特里娜也被用来推论9-14公尺高的海浪对沿岸地区造成的破坏。

  戈尔在纪录片的最后说到,若是尽快采取适当的行动,例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种植更多植物,将能阻止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高尔也告诉观众如何能帮助减缓暖化现象。

  同名的书籍也在电影上映后不久推出,其中包含了更详细的附加内容、科学分析,以及戈尔对于纪录片中探讨之议题的评论。

  第一次看一部这样的纪录片,看完后最深刻的感觉是:震撼!

  管理学里讲的一个例子:把青蛙放进沸水里,它会马上反应跳出来,而放到冷水里慢慢加热,它却会若无其事的呆在里面,知道死亡!没想到这个例子会出现在这里,以此来警醒我们,人类正在这样一个被加热的冷水里,而加热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当冰糕一拿出冰箱就会融化,我们该在么做?把世界都变成一个冰箱嘛?那压缩机又从哪里来?当北极熊因为没有广阔的冰层而溺死水中,我们有怎么来拯救他们?当山上的积雪都融化掉,长江之水又从那里来?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暖,但就在这暖的同时,却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就拿我国为例,越来越暖的冬天和今年冬天南方雪灾;不断增多的飓风袭击;临近省市一边洪涝一边干旱……

  这些近年来不断增多的各类自然灾害难道只归功于自然的无情?我们难道没有做什么让我们应受这让的惩罚吗?当你看到某个工厂的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当你闻到化肥厂里飘出的难闻的气味,当看到露天煤窑无限制的开采,当你看到冒着黑烟的汽车排气筒……看到这一切你会想到什么?空气污染、酸雨……更深一层的是什么呢?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有多少人能看到这些,当人们注意保护了环境,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维持地球这个生态圈的*衡!

  经济增长建立在高耗能的基础上,燃烧石油、煤炭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我们对它们做了什么?――直接排到大气之中。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把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很大一部分保留了起来,温室形成,全球气温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我能记得好多“大片”之中灾害来临之时人们惶恐的表情,和之后的涂炭,但是人们怎么就不能在这一切来临之前就预防呢,国家、*一系列的“应急预案”又能挽回多少人的性命!

  戈尔一遍一遍讲述着这个难以忽视――严峻的真相,又有多少国家行动起来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迟迟不肯支持京都议定书,还不是为了能更肆无忌惮的消耗能源换取经济的增长!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将会在40多年内采完,天然气也只有不过100年的寿命,再这样下去地球上百万年积攒下来的东西就要被我们以200多年的时间用光!

  值得吗?再这样下去后代靠什么来生存!

  深受格尔的精神和毅力所感动,铭记这些话,让改变气候危机从我做起!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3

  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环境等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作壁上观。

  他说他几乎是成为美国总统的人。虽然不知道他成为总统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但是现在,他就在改变世界的路上。他就是阿尔·戈尔。他作为一个环保专家,一个世界公民,为了环保世界进行的种种努力。他精彩的演说,议会上咄咄逼人的质询,对于环保议程的推进努力,还有在这一切的背后,他的内心世界。

  看完《难以忽视的真相》,我想了两个问题:曾经的我为地球做了什么?今后的我又该如何为地球母亲贡献自己的力量?全球气候变暖是前两个世纪就开始存在的问题,准确来说应该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就存在环境问题,只是当时的影响并不足以引起人类的重视。终于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开始慌张了。温室效应已经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一个名词了,而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能深刻体会到的`现象!因为人类的无止境的欲望,对地球的无休止的索求,终有一天是会遭到地球的报复!

  你听说过北极熊因为气候变暖,导致冰层融化而必须游泳96公里觅食,结果体力不支溺死吗?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我有点惭愧!我们犯下的错,却要动物们陪着我们受罚。即便我们是人类,但我们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者,北极熊也是有生命的。我在想:几年后,北极熊是否会因此而灭绝?如果北极的冰全部融化,海*面上升,那上海肯定也就不复存在了。

  科学的进步很快,但是人性的进步很慢。全球变暖到底离我们多远?当我想去*,发现雪山雪崩,想去云南,发现梅里雪山上的雪越来越少。卡特里那飓风的形成和温室效应有关。全球自然灾害的发生量大大增加。还有印度洋上的海啸。 圣经上的最终审判日到来了吗? 了不起的人类到底有多了不起?最终是我们人类的科学进步主宰了自然?还是我们遭受自然无情的报复?我想这个答案已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里了,因为我们正在遭受自然的报复。

  我的家乡是湛江,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的我,深刻体会到温室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自我有独立意识以来,我觉得台风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我们是海滨城市。但是当你发现从十多年前的每年一两个热带风暴或者台风到五六年前的每年五六个台风再到近几年来的每年的五六个台风或者强台风并且时不时夹带着一两个“超级台风”或者更高级(例如今年的“彩虹”)。

  我深刻地体会到温室效应给我们带来的灾害。我不知道“超级台风”这个概念还能支撑多久。但我知道有些地方已经快要撑不住了——南太*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该国气象局推算,50年之后,海*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这对图瓦卢意味着灭亡,因为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能露在海面上。坐落于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马尔代夫消亡时间屈指可数。20xx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内阁召开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凸显全球变暖对这个国家的威胁。基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面上升,那里也难逃消失的厄运。20xx年4月30日,基里巴斯已有两座岛屿被海水吞噬,最高的地方仅高出海*面6英尺。

  有人说我们也是一艘艘载满基因片段的船,当我们驶离港口,驶入下一个港湾,把货物传递下去,便完成了我们的历史史命,并且还有文化的传承,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所以,无法继承3000年文化的人,是没有未来的。所以我们将给后代子孙留下些什么呢?这唯一的地球,这只是太空中的一点星光,却承载了所有的悲欢离和,是非成败。这是我们的生存所依,保护着我们,也需要我们保护的唯一。让我们为地球,为我们的后代,做第二个阿尔·戈尔,让我们走在改变世界的道路上。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4

  《难以忽视的真相》里戈尔那个六年级的同学,他的导师嘲笑他想像地球大陆板块拼接的设想,那时没有多少人支持大陆板块漂移学说,然而这天,咱们更正了,咱们进步了。同样的情景,当地球面临这样一场劫难,全人类的目光依旧是那么的游荡,那么不坚,甚至是那么愚蠢!咱们在等待百年之后更正吗?咱们也许没有百年,更没有机会更正这样的错误!咱们的礼貌进步,也许就要终结了!

  咱们,或者咱们的下一代,最坏的预测可能会是过上好日子的最后一代!

  注意!恐龙灭绝的时候,也是一个没有太多先兆的年代,很多恐龙个体就那样安祥的死去了,就像温水里烫死的青蛙。

  就算这是危言耸听吧,就算咱们杞人忧天吧,就算咱们的科学家是在胡说八道吧,咱们自我的眼睛不会骗咱们:咱们刚刚经历的这个冬天还不够异常吗?夏天不是越来越热了吗?皮肤癌的发病率?美国新奥尔良大水灾以及像盛夏一样的冬天?这些还不够吗?咱们难道只会说“这跟我无关”或者“那是以后的事情”吗?喷血鄙视!

  咱们能做点什么呢?咱们暂时不能像戈尔那样全球演讲,但是那句最熟悉的话,那些最轻柔的字,此刻绝对适合最渺小的的`地球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NOW!

  1、我坚决取消买车要买大排量SUV的想法,并追加鄙视自我一下!

  2、以后出行能步行就步行,能骑车就骑车,用到化石能工具也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3、节约电能,少上网放电,即使此刻用的电来自水电(其实水电也并不是以前认为的是清洁能源,它也十分破坏环境),节约水能!

  4、今后个人理财计划中郑重列入“个人环保捐助”一项!

  5、不但要入党,而且要入“环保联盟”,以环保行动为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

  6、找GF时咬牙增加1条标准:不支持环保或支持环保不坚决的坚决不好!

  7、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宣传环保理念,生生不息!

  8、此刻立立刻床睡觉!

  期望你也能够!咱们的好日子会亿万年长,会更好!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5

  这是我第二次在课堂上观看这部片子,依然感到很震撼。戈尔幽默的演说时刻向我们传达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全球正在变暖。

  从电影拍摄的角度来看,这部片子的确很棒,一开始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潺潺的流水,大自然自由的呼吸,以及森林中悦耳的鸟啼。转而,浓烟四起,湖泊干涸,沙漠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看着那沙漠中被搁浅的渔船,谁能想到这一切都归结于一个令人忽视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

  当我们肆意砍伐森林,在巨大的利益的驱动下,不加限制的任意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总有一天,人类便会站在死亡的深渊前面忏悔。如果我们看了这部片子仅仅觉得那于自己无关,未来还很遥远,那么,你可能只是生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如井底之蛙;如果你有所感触,但还是沉浸在悲观无望又无动于衷的情绪里,那么,这部片子也还是没有达到它应有的目的;如果你能积极思考,了解问题症结之所在,并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想法或方法,那么,你一定不会看见人类应环境不堪而灭绝的那一天。

  戈尔在他的电影里面也有这样的无奈,他被称为环境极端分子,即使他做了那么多的努力,进行了那么多的演讲,甚至当了副总统,美国还是没有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可见一个人,或者是环境保护者的现状,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无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的进步,但若忽视环境问题,那么科学技术将得到一个“双刃剑”的别称。你忍心看着人类用自己创造的这把剑戳向自己的喉咙吗?很多时候我们是无可奈何的,一切皆为利往,这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还是一个哲学问题。

  我所能做的就是节约资源。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6

  把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烧开,青蛙就会因为察觉的晚,而来不及反应,会被烫死在里边。这一现象从几年前就听人说过,不知是那会儿年龄小还是说话语境*常,总之过耳即望,没有留下什么记忆。

  多少年来,我生长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太原,在记忆中似乎很少见到天空中的星星,即使偶有一半个,便觉得很是新奇了。所以每每读到文学中那星斗满天的语句,总觉得艺术的夸张,不可信。而对于淡蓝色的天空,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倒是心头时时萦绕着,天空若是深蓝色的那不就成夜晚了吗?怎么会是清澈无际的疑问。

  今年2月住在珠海侨苑酒店,背倚着珠江香炉湾畔,靠着石景山,毗邻海滨公园,四周真是郁郁葱葱,耳畔波涛声时起时落,内心有一种特殊的宁静。夜晚走在滨海北路上,看着白色墙体中间朱红大门的珠海博物馆,伴着温润水气的海风拂面而过,觉得鼻中口中心中都满是清甜和幸福。可能是我一直埋头走路想着心事,也可能是漠视天空太久,直到爸爸发出,“出来真是不错啊,你们看这满月”的感叹,我才下意识的张望了天空一下。对我来说那真是太神奇了,天空像是被星星占据着,处处有着淡白微黄的光晕。我仰着脖子,太炫目了。接着几天,去过深圳、广州,这样的夜晚明显少了许多。但南方毕竟是个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环境相对好了很多,这里的天比太原的蓝,天气好时,是一种湛蓝色,很深很深却不黑暗,这么深下去,我相信它真会显得清明而高远。改用一句话来形容“天空干净的就像泪洗过的良心”。

  在深圳的红树林,我把喝完汁的椰子摔在地上,用掉下的小壳碎片刮里面透明的果肉吃,从我身边走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含笑看我。我想是,这么吃来、着实不雅,但正是自然本性表现的太真实了,所以大家对这最原始的本真有一种莫名的羡慕。我抱着绿色的椰子边吃边对旁边的植被指指点点,真有心把他们全记下来。妈妈看着我说,“现在的孩子说幸福但也可怜得很,这不出来,又能看到多少自然的面貌。”

  过去我读书,知道黄河流域,或者说我的家乡山西是植被覆盖率极高的地方,有大雁经过,有河流森林、蛤蜊游鱼。但我的记忆里却连蝌蚪都不曾捞到数条,自然离我真得很远,远到我不曾意识,蓝天离我真得很远,远到我不知道她的颜色她的审美韵味。电影里戈尔用他六岁儿子生命危急为例,为我们说明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如果不加在意,也许再过几年它就不复存在,而追悔莫及了。我觉得自己似乎就生活在这样的怪圈中而不自觉,像是在温水中泡久了的青蛙,根本不知危机地临近。或者说,对地球母亲的依赖麻木不觉,总认为她强大、健康,是个永远不会垮掉的超人,洪水、地震不过是偶得的感冒、偶打的喷嚏,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痊愈。直到真实的对比出现在一个人的视野中,巨大的数据反差跳动南辕北辙的步伐,才真正意识到今天的地球以远非昔日,她需要呵护、需要休养。

  电影中马克吐温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我想说,如果活在虚假的真理中,我们该何去何从,人类又如何能自救,如何能发展。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7

  如果不是从小受无神论教育,我相信自己会是个很虔诚的人。我相信世间总有什么东西应该值得信赖,有永恒的价值,可以投入全副身心。少年时相信爱,后来相信美,再后来相信死亡。我离宗教越来越近。因为宗教,其实是为面对死亡做准备的。面对死亡的态度,就是你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环保,是一种生活态度。说得简单点,就是只消费我需要的,只占有我真正在乎的。在物质匮乏的时候,这是无庸质疑的,在供应充足的时候,这需要智慧和定力。

  胡思乱想的时候,会怀疑文明是否真的是“进步”,是否真的对“人”这个物种有利,还是加速了物种灭绝。我们有智力,会思考,会用工具,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过越是“文明发达”的社会,生育率越低,这难道不奇怪不值得深思吗?科技越进步,生存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已经是事实,难道不值得警惕吗?我们拥有的越多,却不见得更快乐,甚至更不快乐,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这样的想法,是很“政治不正确”的。所以《难以忽视的真相》还不敢这么说,它只是说了“政治不方便”的层面。英文名An Inconvenient Truth,意思是“棘手的真相”。我本来以为inconvenient是“不方便”那一层意思,其实不然,片中谈的是美国政客在全球变暖这个问题上的暧昧回避态度,因为牵涉到巨大的利益。正视全球变暖是“正确”的态度,但是处理起来却非常棘手,而舒服享乐惯了的美国人,也情愿关起门来,继续无视事态,不然戈尔为什么没当上美国总统呢?

  不过这个事实,戈尔也没有正面碰触。他很聪明,大部分时间让科学和气候变化的实例说话,他不正面吓人,可是每个人都吓到了。含蓄地,他在对美国人说:看,你们当初没有选我,后果很严重吧。

  不过我原谅他的做态,因为他摆的事实说服了我。气候的确不对劲,所有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也都最好听听他说的话。海*面上升(的确在上升)是绝对无情的,而且首当其冲。自然是无情的。忘了哪篇文章说过,“拯救地球”其实是个错误的概念,应该拯救的是地球上现有的生物。自私一点,就是拯救人类。气候变了,冰川期来了,地球还是地球,还是那些物质,只不过液体变成固体,或者固体变成气体,它还会在太阳系里绕太阳转,太阳出了问题,才能说到拯救地球。地球变冷变热,在地球的历史上其实是常态。但是脆弱的人类,可经不起地球打个喷嚏。再说,全球变暖只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

  不过人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个越来越逼近的危险,并不容易,所以戈尔到处奔波演讲,试图唤醒民众。这里面当然有政治企图,有做秀成分,不过这个人,的确好过那个只知道开启战祸的家伙。

  《难以忽视的真相》其实是一堂生动的科普课,准备充分,讲解*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煽得又不过分,不多不少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它半点也不花哨,观众却被深深震撼。它也知道要教育普罗大众,不能期之以高标准的道德说教,所以它先把观众吓个够呛,然后在片尾呼吁大家从小事做起。

  说回“inconvenient”,我觉得把它理解成“不方便”也完全可以。人类如今的场面铺得这么大,还不是因为贪图方便,加上贪婪成性。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汽车,家电,各种耗费能源的先进科技,大多数都是为了方便人的生活。我看完片子,心虚地想:糟糕,刚买了一台烘干机呢。有烘干机很方便,再也不怕下雨,烘过的衣物暖暖软软也很舒服,可是它消耗的电能是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的石化能源产生的。如果没有洗衣机和冰箱,生活可该怎么过?洗衣机还好,冰箱是绝不可少的。放弃这些,我愿意吗?难。

  我能做的,只有尽量节省水电,少开空调,少用烘干机;将垃圾分类,交给回收公司;少买不必要的东西;少用塑料袋和纸张(可是书还是得买呢);能走路就走路,能搭巴士就搭巴士。可是这些够吗?我还可以把这片DVD交给环保意识浓厚的校长,让她放给全校学生看,可是那些养尊处优的孩子们能明白吗?其实,我难道不是养尊处优吗?我还可以做什么?我可以皈依环保,习惯环保的生活方式。只用需要的,只占有真爱的。不攀比,不虚荣。过简单的生活,即使做个闷人也在所不惜。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8

  我们暂且不论全球变暖是不是一场*论,从政治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很多时候就带有着阴谋、目的性,而忽视了背后存在的客观自然问题。地球原始只是存在物的状态,随着生物自然的发展产生人类后,开始了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物关系、人人关系。而又因为是以人为中心,人性的好奇求知欲慢慢的转变为贪婪,欲望迷失自我的人类开始忘记了地球原生的只存物的状态。我们思考问题都是以我们人类为出发点,却开始忽视整个环境才是我们存在的根本点。

  影片中穿插戈尔个人成为一个环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还有他为环保四处奔波呼吁的情景,这使戈尔的行为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同和敬佩,也使其形象更加丰满高大,也许这就是心理阴暗者揣度他自我宣扬的原因所在吧。但是从影片的角度来说,穿插这样的情节,能在枯燥生冷的数据堆砌之外增加感情方面的感染力,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虽然网络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产生了争论,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但xx年2月2日,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了《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梗概。这份报告综合了数千份研究成果,是迄今为止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最权威科学报告,就全球变暖对人类提出最严重警告:即这一变化“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人类要负90%的责任。报告称:“已观测到的大范围的大气和海洋升温以及冰层大量融化,支持了这一结论”。虽然片中把全球气候变化归结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剧增有些偏颇(当然,也并非无理,只是还存在争议),但是,不管气候变化是不是归因于二氧化碳含量的剧增,只要是我们人类的活动必须对气候变化负主要责任,我们现在就必须大力提倡节约能源,并加速开发可持续能源。

  看完这个影片,更坚信了我一直持有的价值观,人应该是一个社会人,我这里指的社会人不是指离不开这个社会群体,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意思。我指的社会人是,每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人应该认清自己站在这个地球上的身份,我们从一出生就决定了自己的国家,地球上的地理位置。但是国家这样的概念是政治上划分的",本源上而言我们是自然的人,地球中物的一份子。所以看待很多问题的时候而不是自然的把自己划分到某个国家这样狭义的概念中去,而忽视掉自己作为一个自然物中得一份子,忽视掉应该尽的义务和自己拥有的权利。每每看到人类打着为自己的国家而奋战的借口,不断的杀戮和掠夺,我都很可悲这些在别人的定义圈里苦苦挣扎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人生来就不欠人,更不欠别人定义里的概念,人类是在自然中孕育成长的,他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对着的应该是自然,是我们的地球。欲望不断的蒙住了良心,即使再大的污染,再大的破坏,只要满足自己少部分人的利益,他们就可以结成同盟,打着科学的旗帜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无限的索取欲望。

  以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来看,加上对地球资源的使用,人类最终是不断走向灭亡的,但是人类的起源是什么?是简单的生物分子的构成么?如果只是简单的各种自然物的组合,那么在地球毁灭的N年后,在某些自然条件达到允许的情况下,人类也是会自然继续产生的。如果是这样子的推理,那么在地球上的人类也有可能是前某个星球毁灭后的第N次的自然符合条件的产生物。科学还无法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见人的生命的宝贵。可惜在社会面对各种的压力和琐碎小事的人类,总是无法摆脱这些尘世的纷扰,死亡既不是延续也不是解脱,是彻底的毁灭。每次看到科普片,关于我们生存的地球,宇宙的时候,我总得陶醉在其中,那个时候你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多少的渺小,而彻底的忘记自己的烦恼忧愁。我们在人群中的这一生可以说是一直在为了生存而战,但也可以是说为了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当我们越来越能利用科学来满足我们的生存需求的时候,我们开始追求更好的发展,寻求人类更好的发展,我们并不能指责什么。但是可悲的是我们忽略了整个地球,我们并没有把整个地球作为我们人类利益的出发点,人类始终是无法团结在一起。也许不断推着人类走向灭亡的真是人类自己给自己划出的概念圈。

  总结这个影片给我的思考就是两点:一是人作为地球自然中的一份子,应该抱有一种地球的思维眼观,而不是将自己置于一些人类定义的概念里。二是生命的思考。人类产生的奥秘,死亡的毁灭性。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9

  5月24日晚上,我观看了一部环保电影:美国纪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主人公戈尔先生把全球变暖的种种自然现象与他的个人历史,以及他长期以来致力于警示和改善全球变暖现象的行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具有强烈震撼力的纪录片。

  在观看完后,我更多的是在沉思……沉思影片中的数字,深思影片中的那只北极熊,沉思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作为一名资深的环保主义者,戈尔先生在本片中站在一个具有思考深度和令人注目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大量有关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的,无可争议的事实和信息。戈尔先生在本片中完全脱离了政治性演讲的外壳,充分地展示了他的个人魅力,以一种幽默而又客观的态度给观众们罗列了种种事实,让他们自己去得出结论:我们在蚕食自己的家园……

  这,不是戈尔先生的任务,而是我们世界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了解温室效应的原因,也知道自己应该为减轻温室效应尽一份力,但是很多人都会有疑问: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它呢?难道真的不开车,工厂不开工?其实我们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选择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哪怕只出多点钱,都要为这个家园留多个呼吸的机会。

  我震惊于阿尔·戈尔对于全球环保事业的执著,更震慑于周围环境的严重破坏。我是一个生在南方的大男孩,我只知道现在的冬天越来越短,夏天越来越热。对于北方的小孩,我不想他们以后看不到雪,而把这种洁白的东西忘记。对,我也没有看过真正的雪,不过我更多的希望是我们的后代能自己亲身触摸它,而非只能从他们前人记录的文字和影像里见到雪。

  相信谁也不会愿意我们的这颗星球变得如此的千疮百孔,就像戈尔所演示的那个青蛙实验,当我们人类突然遭受什么灾难,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想的时候,全人类都能够众志成城地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可是当我们正在慢慢地面临一个问题,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想,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反而觉得那没什么大不了,当它真正地演变成大灾难的时候,我们又会不会悔之晚矣呢?或许我们现在还不是太晚,只要我们能够重视、保护我们的唯一的“蓝色水晶球”,我相信它仍旧可以水晶般“透明”。

  《不可忽视的真象》,就像名字一样,化作一盏长鸣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冬天不再飘雪”、“溺死的北极熊”别再让这些词句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对!一颗小小的花草对这个千万斤重的任务起不了作用,但我不后悔去做。现实与理想差距很大,但至少我们向理想前进一步,现实与理想才会靠近一步。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10

  曾经以为,环境问题只是那些科学家或者政治家的事,科学家应找出环境问题的原因并加以解决,而政治家应该实行更多政策来抑制导致环境问题的项目,但是看完《难以忽视的真相》后,我才发觉,这是全人类的问题,全世界的人们应该共同做出自己可以做的所有努力来解决的。

  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出现了很多年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是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意识到了全球变暖。可是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因为我们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室气体的含量会以指数形式的不断增大,与其一同增长的会是我们地球的温度,想起影片中那条径直伸长的曲线,不禁令人不寒而栗。如果我们真的还不有所行动的话,放任这条曲线由科学家的预测发展下去,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正如戈尔所说的:如果我们听之任之,就是极端不道德的行为!当我们的后代来质问我们在还能改变的时候无所作为,我们该如何回应他们,我们该如何还给他们一个崭新的地球。

  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只是杞人忧天,我们的科学技术在飞快的发展,在全球变暖问题真正影响到我们的之前,我们一定能找出解决的方案。但事实是,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开始,而且很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首先:随着海洋温度的升高,飓风会变得更加的频繁和严重。根本不用预测未来会怎么样,这几年的台风已经证明了这一切。此外洪水和干旱也会更加严重,*这两年的遇到的都是百年难见的洪水和干旱,这并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我们所作所为导致的。并且之后我们会习以为常,因为它们可能频繁到年年可见。另外生态环境随着温度升高被破坏,大量的动植物会应来不及适应飞速改变的生态坏境而灭绝。更多疾病会蔓延开来,更多的威胁会出现在我们身边。而期中最严重应该是北极和南极的冰川融化,冰川融化后海*面会上升,这个已经众所周知了,许多海拔过低的国家或者城市会被海水所淹没。而这并不仅仅似乎冰川融化所会带来的所有后果。北极的冰川消失后,太阳光会更多的被地球所吸收,全球变暖的速度可能会翻倍的加快。海水的循环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部分地方会进入冰河时代。还有很多的影响是我们所未知的,而现在已知的这些每一个都是相当致命的,任何其中一个发展到极致,都会使我们人类灭亡,更不用说它们现在在一起发展着。

  其实所有在研究全球变暖问题的科学家都很明确的知道,这是必须被改变的,这样发展下去迎接我们人类的只可能是灭绝。但是为了现实的利益,许多人都不愿承认和公开这一点。从而导致公众对此抱有这抵制或者怀疑的态度。然而,只要我们做的足够好,我们可以同时收获利益和环境,并且能使利益发展的更好,更久。这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并且坚决的做出改变,使得这条路越来越宽,也会越走越远。

  多难兴邦这个词今年大量的出现,我们国家认为灾难会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可是多难只是一个客观因素,要真正做到兴邦还需要其他条件来促成。而令人可笑的事,多难的来源不仅仅是来自大自然,更有我们人类的推动时,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兴邦的可能。而且兴邦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它需要每个人一起努力在能变成现实,所以,已经经历过那么多灾难的我们,是该继续拖延,折衷和自我安慰式的权宜之计,从而让难继续增加下去,直到它穿邦呢?

  还是现在就开始改变,共同关注,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多难导致的是兴邦呢?就像王力宏歌里面唱的一样:一点点改变,有很大的差别,你我的热情也能改变世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每个人都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只要这样世界就会变得十分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