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流年》读后感3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文章内容

《木棉·流年》读后感3篇

时间:2023-01-06 09:55:04 来源:网友投稿

《木棉·流年》读后感1  《木棉·流年》成书于2010年,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新书。这几年,青春小说越来越多,还能有这样一本深深触动心灵的书被我读到,实在不能不说是幸运。  本书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木棉·流年》读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木棉·流年》读后感3篇

《木棉·流年》读后感1

  《木棉·流年》成书于2010年,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新书。这几年,青春小说越来越多,还能有这样一本深深触动心灵的书被我读到,实在不能不说是幸运。

  本书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木棉岛上的一件件事,每一个人物依次登场,由一个个离去。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本书赞颂的无疑是一种爱国精神,忍辱负重,顽强不屈,在这个挽救民族危亡的火与血的战场上,许多热前仆后继,演绎着雄壮凄美的木棉离歌。

  木棉花鲜红如血,傲立枝头,最后“啪”的一声落向大地。正像那些英雄们,他们有鲜红的热血和火一般炽烈的爱国情怀。福叔为儿子报仇杀掉假鬼子冯兴龙;欧阳卓率领十九路军坚决抗日,但遭当局猜忌;日籍华人藤田*暗中保护《永乐大典》,为此献身;还有“血魂团”的成员们……

  书中也不乏巾帼英雄,梅雪救死扶伤,誓死追随欧阳卓,信守当年的誓言;茉莉与博文情投意合,为救他献出生命;茗香救济难民,出巨资给血魂团,不屈服于日本人和汉奸,保护文物古籍。梅雪的隐忍坚贞,茉莉的优雅婉约,茗香的高洁清雅……她们所做的一切更加令人敬佩。

  这本书翻开了一段沉睡的历史,意在告诫人们不应忘记历史,更要居安思危。鼓浪屿上木棉繁盛不衰,那一团团火焰背后正是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木棉花的血性与刚烈正是英雄们的象征。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英雄隐去,魂归故里。人们会永远记住——火红木棉,血色流年。

《木棉·流年》读后感2

  “一幢幢宏伟肃穆的楼院,一扇扇紧紧闭合的门窗,必有什么,隐藏其后,痛彻心髓,荡气回肠……走进木棉岛,走进,血色流年。”

  这是个炎热的夏天,然而李秋阮的《木棉·流年》却让我感到无比的凉彻心扉。李秋阮用细腻的文笔,透过一个名叫阿宁的女孩的.双眼,推开那一扇扇紧闭的大门,细细地品味那一段血色流年……

  以前,我总是天真地认为,战争,不过是两国之间打打架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却从未想过,在亮闪闪的屠刀下,在黑洞洞的枪口下,生命是多么的脆弱,而一颗忠贞的赤子之心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唐*,他本是日本军官的独子,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一个舒服的官职,娶妻生子,安度一生。可,*那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深深地牵住了他的心。他大量购进*古书,并擅长吹箫,甚至躲进木棉岛一心钻研*文化。他毕竟还是日本人,木棉岛也终究不是世外桃源。战火终于烧了起来,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他毫不犹豫地切腹自尽,连眉心也不曾皱过一下。又有谁,能够读懂他那充满愧疚与悲愤的心。

  还有许多人:李校长、番婆……他们为了自己的祖国,受尽欺凌。面对举起的长枪,他们是那样的毫无惧色。他们走了,也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永远无法抹去的历史。

  跟随作者的文字,亲自走过那一段段流年时光,我思绪万千。番婆、李校长、周先生、唐*、梅雪、茉莉、博文、三舍……他们一个个向我走来,又一个个离去。木棉火一般地红着,正如那段血色流年,时刻让我们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木棉·流年》读后感3

  《木棉·流年》成书于2010年,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新书。这几年,青春小说越来越多,还能有这样一本深深触动心灵的书被我读到,实在不能不说是幸运。

  本书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木棉岛上的一件件事,每一个人物依次登场,由一个个离去。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本书赞颂的无疑是一种爱国精神,忍辱负重,顽强不屈,在这个挽救民族危亡的火与血的战场上,许多热前仆后继,演绎着雄壮凄美的木棉离歌。

  木棉花鲜红如血,傲立枝头,最后“啪”的一声落向大地。正像那些英雄们,他们有鲜红的热血和火一般炽烈的爱国情怀。福叔为儿子报仇杀掉假鬼子冯兴龙;欧阳卓率领十九路军坚决抗日,但遭当局猜忌;日籍华人藤田*暗中保护《永乐大典》,为此献身;还有“血魂团”的.成员们……

  书中也不乏巾帼英雄,梅雪救死扶伤,誓死追随欧阳卓,信守当年的誓言;茉莉与博文情投意合,为救他献出生命;茗香救济难民,出巨资给血魂团,不屈服于日本人和汉奸,保护文物古籍。梅雪的隐忍坚贞,茉莉的优雅婉约,茗香的高洁清雅……她们所做的一切更加令人敬佩。

  这本书翻开了一段沉睡的历史,意在告诫人们不应忘记历史,更要居安思危。鼓浪屿上木棉繁盛不衰,那一团团火焰背后正是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木棉花的血性与刚烈正是英雄们的象征。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英雄隐去,魂归故里。人们会永远记住——火红木棉,血色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