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征程的心得体会8篇
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文章内容

关于新征程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7-26 20:30:06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新征程的心得体会8篇

关于新征程的心得体会篇1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明确了8900多万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始终是为人民服务,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美丽新生活。

一、走向新征程,要不忘初心

初心,就是最初的本心,为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的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成为今天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国家,96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开创,使得中国同周边国家越发紧密的联系起来,各国间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使得“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总书记说过,要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正是这一理念的提出,更是极大地鼓舞了沿线国家以及人民的热情,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流提供了稳定平台。

着十九大的召开,十九大精神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新的征程。所谓新征程,就是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要继续发扬十八大以来的“大国精神”、“工匠精神”;继续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在优秀共产党的带领下建设美丽中国。

二、走向新时代,要为人民谋福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中国的新时代,就是继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道路。十九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会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时,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就成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八大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大部分群众得到脱贫,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再奋斗个几年,到2020年小康社会将全面建成。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为人民服务就是党永远不变的宗旨,如今我们要走向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更要为人民服务,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走向了新的征程。十九大之后,中国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始终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新征程的心得体会篇2

经过“师德师风”培训学习,使我感受很深,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完美心灵的塑造者。所以,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我。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而幼小的心灵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职责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好人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所以,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我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仅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能够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此刻“严”和“慈”上。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

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高,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仅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能够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此刻他对自我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必须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仅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我,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我,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所以教师应当是无私的。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

我们有职责、有义务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经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完美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696232

关于新征程的心得体会篇3

一个学期以来,我能按照自己制定的德育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注意自己的师德形象,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认真学习师德规范,结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十不准为标准,在家长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2、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在学习中提升教师的道德标准,深入贯彻《纲要》精神,模范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道德修养。

3、认真学习新课改,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教育理念,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能更加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形势。

4、继续学习报刊上有关的评论员文章及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事迹,以加深自己对人生观的进一步理解。

5、学习报刊上有关国内外形势教育的文章。通过学习,及时了解和关注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我国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为灾区群众积极捐款捐物,明确任务、增强信心、努力奋斗、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6、继续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着重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电脑讯网思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不断提高对自己肩负特殊使命的认识。

7、制定了班级德育教学计划,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班级内每个学生在个性心理和道德品质方面得到较大发展和提高。

另外,我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团结同事,作为班组长,努力协调好班级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责任心强,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平和的环境,让学生在宽松、___的氛围里学习。尊重学生,不体罚,使他们身心得到愉快的发展。

在家校联系方面,我除了通过家长会和家校联系手册向家长介绍班级的德育工作计划、内容和实施方法外,还通过家访或个别交谈的形式,共同分析学生的情况,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总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在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把班级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696233

关于新征程的心得体会篇4

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国度,也是马可波罗笔下那个物产丰富的世外桃源,她曾经也有屈辱的近现代史,但如今踏上新征程新时代的她,更是一头昂扬奋进的东方雄狮。翻开此书,回眸七十年伟大成就,我看到了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璀璨国度的复兴。全书分为三个部分,辉煌的昨天,振奋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未来,看完令人百感交集、心潮腾涌。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第一部分看来确实字字如血,然而辛苦却不止十年之久。在抗美援朝时期,为救落水孩童三入冰河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用生命保护小高岭阵地的杨根思;坚韧勇敢的“空中英雄”张积慧;深入虎穴,俘虏63名英军的“二级孤胆英雄”刘光子,当然还有黄继光、邱少云等许许多多“最可爱的人”,他们的战功彪炳史册,追念及之,可歌可泣。然而,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昨天”不止有鲜血和泪水,还有进步与辉煌。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勤劳勇敢的人民群众建设下,焕然一新,从无到有,像川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解放”牌汽车还有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这些都是中国辉煌历史的见证。

“国泰民安方为上,此生无悔入华夏”。在令人振奋的“今天”,中国就好比是活在西方人的科幻小说里,改变着自己,也震撼着世界。从中国天眼、蛟龙号到蓝鲸2号,从科技创新、绿色中国到圆梦工程,还有以350公里时速的“复兴号”动车组,依靠技术领跑世界。中国从有到优,无不展现着祖国在奋进之路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离不开每位中华儿女不畏艰险、埋头苦干的付出。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是仰赖如南仁东、李家琦、徐立平等等这样的“工匠”先辈们的负重前行。

徐立平说:“不尚浮华,甘于寂寞,不仅仅把工作当成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对所做事情始终耐心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我认为这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正是这样的“工匠精神”敦促着中国从优到精,在国际上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发展跨越,从“蹒跚学步”到“昂首阔步”的伟大蜕变。

习近平主席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踏上新征程,走进新时代,我们当代青年自然要接过先辈们手中的接力棒,面向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更要秉持初心,传承好先辈们的工匠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们可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这就是不简单、不平凡。作为货运中心的一员,我们可以心系货主,做到尊客爱货,主动热情,耐心周到,虚心听取货主意见,积极为货主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

时代在进步,国家正发展。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作为年轻的新力量,我们可以去做一块砖,去铺设民族走向辉煌的路轨,用奋斗的青春浇灌梦想之花。

关于新征程的心得体会篇5

宣传思想战线聚焦“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和决定性成就,全方位宣传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汇聚全党全国智慧编制而成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刻阐释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深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生动展现我国努力克服多重困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的喜人局面。

从“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等创意海报纷纷刷屏,到“坐着高铁看中国”主题宣传见证中国经济的复苏活力;从第一时间解读“六稳”“六保”释放出的政策红利,到讲述浦东和深圳等改革开放重要地标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发展……宣传思想战线充分揭示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为市场主体坚定发展信心、提振民心士气注入“强心剂”。

一年来,宣传思想战线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筑牢道德高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厚植道德沃土,发挥榜样力量。

举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作出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持续发布“最美人物”“时代楷模”“中国好人”……宣传思想战线运用基层巡讲、新闻报道、公益广告、文艺作品等形式,宣传模范先进事迹,让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奋力前行。

弘扬爱国主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新征程的心得体会篇6

2020年,注定会被历史铭记。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奋勇拼搏,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谱写出气势恢宏的时代乐章。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宣传思想战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战“疫”壮阔历程、战贫伟大实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高举思想旗帜 筑牢理论根基

科学的理论,闪耀真理的光芒;伟大的思想,激发奋进的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极富实践性、时代性、创造性的理论品格,高扬真理之旗,把稳时代之舵,为我国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年来,宣传思想战线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抓好思想理论建设,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愈加巩固。

研精阐微!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深入推进——

2020年7月31日,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场由文艺工作者与基层村民共同参与的主题诵读活动在天津拉开帷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甫一出版,即在全社会引发学习热潮。

一年来,习近平同志《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著作纷纷问世,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付梓发行,着力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建构……一本本权威读物不断涌现,理论研究愈加丰富,帮助全党全社会更加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精髓要义。

与此同时,伴随着理论文章相继发表、思政教材投入使用、重大课题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扎实推进,在经典著作编译、理论阐释辨析、重大问题研究、教材体系建设、理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关于新征程的心得体会篇7

一个国家,拥抱强盛的明天;一个民族,迎来复兴的前景;世界社会主义长河,奔涌向前;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别开生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好处,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好处”。循着这四条历史的轴线,让我们走进这新的时代。

犹记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豪迈展望,“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犹记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日本新干线列车上感受到“催人跑的意思”,沉思“我们此刻正适宜坐这样的车”。这天,随处有最新最美的文字,随处见最新最美的画图;这天,“复兴号”列车350公里的时速,迈出从追赶到领跑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中国正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穿越革命和建设的洪流、激荡改革与发展的风云,中国开启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而当我们的眼光再往前看,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跌宕起伏,更让人心潮澎湃。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一开篇就浩叹,“中国积弱,至今极矣”。这位革命先行者,终其一生也未能见其心心念念之中国“发奋为雄”,“振兴中华”徒留怅然。而这天,我们充满自豪:“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明天,我们更充满自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将是一个古老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伟大故事。

由国家而民族,给世界东方带来巨变的,是一面标志人类理想的大旗。从空想的“乌托邦”“太阳城”,到“共产主义的幽灵”震撼世界,再到十月革命的炮响、苏共苏联的瓦解,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几多辉煌,也几多曲折。这天,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发展,让《资本论》重新畅销,让“历史终结论”黯然破产,甚至让学者感叹“西方务必向中国学习社会主义”。中华大地百年沧桑,也正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从低潮而重兴的历程。

“我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十分重要。”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科斯曾如此说。中国所选取的道路、所带给的方案、所倡导的价值,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充实了人类的制度宝库、治理宝库,更丰富着人类对未来世界的完美向往。有发展中国家政要感叹“只有中国能够经营五十年以后的世界”。

一切伟大的时代,都需要思想领航。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们党就必须能将更辉煌的成就写在未来。

关于新征程的心得体会篇8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的历史的认识,培养我们与红军的感情,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高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党支部组织我们二十几位党员进行了一场红色之旅,到阳新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

我们一路唱着红色歌曲到了阳新烈士陵园。

下车后我们先去阳新烈士陵园,首先看到的是有标志性的纪念塔,塔身由金色的五指峰和鲜红的火炬组成。我们列队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鞠躬表示敬意。我们站在烈士纪念碑下,为缅怀先烈,党员、预备党员们在烈士陵园纪念碑下重温了入党宣誓。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眼睛早已被激动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党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将用英雄们的精神鞭策自己,向入党誓词中所说的那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将花圈献给在斗争中牺牲的名革命先烈和那些未能留下名字便匆匆离开这个世界的无名英雄,并默哀三分钟,深深缅怀他们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为了中国人民的献身的精神。之后我们还参观了由著名人士题词的碑林、革命烈士雕塑园,身在陵园内缅怀之情油然而生。烈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染着每个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在纪念馆里,看到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导游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听了烈士们的事迹,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蝎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现在过的幸福生活正是靠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一定要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一定会记住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此次的红色之旅,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挟来的。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