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7篇
位置: 首页 >工作汇报 > 文章内容

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7篇

时间:2022-10-18 15:35:08 来源:网友投稿

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7篇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 XX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深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7篇,供大家参考。

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7篇

篇一: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

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深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为目的,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一管到底”体制,下沉执法重心,完善工作机制,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常态化,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现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 XX 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综合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的要求,有序下放行政执法职权,扎实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实现执法效能和为民服务质量双提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为 XX 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解决我县乡镇综合执法中存在的执法队伍不强,执法清单

 不完善,执法保障不到位,执法规范不统一,联合执法不畅等问题,推动全县乡镇综合执法水平再上新台阶,确保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力量充足、结构合理,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合理、制度体系健全,乡镇综合执法保障有力,运行简单便捷高效,并尽可能的降低乡镇综合执法成本,全力保障乡镇综合执法始终在规范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努力营造乡镇综合执法“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公平环境。

 重点工作 明确执法主体 1、以本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明确乡镇综合执法主体,召开动员会进行再安排、再动员、再部署,树牢乡镇综合执法主体地位不动摇,倒逼各乡镇综合执法主体责任,推动乡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依法依规、理直气壮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2 年 5 月,并长期坚持 (二)规范机构设置 2、严格执行编制部门“三定方案”要求,规范乡镇综合执法机构名称,统一称谓为“XXX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加挂“XXX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牌子,乡镇综合执法机构的牌匾、印章由县司法局按照统一标准制作,并举行挂牌揭牌仪式,提高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影响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在

 综合执法办公室的统筹指挥下开展工作。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2 年 5 月,并长期坚持 (三)规范队伍建设 3、明确机构的组织架构,综合执法队“一支队伍管执法”原则上由乡镇长任队长,乡镇分管负责人、派出所所长任副队长,探索司法所所长兼任副队长模式。综合执法队人员可由公安、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司法所等派驻站所的人员和综合执法办公室的专职人员组成,事业编制人员要根据工作需要明确到综合执法队。抽调人员编制身份、人事关系、工资关系按上级统一政策规范执行。在人员配置上,三万人以上的乡镇(XX、XX)执法人员原则上不低于二十人,三万人以下的乡镇(XX、XX、XX、下 XX)执法人员原则上不低于十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以乡镇文件层报市司法局备案,并根据变动情况及时报备。

 责任单位:县编办、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2 年 5 月,并长期坚持 (四)规范场所设备 4、各乡镇要科学设置综合办公、文书档案、执法办案等 3个以上功能区,办公场所面积不能低于 90 平米,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县财政局每年要将乡镇综合行政

 执法专项经费统一列入预算并及时拨付使用,重点用于乡镇综合执法日常办案装备设备、执法车辆配置保障及必要的业务经费保障。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2 年 5 月,并长期坚持 (五)建立党支部 5、探索在正式党员达到 3 名的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办公室成立党支部,加强党对综合执法工作的领导。对照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规范组织形式、学习活动、管理机制,推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落实。

 责任单位: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2 年 6 月,并长期坚持 (六)厘清执法范围 6、厘清乡镇权责清单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的关系及区别。综合执法机构原则上主要承办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调解等执法事项。对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已明确赋予乡镇人民政府的法定行政执法职责,由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行使;对县行政执法机关在法定权限内以委托执法的形式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行使的行政执法权,由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组织行使。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依法行使的主要职责是:

 负责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巡查上报、执法处置等日常执法工作。

 (2)承担乡镇常见的、专业技术要求不高、可直接认定的简单执法事项;群众诉求迫切、需要即时快速查处而有关部门缺乏执法力量的执法事项;矛盾突出、涉及多个执法主体、需要集中执法力量实施查处的执法事项。

 (3)组织开展对区域内各类专业执法的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完成乡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根据工作需求,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受委托行使以下执法事项:

 (1)市场管理部门委托的执法权力; (2)住建管理部门委托的执法权力; (3)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委托的执法权力; (4)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委托的执法权力; (5)应急管理部门委托的执法权力; (6)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委托的执法权力; (7)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委托的执法权力; (8)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委托的执法权力; (9)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委托的执法权力; (10)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委托的执法权力; (11)其他部门委托的执法权力。

 责任单位:县编办、县行政审批局、县司法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2 年 6 月,并长期坚持 (七)完善工作机制 7、建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对全乡镇范围内发生的情况复杂、职能交叉、需多部门联动查处的违法违规行为,由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审定,报县直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决定,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执行。

 责任单位:县直各执法单位、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2 年 6 月,并长期坚持 8、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协作机制。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需要县直有关部门协作的,应及时按程序上报。对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属于职权范围内的违法违规行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应及时通报县直有关部门。建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与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十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协调配合机制。

 责任单位:县直各执法单位、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2 年 6 月,并长期坚持 9、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反馈机制。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监管情况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作出的适用行政处罚决定涉及县直有关部门管理范围的,及时将情况向县直有关部门报告。

 责任单位:县直各执法单位、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2 年 6 月,并长期坚持 10、建立综合行政执法责任监管机制。乡镇纪委、司法所按照各自职责和有关规定,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及执法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走向规范化。

 责任单位:县纪委、县司法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2 年 6 月,并长期坚持 (八)开展执法培训 11、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对全县所有具备资格的人员开展执法培训,通过培训取得执法资格证,解决乡镇执法人员不足问题,同时赋权部门也要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县带乡”联合执法,搭建跟班实践平台,以便乡镇执法人员更好的掌握办案方法和技巧。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2 年 6 月,并长期坚持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快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成立 XX 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 XX 任组长,县委副书记 XX,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XX,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 XX 任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组织部,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编办、县财政局、

 县司法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市场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应急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县文旅局、XX 市生态环境局 XX 分局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深入推进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

 (二)协调配合,抓好推动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就有关工作及时对接、主动沟通,要认真对照方案既定工作任务,结合部门职能职责,精细谋划,精准发力,紧扣时间节点,确保我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能按时交账、交好账。

 (三)严格考核问责。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执法纪律,县司法局要加大监督力度,对推诿扯皮、拖沓散漫、滥用权力等行为,依法依纪严肃问责。对因重视不够、执行不当、推进不力,导致发生违法违规执法、群体性事件以及群体性非正常上访案(事)件的,依照相关规定实行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措施。同时,将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调动积极性,增强推进改革工作的责任感,确保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篇二: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管理 改革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XX 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以全面提升城镇各项市容市貌为目标,积极树立“大城管”服务理念与模式,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实现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但是中队的新老问题始终存在,城管与民众的矛盾摩擦时有发生。因此,我镇对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的管理进行了大胆改革。

 一、直面现状 XX 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成立于 XX 年 9 月,现中队队员 X 人,平均年龄 X 岁。其中,30 岁以下 X 人,占比 X%,35 岁以下 X 人,分别占比 X%;本科学历 X 人,占比 X%,专科学历 X 人占比 X%。在职在编人员 X 人,其余为临聘人员。主要工作:协助开展责任区域、地段范围内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摊点秩序的管理和容貌秩序、环境卫生的日常巡

 查和监管、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工作;负责责任区域内数字城管派遣案件及市民举报、投诉的处理。目前,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执法权,虽然今年已下放行政责任权力清单 396 项到乡镇,但是由于队员数量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权力在推行时依然困难重重,城管队员不能一直都以“猫捉老鼠”的方式来管理被执法者。

 二、正视问题,分析问题之所在 (一)执法手段单一,违章者层次参差不齐 尽管近年来我镇加大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对城管依法行政的培训,但仍存在部分城管队员协助执法时不够耐心,手段简单粗暴。而这部分群众的沿街摆卖的行为则会破坏社会的经济秩序,影响马路交通,所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被执法者中绝大部分属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或者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造成了很多民众在面对城管的时候所考虑的问题往往只有个人利益,而不会从城市管理乃至长远发展的高度去看问题,就必然造成了城管与被执法者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二)部分乡镇城管工作意识淡薄、执法手段简 单粗暴 乡镇城管是基层政府执行行政管理工作的代表,是政府的门面,其观念、素质和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群众

 对政府的看法。在交谈中,许多同志谈到,部分乡镇城管执法时对群众态度有偏差,作风不够扎实,尤其执法手段简单粗暴,这样不仅降低了群众对城管的信任,败坏了我们政府形象和权威,而且损害了社会公平与公正,直接引发乡镇城管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当前矛盾激化的主导诱因。

 (三)乡镇城管素质不够高 乡镇城管是落实日常管理的力量保证,要高质量地完成乡镇市容市貌管理工作,不仅要求乡镇城管有较高的法律素质,而且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但事实上,目前的乡镇城管队伍中不少人素质不高,不懂法律,发放执法证件前的岗位培训、考试流于形式,有的行政机关还委托文化程度较低,又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上岗执法。有的基层执法部门中无一人受过系统法律知识教育。

 三、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一)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与镇村两项改革“ 后半篇文章” 有效衔接 为展示我镇城管队伍良好形象,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与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有效衔接,用“三步法”落实为民服务。一是全面落实“有人员、有阵地、有装备、有经费、有制度”的五有长效机制,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

 念,使我镇城管执法队伍成为一支有素质、有责任、有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执法队伍。二是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整合归并执法队伍,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重复执法问题和建立体现综合行政执法特点的编制管理方式,切实解决综合执法队伍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三是真正将推进我镇城管执法的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乡镇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载体。未来五年我们将奋力开启 XX 镇全面建设文旅名镇、经济强镇、宜居新镇新征程。

 (二)加强文化建设和普法宣传 增强队伍实力 XX 镇城管队伍正准备打造全市标准化建设中队,涉及工作面与市、区城管有所不同,除了大家常见的摊贩、牛皮癣等治理外,更多时候要与村民打交道。经过我镇城管多年的探索和完善,也寻出许多的工作规律和经验。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确保队伍“执法、懂法”,下一步会组织城管队员开展法律、综合行政执法等相关知识测试和轮流讲课等多种形式,不仅了解了队员们的短板,也为以后法律学习奠定了基础,使城管人员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有更深入的把握,法制观念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 化水平

 XX 年 XX 镇被自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列入标准化创建乡镇。下一步,XX 镇会高度重视城管标准化中队建设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做深、做细、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载体,作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深度结合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要求,以此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篇三: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

县“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优化配置执法资源,健全执法协同机制,推动部门间、区域间,层级间一体联动,探索实现乡镇层级“一支队伍管执法”。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法治浙江建设六大抓手工作方案><省委深化法治化改革工作专班方案>的通知》(浙委法办发〔2020〕6 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21)51 号)文件精神,结合庆元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整体智治、唯实唯先”的现代政府理念,实行“大综合全覆盖、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提高执法能力水平,切实解决基层执法主体缺失,部门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重复执法、联合执法不畅,执法力量分散薄弱,执法效能不高等问题,加快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二、主要内容 根据我县乡镇(街道)规模大小、发展水平、行政执法任务

 轻重等实际,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为原则,着力构建派驻、赋权、辐射三种模式融合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系,确保50%以上的执法力量下沉至乡镇(街道)。

 (一)派驻模式

 1. 派驻范围:濛洲街道、松源街道、屏都街道、竹口镇、淤上乡、百山祖镇、荷地镇等 7 个乡镇(街道)以派驻方式实施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

 2. 执法模式:综合行政执法局在以上 7 个乡镇(街道)设置派出机构,派驻中队名称统一。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机构以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名义依法行使有关行政执法职权。

 3. 人员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人事管理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其负责人的任免应征得派驻地党委(党工委)意见;业务工作由综合行政执法局领导,日常管理和考核等实行双重管理,以乡镇(街道)为主,综合行政执法局共同参与。

 专业执法队伍按照“重心下沉、属地管理、区域联动、合理配置”的要求,原则上在执法局派驻中队的乡镇(街道)相应派驻执法队伍(人员)。

 (二)辐射模式

 1. 辐射范围:以辐射的方式对五大堡乡、安南乡、隆宫乡、左溪镇、贤良镇、岭头乡、张村乡、举水乡、龙溪乡、江根乡、官塘乡等 11 个乡镇(街道)实施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

 2. 执法模式:濛洲街道派驻中队,辐射负责五大堡乡的执法工作;淤上乡派驻中队,辐射负责安南乡、隆宫乡的执法工作;东部派驻中队,辐射负责左溪镇、贤良镇、岭头乡、张村乡、举水乡、龙溪乡、江根乡、官塘乡的执法工作。以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名义依法行使有关行政执法职权。

 3. 人员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人事管理由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其负责人的任免应征得派驻地党委(党工委)意见;业务工作由综合行政执法局领导,日常管理和考核等以派驻地乡镇(街道)为主,辐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共同参与。

 各专业执法队伍的派驻队伍(人员)原则上也按照执法中队辐射执法的范围,负责周边乡镇的执法工作。

 (三)

 赋权模式

 以黄田镇为试点,采取赋权方式,整合基层执法职责和资源,组建黄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以黄田镇人民政府名义,行使县级行政执法部门部分法定行政处罚权。

 1. 执法事项。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的原则,将高频多发、易发现易处置、专业要求适宜的行政执法事项,以赋权方式,下放至黄田镇人民政府。按照人员下沉一批赋权一批的原则,分步向黄田镇人民政府赋权。职能赋权给黄田镇人民政府后,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县级相关主管部门(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黄田镇行政区域内不再行使上述相应职权。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开展业务指导、培训和监督。若在试点过程中,未按要求下沉执法人员的,相应职权归属原单位履行。

 2. 队伍建设 。根据黄田镇实际,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及人员编制“县属乡用”原则,实行 1+4+X 模式,确定黄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伍组成。

 (1 1 )执法人员配置。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 1+4 个部门,按“人随事走”的原则,定人定岗、长期集中,下沉至黄田镇办公,各部门下沉人员中至少包含 1 名具有执法资格人员。X 指其他 4 家专业执法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随时机动下派执法人员至黄田镇开展执法工作。黄田镇人民政府,应合理调整乡镇干部,配备至少 1 名具有执法资格人员乡镇干部参与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2 2 )执法辅助人员配置。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适当配备编外辅助人员,所需编外计划从下沉部门划转,辅助人员招聘等人事管理由黄田镇人民政府负责,在此基础上,结合驻村干部、网格员等人员配合黄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日常工作。

 3.。

 人员管理。下沉至黄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执法人员除行政关系隶属、编制和人员招录不变外,党(团)、工会等组织关系转入黄田镇人民政府,工资待遇、“五险一金”、月考核、年终考核奖及人员经费预算编报等划归黄田镇人民政府管理及发放;人员日常管理、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由黄田镇党委负责,考核优秀名额按照队伍人员人数 20%进行单独设置,不占黄田镇干部年度考核优秀名额;干部任免和调动,事先书面征求黄田镇党委意见后,由原单位按相关程序办理;干部的职级晋升,参照乡镇(街道)晋升标准,应事先书面征求属地乡镇(街道)党(工)委意见,再由编制所在部门按相关程序办理。

 4.。

 执法保障。黄田镇人民政府要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队规范化建设,根据基层队所标准规范建设的要求,设置执法所需办公场所、配备相应的执法装备、规范执法文书等,执法装备采购等经费由黄田镇人民政府做好预算上报,由县财政予以保障。黄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的人员经费由县财政和黄田镇人民政府予以安排。

 三、工作机制

 (一)

 建立执法业务指导机制

 由县司法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加强对派驻执法人员的业务指导,常态化开展综合行政执法素质提升行动,通过定期组织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等方式,从政治素质、法律法规、执法技巧、办案流程、相关专业规定、行业标准等多维度完善执法人员知识结构。发挥单位聘用律师作用,从法律思维的角度为执法人员解读职能边界、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问题,对执法疑难点提供专业意见,为处理行政复议、诉讼等法律事务提供服务。

 (二)

 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

 1. 强化执法规范化保障。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统筹管理辖区内行政执法活动,整合调配使用执法力量,需要其他执法主体协同的,县级统一指挥平台协调。依法依规开展执法活动,及时查处违法行为,着力解决执法不到位问题。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案件移送等制度,加强法制审核力量配备,提高办案质量,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2. 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管理。依托大数据技术,加强行政执法相关数据的归集和应用,推行“互联网+执法”实行执法依据、执法协同、执法程序、执法记录、执法结果运用和执法监督的数字化管理;推广使用全省统一执法监管系统、全省统一处罚办系

 统和“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实现所有执法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3. 完善执法办。

 案保障机制。建立执法队伍与纪委监委、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有关部门协助机制,有效保障执法活动,对以暴力等手段妨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有关要求,全面公开派驻执法队伍的名称、执法职权和依据、执法程序和标准、执法人员信息,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制定内部考核和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造成过错责任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方式,积极开展执法评议考核和案卷评查工作,确保执法高效、规范履行职责。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四、组织实施 (一)

 明确工作责任。各部门应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落实责任,抓好落实,联动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

 县委 组织部 、县府办负责全面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

 法体制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派驻执法队伍(人员)人事管理制度; 县委编办负责牵头做好机构编制方案和监管事项动态调整工作。

 县司法局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负责牵头做好涉及人员执法资格证管理、执法证考试组织和业务指导培训等工作; 县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乡镇(街道)执法活动,完善县行政执法部门与乡镇(街道)案件移送、信息共享、协作配合等衔接机制。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及其他专业执法队伍协同做好执法队伍(人员)派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对执法队的人员下沉、业务指导、监督等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派驻人员的待遇及工作经费等保障; )

 各乡镇(街道)负责形成执行方案,加强对派驻执法队伍(人员)、执法大队的日常管理及党建、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积极稳妥做好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相关工作。

 (二)

 强化部门监管。为确保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健全主管

 部门、纪委监委和社会监督工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议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全程问责机制,完善行政执法问责办法,严肃执法纪律,及时处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失职渎职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加强乡镇(街道)派驻执法队伍、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建设,提高执法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执法队伍。

 (三)

 严肃工作纪律。2021 年 12 月底前实现机构挂牌、场所到位、人员下沉、机制完备、培训到位,全面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改革期间,各相关部门按照现有的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上下贯通、运转顺畅,严禁出现思想混乱、队伍涣散、工作断档等现象。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组织人事和财务工作纪律等相关制度,对违反规定的,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篇四: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

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3 3 篇

 关于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意见(*发〔2019〕27 号)》的文件精神,2021 年 10 月,区人大常委会就我区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充分听取了区司法局等职能部门、各镇(街道)和律师代表的意见建议,在探讨我区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现有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积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稳步推进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放事权基本做到有效衔接。

 (一)深入开展调研,制定工作措施。一是在改革工作开展前开展调研,充分了解各镇(街道)的准备情况和实际困难。区依法治区办通过对各镇(街道)的驻班指导、专题收集和汇总问题,制发了指导意见。二是各镇(街道)围绕改革工作的制度、人员队伍、工作业务等方面,对应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改革措施。三是区各执法部门有针对性地到各镇(街道)开展走访调研,及时掌握工作情况,助推解决实务问题。

 (二)精准实现事权下移。对市政府公布的行政执法类事权目录进行了梳理,按照“成熟一批,下放一批”的原则,分两批下放各镇

 (街道)。第一批下放 1535 项,第二批下放 471 项,共 2006 项。行政执法类事权已全部下放到各镇(街道),并以公告形式对外发布。下放的事权整体运行状况良好。

 (三)分阶段大力展开部署。今年 3 月,区依法治区办召开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推进会,由顾耀辉书记提出“五个一”的工作要求,明确各镇(街道)要组建以镇长(主任)担任组长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领导小组。同时印发《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第一批)实施方案》。5 月,修改执法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将统筹推进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纳入执法协调小组职责。9 月,向其他镇(街道)推广丹灶镇“1+1+N”执法模式和桂城街道“1+2+N”的“快速反应”铁骑队伍。推动各镇(街道)组建以镇长为主任的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或改革领导小组。

 (四)搭建改革运行机制。围绕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机制、指导、监督、队伍建设等方面,打造“1+6+N”工作机制,基本实现改革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目前已出台配套制度 12项。各镇(街道)、区各执法部门亦积极主动出台相关方案措施。

 (五)开展培训,打牢改革能力基础。一是通过统筹各镇(街道)和相关执法部门编制并开展执法业务培训;二是落实各镇(街道)驻班指导工作方案,建立驻班指导的长效运行机制;三是举办执法实务培训班,加强了各镇(街道)的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了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六)灵活运用执法办案平台。目前,各镇(街道)已按照要求,全面启用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进行办案。行政执法“两平台”与智运平台的对接上线、深度融合,形成群众参与、部门办件、流程可见、结果反馈的闭环,打造“群众网格员吹哨,执法人员报到”的智慧执法南海模式。

 (七)广泛开展宣传。一是官方发布实行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权下放的公告,明确区、镇(街道)两级执法事权权限划分和执法人员的管理要求。二是通过专业机构制作的宣传视频展现各镇(街道)的相关承接任务。三是通过多家新闻媒体,对改革工作的推进会、现场会、“两平台”和区智运平台使用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四是定期制作简报,提供执法改革的先进经验供互相参考。

 三、存在困难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存在问题,制约了改革工作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部分事权下放存在障碍。在机构改革后,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分局、文广旅体局、交通、医保 5 个单位的执法部门均属于市垂管部门,行政执法权仍属于市级部门,与当前改革工作由区委依法治区办作为统筹单位不一致。部分市级部门对执法事权的下放存在顾虑,个别执法事权未能实现下放。

 (二)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未充分发挥统筹指挥作用。部分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主任由常务副镇长担任,组织架构统筹力度略显不足。部分镇(街道)综合执法部门还是以“块状管

 理”为主,内部采取分片区管辖的模式,存在准备不足。镇(街道)综合执法办公室对其同时作为综合执法委办公室这一协调机构的定位认识还不够,各项统筹机制未能完全有效运转,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未能充分发挥。

 (三)执法人员和法制审核人员紧缺。虽然改革工作为镇(街道)共增加划拨了 700 多个执法编制,但短时间内难以招录到适格的法制员和执法人员,培养新招录人员也需要较长时间。目前大量执法辅助人员由于不再允许申领执法证,人才流失及人员分流也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执法工作量与执法人员配比严重不相适应,法律专业人才和法务工作者紧缺,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参差,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增编对镇街财政开支也带来相当的压力。

 (四)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主体错位,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有待提升。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将区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行政检查权调整为由镇(街道)作为主体实施,但与之相对应的行政许可权却没有同步调整。造成审批、监管和执法分属于不同层级,难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综合执法办作为综合线的执法部门,需同时承接区级自然资源、城管、住建水利、农业农村四个执法部门的事权,但与之对应的审批权仍分属于不同部门。“谁审批、谁监管”“谁监管、谁执法”的原则难以落实。

 (五)行政执法“两平台”推进不够顺畅,各监管执法信息平台有待整合。各级各部门存在多个监管执法信息平台,平台间的信息尚

 未融合,执法人员需要重复录入工作信息。“两平台”属于新开发的系统,系统使用繁琐、流程较为复杂、部分职能序列不完善,功能设计还有待完善,执法人员对新系统的不熟悉,和多个执法系统同时使用的情况,存在一定抵触和畏难情绪。

 四、几点建议 (一)继续推进事权下放。一是积极与市层面沟通协调,争取由区委依法治区办统筹包括市垂管部门执法事权的下放制度。二是充分开展调研,广泛征询意见,梳理本年度下放事权的承接情况,严格把控审查关,更精准统筹谋划下一批的事权下放。

 (二)充分发挥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的指挥统筹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加深对改革工作的认识。落实由镇长担任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主任的制度,不断强化镇(街道)的执法主体责任,把改革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发挥综合执法委员会和综合执法办公室的统筹职能。

 (三)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业务水平。尽快搭建好执法队伍架构,有计划地招录法律专业人才,科学配置执法人员,持续提升执法人员的比例,按标准配备协管人员。发挥好法务工作者或法律顾问的作用,通过法制审查,把好行政执法决定的法律关。用好原有的执法人员,有效做好传帮带,顺利完成新旧执法人员的工作交接。加强与改革指导组的沟通联系,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业务水平、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确保事权下放能够“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四)加强指导,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根据镇(街道)需求出台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为镇(街道)开展改革工作提供制度支撑。促使多部门联合的执法模式向综合行政执法模式转变,确保综合执法落到实处。

 (五)大力推行“两平台”与智运平台的对接应用。根据镇(街道)的需求,促进“两平台”的优化升级,推动各镇(街道)持续用好“两平台”,做好服务与支持,各执法部门和执法单位实现行政执法案件全流程网办,持续推行“两平台”与智运平台的对接运行。

  关于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二)

 我市自全面推行街道综合执法以来,通过科学、合理配置行政资源,建立起规范协调、精简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行政执法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权责分割、执法效率不高、基层执法薄弱等问题。但工作中也面临许多亟待应对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尤其是“9.20”火灾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当前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在体制机制上的一些薄弱环节,引发了我们对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深入反思:

 一、 推行街道综合执法工作以来的基本情况

 一是有效地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执法队的人、财、物管理权全部下放到街道,使执法资源与街道内的各部门资源、社区资源一样成为街道可以统一调配、整合的行政资源,有效地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和责权的统一,使街道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战斗堡垒和一线单位,在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方面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现。

 二是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状况有了明显改进。全面推行综合执法以后,长期以来市民投诉较为集中且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得到有效查处的“六乱”(乱搭建、乱堆放、乱摆卖、乱挂晒、乱张贴、乱扔吐)和“三黑”(黑网吧、黑诊所、黑煤气)等违法行为大幅减少,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得到了加强,社会秩序、市场秩序和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市民的满意度有了一定提升。三是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过去多个职能部门分别执法改变为综合执法队统一行使,减少了部门间的职能交叉、权责分割现象,街道层面 70%的社会管理工作纳入综合执法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行政执法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问题。四是一系列创新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在全面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的社会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如行政执法驻警制度、大鹏街道的巡查签到制度、布吉“大综管”协同执法模式、城管数字化指挥中心建设等,这种比较成功的探索,对政府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社会管理资源、革新对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良好借鉴意义。

 二、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推行街道综合执法在改革的方向和路子是正确的,也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但是由于在体制机制上尚不够成熟、不够健全、不够完善,街道综合执法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综合执法工作的管理范围过大 一是管理职能过多,涉及领域过广。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决定》(深府[2006]268 号文件)赋予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21项执法职能,这些职能分别自15个职能部门、涉及 143 部法律法规、583 项执法事项。2008 年 9 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补充规定》(深府〔2008〕190 号)对综合执法范围进行了调整,在职能范围上有所增减,减少的都是一些专业技术强、实际执法过程成中涉及比较少的管理事项,增加的都是难度高、责任大且现实生活关系紧密的职能,实际工作总量有增无减,执法任务繁重。二是职能范围调整幅度过大、频率过高、设置不科学。综合执法改革后不到 2 年的时间,龙岗区综合执法部门的职能范围就做了三次大的调整,从老“八项”到“21 项”,再变为“21+4”模式,后又增加查处非法办学、非法废品收购等职能,其间尚有数次小范围的变动,调整幅度过大,调整频率过高,使综合执法部门很难适应。况且新调入的执法职能均为其他部门行政管理事务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调整的原则并不一致,各职能之间缺乏内在统一性,管理事项也缺乏针对性,个别新生事项(如非法午托班问题)连基本的管理规范都没有,执行起来精力分散,无法形成整体管理效应。

 过多的职能、过大的管理辖区、过频的职能调整使得执法力量与执法任务比例严重失衡,导致了综合执法部门长期疲于奔命,同时,简单的集中不但没有彻底改变执法交叉的情况,甚至还产生了新的交叉,并使社会矛盾集中在一个部门,整体导致综合执法部门执法压力空前。

 (二)

 对违法自然人处罚执行难长期得不到解决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综合执法部门虽然对违法当事人可以进行处罚,但是却没有对当事人采取人身强制措施的权力,由于不能对违法行为的最根本最能动的主体形成威慑力,使得综合执法人员常年累月疲于奔命,执法效率大减、执法成本大增、执法威信大降。特别是对于结帮成伙反复进行违法活动的流动人员,处罚更是根本执行不了,甚至不断出现多次暴力抗法事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三)执法力量保障不够到位 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后,在大幅度调整管理职能的同时,并没有相应的调整专业管理队伍,“人随事走”的既定原则没有落到实处,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律人员十分匮乏。尽管市、区多次开展了各类执法培训,但是职能频繁调整、工作任务繁重等条件的限制,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专业性和覆盖面并不是十分理想。同时,街道办事处抽调执法人员从事其他工作、指派执法队执行其他工作任务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而抽调走的多是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不但使人少事多的状

 况进一步恶化,也使人员组成的结构性缺陷进一步加剧。面对范围广泛、内容庞杂执法职能,当前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四)管理模式不合理,实际运转不灵活 一是“条块管理”力度失衡,实际管理中问题多。目前的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实施的是“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街道执法队的人财物全部交由街道办管理,执法工作由街道办调度指挥,由于街道管理力过于集中,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部门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街道领导多、法律意识不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等客观问题的存在,使执法工作出现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执法资源浪费严重、整体执法效果提升缓慢等诸多问题。二是任务来源多元化,绩效考核不统一。执法权相对集中后,尽管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不直接参与指挥管理,但是各部门、各专项办公室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交付执法...

篇五: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

2022 年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范文 关于 2022 年推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范文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实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县聚焦人事制技,扎实推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打造一个机构协调,一个平台调度,一支队伍执法,一个网格覆盖的新模式,有效破解基层综合执法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改革工作有序推动。

 一、聚焦人,有效解决执法实力不足问题。制定行政执法资格管理方法,畅通乡镇人员获得执法资格渠道,推动 140名符合条件的乡镇人员获得执法资格。推动乡镇全部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将至少 3 名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乡镇人员列入执法队编制,并吸纳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派驻站所全体人员和赋权执法部门至少 1 名人员入队,确保各乡镇执法队人员不少于 20 名,打造了全科式基层综合执法队伍,有效解决了乡镇执法人员阅历不足、专业学问不够的难题。

 二、聚焦事,有效解决执法权责不明问题。坚持从好用角度归集事权,明确乡镇法定执法事项的同时,由县司法局根据三高两易(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易发觉、易处置)

 标准,向县直各行政执法单位收集托付执法事项,经合法性审核后公布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清单;坚持从实际角度选择事权,实行部门端菜,各镇点菜的方式,各乡镇选择自己急需用、能承接的执法事项,特性化确定执法事项清单。通过双向选择有效破解了上面尽管放,下面接不住的问题,提升了基层行政执法的工作实效。截至目前,已梳理出 8 类61 项法定行政执法事项、8 类 197 项托付执法事项以及 1 类1 项赋权执法事项,正在进行合法性审查。

 三、聚焦制,有效解决执法连接不畅问题。在运行体制方面,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为主干,县乡村分别建立协调平台调度平台网格平台,构建三级综合执法管理平台,确保上下贯穿、横向联动,实现执法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力气联动,形成发觉、交办、处置、反馈、考评全环节全链条的闭环管理。在执法行为规范方面,制定一图一法八机制的运行制度,即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运行图暂行方法,完善案件移送、投诉举报受理、信息共享、联席会商、执法帮助、人员培训、争议协调、行刑连接等 8 项机制,确保基层执法人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明白。在执法监督方面,依托基层司法所、专业律师组建专业性法制审核队伍,给予各镇行政执法委员会重大行政执法确定探讨探讨权,做到办、审、定三分别,实现县级监督职能向基层延长。

  四、聚焦技,有效解决执法技术保障不足问题。坚持科学测算、合理配置,依据 2021 年度乡镇行政执法案件量,参考各乡镇人口数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执法人员数量科学核算执法经费。通过县级统一核算、统一选购 、统一配发、统一更新基层执法装备,为乡镇供应执法无人机、执法用车、智能执法记录仪等专业化技术装备,有效解决了经费安排不合理、装备保障不到位问题。目前,我县已将 473.2万元执法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下一步,我县将运用系统思维全面加强基层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切实推动传统执法向才智执法的迭代升级,努力让执法工作更才智、更人性。

篇六: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四字诀”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县聚焦“人”“事”“制”“技”,扎实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打造“一个机构协调,一个平台调度,一支队伍执法,一个网格覆盖”的新模式,有效破解基层综合执法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一、聚焦“人”,有效解决执法能力不足问题。制定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办法,畅通乡镇人员获取执法资格渠道,推动 140 名符合条件的乡镇人员获取执法资格。推动乡镇全部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将至少 3 名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乡镇人员列入执法队编制,并吸纳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派驻站所全体人员和赋权执法部门至少 1 名人员入队,确保各乡镇执法队人员不少于 20 名,打造了“全科式”基层综合执法队伍,有效解决了乡镇执法人员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的难题。

 二、聚焦“事”,有效解决执法权责不明问题。坚持从实用角度归集事权,明确乡镇法定执法事项的同时,由县司法局按照“三高两易”(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易发现、易处置)标准,向县直各行政执法单位收集委托执法事项,经合法性审核后公布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清单;坚持从实际角度选择事权,采取部门“端菜”,各镇“点菜”的方式,各乡镇选择自己急需用、能承接的执法事项,个性化确定执法事项清单。通过双向选择有效破解了“上面尽管放,下面接不住”的问题,提升了基层行政执法的工作实效。截至目前,已梳理出 8 类 61 项法定行政执法事项、8 类 197 项委托执法事项以及 1 类 1 项赋权

 执法事项,正在进行合法性审查。

 三、聚焦“制”,有效解决执法衔接不畅问题。在运行体制方面,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为主干,县乡村分别建立“协调平台”“调度平台”“网格平台”,构建“三级综合执法管理平台”,确保上下贯通、横向联动,实现执法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力量联动,形成“发现、交办、处置、反馈、考评”全环节全链条的闭环管理。在执法行为规范方面,制定“一图一法八机制”的运行制度,即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运行图”“暂行办法”,完善案件移送、投诉举报受理、信息共享、联席会商、执法协助、人员培训、争议协调、行刑衔接等 8 项机制,确保基层执法人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明白”。在执法监督方面,依托基层司法所、专业律师组建专业性法制审核队伍,赋予各镇行政执法委员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研究讨论权,做到办、审、定“三分离”,实现县级监督职能向基层延伸。

 四、聚焦“技”,有效解决执法技术保障不足问题。坚持“科学测算、合理配置”,依据 2021 年度乡镇行政执法案件量,参考各乡镇人口数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执法人员数量科学核算执法经费。通过县级统一核算、统一采购、统一配发、统一更新基层执法装备,为乡镇提供执法无人机、执法用车、智能执法记录仪等专业化技术装备,有效解决了经费分配不合理、装备保障不到位问题。目前,我县已将 473.2 万元执法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下一步,我县将运用系统思维全面加强基层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切实推动“传统执法”向“智慧执法”的迭代升级,努力让执法工作更智慧、更人性。

 XX 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县委的坚

 强领导下,在县纪委的具体指导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巩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坚持以上率下,履行党委主体责任 健全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责任体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一)狠抓自身建设。镇党委班子自觉带头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落实议事决策规则,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规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持续提高。带头落实责任,先后召开 10 次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既抓业务,更带队伍,凝聚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合力。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具体要求,持续纠正“四风”,大力精文减会,对规范文件办理、会议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会。

 (二)狠抓压力传导。始终把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首责主业,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上率下、务实担当,将管党治党工作同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各项要求落细落实。党委印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实施方案》《作风建设年实施方案》等文件,将各项责任层层分解,明确责任主体、任务目标,有力推动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坚持定期与各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廉政谈话,既明责任,又提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

 党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建立镇级巡察工作联络办公室和 XX 个村级联系点,全覆盖开展动态监控、实时预警、及时研判。

 (三)狠抓整改落实。按照市纪委监委统一部署,10 月 XX 日至 10 月 XX 日,XX 县纪委监委对我县纠治“四风”、作风建设、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交叉互检。针对检查组指出我镇存在的 XX 个问题,逐条逐项认真分析原因,认真细致的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确定整改目标,规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具体到人到事。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聚焦正风肃纪,营造良好党风政风 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做到抓常、抓细、抓长,确保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一)严肃换届风气。突出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一盘棋”把牢换届纪律,制定《换届风气监督责任主体清单》,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把严的主基调贯穿于换届选举全过程。扎实开展“五个一”教育学习活动,促使换届相关人员知边界、明底线,讲规矩、守纪律。召开党委会议专题学习上级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和加强换届风气监督文件精神,进行镇级严肃换届纪律谈心谈话 59 人次、村级严肃换届纪律谈心谈话 50 人次,做到“六必谈”、“五谈清”。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 100 余份,发放提醒函和公开信 200 余份,以全方位的教育宣传,保证“十严禁”纪律规定和“四项纪律落实到位 (二)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紧盯重要时间节点,聚焦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坚持节前廉政预警、纪律明示,节中密集检查、严格监督,节后跟踪问

 效、完善制度,下发《提醒函》XX 余份,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干导向,围绕秸秆全域禁烧开展专项约谈并召开警示教育现场会,有效传导压力,推进工作落实。坚持摆脱文山会海束缚,全年召开的全镇性大会同比去年有所下降,为镇村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打基础、求实效(三)开展经常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钟长鸣》《镜鉴(二)》等专题教育片,利用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尤其是本地区已查结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增强以案释纪。组织镇村干部 70 人赴县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充分接受廉政文化熏陶。利用宣传栏、党课等传播渠道和阵地,及时宣传廉政文件精神和廉政文化有关内容,形成良好的廉政教育氛围。

 三、严格监督执纪,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 坚决扛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体责任,强化监督监管,严肃执纪问责,真正做到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

 (一)推进基层监督。完善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成立村级监督联络站 XX 个,覆盖面达 100%。制定《村监督工作联络站监督责任清单》,推动基层监督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不断提高监督质效。

 (二)创新日常监督。围绕落实换届重点任务,开展新任职村“两委”干部集体约谈。紧盯生态环保重点领域,下发《关于对农村乱占耕地、非法采砂土及农田非农化等违法问题的提醒函》34 份。此外,对疫情排查、食品安全、意识形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落实不到位的村屯负责人进行约谈、组织处理,通过日常有效监督,我

 镇政治生态保持良好态势,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有力落实。

 (三)加大惩处力度。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有案必查、违纪必究、有腐必惩,共处置问题线索 XX 件,立案 XX 件,查处 XX 件。

篇七: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汇报

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经验汇报材料

 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是深化县级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坚持全面依法治理的重要举措。xx 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有关精神,坚持统筹规划,实行“一盘棋”布局,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推进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领导,全面发动

 乡镇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执法主体。尤其在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中,起着最基础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作推进,大量矛盾涌向乡镇。推进乡镇综合执法改革,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政治机遇和政策契机。xx 县县委、县政府实行“一盘棋”布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全面推动改革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改革作为全面依法治县的基础工作,作为以人民为中心、造福社会的民心工程,作为全县改革开放、创优环境和乡村振兴的保障工程,定方案、建机制、深化改革。并把改革与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矛盾纠纷联调、环境建设联治,招商引资联抓,先后 2 次召开了县委常委会(扩大)、3 次县委深化党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会、3 次政府常务会,明确

 一支队伍执法,实施“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加强领导,全面发动,层层分解任务,扎实推进改革。xx 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还深入到 xx 镇、xx 镇、xx 乡、xx 乡进行调研,现场指导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推进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农村(社区)主动扛责,紧盯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一级带一级,不断传导压力。

 二、落实政策,统一启动

 “吹哨报到”工作表面上是政府行政执法,实质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市域治理,必须有“一盘棋”思想。xx 县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了《xx 县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方案》《xx 县乡镇权责清单》《xx 县乡镇权责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xx 县乡镇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关于组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有关事项的通知》《xx 县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方案》《xx县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试行)》,要求属地乡镇统筹协调辖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乡镇党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对辖区综合执法工作负总责。各乡镇依据辖区实际,有效整合执法力量和执法资源,按照有关精神统一组织开展综合执法活动,实现统一执法管理、统一调度指挥。

 全县 12 个乡镇分别组建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对全县 9大领域执法队伍进行了重组。县里明确规定,法律法规授权乡镇行使的执法事项,以乡镇名义执法;县级部门委托下放的行政执法事项,由县级部门与乡镇按程序签订委托协议,报县级司法部门审核备案,以委托机关名义执法;法律法规未授权也不宜委托下放、需乡镇配合的行政执法事项,实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由乡镇负责日常巡查,履行相应的协调权、督办权,协助县级部门开展监督检査、立案调查等工作;县级部门在乡镇派驻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纳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了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态势。

 三、职能保障,依法推动

 xx 县县司法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充分发挥在“吹哨报到”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内的统筹实施作用,根据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印发了系列文件,及时在规范用语、建档立卷、制度执行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解决部分执法队员“怎么做”和“做什么”的问题。同时县司法局建立了“吹哨报到”联络员制度,不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协调解决有关事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xx 省行政执法条例》,一方面接受乡镇的邀请,组织专人前去培训执

 法队员,另一方面不定期地深入乡镇进行督查,重点督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地推进了“吹哨报到”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上下贯通的执法模式。

 四、整合资源,集中行动

 在发挥好专业执法力量作用基础上,全县配齐配强综合执法辅助力量,特别是推进了网格化建设。县委办印发了《xx 县“全科网格”工作实施方案》,招聘社区全科网格员114 名,聘请兼职网格员 182 名,对全县 273 个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让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从而实现“上面千条线”和“基层一张网”的无缝对接。各乡镇结合“网格化”建设和农村“两委”换届工作,重视基层治保会、调委会、治安巡逻队“两会一队”和妇女禁赌协会、三老评议会(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村民议事会等群防群治组织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市域治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筑牢市域治理的“第一道防线”,激活了农村(社区)“神经末梢”,形成乡镇“共治”合力。

 “四个环节”活跃了“一盘棋”布局。县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并多方筹集资金,兴水利、通油路、落实惠民政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网格员等群防群治组织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成为政策和法律的宣传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了解社情民意和违法行为的信息员、巡逻看护的治安员、转化刑释人员的帮教员,形成了共同参与的格局,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党是飘扬的旗,是群众的主心骨,推动推动了“一盘棋”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