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3篇)
位置: 首页 >工作汇报 > 文章内容

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3篇)

时间:2024-08-21 14:45: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新的一年市场监管部门如何做好大市场监管工作

  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X市场监管部门立足工作实际提出今年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集聚提升守牢安全底线、培强发展动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监管效能“四位一体”新优势。将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提升产业服务能级,创优“统一大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一是“严”字当头守牢安全底线。要坚持守牢民生和发展底线。去年,全市X家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实现“三标”管理,X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完成线上质量管理自查,X例农资案件入选省市场监管局“铁拳”行动典型案例,X万台在用特种设备应检尽检。今年,将如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守牢安全底线?首先要"‘严"字当头。",将全面落实属地责任、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市场监管部门扛起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农贸市场管理等议事协调机构牵头抓总责任,统筹

  食药和特设两个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指挥部力量,夯实市场监管系统监管责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监管信息,开展联合检查行动。其次是在食品方面,引入全链条监管,将打好“清洁厨房”建设“收官战”,确保省级食品安全评议持续保持A级;第三是在药品方面,将确保药品零售及使用环节监督检查覆盖率100%;第四是在工业产品方面,将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守护等专项整治行动;第五是在特种设备方面,将实施特种设备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升特种设备整体安全水平。

  二是争创标准化试点。去年,承担国家、省级知识产权改革创新试点示范项目达到X余项,并成立省首家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辅导站,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X家,占省新增总数的l∕3o将全面深化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将推进质押融资服务“入园惠企”。在生物医药、汽车装备等6个重点领域建立X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专利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等行动,争创国家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将全力推动质量强企建设,筛选

  培育5~7家优势企业进入中国质量奖和省省长质量奖储备库,启动实施“一县一品”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将全面深化科技创新标准化城市建设,推动标准稳链“XX实践”,围绕智慧农业、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生态宜居乡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完善乡村振兴标准体系;深化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争创国家、省绿色低碳标准化试点示范。

  三是构建“大市场”格局。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20XX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先进制造业“链式”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根基。将持之以恒完善“链式生态”体系,打造生物医药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聚焦打造国际生命科学城,主攻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创新领域,紧抓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推介招商力度突出创新要素引领,促进生命科学产业高端化。将聚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监管模式创新,全力以赴护航民生、助企纾困、提振消费、助力发展;积极营造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深化“放

  心消费在XX”“放心消费在XX”创建,在“品重XX”品鉴中心设置消费维权服务站,打造“鲜美XX好礼赏鉴中心”网红打卡地,争取20XX年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更好成绩。

  新征程鼓角争鸣。当下,X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发展大局的脚步紧、鼓点密,正以跑步的姿态统筹抓好各项重要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作出市场监管贡献。

篇二: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关于以高效能市场监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

  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大家好!我是市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的XXX,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监管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我们在市场监管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

  一、市场监管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市场监管对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活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市场监管是对市场活动的规制和引导,确保市场公平、公正、公开运行,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市场失灵,促使市场发挥良好功能。

  首先,市场监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但市场本身并不完善,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垄断、不合理竞争等问题。通过市场监管,可以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和效率,防止资源的浪费和低效配置,从而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市场监管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消费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职责。市场监管可以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产品等侵害,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再次,市场监管对于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公

  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市场监管通过打击垄断、限制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繁荣和创新。

  最后,市场监管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可以监督公共服务的提供,推动公共服务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市场监管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我们按照党中央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市场监管工作的创新和协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

  法律法规是市场监管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定期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评估和完善,修订不完善和落后的法律法规,推进立法工作。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市场主体的法治意识和合规水平。

  (二)推进市场主体信用建设

  市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市场主体的诚信行为。我们加大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制度,推进信用信息公示和联合惩戒机制的建设,提高市场主体的信用水平和诚信意识。

  (三)加强监管执法能力建设

  市场监管需要有强有力的执法力量和高水平的执法能力。我们加强对市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和专业素养,加强监管执法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执法机构的协作,形成合力。

  (四)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和体制

  市场监管机制和体制是保障市场监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我们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推动监管职能和执法力量的集中和统一,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和一致性。同时,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管的智能化水平。

  (五)加强市场监管与企业、社会的沟通和合作

  市场监管需要与企业和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我们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加强监管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同时,加强与国际标准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提高市场监管的国际化水平。

  三、市场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市场监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首先,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我们制定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完善了市场经营主体的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其次,在市场主体信用建设方面,我们建立了市场主体信用信

  息平台,推动信用评价和信用公告工作的开展。再次,在监管执法能力方面,我们加强了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执法水平和效果。最后,我们加强了与企业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形成了一系列的监管创新和优化措施。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在市场监管中坚持的一些经验。首先,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和分析市场运行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和推进市场监管的工作。其次,我们坚持依法执政,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优化监管的法治环境。再次,我们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提高监管的科技含量和效率。最后,我们坚持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四、市场监管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市场监管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和公示机制,提高市场主体的诚信水平。同时,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特别是对网络经济和共享经济的监管。

  其次,加大对市场秩序的监督和整治力度。我们将加强对市场活动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加强对市场主体间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建立和完善反垄断执法机制。

  再次,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与沟通。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密切关注市场主体的需求和问题,推动监管的创新和优化。同时,加强与国际标准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提高市场监管的国际化水平。

  最后,加强市场监管的能力建设。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市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和专业素养,增强执法的公正、公平、公开性。同时,加强监管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监管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以上是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汇报,希望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的认可和支持,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市场监管工作能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

篇三: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情况汇报文稿

  2021年以来,区市监局在省、市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大力提升市场监管的治理效能,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重点工作

  1.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立足工作实际,守正创新,切实做到三个“迅速”,突出“四个注重”。一是迅速学习贯彻。X月23日上午召开了XX区市监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了中央、省、市、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对全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二是迅速明确责任。专门成立了区市监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拧紧压实责任。三是迅速制定方案。印发《关于在全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关于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计划安排的通知》,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专题学习。再是突出“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开展党史学习。每周三下午固定为自学时间,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我局共开展7次集中专题学习,1次学习研讨。三是注重创新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等活动,邀请市委党校XXX、XX为全体干部职工上了两堂生动的红色地方党课,区纪委常委赖灵之宣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前往卢德铭烈士陵园开展红色走读;拍摄献礼建党百年红色微视频—《中国进入新时代》;积极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全局干部职工答题参与率100%。

  四是聚力成效转化。始终将党史学习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组织开展了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一是列出项目清单20项,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实施细则》,《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并组建区局党史学习教育信息报道小组,已更新公众号模块“我为群众办实事”20余篇。二是举办了《药品管理法》讲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讲座、质量大讲堂,组织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周、质量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特种设备安全日、药品宣传月、世界认可日、你送我检”等宣传活动,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的更深、更广、更实。

  2.开展企业走访,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今年2月以来,我局成立服务企业专项队伍,通过一线走访、发送短信、集中座谈、现场感受等方式,把解决市场主体的“难点、痛点、堵点”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湘东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流程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环境最优的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切切实实感受到可喜的变化。围绕行政审批、惠企便民政策落实、服务需求等共7个领域,列出第一批XX区规模以上企业100家走访名单,开展“一对一”保姆服务,就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面听意见、问需求,找路径、想办法,着力解决企业反应的困难和问题。走访后向企业发送征求回访意见短信,进一步收集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逐渐形成集主动发现问题、受理问题、整改反馈等于一体的工作机制,实现诉求全方位受理、全覆盖监测和全跟踪整改。期间累计走访企业

  125户次,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65户次,发送短信100余条,查摆出第一批意见与建议76个,现场协调解决问题21个。

  (二)深入开展安全监管,切实保障民生安全

  1、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一是强化食品监督抽检,积极筹建全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我局严格履行抽检工作程序,与承检机构做好配合,认真履行抽样、检验、结果送达、复检等程序。在2020年自主抽检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监督抽检覆盖面,配合安排好省、市两级的抽检,进一步扩大抽检的范围和频率。2021年,我局完成省转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90批次、萍乡市民生工程抽检食品349批次。截至目前共发现不合格食品12批次,目前均已核查处置完毕并且在政府网站上公示。同时我局积极筹建快速检测室,目前已在区局机关、下埠分局以及排上分局完成标准化快检室建设工作。二是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创新监管机制。根据创建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要求,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加强猪肉及其肉制品监管工作,杜绝非法肉品进入市场,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联合教育局、城管局、卫健委等部门对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进行联合检查。重点查处是否存在销售变质、伪劣、过期食品、五毛食品、三无食品等行为。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79户次,食品加工小作坊154户次;食品经营单位1128户次。三是强化宣传报道力度,营造食品安全氛围。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大型宣传活动3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89条,制作展板13块,受理咨询千余人次。通过电视台、电子显示屏等大众传播

  媒介,制作并播放了3期专题宣传短片和公益广告。选择重点食品企业、社区、学校等开展了送法活动。利用食安员抽考、食安教育、XXXapp对辖区获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管人员、食品安全信息员、食品安全协管员、食品经营企业等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考核。目前已受训人次达200余人。

  2.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结合扫黑除恶工作及疫情防控工作,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经营使用单位和疫苗接种单位开展了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共检查区疾控中心1家,疫苗接种单位16家,区级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10家,计生卫生服务室112家,药品零售企业75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398家,区美沙酮门诊1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2家。

  3.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截止目前,XX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共126家,主要涉及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厂(场)内机动车辆等六大类特种设备,无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其中,在用锅炉36台、压力容器531台、电梯230台、起重机械343台、厂内机动车辆91辆,共计1235台,压力管道总长约14.14km。我局先后下发了《XX区2021年特种设备年度检查计划》、《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领域“保安全,迎大庆”专项实施方案》等文件,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0余家次,检查各类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260余台(套),共排查一般隐患26条,整治到位26条,整改率100%。

  2021年至今,XX区特种设备安全整体运行平稳,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4.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一是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截止目前,共抽查机械及安防、化肥、日用及纺织品、电工及材料、电子电器、轻工产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等7大类150批次产品,监督抽查正在进行中。二是开展工许证证后监管工作。辖区内共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12家,其中两家企业停产(XXX南方建材有限公司和XX弘源煤化工有限公司),其余企业证后监管工作实现全覆盖。三是扎实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商务、应急等部门开展成品油整治行动,共出动各类执法人员75人次,立案查处成品油案4件,没收不合格车用柴油1.34吨。四是开展“质量月”活动,通过“质量大讲堂”宣讲活动,增强企业解决质量管理、标准、计量、认证等问题的能力。五是积极申报市长质量奖和“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推荐指导申报市长质量奖3家,其中XX省XX市XX石油化工填料厂申报成功,获得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6家,市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12家。

  (三)多措并举抓服务,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1.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一是“零见面”“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登记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开通了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已于20XX年X月1日运行,整合了设立登记、印章制作、申领发票、社保登记和银行预约开户等各类企业开办事项和网上服务资源,将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将执照核发、申领发票、社保登记和刻制印章等办理时间大幅压缩,银行开户作为增值服务,实现全程无纸化办理。企业可通过XX省企业登记网络服务平台实现网上申请注册登记,市监部门可在网上远程实现受理、核准、发照。二是“全天候”服务。企业注册窗口开通了延时服务功能,可以在工作日中午、周末及节假日前来办理业务。三是“点单”服务。企业注册窗口推出了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登记服务。四是“多点”服务,各分局窗口也可以指导创业者网上申办企业,并与各大银行沟通协作,指导银行网点开展网上申报企业注册登记业务办理工作。目前,XX区共新办企业1256户,其中“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办理1031户,外网平台223户,云服务平台2户;

  办理企业变更事项2201项。网上办理率达到85%以上。

  2.企业开办“零成本”。为提高企业开办效率,降低企业开办成本,经湘东区人民政府同意,为新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服务。申请人在领取营业执照后,由我局窗口提供“刻制印章”申请表,新办企业自主填报后,即可完成申报“刻制印章”手续。制作好的印章可现场领取,也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实行免费邮寄。刻制费用统一由政府买单,让群众享受到看得见的政策“红利”。

  3.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创新的作用,联合区工业园组织开展2021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以市场需求和产品高值化驱动的新材料研发为重点,促进工业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认真落实发明专利授权资助政策,为15件授权发明专利提供申报资助指导服务。三是积极引导企业挖掘发明专利,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截止目前,全区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28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1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9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件。新增注册商标申请421件,新增注册商标262件,全区有效注册商标达1579件。

  (四)依法从严抓监管,着力规范市场竞争

  打传规直、反不正当竞争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一是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及上级文件精神,在日常监管工作上,联合公安、乡镇、街道等单位对重点人群、区域、场所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排走访直销服务网点5家,宾馆15家。二是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大力推动“无传销社区”创建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无传销社区(村),深入开展,乡镇(街道办)、社区(村)之间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各辖区创建工作目标与属地责任,将责任任务层层落实到人、到岗,保证监管网络和监管链条无盲区、无死角。到目前止,全区已创建“无传销社区(村)”2个。三是认真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建立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四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非法集资宣传月,XX发布、XX市监等公众号,打传公益提醒短信等方式开展打击传销、不正当竞争、公平竞争审查法律法规宣传。截止目前,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活动5场次,散发宣传资料30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5条,发放打击传销联系卡20余张,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号、网站、户外广告平台,电视等多渠道投放打击传销公益小视频,其中户外广告平台投放15家,投放30天,投放30次;

  电视电台1家,投放天数30天,投放次数150次;

  发布微信公众号2期。

  (五)善始善终抓维权,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认真组织开展“守护安全畅通消费”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并充分利用各类媒介进行消费维权年主题宣传和诚信教育。发挥12315申诉举报中心作用,健全申诉举报中心,专人接听电话,受理消费申诉投诉及举报工作,完善申诉举报工作机制,努力达到及时受理、高效维权的工作目标。2021年至今,共受理平台内投诉509,举报1286,共计1795件,其中商品类1579件,食品类85件,药品类34件,服务类97件,信访件41件,转办函18件、来人来信5件。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监管人员紧缺,业务素质有待提升。基层执法人员除了要承担日常业务监管工作,还要处置各种中心工作,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同时,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新形势下监管任务需求相比还有待提升,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执法工作的需要。

  (二)各种经济违法行为隐蔽性强,调查取证难。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许多违法行为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进行,隐蔽性强,而监管手段的单一,导致取证查处难。

  (三)农村消费品市场量大、面广、分散,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消费维权意识淡薄,防伪辨伪能力不强,导致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执法监管压力大。

  三、下一步打算

  1.突出主业主责,强化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把守住安全底线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严防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风险。

  2.围绕全区工作重点,做好项目服务工作。针对全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我局将立足市场监管实际,做好项目服务工作。一是为市场主体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产权、注册登记等方面的困难问题,做好工业项目服务工作;

  二是针对全区的重点工程、重要领域做好原材料质量检测工作;

  三是继续做好工业园企业的服务工作。

  3.立足筑牢监管基础,做好基层分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针对基层分局人手少、底子薄的现状,按照党建引领,职能齐备,管理强基、数字赋能、执法规范、服务到位的要求,为加强基层分局党建引领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层监管机制,促进基层分局党建引领提升、改革创新提升、队伍建设提升、执法监管提升、公众形象提升,从基层党建、窗口服务、数字化转型、执法人员素质提升、体制机制健全、责任压实等方面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基层分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4.强化业务培训,打造一专多能市场监管队伍。坚持和加强党对市场监管执法工作的领导,按照能手带生手、老手带新手的原则,通过实地执法、共同办案、业务大讲堂形式开展集体培训锤炼队伍,达到新手变老手,老手成为多面手,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标,打造

  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秉公执法、人民满意的职业化、专业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5.优化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机构改革工作。优化人员结构,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健全执法协作机制,优化机构职能设置,畅通执法信息数据,进一步完善机构改革工作,建立更加优化、协同、高效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建立快速高效的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二是针对人手不够的现状,组建综合股室,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人员自主择岗;

  三是成立综合执法分局并正式开展工作;

  四是推进与市工业陶瓷检验检测中心合作,整合区科创平台,打造全国重点工业陶瓷研发、检验检测认证、标准制订生产综合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