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吴起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根据《延人社函【2010】37》文件精神,现将我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2007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实施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市安排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分步实施。2007年5月,我局抽调专人对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8月份召开了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动员会,并对全县168个单位278名业务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通过调查摸底、动员安排、组织培训等,为我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认真指导各事业单位制定岗位设置方案,严把审核关。按照《延安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细则》和行业指导意见精神,确定实施岗位管理范围和对象,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全县共审核上报岗位设置管理事业单位175个,其中党委事业单位3个,政府事业单位172个。参加岗位设置的事业单位核准编制3744个,现有在职工作人员4541人(其中正式在岗人员4474人,退二线67人,提前离岗57人),共设置岗位4608个,其中管理岗位119个(特设岗位67个),专业技术岗位3078个,工勤技能岗位332个。经市局审批后,我们及时批复各单位予以实施。
二是实现了岗位设置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按照市局要求,我县事业单位全部采用岗位设置管理软件进行岗位管理,并组织召开了软件培训会,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业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共培训业务人员195人次,通过岗位设置管理软件的应用,使我县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三是认真组织单位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按照市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第二阶段工作安排》,我们严格照政策规定,指导各单位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做到认识到位、程序到位、措施到位,截至目前,审核通过了60个单位制定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其余单位正在审核中。因事业单位编制总量控制,单位撤销合并等原因,我县第三阶段人员聘用工作尚未进行。
四是公开招聘工作。08年以来,我们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为基层公安、乡镇事业及县直各单位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580名,为吴起采油厂招聘采油工1600余人。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作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改革的意识淡薄,多年形成的传统管理方式,使他们对改革心存疑虑,怕出
乱子、怕担风险,因而对改革一直持等待观望态度。
2、难以避免“因人设岗”。如何按照“因事设岗”的原则,根据工作任务和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作岗位,对设置的岗位进行科学规范的评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明确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是岗位设置工作中出现的难点之一。
3、我县在事业单位编制总量控制工作中,共撤销合并事业单位79个。其中撤销29个,合并50个,很多原来已经实施岗位管理的单位被撤并,致使第二、三阶段的工作无法进行。另外教育系统学校布局调整,乡镇中学撤并,人员变化较大,新成立的单位需要重新进行岗位设置,给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4、按照结构比例设置的岗位数和现有人员状况差距很大,“一岗多聘”现象普遍。
二0一0年十一月十三日
篇二: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关于全区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全区事业单位工作调研报告
一、引言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国家行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不适应的问题,我国的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权责不清、内部管理混乱等困难和问题。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的目标,我区政府积极推动了一系列措施。本报告旨在对我区事业单位工作进行调研,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促进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二、背景
事业单位工作是我国国家行政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推进事业单位的力度,我区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我区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同时组织了实地走访,与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中的收获和困惑。
四、调研结果
通过调研发现,我区事业单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1.建立权责清晰的管理机制
在过程中,我区通过优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建立了权责明确、职责分明的管理机制。一些单位将原来重复的部门合并,实现了工作职能的整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2.加强人事管理和激励机制
在中,我区加大了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力度,推行了岗位聘任制,实行了竞争上岗,使得事业单位人员的素质和业绩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通过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激发了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运作
4.解决困扰的问题
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困扰的问题,如进程中存在的利益分配问题、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难度远远大于预期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解决。
五、建议和展望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建立权责明确的管理机制。在解决过程中的权责不清问题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为事业单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2.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激励机制的。注重提高人员素质和业绩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3.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经济运作,提高经济效益。在实施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要注重风险控制和合规经营,确保经济收益的可持续发展。
4.解决中的问题和困难,加强政策的沟通和宣传。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路径。
总之,我区事业单位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难。通过加强管理体制、人事管理和激励机制、财务管理和经济运作,并解决中的问题和困难,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应加强政策的沟通和宣传工作,增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全区事业单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篇三: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关于我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我市事业单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深入了解我市事业单位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我们对该领域进行了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我市事业单位的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本报告将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调研结果
1.取得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事业单位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绩。首先,事业单位促进了组织架构优化,机构设置更加精简高效,减少了重复、冗余的职能部门,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推动了管理体制创新,引入了市场化机制,提升了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效益。此外,还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能。
2.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事业单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首先,一些事业单位对的理解和应对能力不足,进展缓慢。其次,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还不健全,权责不明确,决策滞后,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此外,薪酬体系还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人才流失等问题。同时,一些事业单位后的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公众不满意度较高。
3.解决途径和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解决途径。首先,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员工对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培训和宣讲,加强员工对市场化、竞争性等理念的理解,提高应对的能力。其次,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明确权责,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迅速性,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此外,加强对薪酬体系的,让优秀人才得到合理的回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纠正问题,提高公众满意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市事业单位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要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我们应加大对的宣传力度,提升员工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明确权责,加强决策科学性和迅速性;薪酬体系,激励员工积极性;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估,提高公众满意度。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相信我市事业单位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并为我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张霞,胡丽.事业单位难仍临增值税应纳税带来的机遇[J].解放日报。
2.易勇.事业单位背景下的职工激励机制创新研究[J].经济管理导刊。